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种食用菌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57
1
作者 史琦云 邵威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36-339,345,共5页
采用氨基酸分析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分析仪器,依据国标分析方法,测定并分析了甘肃省主栽的香菇、平菇、金针菇、双孢菇、阿魏菇、杏鲍菇、茶树菇、黑木耳等8种食用菌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所测食用菌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粗纤维、多种矿... 采用氨基酸分析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分析仪器,依据国标分析方法,测定并分析了甘肃省主栽的香菇、平菇、金针菇、双孢菇、阿魏菇、杏鲍菇、茶树菇、黑木耳等8种食用菌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所测食用菌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粗纤维、多种矿物质、蛋白质以及18种游离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 % 以上,是营养全面、配比合理、具有很大开发利用价值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营养成分 测定
下载PDF
白牦牛产肉性能及肉质测定分析 被引量:58
2
作者 韩玲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35,共6页
对18头3-4岁白牦牛进行屠宰,测定分析了产肉性能、16部位分割、营养成分、肉用品质等28个项目。结果表明,白牦牛屠宰率52.63%,高档肉块占活体比重8.79%,大理石纹丰富,系水力58.6%,熟肉率62.7%,肌纤维直径47.8μm,汁液性好,嫩度高,... 对18头3-4岁白牦牛进行屠宰,测定分析了产肉性能、16部位分割、营养成分、肉用品质等28个项目。结果表明,白牦牛屠宰率52.63%,高档肉块占活体比重8.79%,大理石纹丰富,系水力58.6%,熟肉率62.7%,肌纤维直径47.8μm,汁液性好,嫩度高,蛋白质216.6g/kg,脂肪15.6g/kg,矿物质10.1g/kg,均高于或接近本地黄牛,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进行分割、加工的上佳肉食品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牦牛 产肉性能 肉质 测定分析
原文传递
食用菌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史琦云 郭玉蓉 陈德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8-100,共3页
主要讨论了热水浸提法提取菌多糖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食用菌子实体和菌丝体经热水提取,Sevage法去除蛋白质,乙醇沉淀等处理,得到多糖。从不同方面对菌多糖的分离、纯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单因子实验,提出了影响菌多糖得率的几个... 主要讨论了热水浸提法提取菌多糖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食用菌子实体和菌丝体经热水提取,Sevage法去除蛋白质,乙醇沉淀等处理,得到多糖。从不同方面对菌多糖的分离、纯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单因子实验,提出了影响菌多糖得率的几个主要因素,并通过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确定影响菌多糖得率的主次因素分别为乙醇浓度、浸提比和提取时间,实验表明,杏鲍菇在原料/水=l∶20,提取时间3.5h,乙醇浓度为75%时提取效果最佳。用此工艺条件,可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浸提法 食用菌多糖 提取工艺 得率 工艺条件
下载PDF
马铃薯渣生料发酵饲料生产 被引量:36
4
作者 赵萍 张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2-84,共3页
采用 4因素正交试验设计半固态发酵方法对马铃薯渣进行生料发酵、贮存试验 ,并对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从降低成本及简化生产工艺操作出发 ,经过多次正交优化试验 ,确定出发酵剂、添加剂的最佳使用量及对提高蛋白质的影响程... 采用 4因素正交试验设计半固态发酵方法对马铃薯渣进行生料发酵、贮存试验 ,并对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从降低成本及简化生产工艺操作出发 ,经过多次正交优化试验 ,确定出发酵剂、添加剂的最佳使用量及对提高蛋白质的影响程度 ,最后得出最佳配方及生产工艺 ,显著地提高了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 ,并减少了常规发酵饲料生产中 ,蒸煮和烘干的能量消耗 ,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高蛋白饲料生产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渣 生料发酵 蛋白质 生产工艺 发酵饲料
下载PDF
采前嘧菌酯处理对“银帝”甜瓜采前及采后主要病害的控制 被引量:36
5
作者 马凌云 毕阳 +3 位作者 张正科 赵亮 安力 马克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4-17,共4页
