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院药疹9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付晓丹 傅祥评 +2 位作者 杨凡萍 朱沁媛 骆肖群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67-870,共4页
目的:探讨药疹的发病趋势、致敏药物、疹型的变迁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922例确诊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09—2013年每年药疹病例占皮肤科同期住院总病例比例波动于9.4... 目的:探讨药疹的发病趋势、致敏药物、疹型的变迁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922例确诊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09—2013年每年药疹病例占皮肤科同期住院总病例比例波动于9.45%~10.01%,重症药疹占药疹比例波动于17.45%~28.24%。单一用药371例(40.2%),混合用药551例(59.8%)。278例单一用药非重症药疹中排名前5位的致敏药物依次为中药(72例)、头孢菌素类(38例)、阿莫西林(27例)、解热镇痛(26例)、破伤风抗毒素(24例);93例单一用药重症药疹中排名前5位的致敏药物依次为抗癫痫药(33例)、别嘌醇(28例)、解热镇痛药(7例)、头孢菌素类(6例)、中药(6例)。922例患者中,皮疹类型主要为发疹型(422例,45.8%)、荨麻疹型(259例,28.1%)、重症多形红斑型(135例,14.6%)、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49,5.3%),另外共确诊药疹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综合征(DRESS)33例(3.6%)、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7例(0.8%)。共791例(85.8%)药疹患者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以等量泼尼松计算,非重症型药疹(550例)用量为(47.61±12.07)mg/d,重症型药疹(221例)用量为(73.10±18.23)mg/d。共有101例(11.0%)药疹患者因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控制不佳联合使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224例重症药疹中仅2例(0.9%)死亡。结论卡马西平和别嘌醇仍是引起重症药疹的首要致敏药物;在非重症药疹中中药为第1位致敏药物。2009—2013年重症药疹的死亡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卡马西平 别嘌醇 治疗结果 糖皮质激素类 免疫法 被动
原文传递
氧化苦参碱对银屑病样模型豚鼠詹纳斯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丹妮 游晓意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332-3336,共5页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詹纳斯激酶(JAKs)/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s)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用5%盐酸普萘洛尔乳剂涂擦双侧耳背建立银屑病样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14...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詹纳斯激酶(JAKs)/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s)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用5%盐酸普萘洛尔乳剂涂擦双侧耳背建立银屑病样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14只;另取14只正常豚鼠用0.9%NaCl涂擦双侧耳背作为空白组。空白组灌胃给予0.9%NaCl;模型组灌胃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对照组灌胃给予0.12 mg·mL^-1阿维A混悬液;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0.40,0.80和1.60 mg·mL^-1氧化苦参碱混悬液。6组豚鼠给药剂量均为10 mL·kg^-1,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2周。比较6组皮损组织Baker组织病理学积分,皮损组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JAK1和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低、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的皮损组织Baker组织病理学积分分别为(5.42±0.71),(4.11±0.47),(3.97±0.42)和(6.58±0.69)分,SOCS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7±0.09,1.42±0.19,1.44±0.17和0.54±0.07,JAK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1±0.14,0.48±0.06,0.46±0.05和1.45±0.18,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5±0.13,0.48±0.07,0.45±0.06和1.21±0.17,低、高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能有效改善豚鼠银屑病样皮损,且药物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明显,其作用可能与上调SOCS1表达,抑制JAKs/STATs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银屑病 豚鼠 詹纳斯激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原文传递
福建省泉州地区428例甲真菌病的致病菌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丽纳 朱焱 +1 位作者 庄永灿 王红兰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近3年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28例真菌镜检阳性的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进行KOH显微镜检查、真菌培养和菌种鉴定及临床分析。结果:428例真菌镜检阳性的患者,男女发病率比为1∶1.68,青中年...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近3年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28例真菌镜检阳性的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进行KOH显微镜检查、真菌培养和菌种鉴定及临床分析。结果:428例真菌镜检阳性的患者,男女发病率比为1∶1.68,青中年发病率较高。临床分型远端甲下型(DLSO)占64.02%,全甲损毁型(TDO)占19.86%,近端甲下型(PSO)占8.88%,浅表白色型(SWO)占7.24%。共培养出致病真菌376株,培养阳性率87.85%,皮肤癣菌占53.99%,以红色毛癣菌为主,占38.30%;酵母菌属占39.63%,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22.61%;霉菌占6.38%。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不同临床类型菌种分布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泉州地区甲真菌病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类型间的发病率和菌种分布上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病原菌 真菌培养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淋巴免疫治疗对特应性皮炎儿童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丹妮 游晓意 王红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9期85-90,共6页
