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定襄方言的“咾”和“唡”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定襄方言的“咾”和“唡”陈茂山助词“了”,北京话读作[·le]。根据它在句中位置的不同和功能的差异,吕叔湘先生将其区分为“了_1”和“了_2”。(《现代汉语八百词》)定襄方言的助词“了”有和[lia ̄214]两个读音。读音的“了”大致相当于北京话的“...
作者
陈茂山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1-63,共3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关键词
“了”
北京话
方言
形容词
祈使语气
否定形式
选择问句
疑问代词
性状变化
否定式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38
1
陈鹏飞.
林州方言“了”的语音变体及其语义分工[J]
.南开语言学刊,2005(1):76-80.
被引量:7
2
项梦冰.
连城方言的话题句[J]
.语言研究,1998(1):67-88.
被引量:18
3
施其生.
汕头方言的“了”及其语源关系[J]
.语文研究,1996(3):43-47.
被引量:11
4
张磊.
“V+了!”与动词小类的划分[J]
.汉语学习,1996(1):52-57.
被引量:3
5
施其生.
论广州方言虚成分的分类[J]
.语言研究,1995,15(1):114-123.
被引量:20
6
朱德熙.
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J]
.方言,1983,5(1):16-31.
被引量:496
7
刘勋宁.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与词尾“了”的联系[J]
.世界汉语教学,1990,4(2):80-87.
被引量:86
8
陈茂山.
忻州方言的“动词(形容词)+顿咾”[J]
.语文研究,1990(3):44-44.
被引量:4
9
邢福义.
说“NP了”句式[J]
.语文研究,1984(3):21-26.
被引量:105
10
沈家煊.
“有界”与“无界”[J]
.中国语文,1995(5):367-380.
被引量:970
引证文献
4
1
谷向伟.
河南林州方言的“动”和“动了”[J]
.方言,2007,29(2):142-146.
被引量:7
2
王琳.
安阳方言中表达实现体貌的虚词——“咾”、“啦”及其与“了”的对应关系[J]
.语言科学,2010,9(1):64-72.
被引量:12
3
王琳.
河南安阳方言的“咾”[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1):67-71.
被引量:1
4
李思旭.
从假设连词位置分布看“联系项居中原则”[J]
.世界汉语教学,2020,34(2):215-231.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张晓静.
河北武邑方言的“咾”[J]
.东方语言学,2019(2):37-47.
2
王敏.
内蒙古晋语后置标记词“动”[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232-244.
被引量:2
3
董秀英,徐杰.
假设句句法操作形式的跨语言比较[J]
.汉语学报,2009(4):64-74.
被引量:15
4
孙立新.
关中方言“了”字初探[J]
.唐都学刊,2011,27(4):100-104.
被引量:4
5
郭华.
商丘方言中的“了”[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80-83.
被引量:1
6
王芳.
河南安阳方言的时间助词“动儿”[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4,13(1):72-76.
被引量:5
7
宋文辉.
河北正定方言词尾“了”两个变体的时体意义[J]
.语文研究,2019(1):57-64.
被引量:5
8
王桂亮,钟虹.
汉语方言“了”类标记的分化及其成因——以山东昌乐话为例[J]
.江汉学术,2015,34(6):119-124.
被引量:3
9
王自万.
汉语方言“VC了”可能式的语法化[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4(1):136-141.
被引量:2
10
陈鹏飞.
豫北晋语的异源复合构词现象[J]
.南开语言学刊,2016(2):97-103.
被引量:4
1
王燕.
新疆汉语方言中“×上×不上”“×下×不下”[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6(1):81-84.
被引量:1
2
范慧琴.
从山西定襄方言看晋语入声的演变[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4):430-435.
被引量:12
3
王文格.
试论现代汉语性状变化句的主观性等级[J]
.前沿,2012(8):119-120.
4
刘艳平.
定襄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以日常生活用词为例[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6):29-32.
被引量:3
5
范慧琴.
山西定襄方言的“家”类称呼语[J]
.修辞学习,2005(4):24-27.
被引量:3
6
刘艳平.
定襄方言谚语与当地物质文化[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9):92-95.
被引量:2
7
王国珍.
社会语言学视角中定襄话的“人名+子”现象[J]
.修辞学习,2007(5):15-17.
被引量:3
8
陈茂山.
定襄方言“可”字的一种特殊用法[J]
.语文研究,1986(3):58-58.
9
张百领.
说“A了一点”结构[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3):89-91.
被引量:1
10
刘艳平.
定襄方言谚语语源例释[J]
.科技致富向导,2011(18):16-16.
语文研究
199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