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质酮诱导小鼠抑郁伴发的学习记忆损伤 被引量:5
1
作者 范琳犀 杨玉洁 +3 位作者 姜宁 陈远伟 刘新民 王琼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64,共6页
目的研究皮质酮慢性皮下注射对小鼠抑郁样行为伴发学习记忆损伤影响的研究。方法 40只雄性C57BL/6J小鼠,依据体重分成4组,空白组,皮质酮20、40、80 mg/kg组,通过皮下注射皮质酮21 d,采用空场实验、悬尾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改变。并... 目的研究皮质酮慢性皮下注射对小鼠抑郁样行为伴发学习记忆损伤影响的研究。方法 40只雄性C57BL/6J小鼠,依据体重分成4组,空白组,皮质酮20、40、80 mg/kg组,通过皮下注射皮质酮21 d,采用空场实验、悬尾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改变。并选用抑郁行为最明显的皮质酮剂量,通过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物体位置识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研究皮质酮对小鼠抑郁伴发学习记忆损伤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皮质酮40、80 mg/kg剂量在空场实验的中央区(运动)路程、时间显著减少(P<0.05),皮质酮中剂量和高剂量在悬尾实验中能显著增长小鼠的不动时间(P<0.01或P<0.05)。强迫游泳实验显示,中剂量的皮质酮明显增加小鼠中的不动时间(P<0.05);物体认知实验结果显示,中剂量皮质酮可导致小鼠对物体位置识别实验的辨别指数降低;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皮质酮中剂量给药组的水迷宫定位航行潜伏期比空白组明显增加(P<0.05),且皮质酮组在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的平均速度、目标象限平均速度和目标象限穿台次数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减少。结论皮质酮慢性注射可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变并伴有学习记忆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酮 抑郁 学习记忆
下载PDF
卡托普利与水飞蓟宾联用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抗氧化应激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胡思琪 邓谷霖 +2 位作者 李华 李茂 李万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102,共3页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与水飞蓟宾联合用药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以及其抗氧化应激机制。方法:SD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13. 5 mg/kg组、水飞蓟宾37. 8 mg/kg组以及联合用药组(卡托普利13. 5 mg/kg+水飞蓟宾37. 8 mg/kg),另...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与水飞蓟宾联合用药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以及其抗氧化应激机制。方法:SD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13. 5 mg/kg组、水飞蓟宾37. 8 mg/kg组以及联合用药组(卡托普利13. 5 mg/kg+水飞蓟宾37. 8 mg/kg),另设正常对照组,第12周末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ALT、AST,肝组织称重检测肝脏指数,制备10%肝匀浆检测各组大鼠TG、TC、MDA、GSH-Px含量及CYP2E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TG、TC、ALT、AST、MDA含量及CYP2E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GSH-Px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卡托普利组、水飞蓟宾组、联合用药组大鼠的肝脏指数、TG、TC、ALT、AST、MDA含量及CYP2E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GSH-Px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联合用药组大鼠肝脏指数、TG、TC、ALT、AST、MDA含量、CYP2E1表达明显低于卡托普利组和水飞蓟宾组,GSH-Px含量明显增高。结论:联合用药组能够改善酒精性脂肪肝且比单独使用卡托普利组、水飞蓟宾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肝 卡托普利 水飞蓟宾 细胞色素P4502E1
原文传递
肠淋巴途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肾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璐璐 陈立 +2 位作者 范玲 赵飘飘 熊玉霞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58-961,共4页
目的观察肠淋巴管结扎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探讨肠淋巴途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SAP模型组(B组)和SAP+肠系膜淋巴管结扎组(C组)。各组分别于造模后6、12和... 目的观察肠淋巴管结扎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探讨肠淋巴途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SAP模型组(B组)和SAP+肠系膜淋巴管结扎组(C组)。各组分别于造模后6、12和24 h处死大鼠取肾脏组织,部分制备组织匀浆,部分用于病理组织学检查。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血生化检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ELISA法测定肾脏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髓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肾脏组织匀浆髓过氧化酶(MPO)活性。结果 B组大鼠各指标均较A组明显升高;与B组相比较,C组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在12 h和24 h后明显降低(P<0.05),肾脏病理学损伤明显改善,肾脏组织匀浆中TNF-α、IL-1水平和MPO活性在3个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肠淋巴途径在SAP大鼠肾损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作用,结扎肠淋巴管可减轻SAP大鼠炎性因子移位所致的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肠淋巴管 肾脏 损伤
