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高于地缘政治:马来西亚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观点 被引量:11
1
作者 饶兆斌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53-66,共14页
自从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称"一带一路")倡议后,一带一路已经是中国国内外的一个不断受到关注的热点和话题。这篇论文主要探讨的是,马来西亚作为21世纪海上... 自从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称"一带一路")倡议后,一带一路已经是中国国内外的一个不断受到关注的热点和话题。这篇论文主要探讨的是,马来西亚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沿线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个倡议有何观点,以及讨论一些目前已经实施的计划。论文首先就马来西亚作为海洋国家的战略定位作一个基本的阐述;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中马关系的发展;第三部分则集中讨论马来西亚各界人士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观点;第四部分介绍目前中马两国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展开的合作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马关系 现实主义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马“两国双园”模式:现状、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德顺 廖博闻 《亚非研究》 2018年第1期263-284,共22页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其中,马来西亚凭借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经济条件、地缘政治的战略性地位和友华倾向成为中国在东南亚的重要伙伴之一。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的'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新...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其中,马来西亚凭借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经济条件、地缘政治的战略性地位和友华倾向成为中国在东南亚的重要伙伴之一。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的'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正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成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作为东盟率先响应该倡议的国家之一的马来西亚,积极推动中马双边合作与政策对接,'两国双园'也纳入倡议的旗舰合作项目中,成为倡议在马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深入实践、走访调查,结合马来西亚本土智库、非政府组织、媒体及民间各族群人士的立场与观点,了解两地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分析'两国双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双园发展提出建议,以供相关单位、企业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两国双园 中国—马来西亚关系 钦州产业园 关丹产业园
下载PDF
《丝之谜》的人性主题与历史记忆 被引量:2
3
作者 潘碧华 杨国庆 潘碧丝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3-155,共3页
《丝之谜》(又名《和谐丝庄》)是旅英马来西亚华裔作家欧大旭的处女作,获惠特布列首部小说奖。它以上个世纪40年代的马来亚为背景,描述了殖民地势力和日本帝国主义夹攻下复杂的人性、多变的命运。作者采用三个不同的叙述角度去诠释主角... 《丝之谜》(又名《和谐丝庄》)是旅英马来西亚华裔作家欧大旭的处女作,获惠特布列首部小说奖。它以上个世纪40年代的马来亚为背景,描述了殖民地势力和日本帝国主义夹攻下复杂的人性、多变的命运。作者采用三个不同的叙述角度去诠释主角的过去,小说以小见大,明显的华人标志,隐藏着的马来亚共产党身影,无不在唤醒个人、民族甚至国家的历史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大旭 《丝之谜》 华人身份 人性主题 历史记忆
原文传递
妈祖信仰在一带一路中扮演的文化沟通角色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德顺 潘碧华 《妈祖文化研究》 2017年第4期36-42,共7页
当今妈祖信仰早已经不囿限于一地、一区、一国人士独享,反之祂的神迹随着信众四海行脚而处处落户,堪称哪里有求助,哪里就有庇佑。马来西亚的妈祖信仰亦香火旺盛,崇拜信众供奉妈祖金身从早期的棚屋到今天的辉煌金庙,遍布每个州属。当今... 当今妈祖信仰早已经不囿限于一地、一区、一国人士独享,反之祂的神迹随着信众四海行脚而处处落户,堪称哪里有求助,哪里就有庇佑。马来西亚的妈祖信仰亦香火旺盛,崇拜信众供奉妈祖金身从早期的棚屋到今天的辉煌金庙,遍布每个州属。当今妈祖信仰文化形成一个文化交流圈,本地信众开始赴大陆和台湾学习妈祖信仰的文化实践,移植到马来西亚,丰富了本地的文化内容。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往东南亚推广,马来西亚朝野反应热烈。马中双方大力推展经贸与基建之际,"一带一路"其实也注重与各沿线国进行更深入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妈祖信仰作为提倡慈悲救世和普及关怀的精神价值主体,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中,自然可以扮演与在地文化的精神价值对话的角色。以马来西亚为例,多元族群的信仰文化的对话有助于族群关系和谐,对中华文明友好及互相借鉴,最终是促进人与人之间更亲密的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信仰 慈悲救世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马来西亚
