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管切开及人工呼吸机抢救17例重型格林一巴利综合征
1
作者 徐坚 董佑忠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3期200-202,共3页
本文对气管切开及人工呼吸机抢救的19例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对气管切开的重要性、切开指征、术后监护及如何合理选用呼吸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呼吸肌麻痹 气管切开 呼吸器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6
2
作者 冯烈 徐安定 李洁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6-88,共3页
应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超声波仪检查34例糖尿病患者374条脑血管。结果显示68条血管呈现血流加速狭窄型改变,72条血管呈现血流缓慢供血不足型改变。提示TCD超声检查可以较明确... 应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超声波仪检查34例糖尿病患者374条脑血管。结果显示68条血管呈现血流加速狭窄型改变,72条血管呈现血流缓慢供血不足型改变。提示TCD超声检查可以较明确反映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和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糖尿病 脑血管病变
原文传递
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和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64
3
作者 侯熙德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1-4,共4页
南京医学院侯熙德教授1991年4~9月应邀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以及英国伦敦皇家医院等单位讲学和考察,并参加第43届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NN)和“脑的十年(Decade of Brain)”的庆祝活动,听取了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病治疗等专题... 南京医学院侯熙德教授1991年4~9月应邀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以及英国伦敦皇家医院等单位讲学和考察,并参加第43届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NN)和“脑的十年(Decade of Brain)”的庆祝活动,听取了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病治疗等专题报告,内容极为丰富,有些还是待发表材料,本文侧重介绍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和治疗,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脑梗塞分型与临床因素的关系(附165例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张素平 方燕南 +1 位作者 苏镇培 黄如训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1期659-661,共3页
以脑梗塞面积大小来分为大梗塞、小梗塞和腔隙性梗塞三个亚型,对16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从临床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以老年组及高龄组为多(P<0.01),性别间无差异;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或高... 以脑梗塞面积大小来分为大梗塞、小梗塞和腔隙性梗塞三个亚型,对16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从临床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以老年组及高龄组为多(P<0.01),性别间无差异;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或高血脂者较多,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及高血脂对肌力恢复及病死率无影响(P>0.05),高血糖则有影响(P<0.05);脑梗塞分型与有无高血压的关系不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的肌力恢复及病死率比较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大面积梗塞组肌力恢复无进步或死亡最多,梗塞灶的大小与高血糖有关(P<0.01),与高血脂则无关(P>0.05)。由于梗塞灶大小的分型对肌力恢复及病死率判断有统计学意义,故这种分型有助于对患者的病情判断及预后估计,亦有利于药物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分型 临床 病例分析
原文传递
胰岛素防治脑缺血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姜德波 韩仲岩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3年第1期30-32,共3页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胰岛素治疗脑缺血损伤的一些实验研究进展,着重探讨了胰岛素对动物脑缺血后的代谢状态、血压、惊厥率、死亡率、神经功能缺陷及病理解剖方面的作用,并详细阐述了胰岛素防治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提出了临床研究的可...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胰岛素治疗脑缺血损伤的一些实验研究进展,着重探讨了胰岛素对动物脑缺血后的代谢状态、血压、惊厥率、死亡率、神经功能缺陷及病理解剖方面的作用,并详细阐述了胰岛素防治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提出了临床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神经元损伤 胰岛素
原文传递
高血糖对脑梗塞预后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26
6
作者 任传成 于步润 蔡转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4年第5期265-267,共3页
本文探讨了脑梗塞急性期高血糖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64例脑梗塞病人,根据血糖、果糖胺检测结果和既往糖尿病史分为三组:高血糖组、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分别于入院时和第4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分,以判断病情和预后,同时测定... 本文探讨了脑梗塞急性期高血糖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64例脑梗塞病人,根据血糖、果糖胺检测结果和既往糖尿病史分为三组:高血糖组、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分别于入院时和第4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分,以判断病情和预后,同时测定了患者的SOD和LPO。结果发现,血糖高的病人病情较血糖正常者重,预后差。同时其血中LPO也升高,说明高血糖对脑梗塞患者的预后不利,自由基损伤是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高血糖 糖尿病 超氧化物歧化酶 预后
下载PDF
汉字形音义分类的事件相关电位 被引量:18
7
作者 董瑞国 孙相如 高素荣 《临床脑电学杂志》 1996年第4期195-198,共4页
