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监督效益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汪存锋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66-68,共3页
随着法律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法律监督效益成为一个值得在理论上探讨、在实践中推进的课题。效益是用于表述某项功能发挥程度的衡量尺度,是在经济生活甚至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虽然法律监督活动同经济活动有本质的区... 随着法律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法律监督效益成为一个值得在理论上探讨、在实践中推进的课题。效益是用于表述某项功能发挥程度的衡量尺度,是在经济生活甚至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虽然法律监督活动同经济活动有本质的区别,但在追求效益方面则具有一致性。换言之,没有效益的法律监督亦非理想的法律监督。那么,法律监督效益是什么,其具有哪些内涵,又如何才能实现呢?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监督 衡量尺度 诉讼效益 经济活动 经济生活 科技强检 诉讼成本 监督资源 监督活动 非理想
原文传递
强化安全责任事故背后渎职犯罪查处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恒明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8-40,共3页
近年来,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背后隐藏的渎职犯罪问题越来越严重,存在重大责任事故背后必然存在渎职犯罪的现象。从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以及渎职犯罪的发案率调查来看,检察机关的打击手段、力度、效果都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有必要对此... 近年来,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背后隐藏的渎职犯罪问题越来越严重,存在重大责任事故背后必然存在渎职犯罪的现象。从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以及渎职犯罪的发案率调查来看,检察机关的打击手段、力度、效果都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有必要对此类犯罪及其查办工作进行专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责任事故 渎职犯罪 路径 查处 重大责任事故 犯罪问题 安全生产 检察机关
原文传递
死刑二审案件审级对应式公诉模式之改造 被引量:2
3
作者 姚莉 陈虎 李涛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1,共3页
在死刑二审程序中适用"审级对应式"公诉模式,脱离我国目前检察机关办案人员紧张的现实情况,而且也偏离了二审程序作为普通救济程序的基本功能。应当废除死刑二审案件出庭公诉的硬性规定,改由检察机关根据公诉一体化的原理,结... 在死刑二审程序中适用"审级对应式"公诉模式,脱离我国目前检察机关办案人员紧张的现实情况,而且也偏离了二审程序作为普通救济程序的基本功能。应当废除死刑二审案件出庭公诉的硬性规定,改由检察机关根据公诉一体化的原理,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和机构状况自由裁量决定出庭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二审 审级对应 公诉模式
原文传递
对存疑不诉案件刑事赔偿问题的探讨
4
作者 罗长喜 周建高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0-41,共2页
存疑不诉案件的刑事赔偿,在检察机关所办理的刑事赔偿案件中,处于突出的地位。对存疑不诉案件的刑事赔偿,应分别情形而定,既不能一律言赔,也不能一概不赔。同时,应尽快修订国家赔偿法的有关内容,并科学设置赔偿委员会,以保障国家赔偿的... 存疑不诉案件的刑事赔偿,在检察机关所办理的刑事赔偿案件中,处于突出的地位。对存疑不诉案件的刑事赔偿,应分别情形而定,既不能一律言赔,也不能一概不赔。同时,应尽快修订国家赔偿法的有关内容,并科学设置赔偿委员会,以保障国家赔偿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疑不诉案件 刑事赔偿 检察机关 国家赔偿 刑事诉讼法
原文传递
多管齐下 努力推进基层院公信力建设
5
作者 罗继洲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35-36,共2页
基层检察院是做好检察工作的基础,提升基层检察院执法公信力十分重要。一些基层检察院自身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从执法思想上看,执法公信力意识比较薄弱;从领导成员来看,执法公信力共识尚待形成;从执法能力上看,执法公信力认可度... 基层检察院是做好检察工作的基础,提升基层检察院执法公信力十分重要。一些基层检察院自身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从执法思想上看,执法公信力意识比较薄弱;从领导成员来看,执法公信力共识尚待形成;从执法能力上看,执法公信力认可度较低;从管理机制上看,维系执法公信力的制度不健全;从社会形象上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信力 基层检察院 执法思想 检察工作 领导成员 执法能力 管理机制 社会形象
原文传递
从五个方面践行检察管理理念
6
