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让事物自己表现自己的经验方式──评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方法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让事物自己表现自己的经验方式──评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方法李健国(四川联合大学讲师)近代哲学在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介入下,导致了历史领域中自然科学方法与又文科学原则的对立。狄尔泰最先意识到“自然的说明”与“历史的理解”之间矛盾,并试图寻求一种新的方法去解决这...
作者
李健国
机构地区
四川联合大学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80-85,共6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关键词
伽达默尔
哲学解释学
艺术作品
经验方式
艺术经验
效果历史意识
语言
视域
表现自己
存在方式
分类号
B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5
1
赵一红.
浅论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价值中立问题[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1):44-49.
被引量:16
2
陈振明.
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成就、问题与启示[J]
.学术月刊,1999,31(11):41-49.
被引量:46
3
杨耕.
社会科学方法的发生、范式及其历史性转换[J]
.中国社会科学,1994(1):135-145.
被引量:19
4
王伟光.
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述介[J]
.哲学动态,1995(5):39-43.
被引量:4
5
赵光武.
哲学解释学的解释理论与复杂性探索[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4):5-11.
被引量:42
6
张法.
加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读解[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3):1-6.
被引量:8
7
李章印.
科学的本质与追思——海德格尔的历史性分析[J]
.哲学研究,2005(8):82-89.
被引量:11
8
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59.
被引量:5
9
潘小娟,张辰龙.政治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86.
被引量:4
10
何卫平.体现于哲学解释学中的两大方法.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42-4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孙广华.
“直观”科学:对科学本质的另一种追思[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36(2):5-7.
2
宋萍.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范式及其演变综述[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4(1):23-30.
被引量:1
3
马圆圆.
论伽达默尔对艺术主体的解构与重构[J]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8,33(6):64-68.
4
周小李.
“好的书写”即教育技术伦理:苏格拉底文字观及其当代意蕴[J]
.教育研究,2021,42(6):149-15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姚雅雯,段国章.
试论情报研究方法工具的多样性[J]
.科技创业月刊,2017,30(24):65-69.
被引量:5
2
丁奕,吕寒雪.
当教师遇上ChatGPT:挑战与应对之道[J]
.当代教育论坛,2024(2):10-18.
被引量:14
1
韩旭.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方法论启示[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2):44-48.
2
韩旭.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方法论启示[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5-9.
3
吴倩.
加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及其方法初探——以《真理与方法》为中心[J]
.邢台学院学报,2007,22(1):19-20.
4
马建英.
伽达默尔的历史观——读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5-6.
5
杨海燕.
解析狄尔泰的精神科学[J]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95-98.
被引量:1
6
李良玉.
孔子对历史的理解——读《论语》札记[J]
.史学史研究,2004(2):76-77.
被引量:2
7
孙岩.
孔子思想的认识论特点[J]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0,16(1):53-56.
8
马舜.
辩证法在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运用[J]
.宜宾学院学报,2004,4(1):4-5.
9
张凤阳.
技术理性与现代人的经验方式[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5,32(2):100-107.
被引量:9
10
朱贻渊.
解释:精神之弧──哲学解释学关于存在与意义的连续性理论研究[J]
.人文杂志,1999(3):16-21.
被引量:2
社会科学研究
199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