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性抑郁障碍病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峰 薄奇静 +2 位作者 赵燕 刘辉 王传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评估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病人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ition,DSM-IV)诊断的92例成人重性... 目的评估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病人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ition,DSM-IV)诊断的92例成人重性抑郁障碍病人及80例健康对照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 Brief,WHOQOL-BREF)、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the 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进行评估。结果重性抑郁障碍病人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健康对照(P<0.05);对病人组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与HAMD-17、HAMA评分呈负相关,与SSRS评分呈正相关(P<0.01)。性别与WHOQOL-BREF的社会关系领域呈负相关(P<0.05),而病程与WHOQOL-BREF的环境领域呈负相关(P<0.05)。对病人组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AMD-17评分与WHOQOL-BREF的生理、心理领域得分呈负相关(P<0.05);SSRS的主观支持评分与WHOQOL-BREF的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呈正相关(P<0.05);SSRS中对支持的利用度、家庭收入等级与WHOQOL-BREF的心理领域也有影响(P<0.01)。结论重性抑郁障碍病人的生活质量低于一般人群,并且症状越重、病程越长及社会支持度越差,生活质量越差。而男性病人可能具有更差的生活质量。具有稳定的配偶也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障碍 生活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下载PDF
综合医院重性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郑晓静 王智民 +2 位作者 周福春 薄奇静 王传跃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44-146,共3页
评估重性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改善综合医院门诊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对北京市6家三甲医院,1家二甲综合医院收治重性抑郁障碍患者137例,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评估重性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改善综合医院门诊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对北京市6家三甲医院,1家二甲综合医院收治重性抑郁障碍患者137例,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Sheehan残疾量表(SDS)进行相关指标评估。结果显示,患者WHOQOL-BREF生活质量总评分(57.02±16.70)分,生理领域评分(10.86±1.73)分、心理领域评分(10.79±1.62)分、社会关系领域评分(11.18±2.77)分及环境领域评分(12.50±2.13)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1),并与HAMD总分、PHQ-9总分、SDS工作总分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理领域评分与PHQ-9总分及HAMD总分有相关性,社会领域与SDS工作总分有相关性。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患者抑郁程度及工作,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障碍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精神病高危者的认知功能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哲 周福春 +3 位作者 何凡 杨宁波 张梁 王传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人群及超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41例)、符合精神病风险综合征(SIPS)诊断标准的超高危人群(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危人群及超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41例)、符合精神病风险综合征(SIPS)诊断标准的超高危人群(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非精神病一级亲属(31例)、健康人群(27例),采用连线测验(TMTA)、符号编码、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持续操作测验(CPT)、Stroop色词测验进行认知功能测评。结果:四组人群在连线测验(F=11.45,P<0.001)、符号编码(F=11.69,P<0.001)、HVLT-R(F=5.34,P<0.05)、Stroop单字(F=2.79,P<0.05)、Stroop单色(F=3.73,P<0.05)、Stroop色词(F=3.83,P<0.05)及CPT测验(F=13.62,P<0.05)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一级亲属和超高危人群认知功能介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人群之间,且患者一级亲属要好于超高危人群(Ps<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一级亲属、超高危个体以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依次加重,提示认知损害的程度与患病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患者一级亲属 超高危
下载PDF
精神疾病前脉冲抑制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雷铭 田晴 +1 位作者 王传跃 李量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8-192,共5页
惊反射的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是通过在强刺激出现之前呈现一个弱刺激(即前脉冲刺激),来抑制随后引发的惊反射。PPI是一种大脑适应复杂环境的感觉运动门控过程,注意等高级认知过程可以自上而下的调节PPI,PPI及... 惊反射的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是通过在强刺激出现之前呈现一个弱刺激(即前脉冲刺激),来抑制随后引发的惊反射。PPI是一种大脑适应复杂环境的感觉运动门控过程,注意等高级认知过程可以自上而下的调节PPI,PPI及其高级认知调节异常与多种精神疾病的病理心理机制有关。通过检索中外文数据库中2001年1月至2016年10月发表的精神疾病PPI的研究文献,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不仅存在PPI的缺失,还伴随注意对PPI调节的缺失,并且注意对PPI调节的缺失与疾病严重程度更加相关。Tourette综合征患者存在PPI缺失,强迫症患者,尤其是伴有抽动障碍的强迫症患者PPI水平降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PPI存在性别差异。研究PPI及其高级认知调节可为探讨脑内感觉加工和注意加工等高级过程之间机能整合提供依据,对于探索不同精神疾病中异常感觉门控的脑神经机制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建立新的注意、情绪、运动控制、冲动性等高级认知成分对PPI调节的行为范式,以提高PPI测查在不同精神疾病中的特异性,新的PPI范式有望成为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生物标记物和内表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脉冲抑制 精神分裂症 TOURETTE综合征 强迫症 双相情感障碍
原文传递
健康人群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前脉冲抑制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5
作者 范玉 杨宁波 +2 位作者 田晴 朱秀强 王传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8-185,共8页
目的本研究以健康人群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两者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0名健康成人(健康组)和75名精神分裂症病人(病人组)进行了PPI测试和认知测试。认知测试采用重复神经心理测... 目的本研究以健康人群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两者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0名健康成人(健康组)和75名精神分裂症病人(病人组)进行了PPI测试和认知测试。认知测试采用重复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和Stroop色词测验,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病人精神症状。结果 1)与健康组相比,病人组PPI抑制率降低(9.4%±29.3%vs 31.7%±26.2%,P<0.001);病人组RBANS总分及其5因子分数、Stroop颜色和词语干扰时间[(370.0±48.5),(55.5±15.5),(79.7±15.8),(77.9±12.3),(91.8±12.2),(65.3±18.3),(7.6±6.9)s,(24.5±12.9)s]与健康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健康人群PPI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健康组性别(P<0.05)、吸烟量(r=0.29,P<0.05)、RBANS总分(r=0.30,P<0.05)、注意因子得分(r=0.29,P<0.05)对PPI抑制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岭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组岭参数k=2.95模型稳定,R^2=0.33,PPI抑制率受到性别、吸烟量、RBANS总分、注意因子分的影响(P<0.05)。3)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PPI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组吸烟量(r=0.23,P<0.05)、复发次数(>3次vs≤3次,P<0.05)对PPI抑制率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岭回归分析显示,病人组岭参数k=2.58模型稳定,R^2=0.26,PPI抑制率受到性别、吸烟量和复发次数的影响(P<0.05)。结论 PPI抑制率是反映感觉门控功能的指标,健康人群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PPI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女性、吸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病人感觉门控的保护性因素,而发病次数过多可能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感觉门控功能有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前脉冲抑制 认知功能 岭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