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圆环病毒2型自然感染条件下的猪口蹄疫免疫效果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克才 王芳 +4 位作者 吴新华 郭祉岐 郑洪玲 李晓楠 吴运谱 《现代畜牧兽医》 2016年第7期40-45,共6页
本研究对猪圆环病毒2型自然感染风险条件下的10窝98头仔猪随机分成口蹄疫常规和倍量2个免疫剂量组,另选5头成年母猪作为圆环感染阴性对照,仔猪于35日龄和65日龄进行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并于首免前的28日龄、首免后21 d和二免后的2... 本研究对猪圆环病毒2型自然感染风险条件下的10窝98头仔猪随机分成口蹄疫常规和倍量2个免疫剂量组,另选5头成年母猪作为圆环感染阴性对照,仔猪于35日龄和65日龄进行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并于首免前的28日龄、首免后21 d和二免后的29 d采血,5头成年母猪同期进行采血,分别进行PCV-2核酸、抗体和猪口蹄疫O型ELISA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成年母猪PCV-2核酸均为阴性,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均达到≥1:128;2组仔猪首免后21 d和二免后29 d检测存在不同比率的PCV-2核酸阳性和抗体阳性,猪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69%、97.5%和13.8%、25%,提示断奶仔猪可能因感染PCV-2而影响了猪口蹄疫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自然感染 猪口蹄疫 免疫 效果
下载PDF
变性淀粉对搅拌型酸奶增稠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丹 林晶 张坤锋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6,共3页
通过变性淀粉对搅拌型酸奶增稠作用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搅拌型酸奶生产时变性淀粉与果胶复配(果胶0.15%,变性淀粉0.5%)作为增稠剂、稳定剂,其产品对于热、酸和剪切力具有高度稳定性,同时搅拌型酸奶在2~7℃进行后发酵时,产品随着变性淀粉... 通过变性淀粉对搅拌型酸奶增稠作用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搅拌型酸奶生产时变性淀粉与果胶复配(果胶0.15%,变性淀粉0.5%)作为增稠剂、稳定剂,其产品对于热、酸和剪切力具有高度稳定性,同时搅拌型酸奶在2~7℃进行后发酵时,产品随着变性淀粉颗粒的吸水膨胀,粘度上升,达到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淀粉 搅拌型酸奶 增稠作用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树莓籽中原花青素及其抗紫外活性评价 被引量:22
3
作者 焦天慧 芦宇 +6 位作者 叶琳琳 姚佳 庄园 黄媛媛 赵旻阳 吕长鑫 励建荣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105,共8页
优化了红树莓籽原花青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并对所得原花青素的抗紫外活性进行评价。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原花青素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设计对影响原花青素得率的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超声温度4个主要因素... 优化了红树莓籽原花青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并对所得原花青素的抗紫外活性进行评价。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原花青素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nhnken设计对影响原花青素得率的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超声温度4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以防晒指数(SPF)为指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原花青素抗紫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树莓籽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180W、提取温度48℃、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30min,该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可达14.58mg/g;红树莓籽原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抗紫外能力,质量浓度为2mg/mL时其SPF可达42.84远高于市售化妆品实际SP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莓籽 原花青素 超声波 响应面 抗紫外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探索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勇 《兰台内外》 2022年第35期22-24,共3页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来临,信息化成为必不可少的元素,信息化就像是一根看不见的针,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编织成一张网。在大数据背景下,尽快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重要前提与条件。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 档案信息 大数据
下载PDF
微量元素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付云超 李善文 +1 位作者 薛琳琳 马群山 《河南畜牧兽医》 2007年第04S期13-14,共2页
目前,国内外对微量元素的研究非常广泛,但必需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存在的量一般很小,需要从日粮中摄取。尽管对这些元素的营养需要量很小,但是这些养分对繁殖方面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必需微量元素包括锌、铜、碘、锰、硒、铁、钴、... 目前,国内外对微量元素的研究非常广泛,但必需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存在的量一般很小,需要从日粮中摄取。尽管对这些元素的营养需要量很小,但是这些养分对繁殖方面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必需微量元素包括锌、铜、碘、锰、硒、铁、钴、铬、钼、钒等。其中,锌、铜、碘、锰、硒对繁殖的影响最大,因而得到比较广泛的研究。笔者根据现有资料论述一下几种微量元素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需微量元素 繁殖性能 奶牛 营养需要量 国内外 动物体 日粮 养分