研究了田间嘧菌酯处理对“银帝”甜瓜采前霜霉病、白粉病和果实真菌潜伏侵染带菌率及采后粉霉病、白霉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采前喷撒100~400 mg/L嘧菌酯对甜瓜生长期间的白粉病和霜霉病均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可以明显降低果实生长发... 研究了田间嘧菌酯处理对“银帝”甜瓜采前霜霉病、白粉病和果实真菌潜伏侵染带菌率及采后粉霉病、白霉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采前喷撒100~400 mg/L嘧菌酯对甜瓜生长期间的白粉病和霜霉病均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可以明显降低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潜伏侵染的真菌带菌率;还可有效降低采后常温贮藏期间粉霉病和白霉病的发病率,其中以400 mg/L处理效果最好。嘧菌酯采前处理4次的效果优于3次。对照药物500 mg/L扑海因处理也可以降低上述各类病害,但效果不及400 mg/L嘧菌酯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嘧菌酯(AZX) 扑海因(IPI) 病害
下载PDF
红枣多糖沉淀特性及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38
6
作者 李小平 陈锦屏 +1 位作者 邓红 盛文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14-216,共3页
本文研究了红枣多糖的沉淀条件,并对所提取的红枣多糖粗品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红枣多糖的沉淀条件为浸提液浓缩4倍,加入4倍体积的乙醇,使最终乙醇浓度达80%;红枣多糖能提高小鼠血液、肝脏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本文研究了红枣多糖的沉淀条件,并对所提取的红枣多糖粗品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红枣多糖的沉淀条件为浸提液浓缩4倍,加入4倍体积的乙醇,使最终乙醇浓度达80%;红枣多糖能提高小鼠血液、肝脏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小鼠血液、肝脏及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表明红枣多糖体内具有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多糖 沉淀 抗氧化
下载PDF
水杨酸处理对苹果梨采后黑斑病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曹建康 毕阳 +1 位作者 李永才 赵劼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38-442,共5页
苹果梨采后经水杨酸(SA)处理后24 h,损伤接种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在常温(17±2 ℃)贮藏10 d,或经低温(2±1 ℃)贮藏27 d后再在常温(17±2 ℃)贮藏10 d,测定病斑面积。结果表明,0.5 g/L和1.0 g/LSA处理抑制了病斑... 苹果梨采后经水杨酸(SA)处理后24 h,损伤接种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在常温(17±2 ℃)贮藏10 d,或经低温(2±1 ℃)贮藏27 d后再在常温(17±2 ℃)贮藏10 d,测定病斑面积。结果表明,0.5 g/L和1.0 g/LSA处理抑制了病斑扩展。低温贮藏能显著提高SA的抑制效果。此外,SA能保持常温贮藏苹果梨的果实硬度,但降低了TSS含量,对总酸含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苹果梨 链格孢 品质 贮藏 黑斑病
下载PDF
甘肃省不同产地籽瓜瓤皮成分分析 被引量:33
8
作者 梁琪 蒋玉梅 +2 位作者 张盛贵 毕阳 郑善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9-83,共5页
以甘肃省3个产地所产籽瓜为材料,进行基本成分、氨基酸及矿质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含量以瓤最高(97.32%~97.98%),内皮次之(96.64%~96.86%),外皮最低(91.47%~91.76%);灰分含量以瓤... 以甘肃省3个产地所产籽瓜为材料,进行基本成分、氨基酸及矿质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含量以瓤最高(97.32%~97.98%),内皮次之(96.64%~96.86%),外皮最低(91.47%~91.76%);灰分含量以瓤最低(0.22%~0.27%),内皮次之(0.25%~0.39%),外皮最高(0.45%~0.69%);含酸量瓤中 0.30%~0.43%,内皮 0.37%~0.69%;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瓤为 1.52%~3.05%,内皮 0.34%~1.42%;瓤和皮中蛋白质、纤维素和脂肪含量均分别低于0.45%,0.30%和0.025%,抗坏血酸含量为74.40~132.90mg/kg,内皮中含量普遍较高。18种氨基酸在籽瓜瓤皮中均有存在,其中必需氨基酸以缬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较高,非必需氨基酸以谷氨酸、丝氨酸和精氨酸含量较高。在所测的14种矿质元素中,籽瓜瓤皮中常量元素以K、Ca、Mg、P、S含量较高,微量元素以Al、Fe、Zn含量较高,矿质元素含量以外皮最高,内皮次之,瓤最低。不同产地所产籽瓜的成分含量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瓜 基本成分 氨基酸 矿质元素 瓤皮 营养
下载PDF
