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群体决策的研究:起源、发展和现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群体决策研究的起源霍夫曼(Hoffman,L.R.)对群体问题解决做了系统的总结。群体在人类社会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任务导向的群体的普遍存在,是人类社会生活史上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任务导向的群体的系统研究有高度分化的起源也就毫不奇怪。这些起源不仅广泛分布于时间和地理空间上,也分布于不同的学科,尽管我们这里着眼的是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的科学研究起于何处可能有不同的见解,但大家都不会反对:崔普菜特(Triplett)的经典研究是社会行为的有控制研究的起点。
作者
滕桂荣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出处
《心理科学通讯》
1988年第6期53-58,共6页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
相互作用
问题解决
社会行为
科学研究
人类社会
群体研究
团体动力学
经典研究
显著特征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128
1
杨中芳,彭泗清.
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
.社会学研究,1999(2):3-23.
被引量:562
2
郑伯.
企业组织中上下属的信任关系[J]
.社会学研究,1999(2):24-39.
被引量:170
3
刘儒德,陈琦.
学习目标要求和时间压力对多媒体环境下自我调节学习活动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5(2):33-38.
被引量:7
4
章建跃.
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4):51-56.
被引量:29
5
魏运华.
学校因素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2):12-16.
被引量:89
6
周国韬,贺岭峰.
11~15岁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2(3):39-44.
被引量:104
7
俞国良,翁亚君.
10—15岁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2(2):54-59.
被引量:36
8
马剑虹,王重呜,王钢,郑全全.
决策影响力分布的阶段分析——中英企业的比较研究[J]
.应用心理学,1992(3):65-71.
被引量:3
9
张智勇.
刻板印象的测量与有关理论的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1989(2):32-39.
被引量:3
10
顾援,陈会昌.
弗尔曼的儿童社会认知研究方法评述[J]
.心理科学进展,1988(2):27-3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李宇,王沛,孙连荣.
中国人社会认知研究的沿革、趋势与理论建构[J]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1):1691-1707.
被引量:29
2
孙路遥.
心理学告诉你,特朗普为何赢得大选[J]
.小品文选刊(下),2016,0(12):210-210.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靳宇倡,王冠.
趋避道德动机调节方式的作用[J]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9):1647-1657.
被引量:2
2
方元元.
论马斯洛与《大学》中“自我实现”之异同[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6):69-72.
3
杨秀飞,舒敏,李伟强.
道德评价在社会知觉过程中的主导作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0(9):4-7.
被引量:2
4
崔岩.
“90后”青年社会认知特征和社会评价分析[J]
.青年研究,2016(4):38-46.
被引量:13
5
邵培仁,王昀.
认知传播学的研究路径与发展策略[J]
.编辑之友,2016(9):14-19.
被引量:2
6
周海波,王晓玲,罗定辉,高兆康.
浅析加强师生互动与提高研究生创新力的关系[J]
.科教文汇,2017(11):46-47.
被引量:3
7
陈美婧.
自我认知视角下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教育探研[J]
.黑河学院学报,2017,8(2):28-29.
被引量:1
8
卢海阳,杨龙,李宝值.
就业质量、社会认知与农民工幸福感[J]
.中国农村观察,2017(3):57-71.
被引量:85
9
沈宏伟,邵堃,张阳洋,霍星.
一种使用认知计算的主观信任融合模型[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8,39(2):270-274.
被引量:2
10
宋振春,赵彩虹,李旭东.
中国出境旅游的社会认知研究——跨文化交流视角的网络文本分析[J]
.旅游学刊,2018,33(3):75-88.
被引量:33
1
完玛仁青.
现代语境下佛教经典研究[J]
.唐山文学,2016,0(10):152-152.
2
陈亮,于凤杰.
青少年同伴群体研究的新进展[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1):213-213.
被引量:3
3
王亚玫.
“心理游戏”助学生自我成长[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2):33-34.
被引量:1
4
看本加.
藏传佛教宁玛派俄巴群体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3):195-195.
5
朱雪芳.
《大学》的义理性格[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14(2):34-39.
被引量:2
6
李广良.
“中庸”的智慧深度——《中庸》和中庸研究的新动向[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24-29.
被引量:2
7
鞠瑞利.
浅谈心理游戏在心理辅导课中的合理运用[J]
.基础教育参考,2016,7(10):30-33.
8
刘进宝.
佛教初传时期的北方社会——读尚永琪《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J]
.西域研究,2010(1):119-125.
9
王尔东.
解开千千结——谈辅导员在预防学生心理疾病中的作用[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6,0(3):58-59.
10
张涛,董焱.
20世纪后半期儒家经典研究述略——以六经作者、成书年代和性质为中心[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47-52.
心理科学通讯
198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