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锌硼营养对苦瓜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8
1
作者 施木田 陈如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8-201,共4页
采用田间试验、植株生理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锌、硼营养对苦瓜(株洲长白)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锌、硼缺乏的红壤中施用硫酸锌和硼砂可提高苦瓜上位、下位叶片光合强度(PSR)、碳酸酐酶(CA)、硝酸还原酶活性(NR)、叶绿素、蔗... 采用田间试验、植株生理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锌、硼营养对苦瓜(株洲长白)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锌、硼缺乏的红壤中施用硫酸锌和硼砂可提高苦瓜上位、下位叶片光合强度(PSR)、碳酸酐酶(CA)、硝酸还原酶活性(NR)、叶绿素、蔗糖、可溶性糖、淀粉、Zn、B、蛋白质和核酸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FAA)和RNase活性。生物统计结果表明,叶片Zn与叶绿素、PSR、CA;CA与PSR、蔗糖、可溶性糖;蛋白质与核酸、NR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蛋白质与FAA、RNase;核酸与RNase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营养 硼营养 苦瓜 叶片 碳代谢 氮代谢 碳酸酐酶
下载PDF
ISSR分子标记在甘蔗及其近缘属分类上的应用 被引量:35
2
作者 余爱丽 张木清 陈如凯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4-489,共6页
对11个甘蔗及其近缘属供试材料,以锚定简单重复序列为引物,通过PCR扩增和凝胶电泳,从100个引物(来自UBC#9)中得到32个引物的清晰特异图谱.出现清晰条带的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引物19个,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引物3个,四、五核苷酸重复序列引物分... 对11个甘蔗及其近缘属供试材料,以锚定简单重复序列为引物,通过PCR扩增和凝胶电泳,从100个引物(来自UBC#9)中得到32个引物的清晰特异图谱.出现清晰条带的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引物19个,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引物3个,四、五核苷酸重复序列引物分别为2、3个,5′简并基序引物4个.引物(AC)n产生的多态性条带最多,其次是5′简并基序引物和(GT)n.所有(AG)n引物和6个(TC)n引物中的5个产生多态性条带,说明甘蔗基因组中含有丰富的AG/TC重复序列.总的来看,不同属间平均出现11.6条多态性条带,属内9.5条,种内有6.6条.对32个引物的特征图谱进行聚类分析,树状图与Irvine的分类结果非常相似.由此可见ISSR分子标记在甘蔗分类、基因多态性分析和品种特征图谱的建立中有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分子标记 近缘属 分类 应用 甘蔗
下载PDF
甘蔗斑茅的杂交利用及其杂种后代鉴定系列研究(二):甘蔗斑茅远缘真实杂种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33
3
作者 郑雪芳 张木清 +4 位作者 李奇伟 劳方业 邓祖湖 陈如凯 杨业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5-42,共8页
根据斑茅ITS区序列设计编号为EF1/ER1和编号为EF2 /ER2 的两对引物 ,经在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间ITS PCR扩增 ,证明这两对引物是斑茅特异引物 ,其中引物EF1/ER1在斑茅多态性研究中扩增出 5种带型 ,而引物EF2 /ER2 扩增出 3种带型 ;同时 ,... 根据斑茅ITS区序列设计编号为EF1/ER1和编号为EF2 /ER2 的两对引物 ,经在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间ITS PCR扩增 ,证明这两对引物是斑茅特异引物 ,其中引物EF1/ER1在斑茅多态性研究中扩增出 5种带型 ,而引物EF2 /ER2 扩增出 3种带型 ;同时 ,利用这两对引物对甘蔗 (拔地拉 )与斑茅杂交的 9个F1,甘蔗斑茅真实杂种 (崖城 96 - 6 6、 96 - 46 )与CP84 - 1198的 36个BC1以及崖城 95 - 41与内江 5 7- 416的 12个BC1,15个曾被认为具有斑茅血缘的品系进行分子鉴定 ,结果表明 ,两对引物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 ,其中对斑茅F1的分子鉴定结果与前人 (沈万宽 )的同工酶鉴定结果相一致 ,对 15个曾被认为具有斑茅血缘的品系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大部分品系为假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杂交利用 杂种鉴定 分子鉴定 ITS分子标记
下载PDF
甘薯线虫病品种抗性的PCR检测 被引量:16
4
作者 郭金平 潘大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7-169,共3页