采后壳聚糖涂膜处理对损伤接种杏黑斑病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刁春英 毕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经损伤接种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 Nees)的兰州大接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用0.2%、0.5%、1%和2%的壳聚糖涂膜处理后,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的贮藏结果表明:采后壳聚糖涂膜处理可明显降低损伤接种兰州大接杏的黑斑病发... 经损伤接种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 Nees)的兰州大接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用0.2%、0.5%、1%和2%的壳聚糖涂膜处理后,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的贮藏结果表明:采后壳聚糖涂膜处理可明显降低损伤接种兰州大接杏的黑斑病发病率,抑制病斑的扩展速度。4种浓度处理中,以2%壳聚糖处理效果最好,1%效果次之。但各浓度壳聚糖处理均可造成果实药害,壳聚糖浓度越高,药害就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链格孔 壳聚糖 涂膜处理 采后处理 损伤接种 黑斑病 抑制作用
下载PDF
酪蛋白酸钠功能性的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梁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33,共4页
本文研究了酪蛋白酸钠乳化能力EC在不同浓度、温度、盐类、油脂品种及不同乳化剂等条件的影响下的变化及高浓度酪蛋白酸钠溶液的粘度受浓度、温度、pH值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乳化性随温度的升高、浓度的减小而降低,盐类、油脂品种及其... 本文研究了酪蛋白酸钠乳化能力EC在不同浓度、温度、盐类、油脂品种及不同乳化剂等条件的影响下的变化及高浓度酪蛋白酸钠溶液的粘度受浓度、温度、pH值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乳化性随温度的升高、浓度的减小而降低,盐类、油脂品种及其它乳化剂均对其EC不同程度影响;粘度随温度的降低、浓度的升高、pH值的升高而增大,且当pH达11.0时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酸钠 乳化能力 粘度 食品添加剂 流变性
下载PDF
冰酒生产工艺及其品质影响因素 被引量:27
11
作者 邵威平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3-75,共3页
阐述了冰酒的生产工艺过程。葡萄在葡萄园中经自然冰冻后采摘 ,并在冰冻状态下压榨。采摘和压榨均须在 -8℃以下进行 ,使汁中浓缩很高的糖、酸和风味成分。葡萄汁在 10℃~ 12℃缓慢发酵数周 ,然后在桶中陈酿数月。结果表明 ,雷司令是... 阐述了冰酒的生产工艺过程。葡萄在葡萄园中经自然冰冻后采摘 ,并在冰冻状态下压榨。采摘和压榨均须在 -8℃以下进行 ,使汁中浓缩很高的糖、酸和风味成分。葡萄汁在 10℃~ 12℃缓慢发酵数周 ,然后在桶中陈酿数月。结果表明 ,雷司令是一种理想的冰酒酿造原料 ,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酒 生产工艺 产品品质 冰葡萄酒 葡萄品种
下载PDF
新型牦牛肉干加工工艺 被引量:25
12
作者 韩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56-460,476,共6页
将低温腌制、真空滚揉、微波干燥技术用于牦牛肉干加工,通过色泽、风味、组织状态等感官评定,以及含水量及细菌总数测定和贮藏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肉干相比,新产品色泽鲜红、嫩度高、咀嚼性好,在37 ℃条件下,经30 d品质稳定。确定了... 将低温腌制、真空滚揉、微波干燥技术用于牦牛肉干加工,通过色泽、风味、组织状态等感官评定,以及含水量及细菌总数测定和贮藏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肉干相比,新产品色泽鲜红、嫩度高、咀嚼性好,在37 ℃条件下,经30 d品质稳定。确定了新型牦牛肉干加工工艺和参数,设计合理,便于实际生产应用,拓宽了牦牛肉利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干 加工工艺 工艺流程 参数设计
下载PDF
采后短波紫外线照射对果蔬腐烂的控制 被引量:22
13
作者 毕阳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58-61,共4页
综述了短波紫外线照射控制果蔬采后腐烂的方法、剂量、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大量证据表明,该处理将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替代化学药物防腐的新技术。
关键词 短波紫外线 照射 采后 水果 蔬菜 腐烂 控制
下载PDF
采后热处理对果蔬腐烂的控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毕阳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14,共5页
列举国内外利用热处理防止果蔬腐烂的方法和书例,探讨热对病原物和寄主的影响。对热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热处理 果蔬腐烂 控制
下载PDF
靖远羊羔肉营养分析与品质鉴定 被引量:22
15
作者 韩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61,共3页
通过对3—4月龄靖远羊羔肉的营养成份、系水力、熟肉率、大理石纹、嫩度以及感官等20个指标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羊羔肉营养含量丰富,肉质优良,鲜嫩可口,是上佳的肉食品原料,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 羊羔肉 营养分析 品质鉴定 肉食品
下载PDF
