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Te心电图特征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20
1
作者 谢娅娟 王成 孟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2期2212-221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T波顶点至T波终末段(Tp-Te)的心电图特征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接受治疗的AM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其病情分为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和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T波顶点至T波终末段(Tp-Te)的心电图特征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接受治疗的AM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其病情分为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和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观察两组患者Tp-Te心电图特征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前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酐蛋白I(CTnl)]、心率变异性[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相邻RR之差>50 ms的个数占总RR间期的百分比(PNN50)]的差异,分析AMI患者Tp-Te心电图特征与心功能指标和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结果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Tp-Tc、Tp-Te/QT较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长;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SV、LVEF低于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NT-proBNP、CTnl水平高于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患者的SDNN、SDANN、RMSSD和PNN50水平低于无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组;AMI患者的Tp-Tc、Tp-Te/QT与NT-proBNP、CTnl水平呈正相关,与SV、LVEF、SDNN、SDANN、RMSSD和PNN50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AMI患者Tp-Te心电图特征与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室性心律失常 心功能
下载PDF
黛力新联合多潘立酮片对伴有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志娟 刘晓超 +2 位作者 刁卓 曾会 唐玉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5期40-41,90,共3页
目的研究黛力新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伴有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FD患者按等距随机抽样法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 目的研究黛力新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伴有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FD患者按等距随机抽样法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抑郁、焦虑评分及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抑郁及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腹泻、口干、恶心等不良反应,治疗后复查心电图、血常规及肝肾功等均无明显异常。结论与单纯使用多潘立酮相比,黛力新联合多潘立酮片可显著提高治疗FD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焦虑 抑郁 黛力新 多潘立酮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或胃癌前病变临床效果及并发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珣 曾会 +2 位作者 陈志娟 刁卓 司毅 《临床误诊误治》 2021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或胃癌前病变临床效果,并对其并发出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确诊30例早期胃癌及66例胃癌前病变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记录并发...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或胃癌前病变临床效果,并对其并发出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确诊30例早期胃癌及66例胃癌前病变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记录并发症、复发及生存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或胃癌前病变患者并发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均成功切除病灶组织,整块切除96例(100%),完全切除93例(96.88%),治愈性切除90例(93.75%);并发出血22例(22.92%),穿孔3例(3.12%)。术后1年复发率为2.08%,术后1年生存率为96.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病变部位位于胃上2/3和病灶直径≥1.5 cm的早期胃癌或胃癌前病变患者并发出血率高于年龄<65岁、病变部位位于胃下1/3和病灶直径<1.5 cm的早期胃癌或胃癌前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部位位于胃上2/3和病灶直径≥1.5 cm为影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或胃癌前病变患者并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或胃癌前病变患者病灶整块切除率高,病变部位位于胃上2/3和病灶直径≥1.5 cm为影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或胃癌前病变患者并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出血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RIP3及TNF-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刁卓 刘晓超 +1 位作者 唐玉虎 王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4期2283-2287,共5页
目的:探讨RIP3、TNF-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5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IP3 mRNA及TNF-α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相关性;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IP3及TNF... 目的:探讨RIP3、TNF-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5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IP3 mRNA及TNF-α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相关性;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IP3及TNF-α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RI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指标的mRNA的表达情况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进一步分析RIP3 mRNA及TNF-αmRNA在胃癌中表达呈负相关(r=-0.492,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RIP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34.5%)明显低于对照组(67.3%);TNF-α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61.8%)明显高于对照组(3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淋巴结转移越多、TNM分期越高、浸润越深,RIP3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但TNF-α与之相反,两者均与性别、年龄无关。RIP3与TNF-α呈负相关(r=-0.489,P<0.05)。结论:胃癌中可能存在RIP3/TNF-α信号通路上调,RIP3参与细胞程序化坏死可能是导致胃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RIP3 TNF-Α MIRNA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织化学法
