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特蕾莎之梦境 被引量:2
1
作者 潘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0-23,共4页
本文旨在运用弗洛伊德有关梦的理论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特蕾莎之梦境作出一些分析,探求作者编造这些梦的意图,以及这些梦对于表现人物性格和传达小说意义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 欲望满足 稽查 化装 显意 隐意
原文传递
浅析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合作小组评价
2
作者 龚向春 《师资建设》 2016年第5期80-81,共2页
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否保持兴趣、激情和旺盛的求知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教师恰到好处的评价可以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注入动力.只有具备了切实可行的评价与激励方式,并严格地加以贯彻执行,小组间合作... 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否保持兴趣、激情和旺盛的求知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教师恰到好处的评价可以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注入动力.只有具备了切实可行的评价与激励方式,并严格地加以贯彻执行,小组间合作学习才会充满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评价 初中英语 课改 激励方式 评价方式 学生 求知欲
下载PDF
摒弃苍白 焕发语言的独特魅力——如何让高考作文“有文采”
3
作者 周兴斌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7年第3期86-87,共2页
【考点阐释】 关于"有文采",《考试大纲》的四个评分点: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其中的"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语言传神而有味。怎样运用修辞才算善于?恰到好处、灵活多样、富有创意。"恰到好处"指... 【考点阐释】 关于"有文采",《考试大纲》的四个评分点: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其中的"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语言传神而有味。怎样运用修辞才算善于?恰到好处、灵活多样、富有创意。"恰到好处"指该用的时候用,"灵活多样"指手法多变、运用自如,"富有创意"则指新颖别致、不落窠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作文 考试大纲 分点 喻句 阅卷老师 翠柳 内蒙访古 痛入骨髓 一杯茶 摹形
下载PDF
“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湘教版)
4
作者 李忠志 《地理教育》 2011年第10期28-29,共2页
一、教材分析“自然资源概况”是湘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一节,课标要求是“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联系最为重要的桥梁和枢纽,自然... 一、教材分析“自然资源概况”是湘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一节,课标要求是“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联系最为重要的桥梁和枢纽,自然资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也是比较广泛,初中学生能大致了解其含义,故在七年级的世界地理总论及分区的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教学设计 湘教版 举例说明 地理教材 教材分析 人类活动 地理环境
下载PDF
同课异构反思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5
作者 杨娟 《新校园(上旬刊)》 2012年第3期96-96,共1页
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必须改革,如何改革,怎样改革?在一次“同课异构”教学中了解教学途径不同而得到教学效果相同,以此反思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道路,一是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打造魅力语文... 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必须改革,如何改革,怎样改革?在一次“同课异构”教学中了解教学途径不同而得到教学效果相同,以此反思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道路,一是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打造魅力语文课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考试考得满意;三是培养学生自信心,创建激励机制,多元化评价;四是开展新型学习方式,互助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课异构 新课改 魅力 评价体系 互助合作
下载PDF
浅析初中英语中的有效课堂教学
6
作者 肖碧蓉 《大观周刊》 2012年第34期342-342,共1页
如何解决这些与时代发展不相符的问题,既是我们进行英语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衡量英语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实现有效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使教师确立有效教学理念,并... 如何解决这些与时代发展不相符的问题,既是我们进行英语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衡量英语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实现有效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使教师确立有效教学理念,并以此来指导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教学,就具有重大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有效课堂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