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见证文学的道德意义:反叛和“后灾难”共同人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贲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2-49,共8页
人道灾难对人造成的最深远、最持久的伤害就是对共同人性的扭曲和败坏。人道灾难因此也成为人性灾难。人道灾难发生以后,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性和道德秩序再难修复的世界之中,不管他是受害者、加害者,还是袖手旁观者。受害幸存者既是灾难... 人道灾难对人造成的最深远、最持久的伤害就是对共同人性的扭曲和败坏。人道灾难因此也成为人性灾难。人道灾难发生以后,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性和道德秩序再难修复的世界之中,不管他是受害者、加害者,还是袖手旁观者。受害幸存者既是灾难的"道德见证人",也是后灾难的"世界修补人"。他既反叛灾难的邪恶,也反叛后灾难对邪恶的忘却。他的见证体现的是一种人为自己生命作主的决心。灾难见证是一种宝贵的社会道德力量,它能帮助所有的人在共同人性的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证文学 人性 历史创伤
下载PDF
从“后新时期”概念谈文学讨论的历史意识 被引量:9
2
作者 徐贲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6-65,共10页
从“后新时期”概念谈文学讨论的历史意识徐贲“后新时期”和“后现代”是近年来中国某些理论家用来描述和说明1989年以后的文学和文化现象的概念。这两个概念是作为对当今中国社会文化整体形态概括性的自我表述提出来的。它们既是... 从“后新时期”概念谈文学讨论的历史意识徐贲“后新时期”和“后现代”是近年来中国某些理论家用来描述和说明1989年以后的文学和文化现象的概念。这两个概念是作为对当今中国社会文化整体形态概括性的自我表述提出来的。它们既是对“历史时期”的命名,又是对“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新时期 “后现代” “现代性” 詹姆森 资本主义 文学史 众声喧哗 历史意识 文化批评 历史重构
原文传递
文化“场域”中的福楼拜 被引量:7
3
作者 徐贲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3年第4期59-73,共15页
布迪厄的福楼拜论是他的文化社会学的一部份,他特别关心的是文化行为、文化生产、社会体制和各种物质或象征权力之间的关系。布迪厄分析福楼拜时所借助的核心概念是“文化场域”。文化场域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不同可占位置间的差别和相互... 布迪厄的福楼拜论是他的文化社会学的一部份,他特别关心的是文化行为、文化生产、社会体制和各种物质或象征权力之间的关系。布迪厄分析福楼拜时所借助的核心概念是“文化场域”。文化场域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不同可占位置间的差别和相互关系。文化场域的运作来自正统和异见这两种不同趋势之间的相互争夺,其中异见既是一种占位行为,也常常是一种新型文化生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迪厄 福楼拜论 文化社会学 文化场域 文化生产方式 文化经济学 文化行为理论 权力场域
原文传递
戏剧与公共生活——哈维尔的悲剧想象和公共政治 被引量:4
4
作者 徐贲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19,共8页
在戏剧已经几乎完全从中国社会的公共生活中消失的今天,重新回顾戏剧与公共生活,就不再是一一件文学专业研究者的事情。戏剧的激情和悲剧的想象越来越离我们远去,人生和公共政治的悲剧想象也就愈发可贵。在那些继续能把人生和公共政... 在戏剧已经几乎完全从中国社会的公共生活中消失的今天,重新回顾戏剧与公共生活,就不再是一一件文学专业研究者的事情。戏剧的激情和悲剧的想象越来越离我们远去,人生和公共政治的悲剧想象也就愈发可贵。在那些继续能把人生和公共政治引入悲剧境界的思想家中,雅士伯(Karl Jasp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治 公共生活 悲剧 戏剧 想象 哈维尔 中国社会 研究者
原文传递
论好生活与公民教育 被引量:2
5
作者 徐贲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65,共5页
普世道德的幸福生活价值往往基于宗教信仰、传统文化或人本价值的道德观。它不仅是幸福的来源,也提供获得幸福的途径。好的公共生活所必需具备的基本价值,是由公民社会而不是靠国家权力维持和再生的。历史上许多对"幸福"的政... 普世道德的幸福生活价值往往基于宗教信仰、传统文化或人本价值的道德观。它不仅是幸福的来源,也提供获得幸福的途径。好的公共生活所必需具备的基本价值,是由公民社会而不是靠国家权力维持和再生的。历史上许多对"幸福"的政治狂躁追求,都是由国家权力主导,结果是灾难性的。今天,要造就一种能够持续有效的幸福观和好生活观,恐怕还要从加强公民教育,建立好的公共生活价值观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生活 国家主义 威权 人本主义 公民教育 公共生活价值观
