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广西北流县铜石岭冶铜遗址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岭南地区的古代文化与中原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大多具有中原文化色彩。秦统一岭南后,两广地区分别置郡。此后,经济文化有了迅速的发展,冶铸技术水平也相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当地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大批青铜器,制作十分精美。特别是自晋代以来,
作者
孙淑云
刘云彩
唐尚恒
机构地区
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研究室
首都钢铁公司
广西北流县文管所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6年第3期266-273,290,共9页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调查研究
石岭
广西壮族自治区
遗址
鼓风管
北流
炉渣
硅孔雀石
广西东南部
古代文化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60
1
李永春,黄全胜,李延祥.
广西北流铜石岭遗址冶炼技术分析[J]
.有色金属,2010,62(2):116-122.
被引量:7
2
全洪.
南越国铜镜论述[J]
.考古学报,1998(3):307-330.
被引量:12
3
覃彩銮.
广西北流铜石岭汉代冶铜遗址的试掘[J]
.考古,1985(5):404-410.
被引量:9
4
王大道,葛季芳,黄德荣.
近年来云南出土铜鼓[J]
.考古,1981(4):339-345.
被引量:4
5
黄增庆.
广西出土銅鼓初探[J]
.考古,1964(11):578-588.
被引量:7
6
洪声.
广西古代铜鼓研究[J]
.考古学报,1974(1):45-90.
被引量:24
7
李伟卿.
中国南方铜鼓的分类和断代[J]
.考古,1979(1):66-78.
被引量:15
8
王大道,孙淑云,李延祥.
云南个旧冲子皮坡冶炼遗址调查及炉渣分析[J]
.中原文物,1997(2):105-105+107+121+106+108.
被引量:2
9
金正耀,W.T.Chase,马渊久夫,三轮嘉六,平尾良光,赵匡华,陈荣,华觉明.
战国古币的铅同位素比值研究——兼说同时期广东岭南之铅[J]
.文物,1993(8):80-89.
被引量:16
10
蒋廷瑜.
广西铜鼓概论[J]
.广西社会科学,1993(1):64-6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9
1
李永春,黄全胜,李延祥.
广西北流铜石岭遗址冶炼技术分析[J]
.有色金属,2010,62(2):116-122.
被引量:7
2
袁华韬,万辅彬.
中国青铜冶铸技术发展对铜鼓的影响[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1):43-48.
被引量:1
3
李延祥,黄全胜,万辅彬.
广西北流铜石岭容县西山冶铜遗址初步考察[J]
.有色金属,2007,59(4):175-179.
被引量:8
4
韦姗杉.
从铜鼓兴衰看古代壮族青铜文化的发展历程[J]
.文物春秋,2009(2):20-23.
被引量:1
5
梁宏刚,孙淑云,李延祥,佟伟华.
垣曲商城出土炉渣炉壁内金属颗粒及矿物组成的初步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9,21(4):18-30.
被引量:5
6
廖建夏.
清代至民国时期广西山区资源开发探析[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8(2):22-27.
7
陆秋燕,李延祥.
广西各类型铜鼓的分布与铜锡铅矿点之间的关系--兼论广西古代铜鼓矿料来源和铸造地问题[J]
.广西民族研究,2017(1):143-148.
被引量:2
8
严弼宸,刘思然,李延祥,杨颖东,周志清,王浩,姜先杰,黄云松.
四川西昌东坪遗址炉渣分析与冶炼技术研究[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8(2):66-75.
被引量:6
9
吕良波.
广州地区出土西汉青铜器矿料来源分析[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3,35(5):27-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李永春,黄全胜,李延祥.
广西北流铜石岭遗址冶炼技术分析[J]
.有色金属,2010,62(2):116-122.
被引量:7
2
黄全胜,李延祥.
广西平南六陈坡嘴遗址冶炼技术研究[J]
.有色金属,2011,63(1):140-146.
被引量:13
3
黄全胜,李延祥.
广西平南县铁屎塘冶炼遗址初步研究[J]
.四川文物,2012(1):92-96.
被引量:5
4
杨小刚,邹后曦,赵丛苍,郑行望,金普军.
重庆彭水徐家坝遗址出土商周时期的船形杯功能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24(1):26-31.
被引量:6
5
黄全胜,李延祥.
广西桂平罗秀古代冶铁遗址群初步研究[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2,33(4):485-494.
被引量:8
6
刘思然,陈建立,徐长青,Thilo Rehren.
江西上饶包家金银冶炼遗址的冶金考古调查与研究[J]
.南方文物,2016(1):122-131.
被引量:10
7
黄明光,黄俊官.
论广西北流科举兴盛表现、成因及现实意义[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6,37(6):8-12.
8
陆秋燕,李延祥.
广西各类型铜鼓的分布与铜锡铅矿点之间的关系--兼论广西古代铜鼓矿料来源和铸造地问题[J]
.广西民族研究,2017(1):143-148.
被引量:2
9
张懿.
试探符号传播下的广西铜鼓形象[J]
.文化与传播,2012,1(2):56-62.
被引量:1
10
李建西,李延祥,田建文.
东下冯遗址冶铸遗存研究[J]
.考古与文物,2018,0(1):116-123.
被引量:5
1
彭少辉.
“煤炭”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吗?[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35(5):122-124.
被引量:1
2
王绚皓,于涛.
浅析语言教学与文化色彩[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161-161.
3
钱兆华.
我们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究竟还有多远?[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24-28.
被引量:4
4
孙海.
《中国冶铸史论集》简介[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10(1):31-31.
5
肖春飞,李青山.
警惕"PPA"流向农村[J]
.技术开发与贸易机会,2001(5).
6
张明华.
几近尘封的“上海三大发明”[J]
.检察风云,2009(16):8-10.
7
万辅彬.
唐代以前广西冶铜铸铜成就简述[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17-21.
被引量:1
8
寻幽探险——虎跳峡[J]
.中国地名,2010(1):78-80.
9
湛江市龙头镇——电子元器件专业镇[J]
.广东科技,2010,19(19):80-80.
10
刘昌芝.
试论《南方草木状》的著者和著作年代[J]
.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3(1):59-60.
被引量:1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