下载PDF
丁香活性组分抑制PI3K/Akt/mTOR通路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赵革 张丹 +2 位作者 杨小会 李小芳 刘明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97-1204,共8页
筛选丁香活性组分(active fraction from clove,AFC)对人结肠癌细胞敏感的细胞株,研究AFC对其增殖、凋亡及PI3K/Akt/mTOR(phosphoinositide 3-kinase/Akt/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pathway)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AFC诱导人结肠癌... 筛选丁香活性组分(active fraction from clove,AFC)对人结肠癌细胞敏感的细胞株,研究AFC对其增殖、凋亡及PI3K/Akt/mTOR(phosphoinositide 3-kinase/Akt/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pathway)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AFC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FC的细胞毒作用;采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AFC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Western blot法检测AFC单独或AFC联合IGF-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作用于细胞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PARP(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以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PI3K,p-PI3K,Akt,p-Akt,mTOR和p-mTO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AFC抑制作用最明显的是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最佳作用时间为48 h;AFC处理HCT116细胞后,剂量依赖性地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如核染色质浓缩、核碎裂、凋亡小体的出现等;Annexin V-FITC/PI双染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50,100μg·mL^(-1)AFC组诱导HCT116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01);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均被AFC以浓度依赖方式激活,cleaved caspase-3/procaspase-3,cleaved PARP/PARP,caspase-9/β-actin在100μg·mL^(-1)AFC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PI3K,p-Akt,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的递减,而Akt,mTOR在各组间无明显变化,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在50,100μg·mL^(-1)AFC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IGF-Ⅰ,削弱了AFC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作用,p-Akt/Akt,p-mTOR/mTOR在AFC组和AFC+IGF-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IGF-Ⅰ,AFC诱导的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蛋白表达减弱,cleaved caspase-3/procaspase-3,cleaved PARP/PARP在AFC组和AFC+IGF-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上,AFC浓度相关性地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发生凋亡,凋亡发生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活性组分 凋亡 结肠癌 PI3K/Akt/mTOR通路
原文传递
用于评价大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迷宫实验方法比较 被引量:26
5
作者 杨玉洁 李玉姣 +2 位作者 李杉杉 刘新民 王琼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9-134,共6页
通过比较五种迷宫的实验方法、注意事项、评价指标、应用特点以及优缺点,为更好利用迷宫实验评价大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供参考。检索中国知网和Pub Med,搜集Morris水迷宫、Y迷宫、八臂迷宫、T迷宫、Barnes迷宫实验的相关文献,比较它们的... 通过比较五种迷宫的实验方法、注意事项、评价指标、应用特点以及优缺点,为更好利用迷宫实验评价大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供参考。检索中国知网和Pub Med,搜集Morris水迷宫、Y迷宫、八臂迷宫、T迷宫、Barnes迷宫实验的相关文献,比较它们的实验方法、注意事项、评价指标、应用特点以及优缺点。结果发现Morris水迷宫实验的评价指标多,结果更可靠; Y迷宫操作简便,但电Y迷宫对动物影响大;八臂迷宫无水和电刺激,操作简便; T迷宫无水和电刺激,依靠动物探索天性完成任务; Barnes迷宫以光和声音刺激动物完成任务,局限性大。评价大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时五种迷宫均适合,但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准确性更高。评价工作记忆能力时Morris水迷宫、Y迷宫、T迷宫、八臂迷宫均适合,但Y迷宫自主交替实验和T迷宫对动物应激小,结果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宫 大鼠 小鼠 学习 记忆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罗文杰 刘明华 +1 位作者 罗小莉 宋博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07-1409,1419,共4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72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予以甲酰四氢叶酸钙+5氟尿嘧啶+草酸铂(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在FOLFOX化疗前,给予静脉注射贝伐...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72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予以甲酰四氢叶酸钙+5氟尿嘧啶+草酸铂(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在FOLFOX化疗前,给予静脉注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5 mg·kg-1,qd。