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时俱进的毛泽东抗战文艺思想
1
作者 郑恩兵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10期14-16,共3页
具有经典意义的毛泽东抗战文艺思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家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基础之上的,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它的提出始终是基于与时俱进的思想根基之上的,毛泽东没有被陈腐的理论教条所迷醉,清醒、理智地从实... 具有经典意义的毛泽东抗战文艺思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家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基础之上的,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它的提出始终是基于与时俱进的思想根基之上的,毛泽东没有被陈腐的理论教条所迷醉,清醒、理智地从实际出发,从时代的具体历史语境着眼,建构以抗战为中心的文艺思想体系,从而使文艺最终成为抗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文艺思想 抗战 农民
下载PDF
赵匡胤祖籍与上世陵寝问题辩证
2
作者 王畅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6-90,共5页
宋人史料记赵匡胤高祖(僖祖)“生于涿,长于燕”、“生于燕蓟”,井记其高、曾、祖三代祖先皆葬幽州;而涿州历史上长期隶属幽州,且曾为幽州治所,井与古幽州另一处治所蓟(今北京市大兴县)紧相毗连。由此可知,一直为史学界认可的赵匡胤祖籍... 宋人史料记赵匡胤高祖(僖祖)“生于涿,长于燕”、“生于燕蓟”,井记其高、曾、祖三代祖先皆葬幽州;而涿州历史上长期隶属幽州,且曾为幽州治所,井与古幽州另一处治所蓟(今北京市大兴县)紧相毗连。由此可知,一直为史学界认可的赵匡胤祖籍“涿州说”不误。“保州说”虽亦有史料记载,实因赵匡胤祖母刘氏为保州人,在战乱中归宁保州并教养所携子孙直至亡故,于是赵匡胤叔伯辈中有落居保州一支,其为赵宋近亲宗族,非为赵氏祖籍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匡胤 祖籍 陵寝 幽州 涿州 保州
下载PDF
鲁迅的复古与反复古--寻找鲁迅的历史方位研究之一
3
作者 张永泉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8-44,共7页
鲁迅的文化观经历了一个由复古向反复古的根本转变,语言文字观的转变则是这一转变的重要标志.文章具体论述了鲁迅语言文字观的转变过程及文化内涵,从而指出,鲁迅文化思想的伟大转折,鲁迅历史角色的最后定位,是在十年沉默期间经过地狱般... 鲁迅的文化观经历了一个由复古向反复古的根本转变,语言文字观的转变则是这一转变的重要标志.文章具体论述了鲁迅语言文字观的转变过程及文化内涵,从而指出,鲁迅文化思想的伟大转折,鲁迅历史角色的最后定位,是在十年沉默期间经过地狱般的逼拶与煎熬,经过痛苦的观察与思考,才在1917年得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 白话文 复古倾向 反复古倾向 鲁迅 历史方位 文学评论 文化思想 鲁迅研究 文学创作 历史角色
下载PDF
燕赵文化的传统内涵与当下解读 被引量:18
4
作者 马春香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3-156,共4页
30多年来,燕赵文化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于燕赵的区域、燕赵文化的传统内涵及形成原因、当前社会背景下的燕赵文化新质等问题,学者们已基本达成共识。"慷慨悲歌、好气任侠"是燕赵文化的基本内涵。当今社会背景下,学界... 30多年来,燕赵文化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于燕赵的区域、燕赵文化的传统内涵及形成原因、当前社会背景下的燕赵文化新质等问题,学者们已基本达成共识。"慷慨悲歌、好气任侠"是燕赵文化的基本内涵。当今社会背景下,学界以"新河北人文精神"的探讨为契机,将燕赵文化内涵解读为"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赵文化 传统内涵 当下解读
下载PDF
走不出的怪圈——丁玲晚年心态探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永泉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29-36,共8页
丁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十年浩劫之后 ,结束了二十余年流囚生活 ,一向以尊重自我、渴望自由、为追求健全的社会和合理的人生而奋斗的丁玲 ,没能象读者所期望的那样浓笔重书 ,揭露极左路线给她自己 ,同时给全民... 丁玲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十年浩劫之后 ,结束了二十余年流囚生活 ,一向以尊重自我、渴望自由、为追求健全的社会和合理的人生而奋斗的丁玲 ,没能象读者所期望的那样浓笔重书 ,揭露极左路线给她自己 ,同时给全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 ,而是陷入一个永远走不出的怪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周扬 怪圈 心态