下载PDF
留茬高度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及翌年返青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坤龙 王千玉 +3 位作者 宋彦军 刘燕 王伟 尹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0,共4页
为解决生产中由于留茬高度不当造成的紫花苜蓿返青率及翌年干草质量降低的问题,本试验以“WL354HQ”紫花苜蓿为供试材料.通过测定分析不同留茬高度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储藏性营养物质含量、返青率及翌年第一茬干草质量的影响,确定... 为解决生产中由于留茬高度不当造成的紫花苜蓿返青率及翌年干草质量降低的问题,本试验以“WL354HQ”紫花苜蓿为供试材料.通过测定分析不同留茬高度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储藏性营养物质含量、返青率及翌年第一茬干草质量的影响,确定当地适宜留茬高度。结果表明:金年刈割中,不同处理的苜蓿根干重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主根直径、根干重和侧根总数均增加,但根颈分枝数减少。末茬刈割高度8~11cm处理的苜蓿根内储藏性营养物质、返青率和翌年第一茬苜蓿干草质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综合分析认为.凌海地区紫花苜蓿第一、二、三茬适宜留茬高度为5~8cm,第四茬适宜留茬高度为8~1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留茬高度 根系 储藏性营养物质 质量
下载PDF
生乳及巴氏杀菌乳中糠氨酸质量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佳庆 李孟婕 +2 位作者 叶琳琳 王剑 陈晓迪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8-49,57,共3页
采用农业部标准NY/T 939—2016中的方法对巴氏杀菌乳中的糠氨酸进行检测并对标准中巴氏杀菌乳判定标准的限量进行加标回收。将巴氏杀菌乳中的糠氨酸检测结果与之前NY/T 939—2005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新方法富集的糠氨酸质量浓度明显... 采用农业部标准NY/T 939—2016中的方法对巴氏杀菌乳中的糠氨酸进行检测并对标准中巴氏杀菌乳判定标准的限量进行加标回收。将巴氏杀菌乳中的糠氨酸检测结果与之前NY/T 939—2005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新方法富集的糠氨酸质量浓度明显提高,且该方法测定糠氨酸的结果重复性良好,RSD〈5.3%,加标回收率为93%-104%,定量检测FK(S/N=10) 3 mg/100g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氨酸 巴氏杀菌乳 回收率 定量检测限
下载PDF
胡萝卜-番茄复合果蔬汁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岳昊博 关鹏 +1 位作者 宋立峰 高爽 《饮料工业》 2007年第1期24-26,共3页
以胡萝卜、番茄为原料,对其复合制作工艺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应用正交试验筛选出了胡萝卜汁和番茄汁的最佳配方,经过反复实验确定了最适合的工艺流程,并对加工过程中维生素C、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胡萝卜汁 番茄汁 复合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产细菌素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于微 高学军 +4 位作者 马春丽 王琦 孙婷婷 刘美 邹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2期11542-11543,11570,共3页
[目的]探讨干酪乳杆菌所产细菌素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对干酪乳杆菌所产的细菌素分别进行抑菌活性、热敏感性、pH范围、蛋白酶敏感性、表面活性剂分析.首先排除过氧化氢、有机酸的干扰,采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检测无细胞发酵上清液的抑菌... [目的]探讨干酪乳杆菌所产细菌素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对干酪乳杆菌所产的细菌素分别进行抑菌活性、热敏感性、pH范围、蛋白酶敏感性、表面活性剂分析.首先排除过氧化氢、有机酸的干扰,采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检测无细胞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结果]细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pH 3.0~5.5稳定性较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经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处理后细菌素失活,表明抑菌成分为蛋白类物质;加入EDTA,抑菌活性明显增强.[结论]干酪乳杆菌所产细菌素是具有良好的热、酸稳定性和较广抗菌谱的蛋白类物质,可为其在防腐保鲜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抑菌活性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干燥目标含水量对苜蓿干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尹强 刘丽英 +4 位作者 王坤龙 武海霞 赵云华 孙林 王伟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31,共6页
通过对不同含水量苜蓿的干草产量、叶片损失情况及营养价值研究,探讨其与干燥目标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而为获得高产优质苜蓿干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燥目标含水量对苜蓿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影响很大,在不考虑霉变的情况下,苜蓿... 通过对不同含水量苜蓿的干草产量、叶片损失情况及营养价值研究,探讨其与干燥目标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而为获得高产优质苜蓿干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燥目标含水量对苜蓿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影响很大,在不考虑霉变的情况下,苜蓿干草产量及营养价值与干燥目标含水量成正比,干燥目标含水量为29.34%的苜蓿干草比含水量为14.82%的苜蓿干草产量高41.55%,CP产量高47.10%,干草CP含量高21.87%,胡萝卜素含量高203.97%,NDF和ADF含量低19.65%和15.68%,叶片损失率降低11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干草 干燥目标含水量 产量 营养价值 叶片损失率