目的探讨淋巴免疫治疗对特应性皮炎儿童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特应性皮炎儿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皮下注射组(50例)和淋巴注射组(50例),... 目的探讨淋巴免疫治疗对特应性皮炎儿童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特应性皮炎儿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皮下注射组(50例)和淋巴注射组(50例),均进行屋尘螨过敏原制剂注射,皮下注射组实施上臂肘部正中的皮下注射,淋巴注射组则实施腹股沟处的淋巴结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皮肤屏障功能、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16和20周,淋巴注射组患者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低于皮下注射组(P<0.05),治疗后6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皮下注射和淋巴注射组患者用药评分均低于各组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用药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屋尘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 Ig E)低于治疗前(P<0.05),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4(s Ig G4)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s Ig E与s Ig G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皮损区和非皮损区经表皮水分丢失量(TEWL)下降,且淋巴注射组下降幅度大于皮下注射组(P<0.05)。皮下注射组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低于淋巴注射组,CD8^+、B细胞高于淋巴注射组(P<0.05)。此外,淋巴注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皮下注射组。结论淋巴免疫治疗缩短了常规特应性皮炎的疗程,减少了注射剂量和次数,增强了皮肤屏障功能,改善免疫力,降低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显效快,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免疫治疗 特应性皮炎 皮肤屏障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MORA-Super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应用于一般过敏性疾病的诊疗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傅祥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81-83,共3页
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检测对指导患者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过敏原检测多采用皮肤试验,该方法成熟、价格较低,但有其局限性。MORA—super生物共振治疗仪可存储1000多种常见过敏原和药物的电磁信息,同时还有开放... 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检测对指导患者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过敏原检测多采用皮肤试验,该方法成熟、价格较低,但有其局限性。MORA—super生物共振治疗仪可存储1000多种常见过敏原和药物的电磁信息,同时还有开放的过敏原和药物检测系统,较传统方法大大提高了过敏原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A—super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 过敏性疾病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一家系基因检测
6
作者 余佳琳 梁嘉莉 +5 位作者 刘翌菲 蔡妍 张辰希 张晓颖 刘成 李荣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明确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一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本研究招募了一例NF1患儿,具有典型的皮肤咖啡牛奶斑、腋窝雀斑及神经纤维瘤。切除眼眶、上颚肿物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提取患儿及其家庭成员... 目的:明确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一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本研究招募了一例NF1患儿,具有典型的皮肤咖啡牛奶斑、腋窝雀斑及神经纤维瘤。切除眼眶、上颚肿物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提取患儿及其家庭成员的外周血DNA,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Exome sequencing, WES)和Sanger测序。结果:结果显示眼眶、上颚肿物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提示神经纤维瘤,在该NF1患儿中发现了一种新发致病性杂合突变NF1 c.204+2T>G,该突变导致氨基酸发生剪接突变。其父母无致病基因,该患儿为自发突变。结论:本研究鉴定一例NF1患儿的致病基因NF1 c.204+2T>G突变,丰富了NF1基因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NF1基因 突变
下载PDF
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长脉宽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荣华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第1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究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长脉宽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黄褐斑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观察组实施Q开关106... 目的探究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长脉宽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黄褐斑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观察组实施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长脉宽1064nm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褐斑皮损情况、临床疗效、满意度。结果两组治疗前mMASI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MAS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黄褐斑患者实施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长脉宽1064nm激光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皮损度,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开关1064nm激光 长脉宽1064nm激光 黄褐斑
全文增补中