根据甜菜抗线虫病基因序列 ,人工合成了三条上游引物和三条下游引物 ,从中筛选出一对引物 ,对 11份经抗线虫病常规鉴定的甘薯品种 (包括 6份高抗 ,2份抗病 ,3份感病 )进行了 PCR检测。结果表明 :6份高抗品种和 1份抗病品种出现了一条 6 ... 根据甜菜抗线虫病基因序列 ,人工合成了三条上游引物和三条下游引物 ,从中筛选出一对引物 ,对 11份经抗线虫病常规鉴定的甘薯品种 (包括 6份高抗 ,2份抗病 ,3份感病 )进行了 PCR检测。结果表明 :6份高抗品种和 1份抗病品种出现了一条 6 30 bp左右大小的特异片段 ,而 3份感病品种未出现任何条带。这与常规鉴定的结果基本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线虫病 PCR检测 抗性品种
下载PDF
果蔗脱毒对光合作用及产量的效应 被引量:19
5
作者 潘大仁 许莉萍 +1 位作者 罗俊 傅华英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0-323,共4页
分析了茎尖培养获得的花叶病脱毒果蔗拔地拉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 (Pn)及一些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结果表明 ,脱毒果蔗的叶绿素含量、Pn、光合系统 原初光能转换率和潜在光化学反应活性均比感染花叶病的果蔗高 ,而且脱毒果蔗... 分析了茎尖培养获得的花叶病脱毒果蔗拔地拉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 (Pn)及一些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结果表明 ,脱毒果蔗的叶绿素含量、Pn、光合系统 原初光能转换率和潜在光化学反应活性均比感染花叶病的果蔗高 ,而且脱毒果蔗生长快 ,后期不早衰 ,蔗茎产量比未脱毒的高 30 %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蔗 花叶病 脱毒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甘蔗有性世代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徐良年 邓祖湖 +2 位作者 张华 罗俊 高三基 《甘蔗(福建)》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以 6× 3不完全双列杂交 (Nc )衍生的 18个家系实生苗为材料 ,估算了 9个甘蔗亲本的 5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方差、一般配合力 (gca)和特殊配合力 (sca)效应。结果表明 :茎径和锤度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 ,而丛重和丛有效茎... 以 6× 3不完全双列杂交 (Nc )衍生的 18个家系实生苗为材料 ,估算了 9个甘蔗亲本的 5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方差、一般配合力 (gca)和特殊配合力 (sca)效应。结果表明 :茎径和锤度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 ,而丛重和丛有效茎数的遗传是基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性状的平均值、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 ,评价了亲本无性系的遗传特点及其在甘蔗杂交育种上的利用价值。以 CP6 5 / 35 7和 CP81/ 12 5 4作为母本能把高糖特性传递给后代 ,崖82 / 96是最理想的父本 ,其杂交后代表现高产、高糖。综合表现较好的组合有 CP6 5 / 35 7×崖 71/374 ,CP6 5 / 35 7×崖 82 / 96 ,CP81/ 12 5 4×崖 84 / 15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不完全双列杂交 配合力分析 有性世代 经济性状 亲本选择
下载PDF
锌钼营养对苦瓜产量、叶片多胺、激素含量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施木田 陈如凯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7-251,共5页
苦瓜(株洲长白Momordicacharantiacv.ZhuzhouChangbai)叶片喷施硫酸锌和钼酸钠均可显著增加苦瓜产量,提高叶片多胺(PAs)、抗坏血酸(AS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 苦瓜(株洲长白Momordicacharantiacv.ZhuzhouChangbai)叶片喷施硫酸锌和钼酸钠均可显著增加苦瓜产量,提高叶片多胺(PAs)、抗坏血酸(AS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减少脱落酸(ABA)、丙二醛(MDA)含量和自动氧化速率(AOR),从而抑制膜脂过氧化,延缓叶片衰老。苦瓜产量与叶片IAA、GA3、PAs、SOD、POD、CAT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MDA、AOR、ABA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MDA含量与ABA、AOR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PAs、IAA、GA3、SOD、POD、CAT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产量 多胺 激素 活性氧代谢
下载PDF
基因枪法将LEAFY基因导入甘蔗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克贵 潘大仁 许莉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1-544,共4页