原文传递
孤独的写作和“文革记忆”叙述:从行村哲的《孤独的咒语》谈起 被引量:1
6
作者 徐贲 《文化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我这里要谈到的是一部没有出版,恐怕也不可能出版的作品,而且是一个素不相识者寄给我的作品。据我所知,在民间还有其他这类未发表的作品,这些作品是由那些经历过"文革",如今已经年迈的过来人所写下的,是他们立志要在有生之年中必须完... 我这里要谈到的是一部没有出版,恐怕也不可能出版的作品,而且是一个素不相识者寄给我的作品。据我所知,在民间还有其他这类未发表的作品,这些作品是由那些经历过"文革",如今已经年迈的过来人所写下的,是他们立志要在有生之年中必须完成的一件志业。它们代表着"文革"记忆中非常珍贵、非常特殊(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部分。只要保存下来,肯定会受到后世的珍惜,也会成为后人研究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记忆 孤独 咒语 叙述 写作 中国特色 作品 出版
下载PDF
“道德正确”的胡说八道
7
作者 徐贲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3年第16期139-141,共3页
据报道,亿万富豪陈光标今年又要去旁听两会,届时会对国家大政提出几个建议,其中一个是号召在中国成立“节约粮食日”,“在这个节日里,全国人民不吃饭,饥饿一天,忆苦思甜,回想在饥饿年代的感觉”。这个建议立刻遭到网民的冷嘲热... 据报道,亿万富豪陈光标今年又要去旁听两会,届时会对国家大政提出几个建议,其中一个是号召在中国成立“节约粮食日”,“在这个节日里,全国人民不吃饭,饥饿一天,忆苦思甜,回想在饥饿年代的感觉”。这个建议立刻遭到网民的冷嘲热讽,被当作是又一则具有“光标特色”的胡说八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亿万富豪 节约粮食 饥饿 两会 网民
原文传递
说理教育从小学开始
8
作者 徐贲 《素质教育大参考》 2009年第12期50-51,共2页
我一位朋友的孩子在上高中,准备到美国上大学,向我询问如何准备SAT(学术水平测验考试)写作考试。谈到说理文时,我特别提醒她,一定要顾及不同的观点,写作时要分析对方观点背后的理由,逻辑、说理地一一应对这些理由,方能证明自... 我一位朋友的孩子在上高中,准备到美国上大学,向我询问如何准备SAT(学术水平测验考试)写作考试。谈到说理文时,我特别提醒她,一定要顾及不同的观点,写作时要分析对方观点背后的理由,逻辑、说理地一一应对这些理由,方能证明自己观点合理。不顾及不同观点的说理文,得分都在5分制的3分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理教育 小学 学术水平 说理文 SAT 考试 高中 孩子
下载PDF
摒弃蜂巢式公民教育
9
作者 徐贲 《中国改革》 CSSCI 2012年第10期88-90,共3页
公民是在积极参与、相互交往和共同行动中变得聪明起来的,聪明的公民必须是知情的公民,是受过教育。
关键词 公民教育 蜂巢 公民权利 公民自由 聪明
原文传递
美国小学生作文:写自己的看法
10
作者 徐贲 《今日教育》 2012年第3期46-47,共2页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的再版序中说,在这本书出版后的12年里,许多小学、中学的学生给他来信,表达他们对书中问题的看法。他说,“我尤其对五六年级学生的观点感兴趣,因为他们正当其时。这个年龄的儿童不仅会饱受早来的...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的再版序中说,在这本书出版后的12年里,许多小学、中学的学生给他来信,表达他们对书中问题的看法。他说,“我尤其对五六年级学生的观点感兴趣,因为他们正当其时。这个年龄的儿童不仅会饱受早来的、强加于他们的成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作文 《童年的消逝》 美国 波兹曼 六年级 小学 中学
下载PDF
网络如何造成你的认知缺陷
11
作者 徐贲 《现代商业银行》 2016年第11期74-79,共6页
互联网时代.许多人知识增长,理解力倒退,这并不只是个别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
关键词 认知缺陷 网络 互联网时代 知识增长 理解力
原文传递
正义和社会之善 被引量:13
12
作者 徐贲 《开放时代》 CSSCI 2004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正义与道德有关,但是正义所涉及的不是个人道德,而是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和政府组织的正当性。与道德相比,正义与权力的关系更为密切。人们在对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作道义判断时,他们关注的主要是这个体制或制度如何对待身处其中的个人,... 正义与道德有关,但是正义所涉及的不是个人道德,而是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和政府组织的正当性。与道德相比,正义与权力的关系更为密切。人们在对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作道义判断时,他们关注的主要是这个体制或制度如何对待身处其中的个人,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体制或制度能否公正(正义)地对待所有的人。本文讨论了三个与“正义”有关的社会方面:法制秩序、社会契约和实在政治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社会制度 权力 法制秩序 社会契约 政治群体
