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V得C”与“能VC”的语义、句法比较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现代汉语中,表动结式、动趋式的肯定可能性有两种形式:“能VC”和“V得C”。“V得C”一般能变换成“能VC”的形式,但使用“能VC”的频率远大于“V得C”。本文从语义特征、句法结构和句法功能等角度对“V得C”和“能VC”进行比较和分析,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别。
作者
沈清淮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72-77,共6页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助动词
“V得C”
“能VC”
语义特征
句法结构和功能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83
1
陶炼.
也说“恨不得”与“巴不得”[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3):52-57.
被引量:7
2
田化冰.
关于可能补语的教学[J]
.安顺学院学报,2001,6(4):28-33.
被引量:6
3
柴森.
谈强调反问的“又”和“还”[J]
.世界汉语教学,1999,13(3):65-69.
被引量:18
4
沈清淮.
试析补语否定可能式的三种对举[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6):97-100.
被引量:5
5
汪国胜.
可能式“得”字句的句法不对称现象[J]
.语言研究,1998(1):23-29.
被引量:24
6
张伯江.
否定的强化[J]
.汉语学习,1996(1):15-18.
被引量:50
7
鲁健骥.
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1):49-64.
被引量:271
8
刘丹青.
“唯补词”初探[J]
.汉语学习,1994(3):23-27.
被引量:68
9
李茉莉.
“恨不得”与“巴不得”[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6,33(4):175-179.
被引量:8
10
李思明.
晚唐以来可能性动补结构中宾语位置的发展变化[J]
.古汉语研究,1992(4):47-52.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5
1
周红,李玄玄.
汉语能性述补结构功能研究述评[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5):29-37.
被引量:1
2
李小华.
论汉语能性“得”字的后置[J]
.汉语学报,2007(2):85-94.
被引量:11
3
杨万兵.
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起(O)”的句法语义考察[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1):96-100.
被引量:2
4
丁丽,范志坚.
反问格式“V得着”的否定功能研究[J]
.汉字文化,2021(22):17-19.
5
周红.
“V得/不着”的情态特征及其语义演变[J]
.对外汉语研究,2022(1):118-13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刘银姣.
内江方言的能性范畴表达[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7(9):41-44.
被引量:2
2
占升平.
常宁方言中“得”的能性用法研究[J]
.武陵学刊,2013,38(2):137-141.
被引量:1
3
汪国胜,王自万.
开封方言表示可能的“得”和“得能”[J]
.语言研究,2013,33(4):96-102.
被引量:2
4
陈晶晶.
“V不C”构式研究综述[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5(4):27-30.
被引量:2
5
周敏莉.
新邵湘语“得”的多功能性研究——兼与赣语“得”的比较[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3):347-353.
被引量:2
6
李林.
鄂西利川方言表可能性的“得”字结构疑问小句研究[J]
.红河学院学报,2017,15(2):59-63.
被引量:3
7
周红,李晨璐.
汉语能性述补结构句法语义研究述评[J]
.殷都学刊,2019,40(1):112-120.
被引量:1
8
何伟,张嘉越.
汉语动词重叠式之系统功能视角研究[J]
.汉语学习,2020(2):64-75.
被引量:6
9
阳繁,彭泽润.
湖南衡山方言“得”的多功能用法及其语法化[J]
.铜仁学院学报,2021,23(6):110-123.
被引量:1
10
庞立雪.
现代汉语可能补语中“得”的词性和词义研究综述[J]
.宿州学院学报,2023,38(2):50-54.
1
孙利萍.
北方方言中表可能的“了”的历时演变[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16-121.
被引量:7
2
李倩.
英汉委婉语比较研究[J]
.科教文汇,2011(1):126-127.
被引量:1
3
金欣.
英语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比较[J]
.价值工程,2010,29(24):201-201.
4
李丹青.
对外汉语教学中结构和功能的关系[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11):88-90.
被引量:1
5
潘晶虹,何亮.
论“不”在能性述补结构否定式语法化过程中的促进作用[J]
.安康学院学报,2015,27(4):44-47.
被引量:1
6
崔芸.
“准X”词族探微[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6(5):93-94.
被引量:2
7
孙斐,定远.
九十年代以来的趋向动词研究述评[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33-41.
被引量:5
8
杉村博,沙野.
V得C、能VC、能V得C[J]
.汉语学习,1982(6):23-33.
被引量:15
9
牟瀛.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J]
.发展,2009(10):100-100.
10
马素君.
英汉“颜色词”概念隐喻对比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8):31-3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