下载PDF
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ESD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与SATB2的相关性
5
作者 金瑞 余涛 陈志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与特异性AT序列结合蛋白2(SATB2)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8例结直肠NENs患者,均行ESD治疗。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 目的探讨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与特异性AT序列结合蛋白2(SATB2)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8例结直肠NENs患者,均行ESD治疗。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和随访结果,包括整块切除率、切缘阳性率、淋巴结转移率。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直肠NENs患者ESD后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TB2对患者ESD后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158例患者ESD均为整块切除,整块切除率为100.00%,14例(8.86%)患者切缘阳性。随访期间淋巴结转移21例(13.29%)纳入转移组,无淋巴转移137例纳入对照组。两组的肿瘤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管浸润、SATB2阳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管浸润为结直肠NENs患者ESD后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SATB2阳性为保护性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SATB2对结直肠NENs患者ESD后淋巴结转移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7(95%CI 0.626~0.867),灵敏度为57.69%,特异度为91.67%。结论结直肠NENs患者ESD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与肿瘤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管浸润、SATB2表达相关,其中SATB2可作为患者淋巴结转移评估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淋巴管浸润 特异性AT序列结合蛋白2
下载PDF
不同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曾会 王珣 +4 位作者 王成 张芳 姚春蓉 唐玉虎 陈志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6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GU)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6例Hp性GU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3例,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兰索拉唑)和观察组(43例,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目的探讨不同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GU)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6例Hp性GU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3例,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兰索拉唑)和观察组(43例,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Hp根除率、疼痛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与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联方案治疗Hp性GU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兰索拉唑 幽门螺旋杆菌 胃溃疡
下载PDF
高龄胃癌患者微创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
7
作者 杨丽萍 司毅 任广卓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6期2806-2810,共5页
目的研究微创胃癌根治术治疗高龄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3年9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23例行微创胃癌根治术治疗的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早期(术后1周内)是否发生并发... 目的研究微创胃癌根治术治疗高龄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3年9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23例行微创胃癌根治术治疗的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早期(术后1周内)是否发生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发生并发症组115例、未发生并发症组308例。统计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单因素分析(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应构建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预测模型。结果发生并发症组中男78例、女37例,年龄(88.08±2.85)岁,体重指数(BMI)(22.77±2.23)kg/m2,肿瘤长径≥4 cm 71例、<4 cm 44例;未发生并发症组中男185例、女123例,年龄(83.46±2.07)岁,BMI(22.81±2.21)kg/m2,肿瘤长径≥4 cm 176例、<4 cm 13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并发症组的年龄、术前合并症、术中出血量、脉管侵犯、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与未发生并发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高龄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偏高(OR=1.514,95%CI=1.167~1.965)、术前合并症(OR=1.766,95%CI=1.322~2.361)、术中出血量≥200 ml(OR=1.501,95%CI=1.116~2.018)、脉管侵犯(OR=1.395,95%CI=1.090~1.786)、血清PA水平偏低(OR=1.484,95%CI=1.148~1.919)(均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当logit(P)>12.91时,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62,95%CI=0.687~0.826,灵敏度为79.65%,特异度为61.90%。结论年龄偏高、术前合并症、术中出血量≥200 ml、脉管侵犯、血清PA水平偏低均为影响微创胃癌根治术治疗高龄胃癌患者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对有以上特征微创胃癌根治术治疗的高龄胃癌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其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高龄 胃癌根治术 微创 早期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干预对策
下载PDF