2周为1个疗程,2组患者均治疗5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242(CA242)、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6.98%(49例/86例)和36.05%(31例/8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EA分别为(42.16±5.44),(53.34±6.64)ng·m L^(-1);CA199分别为(59.96±8.11),(68.57±8.75)U·m L^(-1);CA242分别为(31.18±3.84),(49.63±6.54)U·m L^(-1),CA125指标分别为(25.46±3.08),(36.54±4.34)U·m L^(-1);VEGF分别为(301.18±32.28),(375.36±36.75)pg·m L^(-1);COX-2分别为(325.36±31.57),(515.36±38.64)ng·L^(-1);MMP-9分别为(175.47±20.11),(246.67±25.73)mg·L^(-1);MMP-2分别为(214.87±22.54),(249.46±27.78)m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神经毒性、高血压,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91%(24例/86例)和20.93%(18例/8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肠癌 贝伐珠单抗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基于TLR4/NF-κB途径的白藜芦醇减轻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杨世勇 何毅 +2 位作者 宋大强 吴旭 章卓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34-1039,共6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保护作用,并基于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κB(NF-κB)途径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0.5 mg/kg)以及Res低、中、高剂量组(50、...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保护作用,并基于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κB(NF-κB)途径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0.5 mg/kg)以及Res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均灌胃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7 d;阳性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每日1次,连续3 d;Res各剂量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后,除正常组外的其余各组小鼠均于鼻内滴注LPS(5 mg/kg)以复制ALI模型。采用Hoechst 33242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凋亡情况,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计算肺湿质量/干质量(W/D)比值;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的形态学特征;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TLR4、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凋亡中性粒细胞较少,肺组织结构完整,未见水肿、充血、渗出、炎症细胞浸润及其他炎症表现。模型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凋亡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水肿、充血明显,并可见红色实变区;血浆IL-6和TNF-α含量、肺W/D比值、肺组织中TLR4和NF-κB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凋亡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肺组织上述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浆中IL-6和TNF-α含量、肺W/D比值以及肺组织中TLR4、NF-κB的相对表达量(除Res低剂量组外)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Res对ALI模型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表达、从而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6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急性肺损伤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炎症因子 机制 小鼠
下载PDF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质量分析及人体生物等效性、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国春 黄正丹 +1 位作者 李扎石 黄新武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6-589,646,共5页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质量,并探讨其人体生物等效性、生物利用度。方法:24例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参比制剂)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受试制剂)625 mg后,采用液质联用仪测定血浆中阿莫西林、克拉维...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质量,并探讨其人体生物等效性、生物利用度。方法:24例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参比制剂)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受试制剂)625 mg后,采用液质联用仪测定血浆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及评价生物等效性。结果:国产制剂不同批次的样品含量差异较小,生产质量稳定;但单个杂质及总杂质均高于进口制剂。参比制剂中阿莫西林C_(max)(6.836±2.453)μg·mL^(-1)、t_(max)(1.8±0.8)h、t_(1/2)(1.6±0.2)h、AUC_(0-∞)(23.2±4.2)μg·h·mL^(-1);克拉维酸钾C_(max)(3.644±0.406)μg·mL^(-1)、t_(max)(1.5±0.4)h、t_(1/2)(1.5±0.3)h、AUC_(0-∞)(24.1±5.6)μg·h·mL^(-1)。受试制剂中阿莫西林C_(max)(6.717±2.463)μg·mL^(-1)、t_(max)(1.5±0.5)h、t_(1/2)(1.4±0.3)h、AUC_(0-∞)(23.5±5.3)μg·h·mL^(-1);克拉维酸钾C_(max)(3.597±0.399)μg·mL^(-1)、t_(max)(1.6±0.3)h、t_(1/2)(1.5±0.2)h、AUC_(0-∞)(24.5±4.8)μg·h·mL^(-1)。经计算可知受试制剂的单次给药后阿莫西林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6%,克拉维酸钾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3%,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含量及有关物质符合药典标准,且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人体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 质量分析 生物等效性 生物利用度
