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查Rh血型抗体检出率和特异性分布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关风英 许士民 +1 位作者 潘靖 徐晓艳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调查Rh血型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异性分布特点,分析Rh血型抗体的临床意义及产生规律。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筛查和鉴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红细胞Rh血型抗原、检测抗体的效价、Ig类型及37℃反应性并分析抗体产生的原... 目的:调查Rh血型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异性分布特点,分析Rh血型抗体的临床意义及产生规律。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筛查和鉴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红细胞Rh血型抗原、检测抗体的效价、Ig类型及37℃反应性并分析抗体产生的原因。结果:就诊者27000例,共检出Rh血型抗体24例,检出率为0.089%,24例Rh血型抗体均为IgG或IgG+IgM类。结论:输血和妊娠同种免疫是红细胞血型抗体产生的重要原因。红细胞血型抗体的主要临床意义为是否引起HTR及HDN。红细胞血型抗体的效价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不规则抗体 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 微柱凝胶抗球蛋白试验
下载PDF
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胱抑素C、血清淀粉样蛋白A、视黄醇结合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志伟 李彩红 郭辉 《现代医学》 2019年第5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胱抑素C(CysC)、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例早期DN患者(早期DN组)及6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检测两组Hb A1c、CysC、SAA...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胱抑素C(CysC)、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例早期DN患者(早期DN组)及6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检测两组Hb A1c、CysC、SAA、RB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早期DN组HbA1c、CysC、SAA、RBP水平分别为(8. 55±1. 63)%、(1. 68±0. 35) mg·L-1、(11. 28±2. 84) mg·L-1、(86. 45±9. 74) mg·L-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早期DN组Hb A1c、CysC、SAA、RBP及4项联合的阳性检出率为78. 13%、70. 31%、62. 50%、67. 19%及96. 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且早期DN组4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各单项指标检出率(P <0. 05);早期DN组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为96. 88%、92. 74%,均明显高于各单项指标(P <0. 05)。结论:HbA1c、CysC、SAA、RBP与DN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早期DN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化血红蛋白 胱抑素C 血清淀粉样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
原文传递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3
作者 孙亚威 尚可 +3 位作者 刘冬青 郭建政 杨慧 姜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MS分为T2DM合并MS组(MS组,57例)和T2DM不合并MS组(NMS组,51例),同时按照RBP4水平差距的三分位法将所有...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MS分为T2DM合并MS组(MS组,57例)和T2DM不合并MS组(NMS组,51例),同时按照RBP4水平差距的三分位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C 3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7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血脂、空腹血糖(FPG)等生化指标和RBP4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MS组和MS组的收缩压、舒张压、TG、LDL、FPG、RBP4显著升高,HDL降低(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的TG、腰围和大血管并发症明显升高(P<0.05,P<0.01);Pearson分析显示,RBP4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FPG、TG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logistic分析显示,RBP4、BMI、腰围、FPG、TG、TC是M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RBP4在T2DM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并促进M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 糖尿病 2型 代谢疾病 血脂异常
下载PDF
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素玲 玉芳 +1 位作者 许士民 潘靖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4期482-483,共2页
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常不明显,作尿常规检查,作尿素氮、肌酐、尿蛋白等检测也常为阴性或弱阳性,诊断困难.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尿微量白蛋白(MA)对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有重要意义.作者对90 例糖尿病患者作尿糖(GLU)及MA... 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常不明显,作尿常规检查,作尿素氮、肌酐、尿蛋白等检测也常为阴性或弱阳性,诊断困难.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尿微量白蛋白(MA)对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有重要意义.作者对90 例糖尿病患者作尿糖(GLU)及MA 检测,并与健康人作对比,旨在探讨GLU 及MA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早期诊断 诊断价值 联合检验 尿糖 临床症状 尿常规检查
下载PDF
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在预防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左惠芬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4697-4698,共2页
目的:探讨血型、年龄和膳食因素与乳腺癌发生和预防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95名乳腺癌患者进行血型、年龄和膳食情况进行问卷和病案调查,数据采用2χ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的发生与A、B、O、AB血型的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 目的:探讨血型、年龄和膳食因素与乳腺癌发生和预防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95名乳腺癌患者进行血型、年龄和膳食情况进行问卷和病案调查,数据采用2χ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的发生与A、B、O、AB血型的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195名患者的年龄分布分析表明,〈20岁乳腺癌患者极为罕见,4050岁妇女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最大,〉50岁随着年龄的增高发病风险逐渐降低,〉70岁妇女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小。结论:乳腺癌的发生与A、B、O血型无关,高脂肪、高动物蛋白摄入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提示4050岁的女性要按时查体,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低脂肪、低动物蛋白饮食、高纤维素摄入可减少乳腺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预防 多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859株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建敏 王佳玲 +1 位作者 郭瑞霞 张天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6-718,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标本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对医院2006年1-12月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859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同时进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超广谱β-内酰胺酶(E...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标本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对医院2006年1-12月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859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同时进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测。结果医院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ESBLs检出率分别为32.8%和29.4%,产ESBLs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明显降低;亚胺培南是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最强的一种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2.6%和40.7%;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最好,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结论重视病原菌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充填骨水泥与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的凝血功能 被引量:9