下载PDF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对农家干酪保质期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于微 马春丽 +2 位作者 孙婷婷 刘美 邹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2-146,共5页
从实验室保存的7 株乳酸菌中,经分离纯化,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筛选获得1 株高产细菌素的菌株KLDS 1.0338,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以及蛋白酶敏感性实验,确定抑菌作用是由细菌素产生的。通过菌株形态学分析,生理生化及16S rDN... 从实验室保存的7 株乳酸菌中,经分离纯化,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筛选获得1 株高产细菌素的菌株KLDS 1.0338,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以及蛋白酶敏感性实验,确定抑菌作用是由细菌素产生的。通过菌株形态学分析,生理生化及16S rDNA分析鉴定菌株KLDS 1.0338为干酪乳杆菌ATCC 334。进一步利用该菌株制作农家干酪,考察4 ℃贮藏期间干酪的变化,添加KLDS 1.0338干酪乳杆菌的实验组抑菌活性显著大于未添加KLDS 1.0338干酪乳杆菌组(P<0.01),实验组的pH值下降平缓,可以有效延长农家干酪的货架期,并保持产品原有的色泽、风味、质构等感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素 分离筛选 农家干酪 保质期
下载PDF
黑米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提伟钢 邵士凤 《江西食品工业》 2010年第4期40-42,39,共4页
本文对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黑米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该饮料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黑米乳酸菌饮料是以黑米和牛乳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添加甜味剂、稳定剂、有机酸、水、香精等调配成的产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 本文对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黑米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该饮料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黑米乳酸菌饮料是以黑米和牛乳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添加甜味剂、稳定剂、有机酸、水、香精等调配成的产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黑米发酵乳35%,稳定剂0.5%,柠檬酸0.25%时最佳,可得到具有独特风味的高质量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 乳酸菌饮料 加工工艺
下载PDF
微量元素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群山 付云超 +1 位作者 李善文 薛琳琳 《养殖技术顾问》 2006年第12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微量元素营养 繁殖性能 奶牛 必需微量元素 国内外 动物体 日粮 养分
下载PDF
青贮条件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饲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坤龙 王千玉 +3 位作者 王石莹 陈利娜 张颖超 李兆林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14期4-7,15,共5页
筛选苜蓿青贮最佳处理,为苜蓿青贮提供理论依据。针对影响苜蓿青贮饲用品质的切短长度、含水量和密度3个因素,设计L9(3^3)正交试验,共9组处理组,对不同处理组的苜蓿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处理下苜蓿青贮... 筛选苜蓿青贮最佳处理,为苜蓿青贮提供理论依据。针对影响苜蓿青贮饲用品质的切短长度、含水量和密度3个因素,设计L9(3^3)正交试验,共9组处理组,对不同处理组的苜蓿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处理下苜蓿青贮饲料氨态氮/总氮比值。结果表明:第5组青贮饲料营养成分保存最好,感官得分最高,为16分,其pH4.92,氨态氮/总氮比值6.71%,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根据板差分析结果可知:3个因子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含水量〉切短长度〉密度。正交试验所得最佳处理组合为苜蓿切短长度3—4cm、含水量60—70%和密度550~600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青贮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下载PDF
黄鲫蛋白水解液美拉德反应物的抑菌性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珮瑜 刘冬梅 +3 位作者 阮关强 韦荣编 宋茹 罗红宇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57,共7页
黄鲫蛋白水解液(HAHp)分别与葡萄糖、蔗糖、壳聚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发生美拉德反应,测定美拉德反应物对虾、蟹、鱿鱼腐败菌的抑菌作用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添加糖能够促进HAHp发生美拉德反应,且加糖种类不同,HAHp发生美拉... 黄鲫蛋白水解液(HAHp)分别与葡萄糖、蔗糖、壳聚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发生美拉德反应,测定美拉德反应物对虾、蟹、鱿鱼腐败菌的抑菌作用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添加糖能够促进HAHp发生美拉德反应,且加糖种类不同,HAHp发生美拉德反应程度不同。HAHp与1%糖加热生成的美拉德反应物对虾、蟹腐败菌有强抑菌作用,其中HAHp-葡萄糖美拉德反应物对虾腐败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26.2 mm,显著高于HAHp及其它糖美拉德反应物的抑菌性(P<0.05)。HAHp-壳聚糖、HAHp-半乳糖、HAHp-乳糖和HAHp-果糖美拉德反应物的抗氧化性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8.30%,76.35%,72.75%和71.95%,明显高于HAHp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37.25%)。与HAHp的凝胶过滤层析结果相比较,抑菌性强的HAHp-葡萄糖美拉德反应物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的HAHp-壳聚糖美拉德反应物的分子质量分布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鲫 水解液 美拉德反应 抑菌性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原文传递