原文传递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规范管控措施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国春 邓谷霖 +1 位作者 黄正丹 黄新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规范干预措施(以下简称管控措施)对降低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通过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PIVAS实行旨在防控医院感染的规范干预措施,比较实施管控措施前后无菌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不合格成品输液发...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规范干预措施(以下简称管控措施)对降低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通过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PIVAS实行旨在防控医院感染的规范干预措施,比较实施管控措施前后无菌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不合格成品输液发生率、不合格成品输液发生原因及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员业务能力。结果 PIVAS实施管控措施后,成品输液因无菌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不合格成品输液发生率由0.120%降低至0.045%(P<0.05);导致不合格成品输液的手套指尖监测不合格率、注射器污染率分别为2.326%、12.449%,均较PIVAS实施管控措施前降低(P<0.05),而异物带入成品输液率为85.23%较PIVAS实施管控措施前升高(P<0.05);PIVAS实施管控措施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员业务能力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PIVAS管控措施效果较好,不但可更好地保障静脉用药输液治疗的安全性,而且还可显著降低基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医院感染 输液调配 不合格成品输液 感染控制
原文传递
卡托普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邓谷霖 李万平 +3 位作者 殷杰 李晓冰 张红 孙玉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其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7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组(包括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6周后,将卡托普利高、中、低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分别给予等体积高、中、低...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其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7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组(包括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6周后,将卡托普利高、中、低剂量组和罗格列酮组分别给予等体积高、中、低剂量卡托普利和罗格列酮;给予正常组和模型组等体积蒸馏水,6周后取血做血生化检测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测定;取肝脏称重,计算肝脏指数;取相同部位的肝组织匀浆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另取肝组织固定做病理检查;其余液氮固定测定CYP2E1 mRNA。结果模型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TC、TG、MDA、肝指数、CYP2E1 mRNA表达水平均增高,GSH含量下降;卡托普利高剂量组ALT、AST、TC、TG、MDA、肝指数、CYP2E1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GSH含量升高(P<0.05)。肝脏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组可见肝细胞广泛发生脂肪变性及炎症反应,卡托普利高剂量组肝细胞脂肪变性与炎症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卡托普利可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卡托普利 氧化应激 高脂饮食
下载PDF
β-细辛醚对抑郁模型小鼠的快速抗抑郁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梦娇 乔旺 +3 位作者 汪颖姣 杨浩 张莹莹 黄新武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1,共6页
本文研究了β-细辛醚快速抗抑郁作用,并对其不同给药方式的作用效果及潜在的生物学机制进行探讨。将7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60)、正常组(n=10),模型组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正常组常规饲养;21d后,采用糖水偏好实验选取4... 本文研究了β-细辛醚快速抗抑郁作用,并对其不同给药方式的作用效果及潜在的生物学机制进行探讨。将7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60)、正常组(n=10),模型组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正常组常规饲养;21d后,采用糖水偏好实验选取40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成五组:β-细辛醚鼻腔组、β-细辛醚灌胃组、越鞠丸鼻腔组、越鞠丸灌胃组、模型对照组;正常组中随机选取8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单次给药30 min后依次进行旷场实验,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给药后45 min小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酪氨酸激酶B(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β-细辛醚用药组的旷场实验得分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中小鼠的静止时间更短(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β-细辛醚用药组给药45 min后小鼠海马中的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β细辛醚具有快速抗抑郁作用,且这种潜在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可能与BDNF及其受体TrkB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醚 快速抗抑郁 鼻腔给药 BDNF