下载PDF
马来西亚大选后的经济形势及对我国在马投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淼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8年第6期109-119,共11页
2018年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第14届大选中,反对派政党联盟"希望联盟"击败了执政政党联盟"国民阵线",实现了马来西亚自独立以来首次政党轮替。希盟政府执政后的中国政策将如何调整和变化,马来西亚面临怎样的经济挑战,... 2018年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第14届大选中,反对派政党联盟"希望联盟"击败了执政政党联盟"国民阵线",实现了马来西亚自独立以来首次政党轮替。希盟政府执政后的中国政策将如何调整和变化,马来西亚面临怎样的经济挑战,而大选后中国在马投资将会面对怎样风险,值得关注。中资在内政问题上的映射,成为马来西亚选民的最大关切和本次大选的主要课题之一。希盟执政后,权力版图的变动会引发新一轮的政商利益重构,短时期内会对中国在马投资安全造成一些不确定性,但中马经贸合作的基本面从长期来看总体向好。随着希盟政府各项改革日程的逐步开展,国阵政府主导下陈旧僵化的利益分配格局将日渐瓦解,这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马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也为中马未来合作创造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盟政府 第14届大选 马来西亚 中国在马投资
下载PDF
马来西亚和中国的“五通”:挑战和机遇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希瑞(译) 《中国-东盟研究》 2018年第3期47-64,共18页
马来西亚一直是"一带一路"倡议最为坚定的支持者之一。尽管马来西亚在2018年5月经历了政府换届,可能在一些项目上有变数,但是新政府已经表达了对该倡议的继续支持。本文主要总结前总理纳吉布任内,中国和马来西亚在"一带... 马来西亚一直是"一带一路"倡议最为坚定的支持者之一。尽管马来西亚在2018年5月经历了政府换届,可能在一些项目上有变数,但是新政府已经表达了对该倡议的继续支持。本文主要总结前总理纳吉布任内,中国和马来西亚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在5个互联互通领域内的合作(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同时也讨论了马哈蒂尔带领下新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在总结"五通"合作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双方合作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加强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马来西亚—中国关系 “五通”
原文传递
记录、反思与探索:论马仑小说创作的现实关怀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德顺 潘碧丝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79,共7页
马仑是当代著名的马华作家。在20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他以入世心态从事小说创作,满怀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以载道理念和新闻真实为重要特征,探讨本土多种族关系的构建与未来,从而为20世纪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生存历史留下鲜明的印记。其... 马仑是当代著名的马华作家。在20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他以入世心态从事小说创作,满怀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以载道理念和新闻真实为重要特征,探讨本土多种族关系的构建与未来,从而为20世纪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生存历史留下鲜明的印记。其该时段的小说作品也成为当代马华小说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仑 马华文学 现实关怀
原文传递
另类历史叙述:论小黑的小说(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潘碧华 李宝平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2-149,共8页
在马来西亚的官方叙述中,马来亚共产主义运动无关社会正义,而是被视为图谋推翻政府的恐怖主义行为。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小黑从1985年至2006年共创作4部有关马来亚共产党问题的小说,重新诠释这些被官方刻意反面化的课题。为了避免触犯国家... 在马来西亚的官方叙述中,马来亚共产主义运动无关社会正义,而是被视为图谋推翻政府的恐怖主义行为。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小黑从1985年至2006年共创作4部有关马来亚共产党问题的小说,重新诠释这些被官方刻意反面化的课题。为了避免触犯国家的政治禁忌,小黑运用各种文学手段,以隐喻的语言,通过第二人称以及虚实结合的方式,以减少现实的敏感度。小黑将历史和虚构结合的书写体现了马来西亚华人对马共的矛盾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华文学 小黑 历史叙述 政治隐喻
