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消费时代的社会美学 |
金惠敏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2
|
伦理转向语境中的叙事伦理 |
伍茂国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9
|
|
3
|
听霍尔说英国文化研究——斯图亚特·霍尔访谈记 |
金惠敏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
4
|
当代诗歌批评:一种别样的写作 |
耿占春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5
|
从“碎微空间”到“分形空间”:后现代空间的形态重构及美学谱系新变 |
裴萱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6
|
两个文艺“讲话”的话语意义分析 |
张清民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
7
|
理论没有“之后”——从伊格尔顿《理论之后》说起 |
金惠敏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8
|
一个定义·一种历史——威廉斯对英国文化研究发展史的理论贡献 |
金惠敏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9
|
作为哲学的全球化与“世界文学”问题 |
金惠敏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10
|
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学叙事伦理学 |
伍茂国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1
|
网络小说产业化的流行模式及其影响 |
樊柯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2
|
霍尔的文章,麦克罗比的眼睛——霍尔文化研究三大主题的评议 |
金惠敏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3
|
论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女性气质”——从《第二性》谈起 |
赵思奇
|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14
|
主体性观念的兴起、话语策略及其衰落 |
耿占春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5
|
空间美学的知识谱系与方法论意义 |
裴萱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16
|
现实主义的话语歧变: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一段问题史 |
张清民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7
|
抵抗的力量决非来自话语层面——对霍尔编码/解码模式的一个批评 |
金惠敏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8
|
“道”与“艺”:论苏轼的尚意书法 |
王银辉
张岚媗
|
《中州大学学报》
|
2024 |
0 |
|
19
|
科学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兴起 |
张清民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20
|
无处不在的媒介 |
迈克·费瑟斯通
张清民(译)
陈晶晶(译)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