下载PDF
不同时间睡眠干扰致小鼠体力疲劳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红 姜宁 +5 位作者 吕静薇 杨玉洁 陈碧清 王琼 刘新民 吕光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睡眠干扰(sleep interruption,SI)后所致小鼠体力疲劳,为缓解体力疲劳产品研发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使用滚筒睡眠干扰仪对小鼠进行不同时间(5,10,15 d)睡眠干扰后,对各组动物进行转轮实验和负重游泳实验,并测...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睡眠干扰(sleep interruption,SI)后所致小鼠体力疲劳,为缓解体力疲劳产品研发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使用滚筒睡眠干扰仪对小鼠进行不同时间(5,10,15 d)睡眠干扰后,对各组动物进行转轮实验和负重游泳实验,并测定小鼠肝糖原和血清尿素氮的含量。结果转轮实验中,睡眠干扰5 d、10 d、15 d组与对照组比较时间有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 0. 05)。睡眠干扰10 d、15 d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负重游泳力竭时间明显缩短(P<0. 05,P <0. 01),下沉次数和下沉总时间显著减少(P <0. 01,P <0. 01)。干扰5 d、10 d、15 d组与对照组比较,肝糖原含量明显降低(P <0. 05);干扰10 d、15 d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 <0. 05)。结论滚筒法睡眠干扰(滚动参数3 r/min,每转1 min,间隔1 min) 10,15 d均可引起小鼠的体力疲劳行为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干扰 疲劳 转轮 负重游泳 肝糖原 血清尿素氮 小鼠
下载PDF
姜黄素基于下调miR210与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冉亨勇 陈环 +3 位作者 蒲军 李明辉 章卓 何毅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是否通过下调miR210表达,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表达促进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凋亡。方法:检测人前列腺PC3细胞荷瘤小鼠肿瘤重量;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培养后以姜黄素10、20、40μmol/L处理48 h,CCK-8法检测PC3细... 目的:观察姜黄素是否通过下调miR210表达,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表达促进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凋亡。方法:检测人前列腺PC3细胞荷瘤小鼠肿瘤重量;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培养后以姜黄素10、20、40μmol/L处理48 h,CCK-8法检测PC3细胞株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RT-PCR检测miR210相对表达量;ELISA检测IL-6和TNF-α含量;Westernblot检测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B细胞淋巴癌-2(Bcl-2)、Bax蛋白表达及Bcl-2/Bax比值。结果:与荷瘤模型对照组比较,姜黄素50、100、200 mg/kg组显著抑制肿瘤重量,显著升高抑瘤率(P<0.01)。与PC3细胞株模型对照组比较,姜黄素10、20、40μmol/L能明显抑制PC3细胞增殖,增加肿瘤细胞凋亡率,降低Bcl-2/Bax比值,下调miR210表达,下调TLR4、NF-κB蛋白表达,降低IL-6和TNF-α含量(P<0.05或P<0.01)。结论:姜黄素能抑制PC3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减轻裸鼠鼠移植肿瘤重量,机制可能与下调miR210表达后抑制TLR4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前列腺癌 凋亡 TOOL样受体4 miR210 核转录因子ΚB
原文传递
积雪草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雅兰 黄江 +3 位作者 宋大强 李晓冰 张红 章卓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4791-4794,共4页
目的:考察积雪草苷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多奈哌齐片,1 mg/kg)和积雪草苷低、中、高剂量组(5、15、45 mg/k... 目的:考察积雪草苷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多奈哌齐片,1 mg/kg)和积雪草苷低、中、高剂量组(5、15、45 mg/kg),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脑内注射β-淀粉样肽1-42(Aβ_(1-42))复制AD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ig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大鼠ig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2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组织中Aβ_(1-42)沉积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PPAR-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减弱,表现为平均潜伏期延长、跨越原平台次数减少(P<0.05或P<0.01);海马组织中IL-6、TNF-α和PPAR-γ蛋白表达均增加,Aβ_(1-42)大量沉积(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提高,表现为平均潜伏期缩短、跨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0.05或P<0.01);海马组织中IL-6和TNF-α表达减少,PPAR-γ蛋白表达增加,Aβ_(1-42)沉积减少(P<0.01)。结论:积雪草苷可能通过促进海马组织PPAR-γ蛋白的表达和抑制炎症因子IL-6、TNF-α的表达来改善AD模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苷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炎症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 大鼠
