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科学与人权并重到德赛两先生并举——五四时期陈独秀思想的重要转折,兼论鲁迅的启蒙思想特征
被引量:4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17,共14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参考文献39
-
1彭明..五四运动史[M],1984.
-
2魏宏运主编..中国现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64.
-
3新青年,. 被引量:1
-
4青年杂志,. 被引量:1
-
5丁守和..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传播[M],0:页.
-
6陈廷湘主编..中国现代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591.
-
7任建树著..陈独秀大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730.
-
8王元化著..清园近思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40.
-
9陈独秀.《一九一六年》[J].青年杂志,(1916). 被引量:18
-
10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J].青年杂志,1916,1. 被引量:99
共引文献299
-
1黄书泉.“我”与“我们”——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两类书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4):41-46. 被引量:2
-
2李世安.从中西比较的角度看儒家文化中的人权思想[J].史学理论研究,2004(3):29-34. 被引量:10
-
3支克坚.从鲁迅到毛泽东——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革命文艺思潮的变化,兼论周扬和胡风在变化中的地位[J].鲁迅研究月刊,2004(8):4-17. 被引量:5
-
4黄华文.对五四民主启蒙运动的审视[J].理论学刊,2001(1):83-86. 被引量:3
-
5张恒.对中国现行政党制度的文化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4):34-36. 被引量:3
-
6刘保昌.中国现代文学进化观与道家文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60-65.
-
7黄修己.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文学评论,2004(5):5-13. 被引量:20
-
8刘忠.革命文学中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6):79-82.
-
9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的哲学建构[J].文学评论,2002(2):107-116. 被引量:9
-
10刘堃.从散文看鲁迅与周作人精神特质比较[J].鲁迅研究月刊,2004(10):76-8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108
-
1乐琼.从鲁迅翻译风格的改变论洋文“洋味”不可失[J].时代文学,2009(2):155-158. 被引量:1
-
2赵慧.“有意味的形式”——《孤独者》细读[J].文教资料,2006(4):40-41. 被引量:1
-
3周立平.论鲁迅小说中的反讽艺术[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0(1):84-85. 被引量:3
-
4朱华.新文化运动初期的人权思想初探[J].史林,2002(1):94-97. 被引量:2
-
5何家栋.鲁迅为什么不谈民主[J].粤海风,2006(3):65-68. 被引量:1
-
6李俏梅.鲁迅、汪曾祺和余华三部复仇小说之比较[J].广东社会科学,2006(1):137-142. 被引量:4
-
7赵歌东.从鲁迅译《一个青年的梦》看《呐喊·自序》[J].东岳论丛,2006,27(1):112-115. 被引量:3
-
8钱理群.“鲁迅”的“现在价值”[J].社会科学辑刊,2006(1):178-181. 被引量:12
-
9朱正.重读鲁迅杂文[J].鲁迅研究月刊,2006(1):21-26. 被引量:1
-
10李亮.鲁迅与《会稽郡故书杂集》[J].鲁迅研究月刊,2006(1):61-7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4
-
1崔靖,付伟强,李强,姜振昌.2006年中国鲁迅研究综述[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7(1):50-59.
-
2方舒杨.鲁迅翻译探源[J].科技信息,2010(17):105-105.
-
3李龙,余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域下的人权保障[J].现代法学,2015,37(2):10-15. 被引量:5
-
4武智,鲁东海.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与流——以《新青年》陈独秀文章为理解和解释线索[J].历史教学(上半月),2019,0(5):42-51.
二级引证文献5
-
1刘艳红,夏伟.法治反腐视域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新路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1):89-99. 被引量:76
-
2王建国,谷耿耿.新时代监察改革深化的法治逻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2):52-60. 被引量:9
-
3方歆然,许清清.我国收养制度的理论基础、立法演进及其完善[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6):39-46. 被引量:1
-
4黄攀.国家监察赔偿必要性之证成与立法路径探讨[J].新疆社科论坛,2021(1):42-48. 被引量:3
-
5王香霞.儿童收养登记审查问题研究[J].市场周刊,2021,34(11):164-167.
-
1舒芜.重在思想革命─—周作人论新文学新文化运动[J].中国文化,1995(1):245-255. 被引量:1
-
2刘作忠.周策纵的中国心[J].湘潮,2000(1):54-57.
-
3加春阳.陈独秀思想中的“海派文化”探析[J].魅力中国,2011(7):281-281.
-
4万良慧.评周策纵的《五四运动史》[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5):87-89.
-
5唐世政.川东烈士陵再谒父叔墓(二首)[J].岷峨诗稿,2013,0(3):6-7.
-
6徐胜洪.七律——国庆六十周年有感[J].公民与法治,2009(10):50-50.
-
7吴景平.彭明先生的学术成就、思想和风范[J].北京党史,2009(2):41-43.
-
8刘作忠.浮海著禁书——周策纵和《五四运动史》[J].书屋,2004(11):48-51. 被引量:2
-
9朱零.风马牛:梁启超与胡兰成[J].美文(上半月),2011(4):3-9.
-
10马以鑫.“五四”思潮史论纲[J].文艺理论研究,1997(2):35-3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