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华文化传播——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强 《未来传播》 CSSCI 2022年第5期114-121,共8页
在“观看中国”的文化生产中,《典籍里的中国》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叙事传播路径,以大众文化的情节编码方式激活传统经典,通过对流行文化的“穿越叙事”策略进行重构和风格校正,彰显了叙述形式变革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典籍里的中国... 在“观看中国”的文化生产中,《典籍里的中国》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叙事传播路径,以大众文化的情节编码方式激活传统经典,通过对流行文化的“穿越叙事”策略进行重构和风格校正,彰显了叙述形式变革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典籍里的中国》讲好了“文化中国”的故事,将中华古籍转化为叙事认同的有效文化资源,为中华文化“叙事共同体”的建构做出了有益探索,为大众传媒更好地发挥知识传播与文化教化功能提供了启示。作为“国家叙事”的典型文本,《典籍里的中国》等优秀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在“叙事竞争”的文化政治实践中,有效推进了国家文化领导权和国际话语权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中国 叙事传播 叙事共同体 国际传播 《典籍里的中国》
下载PDF
有情的历史:历史纪录片的共情传播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强 裴悦 《当代电视》 2023年第9期79-84,共6页
在情感转向的语境下,历史纪录片创作朝着叙事变革的方向演进,实现了共情传播。在叙事策略调整过程中,历史纪录片创作从宏大叙事转向平民叙事,透过家国叙事框架激发受众的情感共振,建构了民族国家的情感共同体。历史纪录片的共情传播可... 在情感转向的语境下,历史纪录片创作朝着叙事变革的方向演进,实现了共情传播。在叙事策略调整过程中,历史纪录片创作从宏大叙事转向平民叙事,透过家国叙事框架激发受众的情感共振,建构了民族国家的情感共同体。历史纪录片的共情传播可以分为情感共情与认知共情两种路径,二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观众深层次的情感卷入,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纪录片 共情传播 情感转向 叙事变革
原文传递
主体赋权与社群认同:教育戏剧的课程属性与叙事设计
3
作者 孔凡芳 王强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教育戏剧的课程属性决定了其应当坚守教育本位,侧重于发挥戏剧在学生主体建构和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作为一种非脚本化的探究性实践,教育戏剧要求个体主要采取“假装”而非“演戏”的方式参与其中。教育戏剧一方面为主体赋权,另一方面... 教育戏剧的课程属性决定了其应当坚守教育本位,侧重于发挥戏剧在学生主体建构和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作为一种非脚本化的探究性实践,教育戏剧要求个体主要采取“假装”而非“演戏”的方式参与其中。教育戏剧一方面为主体赋权,另一方面又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共享叙述控制权,呈现出自主探索与叙述控制相结合的属性。基于戏剧活动在共同体建构中的独特优势,教育戏剧应当征用传统文化经典叙事资源,创设具有民族文化精神的戏剧氛围,推进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戏剧 主体赋权 文化认同 叙事设计
原文传递
回归感性:气氛美学视域下的媒介研究新议程
4
作者 王强 王子怡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6-164,共9页
作为新美学流派的“气氛美学”,提出“回归感性”的诉求,与新闻传播领域的“情感转向”趋势不谋而合。对美学传统的复归,彰显了人类作为感性主体的重要面向。对理性实证的信息传播观念的反拨,则展现了媒介叙事的人文主义价值。这些变革... 作为新美学流派的“气氛美学”,提出“回归感性”的诉求,与新闻传播领域的“情感转向”趋势不谋而合。对美学传统的复归,彰显了人类作为感性主体的重要面向。对理性实证的信息传播观念的反拨,则展现了媒介叙事的人文主义价值。这些变革显示了一度被遮蔽的感性及情感的积极潜能。在气氛美学的基本特质和观念中,可以分辨出身体感性、空间性、情感性与蕴藉性等若干关键维度,这为媒介研究开辟了新的论域。从空间性与身体性的维度看,气氛美学与媒介研究旨趣相近,都强调身体在场在情感互动中的重要作用。从审美角度看,彰显情感性与蕴藉性的媒介叙事能够生成诗性的意义空间,在媒介环境中塑造具有“气氛”意蕴的场域,促进了情感驱动的“叙事共同体”的建构。在“气氛”这一范畴的笼罩之下,从整体性视野观照新技术塑造的媒介生态,有助于催生新的媒介生产理念和实践模式,校正媒介与传播的发展路径,促进媒介环境中人类主体性的建构。在媒介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交叠互渗中,人类获得了全新的感性体验,为气氛的生成提供了多样化的技术情境。这拓展了气氛美学的阐释场景,为气氛美学研究增添了重要的媒介维度,体现了当下深度媒介化时代的总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氛美学 情感转向 媒介叙事 感性 身体在场
下载PDF
平民史诗·民族寓言·人民文艺:“国家叙事”视域下的《人世间》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0-144,共5页