下载PDF
新生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吕声霞 鲁国洲 黄新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应用万古霉素后其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为新生儿临床上安全合理应用万古霉素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西昌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新生儿160例,均接受应用万古霉素治疗同时进行血药浓度监... 目的探讨新生儿应用万古霉素后其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为新生儿临床上安全合理应用万古霉素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西昌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新生儿160例,均接受应用万古霉素治疗同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观察新生儿应用万古霉素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不良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肝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听力损害。不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增加,其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呈现趋势性增加。结论新生儿在应用万古霉素时具有较高的肝功能损害及听力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万古霉素 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水飞蓟宾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对大鼠酒精性肝病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光明 李万平 +3 位作者 李晓冰 张红 李华 李茂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6-280,共5页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对酒精性肝病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健康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12只作为正常组,其余48只大鼠作为造模组,造模组采用35%、40%、45%、50%的酒精每周递增法分两次灌胃。造模6周,病检有脂肪肝形成,将...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对酒精性肝病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健康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12只作为正常组,其余48只大鼠作为造模组,造模组采用35%、40%、45%、50%的酒精每周递增法分两次灌胃。造模6周,病检有脂肪肝形成,将造模组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水飞蓟宾、卡托普利和水飞蓟宾联合用药组,每组12只,于两次灌胃酒精的间隙给药。连续给药6周后,腹主动脉取血,制备肝匀浆、肝脏病理切片。检测大鼠血浆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匀浆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AST、ALT、LDL-C、NF-κB、TNF-α均显著升高,HDL-C降低(P <0. 05);卡托普利和水飞蓟宾联合用药能降低大鼠血浆中ALT、AST、LDLC、NF-κB、TNF-α的含量(P <0. 05),升高血浆中HDL-C的含量(P <0. 05);肝切片检查显示,正常组大鼠肝细胞形态正常,肝血窦及门管区清晰,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肿大,排列散乱伴有炎细胞浸润,大部分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联合用药组只有少量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且大多数肝细胞排列比较正常,细胞水肿较少,炎细胞浸润较低。结论卡托普利和水飞蓟宾联合用药对酒精型肝病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F-κB、TNF-α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卡托普利 酒精性肝病
下载PDF
丁苯酞对Aβ_(1-4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江 姜鲜 +2 位作者 宋大强 刘明华 章卓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3-486,共4页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β-淀粉样蛋白1-42(Aβ_(1-4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UVEC分为正常对照组、Aβ_(1-42)组、TAK242组(10 nmol/L)、二甲基亚砜(DMSO)组(1‰DMSO)和丁苯酞低、中、高浓度组(40、8...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β-淀粉样蛋白1-42(Aβ_(1-4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UVEC分为正常对照组、Aβ_(1-42)组、TAK242组(10 nmol/L)、二甲基亚砜(DMSO)组(1‰DMSO)和丁苯酞低、中、高浓度组(40、80、160μg/L),除正常对照组和DMSO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加入50μmol/L Aβ1_(1-42)培养HUVEC 24 h,同时TAK242组、DMSO组和丁苯酞低、中、高浓度组细胞还加入相应浓度的药物作用30 min,每个浓度3个复孔。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Hochest 33342/PI双染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膜联蛋白(Annexin)Ⅴ-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果蝇样受体4(TLR4)、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β_(1-42)组细胞活力减少、凋亡率增加,TLR4、COX-2蛋白表达和IL-1、TNF-α含量增加;与Aβ_(1-42)组比较,TAK242组和丁苯酞低、中、高浓度组细胞活力增加、凋亡率减少,TLR4、COX-2蛋白表达和IL-1、TNF-α含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丁苯酞可改善Aβ_(1-42)所致的HUVEC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COX-2和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1-42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机制