下载PDF
河北人文精神的历史阐释与当代置换(专题讨论)——人文关怀与构建“和谐河北”的价值取向——关于河北当代人文精神的社会化实践问题 被引量:15
6
作者 方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8-192,共5页
本组专题文章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深入解析。方伟对河北当代人文精神的社会化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燕赵文化人文精神是悲情情结、英雄意识、兼纳包客、变异情势和保守朴实所集合同构而成的,河北当代人文精神建设需... 本组专题文章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深入解析。方伟对河北当代人文精神的社会化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燕赵文化人文精神是悲情情结、英雄意识、兼纳包客、变异情势和保守朴实所集合同构而成的,河北当代人文精神建设需要在对之现代性的梳理与阐释的基础上进行其自身的置换和构建。方伟还认为,在河北经济文化与社会不断发展中的“和谐河北”建设,欲实现这种精神价值理念上的社会化转换,通过物质发展、经济生活本身去间接地感知、传达,当会起到直接地以精神思想和文化活动去宣传、灌输所不能起到的也不可被替代的实际作用。张川平认为,自古以来在河北人文精神的生成、传承过程中,战争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战争的磨炼才使得燕赵人养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和精神气质。黄建生认为,人文精神是文学艺术的灵魂,文学艺术总是充溢着人文精神,因此,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和人类美好的精神创造,文学艺术在培育新的河北人文精神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马春香认为,河北人文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奉献进取、创新发展、诚实守信、质朴务实等四个方面,这一精神在河北努力建设文化大省及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将日益显示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人文精神 人文关情 战争 文学艺术 精神动力
下载PDF
从革命女性到女性革命——丁玲创作对女性解放的探求 被引量:10
7
作者 杜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41,共4页
丁玲带着她的梦珂、莎菲们登上文坛,但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还没有为这些“ 革命女性”准备现实的土壤。1929年,长篇小说《韦护》标志着丁玲创作从“革命女性”向 “女性革命”的转变。在这里,为了肯定革命的必要性,丁玲不惜用大量笔... 丁玲带着她的梦珂、莎菲们登上文坛,但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还没有为这些“ 革命女性”准备现实的土壤。1929年,长篇小说《韦护》标志着丁玲创作从“革命女性”向 “女性革命”的转变。在这里,为了肯定革命的必要性,丁玲不惜用大量笔墨礼赞爱情。但 丁玲毕竟是忠实于自我的作家,到延安后,1942年3月8日前写下的《“三八节”有感》标志 着丁玲对女性解放的探寻已经超越了革命的现实功利层面,又回到人性解放的大主题上来。 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探索之后,丁玲的女性观注入了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她的创作向往 在“人”的意义上建构真实的女性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女性解放 文学创作 主题 女性观
下载PDF
宏大叙事在当下文学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 被引量:11
8
作者 池笑琳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117,共4页
关键词 宏大叙事 文学艺术 价值 革命历史题材 新中国成立 《解放》 艺术作品 长篇小说
原文传递
自我的确证与救赎——评严歌苓长篇小说《芳华》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川平 《武陵学刊》 2018年第1期117-121,共5页
《芳华》是严歌苓创作的一部极具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描写一群跳"红色芭蕾"的部队文工团员舞台上下的生活。在这一特定群体的人际关系和政治生态中,刘峰和何小曼的处境较为特殊,前者是雷锋式的圣贤,后者是被厌弃的角色。经过&... 《芳华》是严歌苓创作的一部极具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描写一群跳"红色芭蕾"的部队文工团员舞台上下的生活。在这一特定群体的人际关系和政治生态中,刘峰和何小曼的处境较为特殊,前者是雷锋式的圣贤,后者是被厌弃的角色。经过"触摸事件"的洗礼,二人在剧烈的人生震荡中把握自我,救赎自我,渐次抵达"人"的层面。林丁丁、萧穗子等人作为"触摸事件"的当事者和旁观者,参与了对他人命运的"塑造",她们也从不同的起点,走上自我确证和救赎的坎坷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华》 严歌苓 “触摸事件” 自我确证 救赎