在10名男性右利手的大学生中进行了汉字阅读过程中形、音、义分类匹配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结果发现,当启动词与靶词在形(或音,或义)不匹配时,受试者的ERP均出现一个较大的负相成分N400。在音义分类作业时,N... 在10名男性右利手的大学生中进行了汉字阅读过程中形、音、义分类匹配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结果发现,当启动词与靶词在形(或音,或义)不匹配时,受试者的ERP均出现一个较大的负相成分N400。在音义分类作业时,N400的潜伏期较长,波幅较大,左右两侧波幅不对称(右>左)的现象较为明显。而在字形分类作业时,N400潜伏期较短,波幅较低,左右两侧波幅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字形的加工和音、义的加工可能具有不同的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汉字分类 神经电生理检查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雪琴 魏瑞丽 马晓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2期45-47,共3页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 ophic factors,NTFs)家族成员之一,对周围和中枢神经元的生存、分化、生长和维持神经元正常的生理功能起关键作用。本文就BDNF的结构、受体、功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 ophic factors,NTFs)家族成员之一,对周围和中枢神经元的生存、分化、生长和维持神经元正常的生理功能起关键作用。本文就BDNF的结构、受体、功能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 结构 功能 应用
下载PDF
胰岛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苏庆杰 黄如训 +2 位作者 李玲 黄海威 王艺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 观察胰岛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制备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 H R S P) ,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阻塞( M C A O) ,造成缺血6 h 再灌注18 h ,术后立即及6 小时后即时使用胰岛素,... 目的 观察胰岛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制备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 H R S P) ,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阻塞( M C A O) ,造成缺血6 h 再灌注18 h ,术后立即及6 小时后即时使用胰岛素,测定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及脑梗死体积的变化。结果 胰岛素可使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显著减低,梗死灶体积及其占全大脑体积比值,两半球体积差值显著减小。结论 胰岛素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用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血粘度24小时周期节律性变化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关系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吕建强 韩仲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8-60,共3页
本世纪以来人们已开始注意到血液中一些物理、化学指标存在24小时周期节律,血粘度24小时周期节律性变化相继亦有文献报道。大量临床资料显示缺血性中风发病在昼夜24小时中存在一个高发时间段,并且,这一时间段与血粘度24小时周期中高峰... 本世纪以来人们已开始注意到血液中一些物理、化学指标存在24小时周期节律,血粘度24小时周期节律性变化相继亦有文献报道。大量临床资料显示缺血性中风发病在昼夜24小时中存在一个高发时间段,并且,这一时间段与血粘度24小时周期中高峰值的同步关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87年Kubota首次将两者联系起来,指出血粘度24小时周期节律性变化与缺血性中风发病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粘度 中风 周期节律性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伤寒内毒素脑水肿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16
11
作者 曾祥发 陆晖 +2 位作者 谢林 梁秀莲 谢泽明 《广西中医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4-46,共3页
能否及时控制脑水肿往往是一些严重的脑部疾病治疗成败的关键。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正在致力于开发防治脑水肿的中药<sup>1、2</sup>。我们根据参麦散具有益气救脱和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的药理作用<sup>3</sup>,... 能否及时控制脑水肿往往是一些严重的脑部疾病治疗成败的关键。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正在致力于开发防治脑水肿的中药<sup>1、2</sup>。我们根据参麦散具有益气救脱和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的药理作用<sup>3</sup>,选用它来防治大鼠伤寒内毒素性脑水肿,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参麦注射液 脑水肿 参麦散 肾上腺皮质功能 生理盐水溶液 存活时间 药理作用 实验动物 救脱
下载PDF
活血化瘀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探要 被引量:12
12
作者 况时祥 《中医药学刊》 CAS 2004年第8期1513-1515,共3页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期 活血化瘀治疗
下载PDF
脑缺血患者血总抗、谷胱甘肽、丙二醛动态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3
13
作者 徐运 袁成林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5年第1期16-17,共2页
本文对脑缺血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了血浆总抗氧化能力、血浆及血红蛋白谷胱甘肽(GSH),血浆丙二醛(MDA)。结果提示:起病极早期(平均5小时),血总抗降低(P<0.002)、GSH及MDA均增高(P<0.001)。治疗15天后,总抗及GSH均低于治疗前(P<... 本文对脑缺血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了血浆总抗氧化能力、血浆及血红蛋白谷胱甘肽(GSH),血浆丙二醛(MDA)。结果提示:起病极早期(平均5小时),血总抗降低(P<0.002)、GSH及MDA均增高(P<0.001)。治疗15天后,总抗及GSH均低于治疗前(P<0.001),MDA虽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正常(P<0.001),就此我们进行了讨论,并认为,通过代表自由基代谢的几项指标检测,可间接了解脑的损害程度,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总抗氧化能力 谷胱甘肽 丙二醛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疾病与脊髓型颈椎病的误诊和病因探讨 被引量:12
14
作者 潘旭东 韩仲岩 潘之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145-148,共4页
对以往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疾病(MND)的24例患者做了重新检查。否定原诊断,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CM)11例(45.8%),9例诊断为CM与MND共存,4例维持原诊断。作者认为CM易误诊为MND,并分析了误诊原因,提出... 对以往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疾病(MND)的24例患者做了重新检查。否定原诊断,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CM)11例(45.8%),9例诊断为CM与MND共存,4例维持原诊断。作者认为CM易误诊为MND,并分析了误诊原因,提出新的诊断条件,以避免MND诊断的泛化。同时认为,CM和MND共存不是偶然的,CM是MND的重要病因,并提出依据,认为这种情况应称为继发性MND以区别于原发性即原因不明性M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 颈椎病 运动神经元疾病 诊断 误诊