原文传递
文化批评理论的跨语境转换问题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贲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43,共6页
本文认为 ,布迪厄文化社会理论对文学研究方法的意义主要在于他把文学创作放在“场域”而非“传统”中来考察 ,把关注点从个体性的作家“创作意向”转向群体性文艺生产者的“惯习”。这就使得我们有可能在由来已久的作家中心式研究方法... 本文认为 ,布迪厄文化社会理论对文学研究方法的意义主要在于他把文学创作放在“场域”而非“传统”中来考察 ,把关注点从个体性的作家“创作意向”转向群体性文艺生产者的“惯习”。这就使得我们有可能在由来已久的作家中心式研究方法之外开拓创作行为的社会环境研究。布迪厄对文学创作的职业性、经济运作和利益争夺、场域内游戏规则和占位情况、价值设定、等级区分以及社会权力和社会阶级的同型关系等问题的论述都对我们能有所启发。但布迪厄的理论表现出极明显的法国性 ,造成了它跨文化语境转换的难度。它的有限可比性和可比性中的不可比性是两个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作家 文化批评理论 文学研究方法 对文 文艺生产 跨文化语境 意向 有限 布迪厄
下载PDF
政治神学的教训:失节的施米特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贲 《开放时代》 CSSCI 2006年第2期67-78,共12页
在战后的西德,施米特代表的是“失节的知识分子”,他们在魏玛时期属于政治右翼,在1933年以后与纳粹合作或同流合污。施米特确实有知名度,他的有名,不是因为人们可以忘记他失节的过去,而恰恰是因为人们牢牢记得他那段失节的过去。迈尔在... 在战后的西德,施米特代表的是“失节的知识分子”,他们在魏玛时期属于政治右翼,在1933年以后与纳粹合作或同流合污。施米特确实有知名度,他的有名,不是因为人们可以忘记他失节的过去,而恰恰是因为人们牢牢记得他那段失节的过去。迈尔在《施米特的教训》中,把施米特的思想连贯地阐述为一个可以称作为“教训”的整体。施米特的政治学说从根本上否定了政治哲学的可能。它在骨子里是一种政治神学。它把“启示”而不是“辩论”,把对绝对权威的绝对服从,而不是理性判断,当作“政治”的根本条件。如果迈尔对施米特政治神学的分析正确,那么施米特最学术的著作也应该理解为一种反宪政的学说。在中国阅读施米特的著作,不可不警觉政治神学和政治宗教、政治神秘主义的关系。“神圣启示”能破坏政治哲学的理性根基,更能把种种荒诞危险的偏执和极端带入我们的政治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神学 施米特 失节 政治哲学 政治学说 理性判断 知识分子 政治宗教 神秘主义 政治生活
原文传递
公共真实中的社会和谐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贲 《开放时代》 CSSCI 2005年第5期109-115,共7页
公共真实是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在享有公共真实的社会中,人们才能有效地一起辨认当前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并一起克服这些因素。这样一个允许自由讨论和共同行动的社会空间就是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就它做什么,而不是就它是什... 公共真实是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在享有公共真实的社会中,人们才能有效地一起辨认当前生活中的不和谐因素,并一起克服这些因素。这样一个允许自由讨论和共同行动的社会空间就是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就它做什么,而不是就它是什么而言的。公民社会不单单是一个拥有形式公民身份者构成的社会,而是一个让普通人能通过说真话和积极参与起到公民作用的社会。公民社会的和谐是由每一个公民的宪法权利来保障的。在公民社会中,生活在和谐之中,也就是生活在公共真实之中。公共真实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和谐则是公共真实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共真实 宪法 城乡差别 公民社会 话语机制
原文传递
悲剧想象和公共生活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贲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0,共9页
