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主体性黄昏:特指还是泛指?
被引量:
2
Does the Twilight of Subjectivity Refer to in Particular or in General?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主体性黄昏旨在批判当代个人主体性发挥所造成的个人与自我、自然及他者等方面的反主体性现象,但其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个人主体性都将走向衰落,恰恰相反,无论从理论还是从现实来说,真正的个人主体性都是不可消解的。在当代,告别主体性的黄昏,就必须实现主体范式的交往转向,走向个人交往主体性的黎明视界。
作者
龙柏林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社科系
出处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6-37,50,共3页
Journal of Hunan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主体性黄昏
特指
泛指
个人交往主体性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2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9
1
任平.
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
.中国社会科学,1999(1):53-69.
被引量:93
2
任平著..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历史视域与当代意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77.
3
任平著..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639.
4
(美)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0.
5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Holmes,Rolston,Ⅲ)著,刘耳,叶平译..哲学走向荒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515.
6
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1995.
7
(美)多尔迈(Dallmayr,Fred,R.)著,万俊人等译..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437.
8
(德)布伯著,张健,韦海英译..人与人[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278.
9
(美)马库塞(Marcuse,H.)著,左晓斯等译..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220.
共引文献
92
1
王华女.
教育交往探析[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19(6):11-13.
2
王晓禹.
从交往实践观看人类社会的发展[J]
.华章(初中读写),2007(10):31-31.
3
柳夕浪.
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模式”——以交往活动课程的开发实验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1999,19(12):6-11.
被引量:3
4
鲁洁.
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
.教育研究,1999,20(11):3-10.
被引量:142
5
阎献晨.
世纪之交哲学发展的主张——对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研究概述[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1999(2):1-5.
被引量:4
6
冯向东.
从“主体间性”看教学活动的要素关系[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5):25-30.
被引量:73
7
戴木才.
现代人的价值观语境与人格转型[J]
.现代哲学,2000(3):43-49.
8
陈瑞宝.
论生活世界与教育本体回归[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2(5):63-67.
被引量:1
9
吴予敏.
论传播与人的反思性[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6(3):57-66.
被引量:19
10
党建强.
师生互动理论的多学科视野[J]
.当代教育科学,2005(11):14-17.
被引量:37
同被引文献
11
1
尹弋.
主体性探讨[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23(4):23-29.
被引量:5
2
邓天雄.
人类中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及科学发展观[J]
.社会科学研究,2005(3):7-11.
被引量:14
3
弗莱德·R·多尔迈 万俊人等译.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被引量:34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
被引量:2
5
黄瑜.列维纳斯他者伦理思想研究[D].福建: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
被引量:1
6
Levinas.Existence and Existents, trans, by A Hingis [M].The Hague:'Nigh off, 1978.95.
被引量:1
7
鲁洁.
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5(4):6-11.
被引量:196
8
段振良.
主体性的实质及其表现[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10(4):1-3.
被引量:2
9
王爱菊.
教师专业化批判--兼论教师幸福[J]
.教育发展研究,2008,28(18):72-75.
被引量:12
10
孙庆斌.
从自我到他者的主体间性转换——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性理论走向[J]
.理论探索,2009(3):35-38.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2
1
葛孝亿,朱海鸿.
从“发展主义”到“他者关怀”——教师专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1):43-46.
被引量:2
2
郑二菠.
主体性哲学思想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要并肩前行[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6(3):255-255.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马晓丹,刘加霞.
影响小学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的数据分析及对策建议[J]
.中小学管理,2020(9):36-39.
被引量:2
2
龙宝新.
“双减”政策对教师观念转变的期待与实现路径[J]
.教师发展研究,2022,6(1):23-31.
被引量:13
1
龙柏林.
个人交往主体性的研究价值评析[J]
.理论与现代化,2004(5):36-39.
2
张伟.
从知识论的视角看康德的教育观[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1(11):232-232.
3
龙柏林.
个人交往主体性的三维呈现[J]
.天津社会科学,2005(5):38-42.
被引量:4
4
王维国,崔东杰,郑丽.
人的公共性及其实现[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23(3):46-50.
5
郑二菠.
主体性哲学思想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要并肩前行[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6(3):255-255.
6
王淑娟.
从“主体间性”看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2):48-50.
被引量:10
7
马志生,冯建军.
占有性个人主体性的超越与类主体的凸现[J]
.学术月刊,1999,31(12):16-20.
被引量:3
8
高月兰.
走向类主体——论当代主体范式的转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5):21-24.
被引量:1
9
张学义,刘胜梅.
主体间性——和谐伦理的构建基础[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295-299.
被引量:3
10
蓝福秀.
浅议个人主体性中的非理性[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116-119.
被引量:1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