7
作者 尹俊萍 关凤英 +1 位作者 苗海敏 乔国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4665-4668,共4页
背景: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宜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在骨水泥应用过程中,出现很多严重的并发症,但对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报道不多。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置换过程中充填骨水泥对患者凝血功能。方法:对65例ASAⅡ-Ⅲ级人工关节置换术... 背景: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宜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在骨水泥应用过程中,出现很多严重的并发症,但对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报道不多。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置换过程中充填骨水泥对患者凝血功能。方法:对65例ASAⅡ-Ⅲ级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其中股骨颈骨折38例,37例股骨头坏死,术中髓腔扩髓完成后,分别在注入骨水泥前10min,注入骨水泥后30min,1,2及3h检测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4项指标在注入骨水泥后30min、1,2h与注入骨水泥前30min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在各时间点与注人骨水泥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h后骨水泥对这些指标的影响消除,24h后凝血功能恢复正常。说明人工关节置换中充填骨水泥后3h可致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 置换 骨水泥 凝血功能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直肠黏膜剥除肌层折叠术联合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窦海鹏 姚兴伟 +1 位作者 邓金伟 柴亮听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剥除肌层折叠术(Delorme)+直肠黏膜环切术(PPH)对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直肠脱垂患者60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行Delorme术+PPH术的患者为研究组,仅行Delorme术的患...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剥除肌层折叠术(Delorme)+直肠黏膜环切术(PPH)对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直肠脱垂患者60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行Delorme术+PPH术的患者为研究组,仅行Delorme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各30例。使用SPSS20. 0统计软件分析,术后30 d排便情况、肛门潮湿及坠涨评分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采用独立t检验;手术治愈率、术后疼痛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治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 3%(P <0. 05);研究组患者在术后3 d、7 d疼痛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0 d,研究组患者控便能力、排便次数及时间、术后肛门潮湿度及坠涨情况评分、术后不良反应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Delorme术联合PPH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较患者,疗效更为确切,显著提高患者手术治愈率,增强术后患者的排便能力,降低患者疼痛度,有效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肠粘膜 结直肠外科手术 疗效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NSICU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玉杰 崔宇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702-705,共4页
目的探讨NSICU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患者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NSICU收治有肺部感染的患者450例,均取深部痰液,通过细菌分离鉴定技术、药物敏感性试验及耐药检测方法,对送检合格标本进... 目的探讨NSICU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患者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NSICU收治有肺部感染的患者450例,均取深部痰液,通过细菌分离鉴定技术、药物敏感性试验及耐药检测方法,对送检合格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耐药性分析,使用扩散法对抗菌药物作药敏试验。结果 450名NSICU患者检测出53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82株(71.00%),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39株、鲍曼不动杆菌101株、大肠埃希菌65株、铜绿假单胞菌40株。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的耐药性较低;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不到25%。革兰阳性菌99株(18.40%),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4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8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的耐药较低。真菌57株(10.60%),其中热带假丝酵母23株、白假丝酵母20株、光滑假丝酵母14株。结论通过检测NSICU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细菌的耐药情况,可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ICU 肺部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鲍曼不动杆菌
下载PDF
改良直肠黏膜剥除肌层折叠术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窦海鹏 姚兴伟 柴亮听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AS 2021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分析改良直肠黏膜剥除肌层折叠术(改良Delorme术)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4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PPH... 目的分析改良直肠黏膜剥除肌层折叠术(改良Delorme术)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4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PPH组,各47例,联合组采用改良Delorme术联合PPH治疗,PPH组采用PPH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肛门功能、直肠肛管功能、并发症、治愈率等临床指标。结果术后1个月,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PPH组(100.0%vs 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01,P=0.004)。两组患者的Wexner便秘评分和Vaizey失禁评分较术前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组患者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术后90 d,联合组患者直肠感觉阈值显著低于PPH组,肛管功能长度显著高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术后吻合口感染、肛门失禁、黏液便血、小便异常、便秘等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9%,明显低于PPH组的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4,P<0.05)。