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5-98,共4页
Social Sciences of Beijing
同被引文献89
-
1张涛.被肯定的否定——从《清史稿·列女传》中的妇女自杀现象看清代妇女境遇[J].清史研究,2001(3):40-49. 被引量:14
-
2侯猛.村规民约的司法适用[J].法律适用,2010(6):52-54. 被引量:20
-
3左云鹏.祠堂族长族权的形成及其作用试说[J].历史研究,1964(5):97-116. 被引量:25
-
4段自成.明清乡约的司法职能及其产生原因[J].史学集刊,1999(2):45-49. 被引量:18
-
5段自成.略论清代乡约领导保甲的体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1(4):111-115. 被引量:9
-
6曹国庆.明代乡约推行的特点[J].中国文化研究,1997(1):20-26. 被引量:37
-
7杨念群.论十九世纪岭南乡约的军事化——中英冲突的一个区域性结果[J].清史研究,1993(3):114-121. 被引量:25
-
8谢长法.乡约及其社会教化[J].史学集刊,1996(3):53-58. 被引量:32
-
9欧博文.中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贯彻执行情况探讨[J].社会主义研究,1994(5):61-65. 被引量:9
-
10张瑞泉.略论清代的乡村教化[J].史学集刊,1994(3):22-28. 被引量:8
引证文献5
-
1秦富平.明清乡约研究述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3):24-27. 被引量:8
-
2章兴鸣.民间精英与乡村治理——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政治传播机制[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7(5):113-117. 被引量:4
-
3方潇,钱苏青.王道视角下的思想控制:清前期的法律与实践[J].法学家,2011(5):20-36. 被引量:1
-
4冯润兵,赵晓峰.乡约的历史嬗变及其当代治理价值[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1):49-58. 被引量:2
-
5陈寒非,高其才.乡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实证研究[J].清华法学,2018,12(1):62-88. 被引量:199
二级引证文献214
-
1贺武华,李浩柯.共同富裕视域下法治乡村建设的价值遵循与行动逻辑[J].昭通学院学报,2023,45(2):64-71.
-
2李凌云,陈杰.人民法庭参与社会治理70年:回顾与展望[J].现代法治研究,2020(1):13-25. 被引量:5
-
3郑海,程昭凯.铁路客盗犯罪情境分析与防治对策[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0,0(1):43-47. 被引量:1
-
4廖永安.关于我国统一“调解法”制定中的几个问题[J].商事仲裁与调解,2020(2):32-52. 被引量:8
-
5张青波.从社会共同体到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法治路径——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中心[J].师大法学,2020(1):119-136. 被引量:1
-
6林雅静,胡苑.村规民约中环境规制的生演逻辑——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解释[J].民间法,2023(1):269-289.
-
7张晗.通过村规民约促进国家认同——以西藏自治区53个行政村的实践为对象[J].民间法,2021(3):432-447.
-
8李天助.“三治结合”:当代村规民约的变革调适路径[J].民间法,2021(3):327-340.
-
9廖艳,吴承超.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习惯规则之维——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J].民间法,2021(1):255-264.
-
10徐伟红.村民群体与村规民约间良性关系的构建研究——基于一种人与制度间关系的民间法哲学视角[J].民间法,2019(1):123-135.
-
1毛波.长兴孔庙中的明《御制正孔子祀典说碑》《御制正孔子祀典申记碑》及《圣谕碑》[J].东方博物,2016(2):64-69.
-
2吕长鸣.清代北京内城八旗军驻防空间布局探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3,29(4):47-51.
-
3朱启新.紫禁城午门[J].百科知识,2007(04X):61-63.
-
4孙尚伟.历经沧桑的古城楼(下)[J].农民文摘,2006,0(6):54-54.
-
5李金鹏,董民生.威县发现明代弘治年间圣谕[J].文物春秋,1997(2):94-94.
-
6北京志.老北京八旗子弟为何穷[J].文苑(萌),2012(11):37-37.
-
7刘孝存.从簋街到什刹海[J].北京观察,2006(1):60-61. 被引量:1
-
8劳允兴.山川坛——先农坛(一)[J].北京文史,2008(1):25-28.
-
9邓明.“圣谕”及“讲圣谕”轶事[J].档案,2004,0(2):18-20. 被引量:1
-
10成一农.城门 就是政治[J].中华遗产,2012(3):66-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