下载PDF
《真定路学乐户记》补释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春香 《文物春秋》 2007年第6期71-75,共5页
本文就《文学遗产》和《文物春秋》发表的两篇文章对《真定路学乐户记》碑文的释读、句读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从真定路学的建制和规模所体现的元代当政皇帝的治政措施、真定路学礼乐生员的分布与真定的历史文化氛围等方面,指出了该... 本文就《文学遗产》和《文物春秋》发表的两篇文章对《真定路学乐户记》碑文的释读、句读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从真定路学的建制和规模所体现的元代当政皇帝的治政措施、真定路学礼乐生员的分布与真定的历史文化氛围等方面,指出了该碑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真定路学乐户记》碑 礼乐户 史料价值
下载PDF
《诗经》异文简论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树波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4-33,共10页
异文既是一个校勘学术语,也是一个文字学术语,《诗经》异文属于前者而义兼后者,是指《诗经》305篇原文,在不同传本中,或被各类著作引用中,所出现的文字上的互异。以《诗经·卫风·淇奥》“赫兮咀兮”句中的“咀”字为例... 异文既是一个校勘学术语,也是一个文字学术语,《诗经》异文属于前者而义兼后者,是指《诗经》305篇原文,在不同传本中,或被各类著作引用中,所出现的文字上的互异。以《诗经·卫风·淇奥》“赫兮咀兮”句中的“咀”字为例。嗵音宣,毛《诗》如字作嗵,鲁《诗》作炬,齐《诗》作喧,韩《诗》作宣又作憧。对于毛《诗》的嗄字来讲,炬、喧、宣、值是异文。对于韩《诗》的宣字和谊字来讲,咀、垣、喧是异文。鲁《诗》齐《诗》亦然。韩《诗》自身的宣和煊,也是异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异文 简论 《诗》 文字学 校勘学 术语
原文传递
由科学与人权并重到德赛两先生并举——五四时期陈独秀思想的重要转折,兼论鲁迅的启蒙思想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永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17,共14页
关键词 “五四时期” 思想特征 陈独秀 五四运动史 人权 鲁迅 启蒙思想
下载PDF
抗日战争与中国文学地理变迁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维国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8-192,共5页
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学地理发生了两个向度的变迁,一是文学中心的广泛流布;二是形成了色彩迥然不同的文学区域。这些变迁的文学史意义主要在于扩大了新文学的生存空间和传播领域,改善了文学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同时为中国文学的多样化发展提... 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学地理发生了两个向度的变迁,一是文学中心的广泛流布;二是形成了色彩迥然不同的文学区域。这些变迁的文学史意义主要在于扩大了新文学的生存空间和传播领域,改善了文学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同时为中国文学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自足的空间,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多样化发展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文学中心 文学区域 文学地理
下载PDF
“大众话语”的转换与生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维国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6期122-127,共6页
“大众话语”的核心内涵是 :知识分子只有深入大众生活 ,同工农群众相结合 ,通过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把立足点移到工农大众一方面来 ,移到无产阶级一方面来 ,才能最终有所作为。文学领域的“大众话语”由政治领域转换而来 ,它在 2 0世纪 ... “大众话语”的核心内涵是 :知识分子只有深入大众生活 ,同工农群众相结合 ,通过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把立足点移到工农大众一方面来 ,移到无产阶级一方面来 ,才能最终有所作为。文学领域的“大众话语”由政治领域转换而来 ,它在 2 0世纪 4 0年代中期的解放区文坛生成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话语 毛泽东 延安文艺整风 转换 形成
下载PDF
孔子“文质彬彬”的服饰美学思想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子谔 《邯郸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