胃间质瘤双镜联合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辉 赵立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9期3097-3101,共5页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双镜联合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2例胃间质瘤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在胃镜与腹腔镜联合下完成手术,其中胃局部切除29例,远端胃切除2例,近端胃切...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双镜联合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2例胃间质瘤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在胃镜与腹腔镜联合下完成手术,其中胃局部切除29例,远端胃切除2例,近端胃切除1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120)ml、中位数42ml,手术时间为25-140min、中位数58min,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为38-79h,中位数53h,术后住院时间为5-12天,中位时间5.7天。32例患者除1例出现胆汁返流性胃炎和另1例左侧胸腔积液外,其余30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证实此组病例均为胃间质瘤,均达到R0切除,核分裂象为(3.6±0.5)个/50个高倍视野,其中极低危组3例,低危组22例,中危组5例,高危组2例。7例中高危胃间质瘤病人均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服药期间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32例患者短期随访1-3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其中2例高危患者分别随访30及26个月,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胃间质瘤双镜联合技术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腹腔镜 胃间质瘤 治疗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血清hs-CRP、IL-6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谢娅娟 王成 靳伟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9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实施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92例,收集时间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实施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92例,收集时间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复发分为复发组41例、未复发组51例。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检测血清hs-CRP、IL-6的水平,并探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检测血清hs-CRP、IL-6水平与复发的关系。结果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体质指数(BMI)、吸烟、病程、合并糖尿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合并高血压患者比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检测血清hs-CRP、IL-6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的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显著低于未复发组(P<0.05)。血清hs-CRP、IL-6水平升高、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降低、合并高血压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hs-CRP、IL-6水平升高,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降低可能会增加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心电图 F波 振幅 复发
下载PDF
泮托拉唑钠治疗轻度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对血清淀粉酶、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珣 韩一梅 +2 位作者 曾会 王成 司毅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钠对轻度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淀粉酶、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8例轻度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钠对轻度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淀粉酶、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8例轻度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钠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周。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症状缓解时间,并分析2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淀粉酶、前白蛋白、白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变化,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热、腹痛及呕吐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TNF-α、IL-6、白细胞计数、血清淀粉酶和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泮托拉唑钠能够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和白细胞升高,降低患者血清淀粉酶和白蛋白水平,增高前白蛋白水平,对轻度急性胰腺炎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泮托拉唑钠 血清淀粉酶 前白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下载PDF
汉中地区有上消化道症状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曾会 王珣 +5 位作者 王成 张芳 姚春蓉 唐玉虎 陈志娟 范莉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8期8-9,共2页
目的分析汉中地区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有上消化道症状患者640例纳入本研究,对所有患者行Hp检查,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Hp阳性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640例有消化道症... 目的分析汉中地区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有上消化道症状患者640例纳入本研究,对所有患者行Hp检查,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Hp阳性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640例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Hp阳性率为72.03%。饮酒、胃癌、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均为有消化道症状患者Hp阳性发生的危险因素,经济收入、反流性食管炎为有消化道症状患者Hp阳性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Hp感染在汉中地区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临床中应对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开展Hp感染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培养健康理念,以降低Hp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症状 幽门螺旋杆菌 危险因素 汉中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致肝癌患者癌组织miRNA-145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东红 王芳 +1 位作者 谭玉娥 司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1期2128-2130,共3页