下载PDF
脑出血后癫痫30例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柱仁 黄经纬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67-168,共2页
本科1986~1991年2月共收治脑出血病人218例,现将其中有癫痫发作的30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8例,女12例,年龄从40岁至89岁,平均60岁。二、癫痫发作的类型:单纯部分运动性发作14例,由部分发展至全身强直痉挛性发作9例,全... 本科1986~1991年2月共收治脑出血病人218例,现将其中有癫痫发作的30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8例,女12例,年龄从40岁至89岁,平均60岁。二、癫痫发作的类型:单纯部分运动性发作14例,由部分发展至全身强直痉挛性发作9例,全身强直痉挛性发作5例,癫痫持续状态2例。以部分性发作最多,计23例(26%)。三、首次癫痫发作的时间:癫痫发作与脑出血同时发生4例,脑出血后第一天出现癫痫的16例,第二天的6例,第三天的3例,第四个月的1例。癫痫发作在脑出血的急性期出现共29例(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癫痫 病例分析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急性期是否进行降压治疗对恢复过程和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潘旭东 孙兆林 +2 位作者 刘凤林 毕建忠 张文凤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65-267,共3页
本文对60例脑梗塞急性期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观察,发现未使用降压药物组其水肿带在病后2周和4周减少出现,应用降血压治疗组血压明显降低,但其病灶容积,2周、4周和1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未见明显好转,提出降压治... 本文对60例脑梗塞急性期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观察,发现未使用降压药物组其水肿带在病后2周和4周减少出现,应用降血压治疗组血压明显降低,但其病灶容积,2周、4周和1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未见明显好转,提出降压治疗对该类病人并无益处,保持一定的动脉血压对维持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脑血流量有重要作用。并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急性期 降压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血液流变学指标24小时动态观察与缺血性中风发病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吕建强 韩仲岩 +1 位作者 孙波 韩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93-195,共3页
本文对14例脑血栓形成和11例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病人进行血液流变学中5项指标的24小时动态观察,发现病人的这几项指标均以早晨8时为最高峰值,而24小时呈周期节律性变化。提示临床中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可能与两种疾病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 脑血栓 中风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65例自发性脑出血后早期癫痫发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马春林 谭晓帆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1年第4期238-239,共2页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二周内早期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 10 5 0例确诊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出血后早期癫痫发生率为 6 .19%。早期癫痫发作与出血部位(皮层或脑叶 )的关系密切。降颅内压脱水治...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二周内早期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 10 5 0例确诊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出血后早期癫痫发生率为 6 .19%。早期癫痫发作与出血部位(皮层或脑叶 )的关系密切。降颅内压脱水治疗及抗癫痫药物对脑出血后早期癫痫发作大多有效 ,但伴发早期癫痫的脑出血病死率为 2 7.6 9% ,并明显高于无继发癫痫的脑出血病死率 18.98% (P <0 .0 1)。结论 脑出血后伴早期癫痫发作多见于皮层脑叶出血 ,且以全身性发作为主 ,脱水和抗癫痫药治疗有效 ,但临床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出血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新疆石河子城区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湛愔 张梁 +2 位作者 来月霞 张桂青 胡浴桓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新疆石河子城区老年人血管性痴呆及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情况。方法于1995年1~3月对石河子城区5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调查6个住宅小区计2687人,其中尼佳1380人,女性1307人。结果发现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为1.38%... 目的探讨新疆石河子城区老年人血管性痴呆及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情况。方法于1995年1~3月对石河子城区5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调查6个住宅小区计2687人,其中尼佳1380人,女性1307人。结果发现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为1.38%(37/2687),老年性痴呆患病率为0.41%(11/2687),老年性痴呆无性别及职业差异。血管性痴呆男性患病率(1.88%,26/1380)明显高于女性(0.84%,11/1307)(x2=4.6310,P<0.05),无职业差异。随年龄增长,两种痴呆患病率均有明显增加,且两者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调查结果还表明,无论哪种痴呆,文化程度低的人群患病率高。结论降低痴呆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人群的教育、文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 流行病学 调查
下载PDF
贵阳市健康人血液流变学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晴 董佑忠 +2 位作者 黄顺民 付源 余乃登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304-306,共3页
对贵阳市100名健康人血液流变学进行测定,并与其它地区比较。结果表明:男女之间、地区之间血液流变学有显著差异,且受所用仪器的影响。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健康人 测定 贵阳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