钙对果蔬采后腐烂的控制及作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毕阳 刘红霞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综述了采后钙处理对果蔬腐烂的控制,钙处理的方法及影响因素。钙的防腐机制在于对果蔬采后腐烂的控制,保持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增强果实硬度,降低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抑制呼吸,降低乙烯生成量,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激活体内的某... 综述了采后钙处理对果蔬腐烂的控制,钙处理的方法及影响因素。钙的防腐机制在于对果蔬采后腐烂的控制,保持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增强果实硬度,降低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抑制呼吸,降低乙烯生成量,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激活体内的某些氧化酶,诱导合成植保素,作为信号分子,调节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蔬菜 采后腐烂 钙处理 防腐机制
下载PDF
采后Harpin处理对损伤接种苹果梨黑斑病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葛永红 李轩 +3 位作者 李梅 杨冬梅 毕阳 马克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2-24,28,共4页
研究harpin处理对苹果梨采后黑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离体试验harpin对黑斑病没有抑制作用。经损伤的苹果梨(Pyrus pyrifolia cv. Pingguoli),用15 mg/L、30 mg/L、60 mg/L的harpin溶液浸泡处理后接种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Fr.) ... 研究harpin处理对苹果梨采后黑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离体试验harpin对黑斑病没有抑制作用。经损伤的苹果梨(Pyrus pyrifolia cv. Pingguoli),用15 mg/L、30 mg/L、60 mg/L的harpin溶液浸泡处理后接种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在低温条件下的贮藏结果表明:采后harpin浸泡处理可明显降低损伤接种苹果梨的黑斑病发病率,3种浓度中以30 mg/L的harpin溶液处理效果最好,而常温条件下对发病率无影响。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均可抑制病斑的扩展速度,3种浓度中以60 mg/L的harpin溶液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梨 链格孢 HARPIN
下载PDF
国内羊肉品质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杨富民 《甘肃科技》 2003年第2期33-34,共2页
依据近年来国内在羊肉品质方面的测试报道 ,从主要取得的研究成果、研究领域、测定方法及手段等方面 ,对国内羊肉品质分析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 羊肉 品质分析 食品检测 品种培育
下载PDF
冷藏期间三种梨果皮中酚类物质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与褐变度的关系 被引量:19
19
作者 毕阳 郭玉蓉 +2 位作者 李永才 韩舜愈 欧阳春光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54,共3页
为确定酶促褐变的程度 ,对冷藏期间 3种褐变敏感度不同的梨果皮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及褐变度进行了比较。在 0℃下 6个月的冷藏期间 ,苹果梨、鸭梨和冬果梨果皮中的总酚和绿原酸含量以及褐变度呈下降趋势。贮藏 1个... 为确定酶促褐变的程度 ,对冷藏期间 3种褐变敏感度不同的梨果皮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及褐变度进行了比较。在 0℃下 6个月的冷藏期间 ,苹果梨、鸭梨和冬果梨果皮中的总酚和绿原酸含量以及褐变度呈下降趋势。贮藏 1个月的苹果梨和鸭梨以及贮藏 2个月的冬果梨多酚氧化酶 (PPO)活性最高。之后便逐步降低。品种内比较发现 ,褐变度与总酚和绿原酸含量之间呈良好正相关 ,但与PPO活性之间的相关度较低。供试品种中 ,以苹果梨总酚含量、PPO活性及褐变度最高 ,由此表明 ,该品种果皮对褐变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 酚类物质 多酚氧化酶活性 褐变度 果皮 黑皮病 生理病害
下载PDF
旋光法检验蜂蜜中掺入糖类的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史琦云 贠建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1-114,共4页
本文通过对16种蜂蜜及其掺入糖类(糖稀、蔗糖、果糖及转化糖)后的旋光度值进行了测定,在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回归方程,找出了掺入不同糖类及其浓度与纯蜂蜜的旋光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试验表明:不同蜜种... 本文通过对16种蜂蜜及其掺入糖类(糖稀、蔗糖、果糖及转化糖)后的旋光度值进行了测定,在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回归方程,找出了掺入不同糖类及其浓度与纯蜂蜜的旋光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试验表明:不同蜜种随掺入糖的浓度不同,其旋光度值呈线性变化,从而为蜂蜜的品质检验探索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光法检验 蜂蜜 掺入糖类 品质检验 回归方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