作者 鲁常山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74-75,共2页
强化检察管理,必须率先强化检察管理理念,在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中牢固树立通过科学管理、严格管理解决检察工作突出问题的意识,增强学习和运用在检察管理实践中起引领作用的科学理念,以检察管理的科学化提升依法全面履行各项检察职... 强化检察管理,必须率先强化检察管理理念,在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中牢固树立通过科学管理、严格管理解决检察工作突出问题的意识,增强学习和运用在检察管理实践中起引领作用的科学理念,以检察管理的科学化提升依法全面履行各项检察职责能力和水平的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管理 管理理念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科学管理 检察人员 检察机关 检察工作 严格管理
原文传递
论法律监督效益
7
作者 汪存锋 《民主与法制》 2014年第19期64-66,共3页
随着法律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法律监督效益日益成为一个值得在理论上探讨、在实践上推进的课题。法律监督效益至少包含公正、效率、成本、效果等四个维度。应该综合考虑法律监督权的基本性质、运行规律等因素,综合平衡把握四个维度的... 随着法律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法律监督效益日益成为一个值得在理论上探讨、在实践上推进的课题。法律监督效益至少包含公正、效率、成本、效果等四个维度。应该综合考虑法律监督权的基本性质、运行规律等因素,综合平衡把握四个维度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制改革、队伍建设等工作,提升法律监督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监督工作 监督效益 法律监督权 综合平衡 机制改革 队伍建设 维度 成本
原文传递
利用大数据挖掘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线索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翁跃强 文晓晴 +1 位作者 姜琪 温一浩 《人民检察》 2022年第15期45-50,共6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和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既面临新挑战,也面临新机遇。大数据能为自侦案件线索发现提供新的思路,在刑事侦查和民事执行领域,可运用要素筛查、数据碰撞、关联分析、异常统计等监督模型发现... 在数字经济时代和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既面临新挑战,也面临新机遇。大数据能为自侦案件线索发现提供新的思路,在刑事侦查和民事执行领域,可运用要素筛查、数据碰撞、关联分析、异常统计等监督模型发现违法下行、以罚代刑、制造假案、执行异常等问题,挖掘出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线索。不同的监督模型并非排斥对立,可以整合运用、灵活配置。但数据的获取和共享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应通过主动监督的实战成果赢得各方认同,在监督办案中逐步打破数据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司法工作人员 职务犯罪侦查 线索挖掘
原文传递
“零口供”大宗毒品犯罪案件的证据补查策略
9
作者 余丰泳 《中国检察官》 2023年第12期46-51,共6页
大宗毒品犯罪案件中“零口供”是常态,导致较难查证毒品犯罪完整交易链条,犯罪事实零散不完整,涉案人员的辩解往往有违常理,但又缺少证据予以反驳。因此,此类案件在移送审查起诉时经常处于“半成品”的状态,需要通过补充侦查进行“精加... 大宗毒品犯罪案件中“零口供”是常态,导致较难查证毒品犯罪完整交易链条,犯罪事实零散不完整,涉案人员的辩解往往有违常理,但又缺少证据予以反驳。因此,此类案件在移送审查起诉时经常处于“半成品”的状态,需要通过补充侦查进行“精加工”。提炼总结实际办案中的证据补查策略,通过关注要件事实外的情节,多点拼接整个事实图景,甄别“零口供”中的不真实成分,提高单一证据的真实属性,能够补强和完善证据体系,准确认定毒品犯罪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宗毒品犯罪 零口供 取证难点 补查策略
原文传递
“许诺”讯问策略的适用
10
作者 陈欢 朱丹 《中国检察官》 2014年第14期54-58,共5页
遵循合法性和"不致使社会感到惊讶"标准的许诺讯问策略是抓住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需求,使犹豫不决的犯罪嫌疑人看到从宽从轻处罚的希望,引导其在了解法律精神的基础上做出如实的供述。由于许诺没有强烈的心理强迫,不会造成无辜... 遵循合法性和"不致使社会感到惊讶"标准的许诺讯问策略是抓住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需求,使犹豫不决的犯罪嫌疑人看到从宽从轻处罚的希望,引导其在了解法律精神的基础上做出如实的供述。由于许诺没有强烈的心理强迫,不会造成无辜者产生虚假的认罪供述,是一种获得认可的讯问方法。及时抓住嫌疑人的心态和表现,加强许诺和其他讯问方法的结合运用能够取得有效的讯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实供述 无辜者 从轻处罚 从宽处理 录音录像 量刑建议 强制措施 讯问犯罪嫌疑人 侦查人员 基准刑
原文传递