结论改良Delorme术联合PPH治疗完全性直肠脱落患者具有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肠黏膜剥除肌层折叠术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及营养控制状态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延民 冯艳 +1 位作者 魏燕云 王献忠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906-909,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T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及营养控制状态评分(CONU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82例行PCI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1年不同预后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T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及营养控制状态评分(CONU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82例行PCI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1年不同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143)和预后不良组(n=39)。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AMI患者PCI治疗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RI、SII、CONUT评分及三者联合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情况、Killip分级、心率、收缩压(SBP)、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TRI、SII、CONU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率、中性粒细胞计数、TRI、SII、CONUT评分是AMI患者行PCI后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P<0.05);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RI、SII、CONUT评分单独及联合预测AMI患者行PCI后预后不良的敏感度分别为61.5%、76.9%、66.7%、84.6%,特异度分别为72.7%、90.9%、85.3%、92.3%。结论:AMI患者行PCI治疗预后不良受较多因素影响,可将TRI、SII、CONUT评分联合检测作为预测AMI患者行PCI治疗预后不良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溶栓危险指数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营养控制状态评分 预测
下载PDF
臭氧治疗对糖尿病足局部组织VEGF,TGF-β,PDGF表达的变化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丽萍 王利娴 +1 位作者 庞海艳 胡新磊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5期472-473,共2页
目的:探究臭氧治疗对糖尿病足局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 目的:探究臭氧治疗对糖尿病足局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臭氧治疗,对比两组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VEGF、TGF-β、PDGF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且两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后的VEGF、TGF-β、PDGF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但实验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臭氧治疗具有较显著的效果,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糖尿病足 VEGF TGF-Β PDGF
下载PDF
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糖耐量异常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左惠芬 刘冬青 +3 位作者 商晓丽 张燕 许丽丽 林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了解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糖耐量异常(IGT)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空腹血糖为5.6~6.1 mmol/L的IFG患者337例,检测患者口服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等资料,分析患者IGT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337例IFG患者中46.6%... 目的:了解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糖耐量异常(IGT)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空腹血糖为5.6~6.1 mmol/L的IFG患者337例,检测患者口服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等资料,分析患者IGT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337例IFG患者中46.6%(157/337)伴有IGT。口服葡萄糖耐量异常和正常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75.0%和63.1%(P<0.05);口服葡萄糖耐量异常组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水平是IFG患者葡萄糖耐量异常的影响因素,相对危险分别为:1.06(95%CI:1.03~1.08);1.11(95%CI:1.05~119);1.58(95%CI:1.23~2.09)。进一步对体重正常者发生糖耐量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除年龄外,甘油三酯水平是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糖耐量异常的影响因素,相对危险为2.10(95%CI:1.29~3.43)。结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约半数伴有糖耐量异常,体重指数和甘油三酯水平是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糖耐量异常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 甘油三脂 体重指数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改变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瑞霞 袁雅冬 +2 位作者 张建敏 陈姝文 白晓敏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296-1299,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不同时期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及其相互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缓解期组、急性加重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0...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不同时期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及其相互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缓解期组、急性加重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MMP-9、TIMP-1和TGF-β的表达水平,探讨各组间有无差异,并分析其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①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在COPD缓解期为(59.1±5.6)%和急性加重期为(34.6±4.6)%,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99.1±11.3)%(P<0.01),急性加重期又低于缓解期(P<0.05);FEV1/用力肺活量(FVC)在COPD缓解期为(53.1±10.8)%和急性加重期为(31.2±11.3)%,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84.0±6.7)%(P<0.01),急性加重期又低于缓解期(P<0.05)。②血清MMP-9浓度在COPD缓解期为(203.0±33.5)μg/L和急性加重期为(221.7±30.4)μ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31.4±44.5)μg/L(P<0.01);TIMP-1浓度在COPD急性加重期为(213.2±27.2)μg/L,比缓解期的(149.9±20.1)μg/L增高(P<0.05),而缓解期比正常对照组的(84.1±14.0)μg/L明显增高(P<0.01);MMP-9/TIMP-1比值在急性加重期为(1.1±0.2)和缓解期为(1.3±0.1),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5±0.3)(P<0.01);TGF-β浓度在COPD急性加重期为(902.5±49.2)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546.2±36.1)ng/L(P<0.01)。③COPD组血清MMP-9、TIMP-1、TGF-β浓度均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呈负相关(P<0.01),而MMP-9/TIMP-1与FEV1%、FEV1/FVC呈正相关(P<0.01);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TGF-β浓度与TIMP-1呈正相关(P<0.01)。