原文传递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向何处去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壬洙 刘智利 冯珺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6-159,共4页
19世纪初期,西方强国侵入中国大陆,曾经令人敬畏的大陆帝国濒临崩溃。二战后,国民党退出中国大陆。与此同时,中国处于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毛泽东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遗产是当今中国政治、经济稳固发展的基础。2009年是邓小平改革开放... 19世纪初期,西方强国侵入中国大陆,曾经令人敬畏的大陆帝国濒临崩溃。二战后,国民党退出中国大陆。与此同时,中国处于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毛泽东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遗产是当今中国政治、经济稳固发展的基础。2009年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实行30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改革开放30年 19世纪初期 改革开放政策 2009年 党的领导 中国政治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家园意识与文学流变——第三届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0
作者 潘碧华 苏晖 林德顺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7-160,共4页
华文文学乃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文作家身负民族使命感,以文学方式记载华人在当地的拓荒史。马华文学一直在文化来源国和所在国之间、在中国化与本土化之间摇摆、拉锯。以"家园意识和文学流变"为主题的第三届马华文学... 华文文学乃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文作家身负民族使命感,以文学方式记载华人在当地的拓荒史。马华文学一直在文化来源国和所在国之间、在中国化与本土化之间摇摆、拉锯。以"家园意识和文学流变"为主题的第三届马华文学研讨会,在中国大陆的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参与下,将马华文学置于世界文学的平台加以考量,重视其独立的主体性和多元文化的内涵,重新为之定位。这将有助于马华文学走向国际,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更多关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马华文学评论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华文文学 家园意识 多元文化
原文传递
华玲和谈的实现与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实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艳青 《冷战国际史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31-154,共24页
本文利用中国外交部解密档案、马来西亚国家档案馆解密档案、马共文件档案、当时的报刊杂志以及有关当事人的年谱、传记、回忆录等,来梳理1953年至1955年华玲和谈之前中共和马共关系的真实状态。分析中共对于马共转变斗争形式、提出和... 本文利用中国外交部解密档案、马来西亚国家档案馆解密档案、马共文件档案、当时的报刊杂志以及有关当事人的年谱、传记、回忆录等,来梳理1953年至1955年华玲和谈之前中共和马共关系的真实状态。分析中共对于马共转变斗争形式、提出和谈倡议的影响。由此反映新中国政府在1950年代中期“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形成过程和实施状态。尤其是中国在马来半岛外交思路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玲和谈 和平共处 马来亚共产党
原文传递
马来西亚稀土风波中的公共修辞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天 《天中学刊》 2014年第5期69-71,共3页
澳洲矿业公司莱纳斯在马来西亚关丹投资、运营全球最大稀土厂,将澳洲稀土原料运到马来西亚初步提炼并就地处理放射性废料。这一消息激起马来西亚各方的反对,并引发了多起全国性的抗议示威活动。作为公共修辞表现形式的抗议示威活动,得... 澳洲矿业公司莱纳斯在马来西亚关丹投资、运营全球最大稀土厂,将澳洲稀土原料运到马来西亚初步提炼并就地处理放射性废料。这一消息激起马来西亚各方的反对,并引发了多起全国性的抗议示威活动。作为公共修辞表现形式的抗议示威活动,得到马来西亚公众关注与支持,赢得了更多人对环保绿色理念的认同,同时也反映了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深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事件 公共修辞 莱纳斯 稀土厂风波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
下载PDF
战后荷属东印度华侨复员交涉研究(1945—1949)
13
