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22-27,共6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36
-
1高清海.突破真理论的传统狭隘视界[J].哲学研究,1995(8):13-18. 被引量:16
-
2郭晓明.知识的意义性与“知识获得”的新标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2(2):14-21. 被引量:26
-
3叶春英.生成性课堂教学的误区[J].教书育人(高教版),2004(12M):31-32. 被引量:2
-
4郭法奇.灌输式教育:从怀疑、批判到否定——20世纪西方教育的最大变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1):57-61. 被引量:25
-
5郝德永.课程认识论的冲突与澄清[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1):15-19. 被引量:18
-
6刘月新.否定与批判——西方现代阅读理论的价值追求[J].国外文学,2002(1):3-10. 被引量:5
-
7叶澜.扎实 充实 丰实 平实 真实——“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J].基础教育,2004,1(7):13-16. 被引量:76
-
8庄友刚.“理解”与“认识”──论解释学与认识论研究对象的区别[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8(2):23-26. 被引量:6
-
9宋秋前.新课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教育研究,2005,26(6):74-78. 被引量:67
-
10熊川武.教育理解论[J].教育研究,2005,26(8):3-8. 被引量:47
二级引证文献19
-
1尚奕.超级富豪的“御用”服务公司[J].决策与信息,2006(12):41-43.
-
2陈治国.2006:诠释学与中国[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7. 被引量:1
-
3和学新,张健.试论理解的教学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47-50. 被引量:3
-
4郝晶晶,张秦忠.从哲学解释学视角透析教师的课程理解[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7-9. 被引量:1
-
5张晓红.解释学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应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16-17.
-
6王明,李太平.关注“课程精神”——解释学视角下教师课程理解的合理取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2(7):49-52. 被引量:4
-
7季塞南.课程文本解释理论的回溯与延展[J].当代教育科学,2012(19):28-31.
-
8么加利.论诠释与过度诠释——哲学解释学视野下的教育改革反思[J].教师教育学报,2014,1(4):15-23. 被引量:3
-
9童吉鹏.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及其时代价值[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0(4):44-47.
-
10周文龙.理解与对话:哲学诠释学视角下的师生交往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2017(5):49-52. 被引量:2
-
1罗显克.美:人类社会生活的最高原则——“美的规律”的人类学意义探析[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2):31-34. 被引量:1
-
2刘长星.简析康德美学思想及其人类学意义[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20(6):65-67.
-
3张有隽.瑶族宗教信仰的人类学意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9(3):42-47. 被引量:5
-
4万光侠.“世界历史”范畴的哲学审视[J].理论学刊,2001(3):36-40.
-
5寇东亮.德性概念的三重内涵[J].理论与现代化,2006(6):88-91. 被引量:8
-
6方同义.论实践合理性的系统结构[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9(3):1-5. 被引量:1
-
7周书俊.马克思:“完成了的人道主义”[J].新视野,2009(1):81-83. 被引量:1
-
8色音.祖先崇拜的宗教人类学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3):29-34. 被引量:24
-
9黄克歧.敬老文化的本质是对人的生命关怀[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5(3):65-68. 被引量:1
-
10天心.文化的政治:陈明的即用见体与公民宗教说 大陆新儒学试析之二[J].博览群书,2007(12):53-57.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