下载PDF
金钗石斛破壁粉对裸鼠人肝癌细胞HepG2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贺凯 张丹 +3 位作者 李小芳 刘睿涵 黄健麟 刘明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865-1870,共6页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破壁粉对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复制裸鼠人肝癌细胞HepG2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贝伐单抗注射液,5 mg·kg^-1,腹腔注射给药)和金钗石斛破壁...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破壁粉对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复制裸鼠人肝癌细胞HepG2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贝伐单抗注射液,5 mg·kg^-1,腹腔注射给药)和金钗石斛破壁粉低、中、高3个剂量组(50,100和200 mg·kg^-1,灌胃给药),给药结束后剥取瘤体并称重,常规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瘤体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金钗石斛破壁粉治疗组给药后肿瘤体积(TV)、相对肿瘤体积(RTV)和相对肿瘤增殖率[T/C(%)]均明显下降,其中[T/C(%)]分别为60.56%、48.59%和47.15%;金钗石斛破壁粉治疗组微血管分布较稀疏,MVD值由对照组的(65.67±12.05)分别减少至(51.53±10.75)、(45.89±9.24)和(40.76±8.93)。金钗石斛破壁粉治疗组阳性表达率由对照组的(82.25±15.59)%下降至(65.27±13.88)%、(48.02±12.14)%和(44.07±10.34)%。结论金钗石斛破壁粉能明显抑制裸鼠HepG2移植瘤的生长,可能与其下调瘤组织VEGF的表达和降低移植瘤微血管密度MV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破壁粉 HEPG2 微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阳明腑实证大鼠内毒素血症与肺损伤的相关性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飘飘 王琦 +4 位作者 秦大莲 范玲 王璐璐 刘丹 熊玉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探讨阳明腑实证大鼠内毒素血症与肺损伤的相关性并观察大黄游离蒽醌-黄芩总黄酮配伍的治疗作用。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阳明腑实证模型组和阳明腑实证模型+中药组(中药组)。各组大鼠分别在6、12、24h后放血处死... 目的:探讨阳明腑实证大鼠内毒素血症与肺损伤的相关性并观察大黄游离蒽醌-黄芩总黄酮配伍的治疗作用。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阳明腑实证模型组和阳明腑实证模型+中药组(中药组)。各组大鼠分别在6、12、24h后放血处死并收集肺组织,检测血浆及肺组织匀浆中ET、NO、TNF-α、IL-1及MPO的含量;观察肺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动脉血及肺组织匀浆中ET、NO、TNF-α、IL-1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中药组肺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阳明腑实证大鼠的肺损伤与内毒素血症密切相关,大黄游离蒽醌-黄芩总黄酮可能通过减少内毒素和炎性因子的释放减轻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腑实证 内毒素血症 肺损伤 大黄游离蒽醌 黄芩总黄酮
原文传递
青藤碱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及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雷皓尹 杨菲 +2 位作者 殷晓珮 何毅 章卓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0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研究青藤碱对脑出血大鼠模型脑水肿及炎症因子表达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青藤碱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n=10)。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均脑内尾状核注射凝血酶Ⅶ0.5 U诱发脑... 目的:研究青藤碱对脑出血大鼠模型脑水肿及炎症因子表达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青藤碱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n=10)。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均脑内尾状核注射凝血酶Ⅶ0.5 U诱发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和脑出血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2ml·次-1,青藤碱各剂量组分别按青藤碱50 mg·kg^-1,100 mg·kg^-1,200 mg·kg^-1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0.75 mg·kg^-1灌胃,各组大鼠在造模前和造模后各连续给药3 d,一天一次。采用改良Longa分级法在造模后24 h和72 h测评大鼠神经功能,术后78 h处死大鼠。采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检测脑组织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以及IL-1β和TNF-α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青藤碱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和IL-1β和TNF-α表达(P<0.05)。结论:青藤碱明显减轻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其可能与减少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脑水肿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