作者 林德顺 《八桂侨刊》 2021年第4期43-50,共8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荷属东印度归国华侨迫切希望返回原侨居地,国民政府就此问题与荷印政府在复员时机、复员人数、资格审查等问题上进行了反复交涉。但由于战后荷印战争的爆发、荷方移民政策的转变、印尼民族情绪的高涨以及中荷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荷属东印度归国华侨迫切希望返回原侨居地,国民政府就此问题与荷印政府在复员时机、复员人数、资格审查等问题上进行了反复交涉。但由于战后荷印战争的爆发、荷方移民政策的转变、印尼民族情绪的高涨以及中荷关系的变化,导致荷印华侨复员困难重重。从1945年开始至1948年底12月,荷印华侨仅成功复员609人。随着内战失利,国民政府逐渐自顾不暇,最终荷印归侨复员工作未能取得积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 复员 荷印 交涉
下载PDF
中国—马来西亚港口联盟:软设施互联互通案例分析
14
作者 饶兆斌 李希瑞(译) 《中国-东盟研究》 2019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本文讨论了中国—马来西亚港口联盟的起源、内容和潜在影响。中国—马来西亚港口联盟于2016年成立,成员包括中国和马来西亚所有主要港口。鉴于该联盟旨在通过政策沟通、信息共享、成功经验和规范标准的相互学习、兼容且高效的跨境管理... 本文讨论了中国—马来西亚港口联盟的起源、内容和潜在影响。中国—马来西亚港口联盟于2016年成立,成员包括中国和马来西亚所有主要港口。鉴于该联盟旨在通过政策沟通、信息共享、成功经验和规范标准的相互学习、兼容且高效的跨境管理系统、一致的条例和双方良好的合作精神来加强互联互通,该联盟被认为是基础设施软联通的一种。本文回顾了马来西亚政府的港口发展政策,分析了该联盟如何帮助马来西亚实现其目标。中国—马来西亚港口联盟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交换、人员培训、港口和船只互联互通。同时,联盟还将帮助中国港口投资在未来进入马来西亚。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该联盟的局限性,例如马来西亚政治变化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发展进度迟缓,以及来自东盟互联互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来西亚港口联盟 软设施互联互通 马来西亚港口政策 东盟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倡议
原文传递
历史背景下美中日战略三角关系研究
15
作者 斯.马赫穆德.阿利 张凌羽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6-32,共17页
全局性、非全局性的紧张状态迫切地充斥在美中日战略三角关系中。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美日同盟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对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重要堡垒。美国的威慑力使得日本的经济、科技和软实力均得以发展,并想要超出其主权范围... 全局性、非全局性的紧张状态迫切地充斥在美中日战略三角关系中。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美日同盟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对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重要堡垒。美国的威慑力使得日本的经济、科技和软实力均得以发展,并想要超出其主权范围去"谋事"。尼克松"水门事件"、苏联解体和中国"崛起"所引发的格局转变都迫使日本寻求一个"正常"的状态。历史和地理上的争议都聚焦在中日竞争和中美竞争上。美日合作的加深有助于减轻日本宪法的约束力,彼此间的不安全感骤然下降。然而,战后美日中三国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张力,研究主要分析了美日中三国潜在的、一触即发的三角关系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中日战略三角关系 外交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下载PDF
从投资视角看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
16
作者 张淼 黄子坚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 2018年第1期161-186,共26页
在国内和区域市场以及贸易协定的相互推动下,东盟与中国的经济一体化正不断加强。尽管区域贸易协定已极大推进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盟地区的参与,但一个重要问题是,东南亚国家的中小企业是否愿意参与并从这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受益。本文... 在国内和区域市场以及贸易协定的相互推动下,东盟与中国的经济一体化正不断加强。尽管区域贸易协定已极大推进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盟地区的参与,但一个重要问题是,东南亚国家的中小企业是否愿意参与并从这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受益。本文主要考察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盟与当地中小企业的互动。通过对奇瑞汽车的案例研究,本文发现,虽然中国跨国企业的业务受国家'走出去'战略与优惠的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较大,但东道国的国家政策对外国企业的进入也有重要影响。奇瑞在马来西亚的经验显示,中国跨国企业在当地的联系与溢出效应有限,因为大多数企业都极大依赖于其当地伙伴企业的贸易网络。本文认为,奇瑞需调整其区域战略,使其在国际价值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企业 中小企业 地区经济一体化 中国—东盟关系
下载PDF
历史背景下美中日战略三角关系研究简
17
作者 斯·马赫穆德·阿利 张凌羽 《东北亚经济研究(重)》 2017年第4期16-32,共17页