内皮蛋白及兜甲蛋白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荣华 官飞凤 +5 位作者 李笑梅 李红杏 游晓意 庄永灿 孙娟娟 李常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573-3576,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蛋白及兜甲蛋白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SAK)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13例SAK患者皮损及12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内皮蛋白及兜甲蛋白的表达,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 Pro plus(IPP)判定内皮蛋白... 目的:探讨内皮蛋白及兜甲蛋白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SAK)皮损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13例SAK患者皮损及12例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内皮蛋白及兜甲蛋白的表达,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 Pro plus(IPP)判定内皮蛋白及兜甲蛋白在SAK患者皮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单位(PU值)。结果:内皮蛋白在SAK皮损及正常皮肤颗粒层、棘层及基底层细胞均有表达,胞质及胞核染色多见;内皮蛋白在SAK皮损及正常皮肤阳性染色的PU值分别为0.227 2±0.024 6及0.196 4±0.019 0;内皮蛋白在SAK皮损阳性染色的PU值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3.48,P=0.002)。兜甲蛋白主要在SAK皮损及正常皮肤角质层有表达;兜甲蛋白在SAK皮损及正常皮肤阳性染色的PU值分别为0.178 1±0.036 5及0.149 4±0.007 9;兜甲蛋白在SAK皮损阳性染色PU值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2.67,P=0.013 7)。结论 :内皮蛋白及兜甲蛋白在SAK皮损中表达上升,可能与SAK患者表皮过度角化及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性肢端角化病 内皮蛋白 兜甲蛋白
下载PDF
基于热休克蛋白家族分析醇提蛇床子对红色毛癣菌抗真菌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丽纳 朱焱 +1 位作者 庄永灿 王红兰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5期908-911,共4页
目的:检测醇提蛇床子对红色毛癣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连续稀释法检测醇提蛇床子对红色毛癣菌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最低抑菌浓度。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红色毛癣菌中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家族蛋白的... 目的:检测醇提蛇床子对红色毛癣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连续稀释法检测醇提蛇床子对红色毛癣菌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最低抑菌浓度。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红色毛癣菌中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家族蛋白的变化。结果:醇提蛇床子可以抑制红色毛癣菌的增殖。经醇提蛇床子处理的红色毛癣菌中Hsp60和Hsp90 mRNA和蛋白含量降低。结论:醇提蛇床子可以通过抑制Hsp60和Hsp90的表达抑制抑制红色毛癣菌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提蛇床子 红色毛癣菌 最低抑菌浓度 热休克蛋白 增殖
下载PDF
2940nm铒像素激光联合康复新液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丹妮 庄永灿 游晓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评价铒像素激光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痤疮瘢痕的疗效。方法:将45例痤疮瘢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2940nm铒像素激光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铒像素激光治疗后给予表皮生长因子外喷及康复新液湿敷,每日3次,每... 目的:观察评价铒像素激光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痤疮瘢痕的疗效。方法:将45例痤疮瘢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2940nm铒像素激光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铒像素激光治疗后给予表皮生长因子外喷及康复新液湿敷,每日3次,每次20min;对照组采用铒像素激光治疗及表皮生长因子外喷。每个月治疗1次,重复治疗3~5次,疗程结束后随访观察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3次治疗后总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平均愈合结痂时间为5.1天,对照组平均愈合结痂时间为7.6天,两组平均愈合结痂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铒像素激光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痤疮瘢痕并未提高观察组的有效率,但能降低不良反应,明显缩短脱痂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瘢痕 铒像素激光 康复新液 表皮生长因子喷剂
下载PDF
全外显子组测序鉴定一家系长岛型掌跖角化症SERPINB7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闰娣 王笑宇 +3 位作者 刘成 李荣华 余佳林 李常兴 《右江医学》 2021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对一例临床诊断遗传性掌跖角化症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致病基因。方法收集一例临床诊断遗传性掌跖角化症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及家系成员样本提取外周血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筛选致病变异,进一步用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 目的对一例临床诊断遗传性掌跖角化症患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致病基因。方法收集一例临床诊断遗传性掌跖角化症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及家系成员样本提取外周血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筛选致病变异,进一步用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结果一家系成员3人,患者1人,女,17岁,表现为掌跖角化症17年。患者检测到SERPINB7纯合突变c.796C>T(p.Arg266Ter)位点,该突变导致SERPINB7基因编码的蛋白第266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终止密码。先证者父亲和母亲均检测到SERPINB7杂合突变c.796C>T(p.Arg266Ter)位点。该例患者诊断为长岛型掌跖角化症(Nagashima-type palmoplantar keratosis,NPPK)。结论NPPK患者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SERPINB7 c.796C>T(p.Arg266Ter)基因纯合突变是导致该例NPPK患者的临床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岛型掌跖角化症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7 基因 突变
下载PDF
miR-182靶向作用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调控人黑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丽纳 王凯波 +1 位作者 庄永灿 王红兰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0-714,共5页