结论COPD不同时期血清MMP-9、TIMP-1、TGF-β及MMP-9/TIMP-1含量不同,且与其肺功能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它们在体内存在复杂的相互调节机制,共同在肺气肿气道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明胶酶B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联合LI-RADS分级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崔潇 崔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1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联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RADS)分级在小肝癌(SHCC)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定性诊断、病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4月病灶直径≤3 cm的肝脏局灶性病变128例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联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RADS)分级在小肝癌(SHCC)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定性诊断、病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4月病灶直径≤3 cm的肝脏局灶性病变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p-MRI检查。以病理检查诊断为金标准,评价Mp-MRI、LI-RADS分级单独及联合诊断SHCC的价值。结果LI-RADS分级显示,128例中21例为LR-1,12例为LR-2,16例为LR-3,31例为LR-4,48例为LR-5;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SHCC患者增强率(ER)、表观扩散系数(ADC)、最大上升斜率(MSI)、平均强化时间(MET)低于非SHCC患者,脂肪分数(FF)、最大下降斜率(MSD)高于非SHCC患者(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R、ADC、MSI、MET与LI-RADS分级呈负相关(r=-0.497、-0.541、-0.419、-0.528,P<0.01),FF、MSD与LI-RADS分级呈正相关(r=0.506、0.435,P<0.01)。ER、FF、ADC、MSD、MSI、MET、LI-RADS分级诊断SHC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0.753、0.756、0.804、0.817、0.813、0.844,联合诊断的AUC为0.926(95%CI:0.866,0.964)。结论Mp-MRI、LI-RADS分级对于SHCC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临床可通过二者联合应用进行早期筛查诊断,以制定相应干预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 表观扩散系数 平均强化时间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心脉隆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艳丽 韩尊 +3 位作者 陈芳芳 韩红锋 李丽英 吴婷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脉隆注射液对其心功能及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入住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科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脉隆注射液对其心功能及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入住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科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_均<0.05),肌钙蛋白Ⅰ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_均<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6 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1)。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01)。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抑制心脏重构,降低患者远期病死率,增加6 min步行距离,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脉隆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心力衰竭 预后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和C反应蛋白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建军 索晓慧 +3 位作者 张燕 朱晓林 刘冬青 袁虎方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癌胚抗原(e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糖链抗原19-9(carbohyrate antigan19-9,CA19-9)和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对大肠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146例大肠癌患者、158例阑尾炎...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癌胚抗原(e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糖链抗原19-9(carbohyrate antigan19-9,CA19-9)和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对大肠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146例大肠癌患者、158例阑尾炎和结肠息肉患者、76例健康者CEA、CA19-9、CRP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评价。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肠癌组和良性炎症组血清CRP、CEA和CA19-9水平均升高,大肠癌组CRP显著低于良性炎症组,但大肠癌组CEA、CA19-9明显高于良性炎症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ROC曲线比较CEA、CA19-9和CRP区分良性炎症组和大肠癌的能力,显示CRP的诊断价值优于CEA和CA19-9。利用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三者的诊断能力,其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886。结论联合检测CEA、CA19-9和CRP可以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联合检测的准确性优于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癌胚抗原 糖链抗原19-9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艳 李延民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5期552-554,559,共4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剂量的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每搏输出量(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血小板CD62P、CD42b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7%(52/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SV、LVE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LVEDD、LVESD、SV及LVEF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62P、CD42b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清hs-CRP、Hcy水平,改善血小板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瑞舒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CD42B CD62P
下载PDF
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文忠 王健 +4 位作者 杨峰 刘书花 焦清海 田英平 刘冬青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23期3343-334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AOP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全部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血液灌流。观察全部病例的阿托品应用总量,胆碱酯酶活力恢复...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AOP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全部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早期血液灌流。观察全部病例的阿托品应用总量,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中间综合征发生率、病死率及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阿托品应用总量、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中间综合征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L-1、TNF-α、CR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早期血液灌流能迅速清除体内毒物、清除部分炎性因子、减轻脏器损害,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血液灌流 有机磷中毒 重度
下载PDF
志贺氏菌属菌群菌型的动态学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建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555-556,共2页
关键词 志贺菌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