孔子儒家服饰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文化千祀不易的历史积淀和深厚基础。本文着重阐扬孔子关于“文质彬彬”的观念形态的“质”即服饰以“礼乐”文化为底蕴的“内容”,与服饰的形制、颜色、纹饰、佩饰及质料等“形式”即“文”之... 孔子儒家服饰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文化千祀不易的历史积淀和深厚基础。本文着重阐扬孔子关于“文质彬彬”的观念形态的“质”即服饰以“礼乐”文化为底蕴的“内容”,与服饰的形制、颜色、纹饰、佩饰及质料等“形式”即“文”之间的辩证统一的服饰审美文化观念。这不仅是孔门儒家,也是中国古代服饰美学思想目的论的核心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孔子 服饰审美文化 观念形态 文化观念 辩证统一 古代服饰 目的论 中国 儒家
下载PDF
受虐的身体与受控的主体——论王小波小说的虐恋描写及其实质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川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72,共8页
王小波的文学创作,充斥着"捆绑"和"鞭打"等诸般"虐恋"表象和形式要素,但却不是以表现"虐恋"为主旨的"色情作品",而是以类似"虐恋"活动爱好者和参与者的游戏和狂欢的写作心... 王小波的文学创作,充斥着"捆绑"和"鞭打"等诸般"虐恋"表象和形式要素,但却不是以表现"虐恋"为主旨的"色情作品",而是以类似"虐恋"活动爱好者和参与者的游戏和狂欢的写作心态,揭示现实权力关系架构和运作中施暴一方强加于受害一方的肉体痛苦和精神屈辱,"虐恋"表象反映的是"施虐/受虐"实质,受虐的身体对应着受控的主体,因而从身体叙事这一特殊角度呈现出主体建构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波 虐恋 施虐/受虐 身体叙事 主体建构
下载PDF
解放区文学女性“翻身”话语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霞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49,共5页
解放区小说中关于女性的“翻身”讲述着力于从“阶级论”的纬度考察分析女性受压迫的历史与现实,将妇女苦难的根源归结为封建统治和阶级压迫。然而,在挣脱了封建枷锁、获得了现实解放的同时,女性却失落了作为一个性别群体的独特的精神... 解放区小说中关于女性的“翻身”讲述着力于从“阶级论”的纬度考察分析女性受压迫的历史与现实,将妇女苦难的根源归结为封建统治和阶级压迫。然而,在挣脱了封建枷锁、获得了现实解放的同时,女性却失落了作为一个性别群体的独特的精神性存在。女性的真正解放,还需要一个更为漫长的历史时代的演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区 女性 翻身 受难 革命 解放
下载PDF
贾平凹小说的结构迁衍及其意象世界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川平 《河北学刊》 2001年第3期64-67,共4页
贾平凹在小说结构处理上的 (由简单到复杂 ,由技法的生涩到圆熟 ,由刻意于技法的营造到追求技法的隐蔽性等 )一系列变化 ,说明其小说形式的日臻完善。同时 ,他对意象的择取和展现亦随小说外部结构的变化而更加繁复、深邃、寓意丰富且极... 贾平凹在小说结构处理上的 (由简单到复杂 ,由技法的生涩到圆熟 ,由刻意于技法的营造到追求技法的隐蔽性等 )一系列变化 ,说明其小说形式的日臻完善。同时 ,他对意象的择取和展现亦随小说外部结构的变化而更加繁复、深邃、寓意丰富且极具动感。结构与意象的互动共进 ,标志着贾平凹在虚与实、形而上与形而下两者交融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小说 结构 意象 混茫 形而上 形而下
下载PDF
论贾平凹的城乡观及其演变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川平 《商洛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13,33,共14页
从城乡问题的渊源、实质入手,以贾平凹的城乡生活经历为立论的根据和参照,按发表和出版的顺序重点分析了贾平凹自《商州》至《高老庄》的五部长篇小说,概括了他的城乡观内涵、文学呈现形态及其形成和演变的轨迹。贾平凹城乡观的得失对... 从城乡问题的渊源、实质入手,以贾平凹的城乡生活经历为立论的根据和参照,按发表和出版的顺序重点分析了贾平凹自《商州》至《高老庄》的五部长篇小说,概括了他的城乡观内涵、文学呈现形态及其形成和演变的轨迹。贾平凹城乡观的得失对我们了解中国社会现实及做出相应对策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长篇小说 城乡观 渊源 实质 演变
下载PDF
阶级话语的转换与形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维国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7-58,61,共3页
文章从知识考古学的视角考察中国现当代文坛阶级话语的形成过程,认为这一话语模式由政治 领域转换而来,形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苏区文坛。苏区文学的文学史价值在于它将阶级话语这一 新的文学话语引入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坛。
关键词 阶级话语 苏区 转换 形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