利用基因枪介导的方法 ,以LEAFY基因为目的基因 ,NPTⅡ为选择 /标记基因进行共转化。对影响基因枪法转化甘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转化前预培养 2d获得的转化效率最高 ,转化前后进行高渗处理可以提高转化效率。大量转化后 ,将... 利用基因枪介导的方法 ,以LEAFY基因为目的基因 ,NPTⅡ为选择 /标记基因进行共转化。对影响基因枪法转化甘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转化前预培养 2d获得的转化效率最高 ,转化前后进行高渗处理可以提高转化效率。大量转化后 ,将LEAFY基因导入到 3个甘蔗品种Badila、ROC2 2和ROC16中去 ,获得了转LEAFY基因的甘蔗植株。其中抗性愈伤组织的获得频率最高达 11.2 % ,抗性植株的获得频率最高达 1.2 2 %。转基因植株的PCR及PCR 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 ,外源基因LEAFY已整合进了转基因植株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枪法 LEAFY基因 甘蔗 抗性愈伤组织 组织分化 植株再生 PCR分析
下载PDF
甘蔗活性氧代谢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7
9
作者 罗俊 林彦铨 张木清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05-410,共6页
中度水分胁迫下蔗叶过氧化物歧化酶 ( SOD)活性、过氧化氢酶 ( CAT)活性、类胡萝卜素 ( car)含量均明显下降 ,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 MDA)含量随水分胁迫强度加剧而迅速提高 ;同时水分胁迫加速细胞膜系统的损伤 ,质膜相对透性 ( PMP)加... 中度水分胁迫下蔗叶过氧化物歧化酶 ( SOD)活性、过氧化氢酶 ( CAT)活性、类胡萝卜素 ( car)含量均明显下降 ,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 MDA)含量随水分胁迫强度加剧而迅速提高 ;同时水分胁迫加速细胞膜系统的损伤 ,质膜相对透性 ( PMP)加大 .耐旱品种如 FA81- 74 5、GT89- 5、YZ89- 151、YT86- 368的 MDA含量和PMP增幅较小 ,而 FI83- 13、MT70 - 611的 MDA含量和 PMP增幅较大 ,耐旱性较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代谢 水分胁迫 甘蔗 抗旱性评价
下载PDF
药用植物太子参茎尖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马雪梅 吴朝峰 林彦铨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8期126-130,共5页
太子参茎尖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成功地解决了繁殖、生根等关键技术。不同发育阶段适宜培养基组成:茎尖培养基MS+NAA0.5mg/kg +BA0.5mg/kg,出苗率86.7%。继代繁殖培养基MS+NAA0.5mg/kg +BA0.5mg/kg和MS+NAA1.0mg/kg +BA0.5mg/kg。... 太子参茎尖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成功地解决了繁殖、生根等关键技术。不同发育阶段适宜培养基组成:茎尖培养基MS+NAA0.5mg/kg +BA0.5mg/kg,出苗率86.7%。继代繁殖培养基MS+NAA0.5mg/kg +BA0.5mg/kg和MS+NAA1.0mg/kg +BA0.5mg/kg。生根培养基1/2MS+IAA1.0mg/kg,生根率为76.7%,茎尖组培苗移栽成活率85.2%,定植成活率100%,近3年研究一个简易、快速、实用太子参工厂化育苗生产程序已基本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茎尖培养 无性系繁殖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景升 张木清 陈如凯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2-66,共5页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在生命科学技术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 .本文综述了基因芯片的产生背景、概念、原理、分类和制作方法 。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农业 应用 类型 制作原理
下载PDF
甘薯品种鉴定中指纹图谱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金平 潘大仁 +1 位作者 许莉萍 袁照年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2,共4页
应用RAPD分析技术体系,构建了甘薯品种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在20μLPCR反应体积中,含有10mmol·L-1Tris-HCl(pH8.3)、50mmol·L-1KCl、2.5mmol·L-1MgCl2、100μmol·L-1dNTP、0.3μmol·L-1引物、40ng模板、1.5UTa... 应用RAPD分析技术体系,构建了甘薯品种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在20μLPCR反应体积中,含有10mmol·L-1Tris-HCl(pH8.3)、50mmol·L-1KCl、2.5mmol·L-1MgCl2、100μmol·L-1dNTP、0.3μmol·L-1引物、40ng模板、1.5UTaq酶的反应体系适合甘薯RAPD分析.利用上述甘薯RAPD分析的指纹图谱,鉴定了10个供试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鉴定 DNA指纹图谱 RAPD
下载PDF
