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反问格式“V得着”的否定功能研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对可能补语"V得着"在反问句中的否定功能进行了探索,依托语料库,以三域概念理论为指导,分析、归纳了可能补语"V得着"在反问句中的使用特点和表达功能。反问句中"V得着"具有语用否定功能,在对话语体和评论语体中主要对行域和知域实施知域否定。
作者
丁丽
范志坚
机构地区
山东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21年第22期17-19,共3页
Sinogram Culture
关键词
可能补语
V得着
否定功能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1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68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穆力.
两种带“得”的动补结构比较[J]
.汉语学习,1981(2):33-35.
被引量:5
2
石毓智.
“V得C”和“V不C”使用频率差别的解释[J]
.语言研究,1990(2):68-74.
被引量:10
3
沈家煊.
复句三域“行、知、言”[J]
.中国语文,2003(3):195-204.
被引量:457
4
刘丹青.
“唯补词”初探[J]
.汉语学习,1994(3):23-27.
被引量:68
5
张伯江.
否定的强化[J]
.汉语学习,1996(1):15-18.
被引量:50
6
李锦姬.
两种可能式的语用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132-138.
被引量:9
7
沈清淮.
“V得C”与“能VC”的语义、句法比较[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3):72-77.
被引量:5
8
柴森.
谈强调反问的“又”和“还”[J]
.世界汉语教学,1999,13(3):65-69.
被引量:18
9
胡清国.
“V得/不C”的强势与理据[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2(3):124-129.
被引量:11
10
文全民.
“更”和“还”在肯定与否定比较句中的差异[J]
.世界汉语教学,2008,22(1):58-67.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81
1
郝维.
补语的可能式研究综述[J]
.汉语学习,2001(3):29-34.
被引量:9
2
唐立君.
构式语法框架下的二语习得[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3):124-125.
被引量:2
3
柴森.
谈强调反问的“又”和“还”[J]
.世界汉语教学,1999,13(3):65-69.
被引量:18
4
汪国胜.
可能式“得”字句的句法不对称现象[J]
.语言研究,1998(1):23-29.
被引量:24
5
李富林.
反问式设问[J]
.当代修辞学,1997(3):25-26.
被引量:10
6
张伯江.
否定的强化[J]
.汉语学习,1996(1):15-18.
被引量:50
7
梅笑寒.
可能补语“动”的语义分析[J]
.汉语学习,1996(4):37-39.
被引量:5
8
张伯江.
疑问句功能琐议[J]
.中国语文,1997(2):104-110.
被引量:109
9
郭继懋.
反问句的语义语用特点[J]
.中国语文,1997(2):111-121.
被引量:122
10
李一平.
“什么”表否定和贬斥的用法[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6(3):102-108.
被引量:32
共引文献
686
1
罗颖艺.
因果表达的语序加工:跨语言证据[J]
.中国语音学报,2023(1):177-185.
2
武钦青,刘德贝.
“大不了”的容让义与反预期——兼论与“充其量”的区别[J]
.语言与翻译,2021(2):28-32.
被引量:2
3
刘彬,袁毓林.
反问句中“什么”的否定类型与否定意义——从“行、知、言”三域理论看[J]
.语言学论丛,2019(1):341-357.
被引量:4
4
余珩.
“总是”语义及用法流变考察[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1(2):200-211.
5
張麗麗.
漢語轉折詞演變綜論[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19(1):315-337.
6
张莹.
“什么”感叹句的“意外”本质及否定倾向——兼论“语用否定”的层级类型与制约因素[J]
.语言研究集刊,2021(1):133-155.
7
文桂芳,李小军.
“更”的连词功能来源探析[J]
.语言研究集刊,2020(2):212-227.
8
王敏.
内蒙古晋语后置标记词“动”[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232-244.
被引量:2
9
王连盛,吴春相.
新兴主观极量表达的补位强势现象分析[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74-84.
被引量:2
10
胡伟,甘于恩,梁桦圳.
广东阳春粤方言中的完成体标记“逋”[J]
.中国方言学报,2022(1):177-186.
1
金龙军.
汉韩疑问词的否定功能对比分析--以“什么”和“mu eot”为例[J]
.东北亚外语研究,2021,9(3):49-58.
2
王自万.
河南开封方言的可能补语式[J]
.郑州师范教育,2021,10(4):52-54.
3
王志英.
“不”字独用的语用否定功能[J]
.对外汉语研究,2016(1):42-51.
被引量:1
4
贾秀娟.
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人力资源战略性规划研究[J]
.商业观察,2021(29):79-81.
被引量:2
5
胡启航.
从《论语》开篇中悟统计[J]
.中国统计,2021,36(12):52-52.
6
宋文辉.
河北正定方言的表现性后缀“嗒”[J]
.语文研究,2021(4):57-64.
被引量:1
7
张新相.
“社会即学校”概念理论应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探究[J]
.爱情婚姻家庭,2021(6):102-103.
8
钱迎弟.
例谈三种标点符号的用法[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2021(8):34-34.
9
顾建身.
恍悟义标记"我说"和"我说呢"使用环境辨析[J]
.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20(1):26-36.
10
张海榕,赵李震.
“赛博人”·“赛博城市”·“赛博社会”——《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人机社会关系的文化反思[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1(4):35-38.
被引量:1
汉字文化
2021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