关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立法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长喜 周建高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1S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人民监督员制度 立法思考 立法进程 立法研究 法制化 范围 法律 扩大 中国 试点
原文传递
基层检察院执法公信力建设探微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继洲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15,共3页
基层检察院是全部检察工作的基础,是检察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的第一线平台。在全国3600多个检察院、23万多名检察干警中,基层检察院机构数、干警数、办案数都在80%以上。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 基层检察院是全部检察工作的基础,是检察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的第一线平台。在全国3600多个检察院、23万多名检察干警中,基层检察院机构数、干警数、办案数都在80%以上。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征程中,基层检察院的作用日益凸显,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要求更加紧迫,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检察院建设 公信力 执法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和谐稳定 依法治国方略 检察干警 检察工作
原文传递
以政治改造为重点开展巡回检察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鲁常山 《中国检察官》 2019年第23期6-8,共3页
对监狱实行巡回检察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罪犯改造质量的重要改革举措。长期以来,监狱检察重点放在对监管执法和监管安全等方面的监督上,缺少对罪犯教育改造,促进监狱把罪犯改造为守法公民等方面的监督力度较弱。巡回检察通过聚... 对监狱实行巡回检察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罪犯改造质量的重要改革举措。长期以来,监狱检察重点放在对监管执法和监管安全等方面的监督上,缺少对罪犯教育改造,促进监狱把罪犯改造为守法公民等方面的监督力度较弱。巡回检察通过聚焦罪犯政治改造,监督监狱提升罪犯改造质量和效果,是检察机关落实讲政治要求,做优常规巡回检察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狱检察 巡回检察 政治改造
原文传递
激发内生动力用好检察指导性案例
14
作者 余书金 田小满 《人民检察》 2023年第S01期98-99,共2页
检察指导性案例对于检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迅速作出回应,对办案过程、办案质量及办案效果产生示范引领作用。对检察指导性案例进行定性分析,总结其深度应用的情况与趋势,有利于检察机关利用案例指导制度积极应对日益复杂的司法实践... 检察指导性案例对于检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迅速作出回应,对办案过程、办案质量及办案效果产生示范引领作用。对检察指导性案例进行定性分析,总结其深度应用的情况与趋势,有利于检察机关利用案例指导制度积极应对日益复杂的司法实践。一、检察指导性案例适用不足的原因(一)理念认识不到位受长期成文法思维的影响,司法实务人员仍然习惯于旧有的法律适用方式,即主要依据对成文法律逻辑演绎“三段论”推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案例指导制度 成文法律 检察工作 检察机关 适用方式 内生动力 逻辑演绎
原文传递
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环节法律监督调查机制的理论与实证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大伟 《中国检察官》 2011年第24期23-26,共4页
一、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环节法律监督调查机制的内涵。
关键词 法律监督 刑罚执行 调查 监管 实证 内涵
原文传递
服刑罪犯财产刑执行之实践检视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大伟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87-93,共7页
财产刑执行关系到刑罚功能和司法权威的实现。当前服刑罪犯财产刑执行过程中,法院判决刑事涉财案件数量多、数额大;监狱服刑罪犯财产执行率低;监狱服刑罪犯中存在一定比例无执行能力的罪犯;部分监狱服刑罪犯存在主客观财产履行不能的困... 财产刑执行关系到刑罚功能和司法权威的实现。当前服刑罪犯财产刑执行过程中,法院判决刑事涉财案件数量多、数额大;监狱服刑罪犯财产执行率低;监狱服刑罪犯中存在一定比例无执行能力的罪犯;部分监狱服刑罪犯存在主客观财产履行不能的困境;法院接收罪犯履行财产刑的程序机制不顺畅。服刑罪犯财产刑执行的掣肘原因包括:机械地将财产刑履行情况视同罪犯"具有悔改表现"认定的关键要素;忽视对罪犯狱外其他财产状况及其是否具有履行能力的调查与核实;对无力履行财产刑的罪犯搞"一刀切",从而产生新的不公平;财产履行存在异化为"花钱买刑"的不当趋势;法院在财产刑执行上存在执行不力、不到位的问题;人民检察院在财产刑执行上缺乏应有的监督力度。应统一财产刑履行与减刑、假释对应的幅度标准,扩大适用财产刑中止执行,引入财产刑减刑制度,建立健全对财产刑执行进行检查监督的工作机制,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解决财产刑执行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刑执行 减刑 假释 中止执行