“悲剧妥协”、“悲剧重负”和“悲剧记忆”是悲剧与公共生活的三重联系。公共生活远不只是一个戏剧主题,公共生活的戏剧是共和理念的象征。这样的戏剧成为一种既独立思想又共同参与的仪式。上剧场就如同是去教堂,人们上剧场不是因为无... “悲剧妥协”、“悲剧重负”和“悲剧记忆”是悲剧与公共生活的三重联系。公共生活远不只是一个戏剧主题,公共生活的戏剧是共和理念的象征。这样的戏剧成为一种既独立思想又共同参与的仪式。上剧场就如同是去教堂,人们上剧场不是因为无聊,需要消遣,而是因为人的精神会疲惫,需要定期的净化振奋。从净化心灵去体验上剧院,真正的戏剧也就包含了一种公民教育的意义。与哈维尔心目中真正戏剧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与人的真实存在有关的文化,一种与人的自由公共生活和政治生活有关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生活 悲剧 戏剧主题 想象 净化心灵 共同参与 独立思想 公民教育
下载PDF
对人文教育的思考--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吴讲堂”上的讲演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贲 《东吴学术》 2016年第3期41-46,共6页
洪庆福(常熟理工学院教授):人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亲爱同学们、老师们,东吴讲堂欢迎大家的到来!在我们顺利完成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之际,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徐贲老师作客我们的讲堂。
关键词 理工学院 讲堂 人文教育 东吴 常熟 讲演 外国语学院 人文学院
原文传递
全球化中的国家合法性和公民权利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贲 《开放时代》 CSSCI 2004年第6期112-123,共12页
国家政权在国际间的合法性与它在国内的权力正当性并不是一回事。全球化的发展对公民政治尚不健全的国家的主权、权力正当性和权力效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影响甚至削弱了这些国家权力合法性的许多方面,如权力的范围、强度、形式、制度基... 国家政权在国际间的合法性与它在国内的权力正当性并不是一回事。全球化的发展对公民政治尚不健全的国家的主权、权力正当性和权力效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影响甚至削弱了这些国家权力合法性的许多方面,如权力的范围、强度、形式、制度基础和意识形态观念。在限制国家权力的力量中,最重要的就是存在于世界公民社会中的全球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权力 正当性 合法性 公民权利 法学 主权 国家政权 全球化 制度基础 世界
原文传递
解剖宣传——读雅克·埃吕的《宣传:塑造人的看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贲 《中国改革》 CSSCI 2010年第8期113-115,共3页
宣传的作用就是使人避免思考,并在不思考的情况下就能有所行为 在德国纳粹统治垮台不过17年、斯大林式政权似乎依然坚如磐石的1962年,法闰社会学家稚克·埃吕出版了《宣传:塑造人的看法》。这部社会传媒著作于1965年翻译成英文... 宣传的作用就是使人避免思考,并在不思考的情况下就能有所行为 在德国纳粹统治垮台不过17年、斯大林式政权似乎依然坚如磐石的1962年,法闰社会学家稚克·埃吕出版了《宣传:塑造人的看法》。这部社会传媒著作于1965年翻译成英文,至今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 社会学家 社会传媒 斯大林
原文传递
中国国民启蒙的前景与困境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贲 张弘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6年第3期99-113,共15页
徐贲,曾就读于复旦大学,现任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2015年11月底,他的新著《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颓废与沉默:透视犬儒文化》分别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东方出版社出版。徐贲的写作,从思想和观念的传播,到思考... 徐贲,曾就读于复旦大学,现任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2015年11月底,他的新著《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颓废与沉默:透视犬儒文化》分别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东方出版社出版。徐贲的写作,从思想和观念的传播,到思考方法和批判精神的养成,都广有涉猎,贯穿着健全的启蒙精神,这是其他启蒙者身上所罕见的。以西方理论探讨中国问题,徐贲的中西结合近乎完美。日前,凤凰网主笔、本刊特约记者张弘采访了徐贲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儒主义 人文精神 公共知识分子 公民教育 思想解放 教育内容 李劼 民主政体 性的自由 专门职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