从本色论到童心说——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流变
被引量:8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8-114,共7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参考文献17
-
1<焚书>,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98页,第96页。 被引量:1
-
2<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911页,<示徐日仁应试》。 被引量:1
-
3<王龙溪先生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卷八,<天心题壁>。 被引量:1
-
4<唐荆川先生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七,《答茅鹿门主事书》。 被引量:1
-
5<焚书》,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98页,《童心说>。 被引量:1
-
6<唐荆川先生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四,<答皇甫柏泉郎中书>。 被引量:1
-
7《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第113页。 被引量:1
-
8<王龙溪先生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卷七,<华阳明伦会语>。 被引量:1
-
9<焚书>,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05页,《琴赋>。 被引量:1
-
10<焚书>,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5页,<复焦弱侯》。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69
-
1许建平.佛经与李贽思想之启蒙[J].河北学刊,2007,27(4):130-136. 被引量:2
-
2周春宇.禅宗哲学与唐宋心境美学[J].青海社会科学,1997(1):76-79. 被引量:1
-
3黄卓越.晚明情感论:与佛学关系之研究[J].文艺研究,1997(5):45-54. 被引量:2
-
4左东岭.耿、李之争与李贽晚年的人格心态巨变[J].北方论丛,1994(5):76-82. 被引量:5
-
5刘兴邦.论李贽亦佛亦儒非佛非儒的双重价值取向[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4(4):43-47. 被引量:1
-
6谭帆.小说评点的萌兴——明万历年间小说评点述略[J].文艺理论研究,1996(6):87-94. 被引量:7
-
7石甫轩.发于情性 由乎自然——李贽“发愤著书”说浅议[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00,12(3):68-70. 被引量:1
-
8左东岭.20 世纪以来心学与明代戏曲小说关系研究综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61-66. 被引量:2
-
9何天杰.李贽与三袁关系考论[J].中国文化研究,2002(1):92-100. 被引量:4
-
10李清良.钱钟书“阐释循环”论辨析[J].文学评论,2007(2):43-49.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8
-
1吴正岚.唐顺之校录《医闾先生集》的文学思想史意义[J].文学遗产,2013(5):77-83. 被引量:3
-
2刘长华.“有我在而无我执”——钱锺书诗歌与“心”意象[J].中国文化研究,2018(4):53-65. 被引量:1
-
3张勇,魏刚.以所主文学观析论“童心说”与“性灵说”[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13(9):42-50. 被引量:1
-
4于婧.李贽"童心说"的基本内涵与文学实践[J].北方文学(下),2015,0(9):85-86.
-
5左东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术史——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为中心[J].文史哲,2016(1):5-20. 被引量:5
-
6徐康.李贽对前七子学古、摹拟的批判[J].报刊荟萃(下),2018,0(8):285-286.
-
7陈国学.《红楼梦》的性灵文学色彩与禅宗思想[J].红楼梦学刊,2020(1):252-265. 被引量:3
-
8南洋.王门左派的兴起与明末文风的转向[J].中国民族博览,2023(3):24-26.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刘新龙,戚万学.20世纪上半叶中国德育学术发展要略[J].高等教育研究,2024,45(2):88-100.
-
2吴正岚.明代文人经学与文学思想变革的关系[J].文学评论,2014(2):192-203. 被引量:4
-
3马绍玺,曾钰雯.张长小说《空谷兰》的意识形态解读[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5,14(3):40-44.
-
4赵宏,焦宝.明代东北文人贺钦的诗文创作[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6):85-90.
-
5王立.古代文学研究的“大文学”理念及学术史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8,0(3):152-159. 被引量:5
-
6袁广涛.钱锺书的“文心”及其历史意识[J].江西社会科学,2019,39(8):90-96.
-
7武道房.“天机说”与唐顺之诗学思想的演进[J].文学遗产,2020,0(1):88-100. 被引量:3
-
8刘鹏.中医学术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东中医杂志,2021,40(9):1012-1016. 被引量:2
-
9刘洋风.线性衰减与永恒轮回:论《红楼梦》中的宁、荣两府的衰落模式[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0(5):1-5.
-
10汪冬贺.矛盾与创构:从读书法看朱熹的经典诠释[J].理论月刊,2021(10):153-160.
-
1李晓蓉.“真诗”“辞达”“天则”——王世贞晚年性灵文学思想的萌芽[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18(5):59-63.
-
2李涛,刘锋杰.人性的压抑与反压抑——晚明“性灵”文学思想略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5):56-60. 被引量:1
-
3马晓虹,张恩普.袁宏道性灵文学思想与心学的渊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27-131.
-
4李涛,刘锋杰.人性的压抑与反压抑[J].文史知识,2009(1):78-78.
-
5史小军,雷琰.傅山文学思想中的性灵因子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8(1):113-118. 被引量:1
-
6赵晓丽.性灵论与人文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6):106-107.
-
7李涛.周作人对晚明性灵文学思想的传播[J].文学评论丛刊,2014,15(2):17-26.
-
8史小军,雷琰.微官缚人万事拙,安得浮云相往来——论沈周的隐逸心态与性灵文学思想[J].湖北社会科学,2016(9):128-134.
-
9戴红贤.从重道德重实用到重性灵重自我表现--袁宗道文学思想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1(2):192-197. 被引量:3
-
10左东岭.从良知到性灵──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99-105.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