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课程文化研究述评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在,课程文化问题逐渐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研究者们不仅探讨了若干理论问题,而且进行了实践层面的可贵探索。
作者
金志远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课程文化研究
价值取向
教学内容
概念界定
基础教育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33
同被引文献
111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3
参考文献
8
1
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385.
2
裴娣娜.
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02,22(4):5-8.
被引量:190
3
郑金洲著..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82.
4
黄书光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0.
5
爱德华·泰勒著 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被引量:11
6
郝德永著..课程与文化 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21.
7
朱绍禹.中学语文教材概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被引量:6
8
黄忠敬.
课程文化释义:一种分析框架[J]
.学术探索,2002(1):102-104.
被引量:51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邴正.
教育国际化与后发展国家的文化[J]
.教学与研究,1997(9):50-53.
被引量:29
2
李明欢.
“多元文化”论争世纪回眸[J]
.社会学研究,2001(3):99-105.
被引量:56
3
[英]斯宾塞著,胡毅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第7页.
被引量:1
4
[美]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被引量:1
5
参见Lawton, D. (1983) Curriculum Studies and Educational Planning.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被引量:1
6
吴永军著.《课程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第130页.
被引量:1
7
参见Michael W. Apple(1979)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Kegan Paul.
被引量:1
8
黄书光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叶澜主编.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9
彼得·可斯洛夫斯基著,毛怡红译.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10
罗宾.圣克莱尔.巴罗,黄向阳.
文化繁衍与教育[特约稿][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14(1):21-28.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233
1
张瑞昕.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教学实践案例分析[J]
.电子技术(上海),2021,50(8):270-271.
被引量:1
2
田果萍.
解读《初等数学研究》课程标准[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6):85-87.
被引量:2
3
俞秀红,郭荣梅.
中国家族文化形成的宗教审视[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2):58-60.
被引量:1
4
李东.
我国课程编制的文化性缺失——一种社会学视角的反思与建构[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4):58-62.
被引量:15
5
赵子江.
构建多元文化理念下的女子体育课程[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23(1):107-111.
被引量:1
6
李茂林.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农村地区乡土地理教育探究[J]
.广西教育,2010(15):106-107.
被引量:2
7
钟颖芳.
浅谈主体教育与主体化阅读教学[J]
.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2):14-14.
8
吴艳辉.
美国多元文化课程改革对我国民族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启示[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5):154-155.
被引量:1
9
唐修亮.
《师说》在不同版本教材中的价值取向与教学思考[J]
.江苏社会科学,2007(S1):121-124.
10
石兰荣.
百年语文课程文化的价值诉求[J]
.中国教育学刊,2012(S1):35-3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1
1
李耀五.
试述课程改革中课程文化的内涵与建构[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S1):23-24.
被引量:2
2
王海燕.
试论教育研究的文化意识[J]
.高校教育管理,2003(2):5-11.
被引量:5
3
李尚生.
关于“语文”的理论解读[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1):60-62.
被引量:1
4
胡德海.
论教育的功能问题[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2):8-14.
被引量:38
5
鲁洁.
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
.教育研究,1998,19(9):13-18.
被引量:304
6
冯天瑜.
迈向学术前沿[J]
.学术月刊,1997,29(2):5-5.
被引量:2
7
郝德永.
论课程研制的教育学性标准[J]
.教育科学,1999(2):18-22.
被引量:5
8
汪霞.
从文化的变迁看课程的改革与发展[J]
.全球教育展望,1999,29(3):27-31.
被引量:6
9
费孝通.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3):15-22.
被引量:1646
10
吴晓敏.
高新技术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J]
.江西社会科学,1994,14(5):62-6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0
1
吴黛舒.
文化学和教育学中的“文化”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3(3):30-37.
被引量:16
2
颜士刚,李艺.
“整合”还是“变革”——信息技术影响课程的阶段性考察[J]
.电化教育研究,2007,28(1):46-49.
被引量:10
3
刘志军,杨会萍.
冲突与融合:课程文化在教育变革中破茧成蝶[J]
.中国教育学刊,2008(4):37-40.
被引量:7
4
易丽.
多维视域下的课程文化重建及其实践路向[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2):34-39.
被引量:2
5
邱福明.
语文课程文化当代转型与重塑的方法论思考[J]
.教育科学论坛,2010(7):20-22.
6
陈健.
从本体论视角解读课程文化[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83-86.
被引量:1
7
杨志成,柏维春.
隐性课程的文化价值选择[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6):35-37.
被引量:23
8
侯长林.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的前沿性[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1,25(2):17-22.
被引量:2
9
杨霞,范蔚.
课程文化的内涵、价值取向与生成路径[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3,37(6):31-42.
被引量:1
10
冯丽娜,袁爱玲.
文化就是力量:关注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J]
.学前课程研究,2008,0(5):14-1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3
1
刘峻杉,侯前伟.
“文化”的多学科理解及其在教育学中的运用[J]
.高等教育研究,2023,44(6):11-25.
2
颜士刚.
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
.教育信息技术,2014(6):3-6.
被引量:1
3
本刊编辑部.
2005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
.教育研究,2006,27(3):3-15.
被引量:14
4
王永辉,冯丽樱.
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文化的视角[J]
.中国远程教育,2007(05S):23-27.
被引量:22
5
李永华,赵玉霞.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J]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2):91-94.
被引量:3
6
姜勇.
论教育学的文化品性[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7):3-6.
被引量:10
7
姜勇,邓素文.
本土困境与学前教育学的文化转向[J]
.学前教育研究,2008(4):11-14.
被引量:6
8
钱旭升.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08,26(5):37-40.
被引量:2
9
易丽.
多维视域下的课程文化重建及其实践路向[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2):34-39.
被引量:2
10
王在军,王静.
美国FutureMinds项目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启示[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9):6-7.
被引量:1
1
黄静潇,李映强,石大立.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研究[J]
.广东教育(职教),2009(1):29-30.
2
华年,陈荣珠.
课程文化研究——以S学校的美术课程为例[J]
.中国美术教育,2005(3):4-8.
3
曹能秀.
关于幼儿德育的若干理论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2006(9):19-21.
被引量:34
4
邓泽民,袁改敏,沈向光,马伯华.
用教育科研提升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6-11.
被引量:2
5
胡克英.
小学教学的若干理论问题[J]
.教育研究,1986,7(3):35-41.
被引量:1
6
古蕴华.
产学合作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J]
.纺织教育,2002(1):37-42.
被引量:5
7
侯涧正.
马克思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在高考中的运用(七) 中国历史:各民族共同创造[J]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1996,0(3):24-24.
8
潘懋元.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J]
.高等教育研究,1999,20(4):19-21.
被引量:25
9
杨国平.
对生命的感悟应成为中学生物教学的价值追求[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0(8):56-56.
10
张筱伟,赵莉琴,接励.
教师网络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及实践探索[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4(2):17-20.
被引量:3
中小学管理
200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