NFC南果梨黄秋葵复合汁配方优化及杀菌方式对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段腊梅 黄威 +5 位作者 纪秀凤 王新明 王妍惠 于泳渤 于懿 吕长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5-150,共6页
以南果梨和黄秋葵为主要原料制作南果梨黄秋葵非浓缩还原汁(Not From Concentrate,NFC),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NFC南果梨黄秋葵复合汁配方,并研究巴氏、微波和超高压三种杀菌方式对复合汁杀菌效果、理化性质和风味... 以南果梨和黄秋葵为主要原料制作南果梨黄秋葵非浓缩还原汁(Not From Concentrate,NFC),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NFC南果梨黄秋葵复合汁配方,并研究巴氏、微波和超高压三种杀菌方式对复合汁杀菌效果、理化性质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果梨汁与黄秋葵以质量比15:1榨汁复合后,按南果梨和黄秋葵复合汁含量93.98%、白砂糖添加量6%和柠檬酸添加量0.02%进行复配,感官评分最高为89.4。三种杀菌方式处理后复合汁均达到商业无菌状态。与未杀菌样品相比,微波和巴氏杀菌复合汁总酸含量和自由基清除率发生显著下降(P<0.05),pH、非酶褐变指数、苦味和涩味显著上升(P<0.05);微波和超高压处理后复合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上升(P<0.05);超高压处理后复合汁总酸含量、苦味和涩味显著下降(P<0.05)。与其他两种杀菌方式相比,超高压杀菌的复合汁?E变化最小,为4.26±0.12,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最大分别为78.79%±0.37%和68.84%±0.42%,较好保持了复合汁色泽和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果梨 黄秋葵 杀菌 电子舌
下载PDF
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及返青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坤龙 王千玉 +2 位作者 宋彦军 史树生 刘燕 《中国奶牛》 2016年第6期48-51,共4页
为探讨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发育及翌年返青的影响,本试验以"金皇后"紫花苜蓿为供试材料,通过对不同刈割次数下紫花苜蓿根系形态、储藏性营养物质含量及越冬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刈割可促进紫花苜蓿主根直径增粗,... 为探讨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发育及翌年返青的影响,本试验以"金皇后"紫花苜蓿为供试材料,通过对不同刈割次数下紫花苜蓿根系形态、储藏性营养物质含量及越冬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刈割可促进紫花苜蓿主根直径增粗,刺激根颈分枝数的再生,但抑制苜蓿侧根总数的发生并使其向土壤表层集中;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根系干重和体积总量减少,根内储藏性物质含量及翌年返青率显著降低(P<0.05)。提示生产中在追求高产的同时,应科学合理控制刈割次数,以确保苜蓿利用年限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刈割次数 根系 储藏性营养物质 返青率
下载PDF
中国奶牛育种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被引量:5
18
作者 牟海日 甄云兰 《中国乳业》 2014年第6期40-41,共2页
本文在分析我国奶牛育种历史阶段、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未来奶牛育种的方向,即奶牛有更高的产奶量;牛奶中有更高的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更适合的体重;更好的饲料转化效率;更好的产犊间隔和繁殖性能;更好的免疫力。
关键词 奶牛 育种 现状 阶段 方向
下载PDF
不同加热条件对牛奶糠氨酸、乳果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璐璐 张贵斌 +3 位作者 徐春伟 王新妍 王伟华 林纯伟 《现代食品》 2019年第17期68-70,共3页
在牛奶加热期间,发生美拉德反应的同时糠氨酸、乳果糖含量也相应增加。本文在4种加热杀菌条件下处理牛奶,得出牛奶中糠氨酸、乳果糖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证明,杀菌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牛乳糠氨酸、乳果糖含量有所增加。文章可指导企业... 在牛奶加热期间,发生美拉德反应的同时糠氨酸、乳果糖含量也相应增加。本文在4种加热杀菌条件下处理牛奶,得出牛奶中糠氨酸、乳果糖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证明,杀菌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牛乳糠氨酸、乳果糖含量有所增加。文章可指导企业关注产品生产的杀菌温度、时间,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杀菌温度低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杀菌温度 糠氨酸 乳果糖
下载PDF
发酵乳加工工艺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欣霏 王彩云 +4 位作者 王新妍 杨姗姗 乌日娜 张贵斌 武俊瑞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1年第5期43-50,共8页
发酵乳以鲜牛乳发酵而成,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营养全面,风味独特,深受大众青睐。近年来,随着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有关发酵乳的生产加工与检测技术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主要从发酵乳的加工工艺,包括新型原料、新型... 发酵乳以鲜牛乳发酵而成,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营养全面,风味独特,深受大众青睐。近年来,随着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有关发酵乳的生产加工与检测技术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主要从发酵乳的加工工艺,包括新型原料、新型发酵剂、新型技术,以及发酵乳的检测技术,包括结构检测、风味检测、营养检测、菌落计数、组学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几个方面对发酵乳的加工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详述,为今后发酵乳加工生产和品质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 加工工艺 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