下载PDF
司法改革背景下“新型检察院”建设的实践——以荆州市检察机关“新型检察院”建设为切入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存锋 《中国检察官》 2014年第15期7-9,共3页
改革创新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和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明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目标和重点。司... 改革创新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和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明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目标和重点。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检察机关的奋斗方向是建设"新型检察院"。一、"新型检察院"建设的实践探索(一)理论创新上的实践探索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引领和推动工作创新、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司法体制改革 政法工作会议 时代精神 奋斗方向 一体化机制 工作职责 刑诉法 执法管理
原文传递
网上衔接网外沟通 推动“两法衔接”工作 被引量:1
18
作者 伍军 陈萌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76-77,共2页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创新工作,在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检察机关构建以“网上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为主导、“网外沟通、有效对接”配套机...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创新工作,在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检察机关构建以“网上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为主导、“网外沟通、有效对接”配套机制为保障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框架,加强对行政执法单位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例的实时巡逻监督和备案审查监督,着力解决行政执法机关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衔接工作 行政执法单位 法律监督职能 经济社会发展 行政执法机关 检察机关 刑事司法 信息共享
原文传递
刑事抗诉视角下检察长列席审委会的法律监督职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存锋 余丰泳 《中国检察官》 2016年第19期7-9,共3页
尽管对检察长能否列席审委会存在不同看法,但根据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定位和"两高"的意见,检察长列席审委会是其法律监督职能的进一步发挥。实践中,检察长列席审委会起到了监督法官向审委会汇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一些... 尽管对检察长能否列席审委会存在不同看法,但根据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定位和"两高"的意见,检察长列席审委会是其法律监督职能的进一步发挥。实践中,检察长列席审委会起到了监督法官向审委会汇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一些其他案外信息的干扰等作用,也进一步审视了检察工作自身的不足,是现实情况下一种重要的法律监督形式,不会破坏控辩平衡,影响审判独立,更不会弱化诉讼监督,变成检法商谈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长列席审委会 法律监督 控辩平衡 商谈决疑
原文传递
检察环节刑事申诉案件实行律师代理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大伟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8-52,共5页
刑事申诉律师代理制度逐步成为未来刑事申诉的重要制度,在明晰刑事申诉律师代理制度的重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之上,分析当前构建检察环节刑事申诉律师代理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妥善解决问题的对策路径,以期构建运行顺畅、高效便捷、... 刑事申诉律师代理制度逐步成为未来刑事申诉的重要制度,在明晰刑事申诉律师代理制度的重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之上,分析当前构建检察环节刑事申诉律师代理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妥善解决问题的对策路径,以期构建运行顺畅、高效便捷、保障权利得以伸张的刑事申诉律师代理制度,从而促进检察环节刑事申诉工作及其律师代理制度得到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环节 刑事申诉 律师代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