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28-31,18,共5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42
-
1罗元青.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取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1(S2):90-95. 被引量:2
-
2孙春晨.“人情”伦理与市场经济秩序[J].道德与文明,1999(1):20-23. 被引量:25
-
3杨素稳.中美管理中的人情关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2):84-86. 被引量:5
-
4程承坪.论现阶段我国管理模式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1998,18(6):24-26. 被引量:2
-
5张忠山.我国教育管理价值取向应以科学管理为基础[J].教育学术月刊,1999(1):34-36. 被引量:9
-
6杨镜江.论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73-78. 被引量:7
-
7李伟民.论人情──关于中国人社会交往的分析和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6(2):57-64. 被引量:101
-
8张军,朱方明,陈健生.从“经济人”到“知识人”:解读人性假设的历史变迁与经济学研究范式的重构[J].经济评论,2004(4):36-42. 被引量:24
-
9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J].社会学研究,2004(5):48-57. 被引量:519
-
10高小玲,刘巨钦.从人性假设视角透析管理思想回归的内在历史逻辑[J].南开管理评论,2005,8(1):83-90.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4
-
1夏建国,刘晓保.试论学校管理中的人情调控模式[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3,6(2):23-27.
-
2何宛夏,张卫国,王嘉兰.论企业文化对管理模式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2):105-108.
-
3袁俊辉,徐青.基于人性分析的中国组织管理理论模式取向浅析[J].社科纵横,2017,32(5):38-41.
-
4李婷婷.中国本土化人情在管理学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财会月刊,2021(17):107-11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4
-
1李堃,李艳军.留住社区感:互动仪式理论视角的农村零售市场购买决策生成机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2,21(1):49-57.
-
2杜咏怡,雍霂风.地缘纽带下的农村互助养老发展路径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2):197-199.
-
3金辉,许虎.领导长期导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双刃效应——基于一个被调节的双中介模型[J].管理学刊,2023,36(2):99-113. 被引量:1
-
4吕浩然,鲍天晓.农村互助养老:生成逻辑、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3(12):10-14. 被引量:2
-
1杨春风.细说“掰扯”[J].今日辽宁,2009(5):79-79.
-
2董晓平.理顺职工情绪方略[J].江西社会科学,1993,13(1):75-76.
-
3李介之,孙武志.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及其宏观控制模式[J].理论教学,1990(6):61-64.
-
4林禧.略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转换[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32-36.
-
5房宏君,刘凤霞,李新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才伦理管理的内涵、调控模式及实践路径[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4):236-241. 被引量:2
-
6于越,刘畅,李国正.首都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兼论首都人口调控模式[J].管理现代化,2017,37(1):49-52. 被引量:7
-
7李文良,赵立平.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调控模式的转变[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3.
-
8金碚.论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的政府行为[J].社会科学辑刊,1989(4):66-71.
-
9唐安林,汪稚禧.关于社团工作的辩证思考[J].天府新论,1993(5X):55-56.
-
10侯保疆.浅谈我国政府机关人际关系的优化[J].岭南学刊,19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