【目的】探析乙肝肝硬化致肝癌患者癌组织miRNA-145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的74例乙肝肝硬化致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术中留取癌组织标本,进行癌组织中miRNA-145表达的检测及实时... 【目的】探析乙肝肝硬化致肝癌患者癌组织miRNA-145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的74例乙肝肝硬化致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术中留取癌组织标本,进行癌组织中miRNA-145表达的检测及实时定量RT-PCR、细胞增殖检测及侵袭试验,根据miRNA-145浓度分为50nmol/L、100nmol/L、150nmol/L,对照组为体脂质体处理。结合临床探讨乙肝肝硬化致肝癌患者的miR—NA-145表达、miRNA-145对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侵袭与转移能力的影响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与人肝癌HepG2细胞株的miRNA-145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时各组细胞相对增殖(D49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h与72h时,miRNA-145转染不同浓度组的细胞相对增殖(D490)均低于脂质体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相对穿出小室膜的肿瘤细胞数为(0.29±0.05)个,低于脂质体处理组的(0.36±0.1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145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长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NA-145的表达可抑制肿瘤增殖、控制肿瘤进展,并减弱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能力、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并发症 肝硬化/并发症 肝肿瘤/病因学 肝肿瘤/病理学 微RNAS
下载PDF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纪全 赵立志 +5 位作者 申力 申志成 柏巍松 王志伟 王守立 陈志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使用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使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使用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使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精神健康与躯体健康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扫除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手术治疗结肠癌对患者机体损伤及情绪状态影响小,术后可快速康复,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手术 结肠癌
下载PDF
汉中市城区健康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成 金瑞 蒲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5期96-97,107,共3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汉中市城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特点,为该地区上消化道疾病的诊疗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础。方法对陕西省汉中市城区2010年10月至2015年8月符合相关要求的单位职工及城市居民健康体检报告共计3 2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人... 目的了解陕西省汉中市城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特点,为该地区上消化道疾病的诊疗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础。方法对陕西省汉中市城区2010年10月至2015年8月符合相关要求的单位职工及城市居民健康体检报告共计3 2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人群行幽门螺杆菌测定(^(14)C呼气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 214人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测定呈阳性的有1 746例,阳性率为54.32%。年龄分布以31~40岁为最高峰,阳性率为69.06%,男女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0.12%和46.54%;高收入体检者(月收入高于4 000元)和低收入体检者(月收入低于4 000元)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1.09%和43.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中市城区健康人群中的Hp感染率较高,在健康体检中开展Hp普查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果胶铋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合并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格桃 曾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9期21-22,共2页
目的分析果胶铋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合并慢性胃炎(CG)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Hp阳性合并CG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研究... 目的分析果胶铋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合并慢性胃炎(CG)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Hp阳性合并CG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果胶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GE2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合并CG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且安全性高,这可能与PGE2水平提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果胶铋
下载PDF
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对索拉非尼治疗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晓超 陈志娟 何创业 《肝脏》 2019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评价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对索拉非尼治疗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患者第1次射频消融治疗后1周开始口服索拉非尼,起始剂量为每次400 mg,2次/d,一个疗程4周,共进行6个疗程。每疗程开始前检查患者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影... 目的评价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对索拉非尼治疗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患者第1次射频消融治疗后1周开始口服索拉非尼,起始剂量为每次400 mg,2次/d,一个疗程4周,共进行6个疗程。每疗程开始前检查患者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状态等,如出现不良反应则药量减半或暂停用药,待不良反应减轻后恢复初始剂量,若无不良反应出现则长期维持。结果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整体中位生存时间为16周,95%CI为10.12~21.88周。其中高LDH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0周,95%CI为14.98~25.02周;正常LDH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6周,95%CI为11.54~20.46周;Log-rank检验P=0.032,风险比为2.79,95%CI为1.62~3.60。高LDH组患者中共有14例达到客观有效,比例为34.15%;共有24例患者达到临床获益,比例为58.54%,临床获益显著高于正常LDH组。高LDH组发热/乏力,白细胞减少与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高水平LDH肝癌患者索拉非尼的疗效与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索拉非尼 肝癌
下载PDF
