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自然保护地,是国家治理生态破坏、就地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该过程需要完善的法制体系作为保障。长久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地立法存在立法层级偏低、保护对象界定模糊、法制缺乏协调性等问题。作为法治因应,我国可以采取以国家公园法为先导、以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建设为最终目标的"1+1+N"立法路径,制定一部涵盖立法目标、基本原则、保护地类型界定、一般性制度等内容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地法,以统领多部不同类型保护地的专门立法。
出处
《南开法律评论》
2020年第1期23-33,共11页
NanKai Law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