目的探讨miR-182对人皮肤黑素瘤细胞系A375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miR-182影响黑色素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miR-182模拟物或抑制剂转染人黑素瘤A375细胞,以使miR-182过表达或低表达,采用MT... 目的探讨miR-182对人皮肤黑素瘤细胞系A375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miR-182影响黑色素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miR-182模拟物或抑制剂转染人黑素瘤A375细胞,以使miR-182过表达或低表达,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应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A375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同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核转录因子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REB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182沉默能够显著增强A375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P<0.01,显著降低CREB1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P<0.01;miR-182过表达的作用与之相反。结论 miR-182沉默增强A375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可能与降低CREB1蛋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82 增殖 侵袭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 转染 A375细胞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对称性肢端角化病超微结构变化及角蛋白1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荣华 李笑梅 +5 位作者 孙娟娟 游晓意 庄永灿 李红杏 官飞凤 李常兴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4630-4632,共3页
目的探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SAK)皮损超微结构变化及角蛋白(KRT)1的表达。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及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SAK患者13例为研究对象,组织病理标本取材于手腕部位,皮损组织取材前2个月内均未外用维甲酸制剂... 目的探讨对称性肢端角化病(SAK)皮损超微结构变化及角蛋白(KRT)1的表达。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及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SAK患者13例为研究对象,组织病理标本取材于手腕部位,皮损组织取材前2个月内均未外用维甲酸制剂或皮质类固醇制剂或中药制剂。健康对照皮肤为整形美容手术切除正常皮肤12例。采用透射电镜观察SAK患者皮损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13例SAK患者皮损及12例健康者皮肤组织中KRT1的表达。结果 SAK患者皮肤组织超微结构表现为角质化包膜连续性中断,角质层、棘层上部和颗粒层细胞核周围角蛋白丝显著聚集。KRT1在SAK皮损及正常皮肤组织中棘层、颗粒层及角质层均有表达,胞质及胞膜染色多见;KRT1在SAK皮损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2.210,P=0.038)。结论 SAK皮损超微结构特点为表皮角蛋白丝分化异常,可能与KRT1过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1 对称性肢端角化病 超微结构
下载PDF
miR-146a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丽纳 王红兰 +2 位作者 庄永灿 王凯波 陈文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07-910,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miR-146a)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miR-146a模拟物或抑制剂转染入黑色素瘤A375细胞,使miR-146a过表达或低表达,采用MTT检测细胞活力变化...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miR-146a)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miR-146a模拟物或抑制剂转染入黑色素瘤A375细胞,使miR-146a过表达或低表达,采用MTT检测细胞活力变化,应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A375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根据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FBXL10为miR-146a的下游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进行验证。分别采用实时q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各组A375细胞FBXL10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R-146a模拟物能够显著抑制A375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结果显示,FBXL10为miR-146a的下游靶基因,miR-146a过表达可显著降低FBXL10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miR-146a抑制剂的作用则与之相反。结论miR-146a过表达能够抑制A375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FBXL10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6A 人黑色素瘤 A375细胞 增殖 侵袭 FBXL10
下载PDF
E-test法测定两种抗真菌药物对皮肤癣菌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焱 游晓意 +2 位作者 王丽纳 谢尊金 陈清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18-719,共2页
目的评价E-test法测定临床分离的皮肤癣菌对2种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的体外敏感性的结果。方法 43株实验菌株包括红色毛癣菌36株,须癣毛癣菌4株,许兰毛癣菌2株,断发毛癣菌1株。分别使用E-test和微量液体培养基稀释法进行药物最低... 目的评价E-test法测定临床分离的皮肤癣菌对2种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的体外敏感性的结果。方法 43株实验菌株包括红色毛癣菌36株,须癣毛癣菌4株,许兰毛癣菌2株,断发毛癣菌1株。分别使用E-test和微量液体培养基稀释法进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参照2002年NCCLS M38-A文件进行结果判断。结果 E-test法检测氟康唑的耐药率为13.95%,伊曲康唑耐药率为4.65%;微量培养基稀释法氟康唑的耐药率为9.30%,伊曲康唑耐药率为4.65%。结论 Etest法可用于皮肤癣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药物敏感试验,与微量液体培养基稀释法相比存在结果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癣菌 E-试验 真菌药物 耐药
下载PDF
超分子水杨酸、口服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丽纳 吴莲花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第12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外涂20%超分子水杨酸、口服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对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重度痤疮患者150例。对照一组以口服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治疗,对照二组以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红蓝光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外涂20%超分子水杨酸、口服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对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重度痤疮患者150例。