甘蔗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华 林彦铨 《甘蔗(福建)》 2001年第3期1-6,共6页
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研究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甘蔗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在甘蔗染色体行为、分子遗传图谱。
关键词 甘蔗 细胞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染色体行为 复合体系统分类
下载PDF
甘蔗抗感黑穗病池的构建和抗病基因分子标记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莉萍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抗病育种 RAPD
下载PDF
大豆抗孢囊线虫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观水 陆熙园 +1 位作者 吴扬 潘大仁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综述了大豆抗孢囊线虫的生化机制及DNA分子标记(RFLP、RAPD)技术在大豆抗孢囊线虫病研究中的应用,大豆抗孢囊线虫各个生理小种的遗传分析,大豆抗孢囊线虫病育种的研究概况及抗病品种鉴定方法的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 大豆 孢囊线虫 抗病育种 抗性机制 DNA分子标记技术 抗病品种 鉴定 抗性遗传
下载PDF
甘蔗节间Mg^(2+)-ATP酶活性与节间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有强 李杨瑞 +1 位作者 陈如凯 杨丽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对8个甘蔗基因型即粤糖86-368、新台糖16号、农林8号,拔地拉、割手密以及从甘蔗杂交后代F1的实生苗中选出的3株种茎的无性系,在伸长初期测定+2至+8节间长度、茎径,+3、+5、+8节间可溶性Mg2+-ATP酶、细胞壁离子型Mg2+-ATP酶、细胞壁共价... 对8个甘蔗基因型即粤糖86-368、新台糖16号、农林8号,拔地拉、割手密以及从甘蔗杂交后代F1的实生苗中选出的3株种茎的无性系,在伸长初期测定+2至+8节间长度、茎径,+3、+5、+8节间可溶性Mg2+-ATP酶、细胞壁离子型Mg2+-ATP酶、细胞壁共价型Mg2+-ATP酶活性及可溶性总糖含量.结果表明,从+2到+8节间,不同基因型节间长度的变化极为相似.除割手密外,其它基因型的节间长度都在+6节间达到最长;但茎径在+6节间之后仍保持稍微的增粗.从+3到+5、+8节间,不同基因型的3种Mg2+-ATP酶活性都逐渐下降,而可溶性总糖含量逐渐提高.其中,节间较粗的3个基因型3种Mg2+-ATP酶的活性和可溶性总糖含量都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基因型 节间生长 可溶性总糖 ATP酶 酶活性 镁离子
下载PDF
甘蔗育种中早代宿根选择的效应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祖湖 林彦铨 +1 位作者 林华民 陈如凯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7-141,共5页
比较不同选择途径的入选后代性状表现发现 :宿根选新植蔗 (PS)的有效茎数、小区产量和锤重明显高于新植选第 2季新植蔗 (P ) ,宿根选新植的宿根蔗 (SPS)的性状表现总体上优于新植选第 2季新植的宿根蔗 (SP ) ,SPS所有组合的小区产量均... 比较不同选择途径的入选后代性状表现发现 :宿根选新植蔗 (PS)的有效茎数、小区产量和锤重明显高于新植选第 2季新植蔗 (P ) ,宿根选新植的宿根蔗 (SPS)的性状表现总体上优于新植选第 2季新植的宿根蔗 (SP ) ,SPS所有组合的小区产量均值和锤重均值都比 SP 相应组合高 ,锤度相近 .总体上 ,宿根选后代的主要性状宿根能力比新植选后代的高 .在甘蔗宿根性育种中 ,增加实生苗宿根这一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选择途径的入选结果比较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 甘蔗 宿根性 选择方法 选择途径 早代选择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花生抗线虫基因遗传转化体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大仁 叶月华 陈平华 《武夷科学》 2003年第1期5-9,共5页
白皮秋花生1012种子萌发3d,获得花生无菌苗,切取子叶、胚轴、子叶柄作为外植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植体侵染20-30分钟转入培养基MS+5mg/L BA+0.5mg/L NAA+100μmol/L AS暗光共培养3d,转至加有280mg/L Cef的培养基P2或P2上诱导芽伸长,长... 白皮秋花生1012种子萌发3d,获得花生无菌苗,切取子叶、胚轴、子叶柄作为外植体。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植体侵染20-30分钟转入培养基MS+5mg/L BA+0.5mg/L NAA+100μmol/L AS暗光共培养3d,转至加有280mg/L Cef的培养基P2或P2上诱导芽伸长,长至1-2cm时转至促根培养基MS+0.2mg/L BA+75mg/L Kan+280mg/L Cef上促根,经27天观察有5株再生苗长根。结果表明培养基P2上芽诱导率较高,长势也较好,同时乙酰丁香酮对芽诱导率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 抗线虫基因 花生 遗传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