全局性、非全局性的紧张状态迫切地充斥在美中日战略三角关系中。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美日同盟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对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重要堡垒。美国的威慑力使得日本的经济、科技和软实力均得以发展,并想要超出其主权范围去“谋事... 全局性、非全局性的紧张状态迫切地充斥在美中日战略三角关系中。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美日同盟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对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重要堡垒。美国的威慑力使得日本的经济、科技和软实力均得以发展,并想要超出其主权范围去“谋事”。尼克松“水门事件”、苏联解体和中国“崛起”所引发的格局转变都迫使日本寻求一个“正常”的状态。历史和地理上的争议都聚焦在中日竞争和中美竞争上。美日合作的加深有助于减轻日本宪法的约束力,彼此间的不安全感骤然下降。然而,战后美日中三国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张力,研究主要分析了美日中三国潜在的、一触即发的三角关系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中日战略三角关系 外交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原文传递
从《蕉风》(1955-1959)诗人群体看马华文学的现代性进程 被引量:2
18
作者 伍燕翎 潘碧丝 陈湘琳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57,共8页
马华现代诗启蒙于上世纪50年代初,创刊于1955年11月的《蕉风》是马华现代诗的前沿阵地,大量的现代诗作先后在《蕉风》发表。这些诗歌的形式和语言表明作者们尝试突破写实派平实诗歌的格调,也提供了窥探马华现代诗派逐步成形的轨迹,... 马华现代诗启蒙于上世纪50年代初,创刊于1955年11月的《蕉风》是马华现代诗的前沿阵地,大量的现代诗作先后在《蕉风》发表。这些诗歌的形式和语言表明作者们尝试突破写实派平实诗歌的格调,也提供了窥探马华现代诗派逐步成形的轨迹,《蕉风》在联系出版了5年之后,在1959年4月(第78期)进行第一次改版。这最初的五年是马华文学杂志早期诗人群体的形成期。50年代的马来亚正准备脱离英殖民统治,走向独立建国之路,在此大环境下,马华诗作展示了其独特性。本文尝试从《蕉风》这一诗人群体的诗作中探视战后外部环境对马华现代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华文学 蕉风 现代诗 现代性
原文传递
乡音与区域:论马华散文语言的多元系统
19
作者 潘碧丝 杨国庆 林德顺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3-139,共7页
马来西亚是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以外,最多华人聚居的地方,自1919年以来,华文文学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展。由于马来西亚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不同文化、语言的渗透产生了有别于中国文学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马华文学)。其中最... 马来西亚是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以外,最多华人聚居的地方,自1919年以来,华文文学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展。由于马来西亚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不同文化、语言的渗透产生了有别于中国文学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马华文学)。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语言运用方面,当地作家使用穿插了华人方言土语、在地语言借词以及外来特有词语的文字,南洋的地域色彩非常浓厚。本文以《马华散文史读本》为语料,探讨马来西亚散文作者使用的马来西亚化词语,探讨地方文化对文学语言运用所造成的影响,探讨马华文学背后深层的文化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华文学 地域语言 华语
原文传递
多维视野中的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第四届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
作者 潘碧丝 舒卉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9-162,共4页
马华文学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宝贵资产。马华文学虽然与中国文学文化有着非常深厚而且久远的关系,但是马华文学自在当地成长以来,在多元文化的滋养下,呈现出浓郁的地域色彩。文化多元化为马华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和发展的空间。以&q... 马华文学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宝贵资产。马华文学虽然与中国文学文化有着非常深厚而且久远的关系,但是马华文学自在当地成长以来,在多元文化的滋养下,呈现出浓郁的地域色彩。文化多元化为马华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和发展的空间。以"多维视角中的马华文学"为主题的第四届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马以及其他国家学者的参与下,从各个专题积极进行马华文学研究,并将马华文学研究提高到理论建设、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层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华文文学 多维视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