对照一组以口服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治疗,对照二组以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红蓝光治疗,观察组以外涂20%超分子水杨酸、口服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与美观度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一组与对照二组,观察组具备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相较于对照一组与对照二组,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与8周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均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一组与对照二组,观察组治疗后美观度优良率更高(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涂20%超分子水杨酸、口服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确切,可将病变部位美观度改善,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痤疮 超分子水杨酸 盐酸米诺环素 红蓝光 美观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依巴斯汀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介素25、33水平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莲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8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介素25、33的影响。方法 50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健康对照20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口服依巴斯汀治疗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25、IL-33水平,分析依巴斯汀对慢...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白介素25、33的影响。方法 50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健康对照20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口服依巴斯汀治疗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25、IL-33水平,分析依巴斯汀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后IL-25、IL-33水平影响。结果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IL-25、IL-33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r=0.41,0.48,P<0.05)。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口服依巴斯汀治疗4周,有效率为74.47%,患者IL-25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IL-3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5、IL-33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水平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巴斯汀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白介素25 白介素33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金刚藤胶囊及保妇康栓治疗沙眼衣原体阴道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丹妮 刘宪鸣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7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金刚藤胶囊及保妇康栓治疗沙眼衣原体阴道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皮肤科及中医妇科门诊收治的272例沙眼衣原体阴道宫颈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157例)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金刚藤胶囊及保妇康栓治疗沙眼衣原体阴道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皮肤科及中医妇科门诊收治的272例沙眼衣原体阴道宫颈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157例)与对照组(11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片、金刚藤胶囊口服,并予保妇康栓阴道纳药,对照组患者单用阿奇霉素片。连续用药2周,停药1周后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6.6%)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病原体、分泌物增多、清洁度异常等症状体征方面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金刚藤胶囊及保妇康栓治疗沙眼衣原体阴道宫颈炎的效果优于单用阿奇霉素,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沙眼衣原体阴道宫颈炎的应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阿奇霉素 金刚藤胶囊 保妇康栓
下载PDF
内皮素拮抗剂对中波紫外线诱导豚鼠色素沉着的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傅祥评 庄永灿 王红兰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拮抗剂对紫外线诱导豚鼠色素沉着的治疗作用。方法用中波紫外线(UVB)照射豚鼠皮肤制作色素沉着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模型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氯化钠溶液)、内皮素拮抗剂组及熊果苷组(阳性对照)。分别于中波... 目的探讨内皮素拮抗剂对紫外线诱导豚鼠色素沉着的治疗作用。方法用中波紫外线(UVB)照射豚鼠皮肤制作色素沉着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模型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氯化钠溶液)、内皮素拮抗剂组及熊果苷组(阳性对照)。分别于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前、15d后及30d后,用MexameterMX18检测豚鼠背部皮肤的黑素指数。连续治疗30d后比较黑素指数、表皮内黑素细胞数目和黑素含量等指标。结果UVB照射30d时,豚鼠背部9块UVB照射区域的黑素指数显著高于照射前(P〈0.0001)。外涂1‰内皮素拮抗剂的照射区域30d后的黑素指数值明显降低,和熊果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内皮素拮抗组黑素含量指数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3组间黑素含量指数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涂内皮素拮抗剂对UVB照射诱导豚鼠的色素沉着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色素沉着 治疗应用 豚鼠 内皮素拮抗剂
原文传递
内皮素-1在3种皮肤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骏 刘洋 +2 位作者 陈向东 李宁丽 傅祥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28,共3页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人体内一种强血管收缩剂,广泛表达于人体组织,皮肤中主要表达1型内皮素,即ET-1~[1]。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合成和分泌出不同浓度的ET-1,并与黑素细胞胞膜上具有高亲和性的相应受体结合从而促进...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人体内一种强血管收缩剂,广泛表达于人体组织,皮肤中主要表达1型内皮素,即ET-1~[1]。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合成和分泌出不同浓度的ET-1,并与黑素细胞胞膜上具有高亲和性的相应受体结合从而促进黑素细胞增殖并提高酪氨酸酶活性,从而使黑素的合成增加~[2-4]。这个机制与许多紫外线相关疾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基底细胞 鳞状细胞 黑色素瘤 恶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