VEGFR-3、APC、P53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辉 金瑞 +1 位作者 郑鸾鸾 毛渭东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结肠腺瘤息肉病(APC)和抑癌基因(P53)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行胃切除及胃镜活检标本130例,其中肠上皮化生35例、异型增生42例...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结肠腺瘤息肉病(APC)和抑癌基因(P53)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行胃切除及胃镜活检标本130例,其中肠上皮化生35例、异型增生42例、胃癌53例,另选取同期32例胃癌手术标本断端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检测不同组织中VEGFR-3、APC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R-3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且异型增生组织中VEGFR-3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肠上皮化生和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APC蛋白在胃癌、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分化程度为低中分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VEGFR-3阳性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VEGFR-3和P53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APC蛋白阳性表达率低,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且VEGFR-3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胃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前状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基因 结肠腺瘤状息肉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淋巴转移
下载PDF
ZNF281对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辉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7年第5期573-576,共4页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281(ZNF281)基因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于本院就诊的9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2例患者结直肠癌组织、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以及淋巴结中...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281(ZNF281)基因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于本院就诊的9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2例患者结直肠癌组织、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以及淋巴结中的ZNF28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ZNF281蛋白高表达患者有74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高表达30例,转移淋巴结中高表达41例,癌组织以及转移淋巴结中表达程度相比于正常组织明显要高(P<0.05)。远处转移患者的结肠癌组织中ZNF281蛋白表达情况明显高于非远处转移患者(P<0.05)。结论 ZNF281蛋白表达和结直肠癌密切相关,表达越高,预示患者病情越重,尤其是出现远处转移患者,ZNF28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蛋白281 结直肠癌 侵袭转移
下载PDF
伊立替康与替吉奥联合治疗胃癌同时性肝转移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辉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676-678,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伊立替康与替吉奥联合治疗胃癌同时性肝转移临床疗效。方法入组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65例,选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化疗方案:伊立替康180 mg/m2,静滴,d1;替吉奥胶囊60 mg/m2,2次/d,d1~d14。每个周期21天,经... 目的:回顾性分析伊立替康与替吉奥联合治疗胃癌同时性肝转移临床疗效。方法入组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65例,选用伊立替康联合替吉奥化疗方案:伊立替康180 mg/m2,静滴,d1;替吉奥胶囊60 mg/m2,2次/d,d1~d14。每个周期21天,经4个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结果此组65例患者中3例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25例疾病稳定,19例疾病进展。临床有效率32.3%(21/65),疾病控制率70.8%(46/65),中位缓解期为6.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7个月。此组患者不良反应为:①恶心、呕吐Ⅰ/Ⅱ度(63.0%);②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Ⅲ/Ⅳ度(38.2%);③延迟性腹泻发生率为74.5%,其中严重36.0%(Ⅲ/Ⅳ度);④脱发Ⅰ/Ⅱ度(58.7%);⑤其他:口腔黏膜炎、皮肤毒性等(23.0%)。结论立替康与替吉奥联合方案治疗胃癌同时性肝转移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基本可耐受,对于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替吉奥 胃肿瘤 肝转移癌
下载PDF
松果菊苷对结肠癌SW480细胞体内外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一梅 靳伟民 +2 位作者 曾会 王成 张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1542-1549,共8页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对结肠癌细胞体内外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体外实验:以松果菊苷0(作为空白对照)、10、25、50μmol/L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24 h后,采用克隆形成实验、BrdU染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测...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对结肠癌细胞体内外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体外实验:以松果菊苷0(作为空白对照)、10、25、50μmol/L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24 h后,采用克隆形成实验、BrdU染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能力。(2)体内实验:将60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松果菊苷10、25、50 mg/kg组,每组15只。给予所有裸鼠背部皮下注射人结肠癌SW480细胞悬液构建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同时,松果菊苷10、25、50 mg/kg组裸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应浓度的松果菊苷溶液,空白对照组裸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注射28 d。记录裸鼠存活情况和移植瘤体积。给药结束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移植瘤中Ki67、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标记(TUNEL)法测定移植瘤中肿瘤细胞的凋亡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移植瘤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松果菊苷10、25、50μmol/L组细胞克隆数量、BrdU阳性细胞百分比均降低,细胞凋亡率均增加,侵袭细胞数目和划痕闭合率均降低,呈剂量依赖性,松果菊苷25、50μmo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松果菊苷10、25、50 mg/kg组裸鼠存活率均增加,移植瘤体积均减小,移植瘤细胞凋亡率均增加,移植瘤中VEGF、Ki67、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均降低,E-cadherin、cl-caspase-3和cl-caspase-9表达水平均升高(P <0.05或P <0.01),呈剂量依赖性,松果菊苷25、50 mg/k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松果菊苷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体内外增殖、侵袭和转移,促进移植瘤裸鼠存活,其机制与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调控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苷 结肠癌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转移 裸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