作为国家叙事的典型文本,《人世间》贯穿“家国同构”的叙述框架,将平民日常生活嵌入当代中国历史的宏阔背景上,彰显出鲜明的“平民史观”。作品注重民族精神、底层伦理和世态人情的刻画,在社会主义政治、现代社会秩序与民间伦理道德之... 作为国家叙事的典型文本,《人世间》贯穿“家国同构”的叙述框架,将平民日常生活嵌入当代中国历史的宏阔背景上,彰显出鲜明的“平民史观”。作品注重民族精神、底层伦理和世态人情的刻画,在社会主义政治、现代社会秩序与民间伦理道德之间进行对接,深刻描绘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图谱和情感结构。《人世间》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达到了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实现了跨文化和跨圈层传播,为新时代人民文艺创作和当代中国“叙事共同体”建构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叙事 《人世间》 史诗 人民文艺
下载PDF
从感物到性灵:阳明心学与传统诗文观的嬗变
6
作者 张小琴 吴珊珊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7-93,共7页
“感物说”与“性灵说”作为我国传统诗文创作的两种重要的理论来源,是作家创作的一种审美体验。“感物说”历经了一个以物为先,以物为重到心、物并举的审美体验过程。“性灵说”则在此基础上,强调以心为主,顺应心性的审美创作过程。“... “感物说”与“性灵说”作为我国传统诗文创作的两种重要的理论来源,是作家创作的一种审美体验。“感物说”历经了一个以物为先,以物为重到心、物并举的审美体验过程。“性灵说”则在此基础上,强调以心为主,顺应心性的审美创作过程。“性灵说”强调心之主体意识的突出性、重要性与功能性。从“感物说”到“性灵说”的创作审美体验过程中,王阳明致良知的学说对性灵文学观的发展,具有关键的主导性作用。王阳明强调“心”在诗文创作中的关键性作用,他以心学理论指引诗文创作,转变了传统“感物说”的创作理念,使诗文创作沿着“性灵说”的方向发展与演变。王阳明的心学观在明代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对后世诗文作家的性灵文学书写风格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物说 性灵说 阳明心学 传统诗文观
下载PDF
文化记忆与族群认同:基于妈祖文化的民族情感共同体建构
7
作者 王子怡 王强 《妈祖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96-102,共7页
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实践中,妈祖信俗作为共享的文化记忆,塑造了两岸同胞的集体认同,在民族情感共同体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媒介化的感性叙述,妈祖文化诉诸族群成员的情感需求,有效推动了自身的历史传承。妈祖信仰所蕴含的情感能... 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实践中,妈祖信俗作为共享的文化记忆,塑造了两岸同胞的集体认同,在民族情感共同体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媒介化的感性叙述,妈祖文化诉诸族群成员的情感需求,有效推动了自身的历史传承。妈祖信仰所蕴含的情感能量,基于族群认同的共享叙事,生动阐释了仪式与文本的互动关系。以妈祖文化为例,透过文化记忆的理论视角,可以深入探析两岸民众在共享的民间信俗中创构共生记忆的机制,为民族情感共同体的建构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身份认同 情感传播 妈祖文化
下载PDF
文学地理的影像书写:文学纪录片的“地方叙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付烁华 王强 《三明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0-47,共8页
文学纪录片是探究“文学地理”议题的典型文本。在文学纪录片中,地理空间成为审美再造与情感灌注的文化符号,具备丰厚的人文意蕴,是沟通文学艺术与影视媒介的重要枢纽。书写“文学地理”的文学纪录片,聚焦地方文化意象,展示地方集体记... 文学纪录片是探究“文学地理”议题的典型文本。在文学纪录片中,地理空间成为审美再造与情感灌注的文化符号,具备丰厚的人文意蕴,是沟通文学艺术与影视媒介的重要枢纽。书写“文学地理”的文学纪录片,聚焦地方文化意象,展示地方集体记忆的风物,着力塑造建构地方认同的作家,连接起人与地方的深度关系,为深刻把握作家的独特个性和心路历程提供了重要依据。多时空、多视角的叙述方式,让文学纪录片的“地方再现”更有表现力。纪录片对文学地理的再现与想象,进一步促进了“地方”意义生产的开放性,为情感地理的建构与再造提供了更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文学纪录片 文学地理 叙事
下载PDF
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流浪地球》研究
9
作者 宁煜程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第21期239-241,共3页
电影《流浪地球》以人类逃脱自然原始威胁为背景讲述了父子对抗与成长的故事。文章认为,电影《流浪地球》的主体故事内容由精神分析电影理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搭建而成,文本内容是俄狄浦斯情结从建立到消退的完整过程。父子对抗与父权争... 电影《流浪地球》以人类逃脱自然原始威胁为背景讲述了父子对抗与成长的故事。文章认为,电影《流浪地球》的主体故事内容由精神分析电影理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搭建而成,文本内容是俄狄浦斯情结从建立到消退的完整过程。父子对抗与父权争夺作为俄狄浦斯情结的重要模型被引入影片,并推动故事发展。文章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对电影《流浪地球》进行批评解读,分析文本内含的俄狄浦斯模型及其对影片叙事的推动作用,阐释俄狄浦斯情结对刘启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作用。“流浪地球”时代的社会由菲勒斯中心主义主导,文章亦运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对片中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与批评,以揭露该片的“反女性”特质和创作者潜意识中的性别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地球》 精神分析 女性主义 俄狄浦斯情结 菲勒斯中心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