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受精中非优质胚胎的最佳移植策略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鲜红 王芳 +3 位作者 滕文顶 张攀 何生燕 段霜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7年第10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非优质胚胎的最佳移植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4~2015年首次移植胚胎全部为非优质胚胎的周期资料共550例,其中冻融非优质胚胎移植组157例,新鲜非优质胚胎移植组39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非优质胚胎的最佳移植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4~2015年首次移植胚胎全部为非优质胚胎的周期资料共550例,其中冻融非优质胚胎移植组157例,新鲜非优质胚胎移植组39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冻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43.31%)比新鲜周期(34.86%)更高(P<0.05);两组胚胎种植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碎片原因形成的非优质胚胎在冻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均显著高于发育速度异常的非优质胚胎(P<0.05)。结论冻融胚胎移植可改善非优质胚胎患者的临床结局,特别是以胚胎碎片原因形成的非优质胚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非优质胚胎 玻璃化冷冻 妊娠率 种植率
原文传递
地西他宾诱导睾丸畸胎瘤细胞F9凋亡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滕文顶 鲜红 +4 位作者 李瑞文 张攀 何生燕 杨东 王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6-70,共5页
通过研究地西他宾对睾丸畸胎瘤细胞系F9的潜在影响及相关机制,探讨地西他宾对男性生殖系统肿瘤潜在的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地西他宾处理后的F9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实验组凋亡细胞群(54.12%±16.73%)较... 通过研究地西他宾对睾丸畸胎瘤细胞系F9的潜在影响及相关机制,探讨地西他宾对男性生殖系统肿瘤潜在的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地西他宾处理后的F9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实验组凋亡细胞群(54.12%±16.73%)较对照组(3.21%±1.02%)明显增加(P<0.05);实验组F9细胞Bcl-2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aspas-3和Bad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实验组F9细胞胞浆内H2O2的水平(108.35±13.05)较对照组(18.21±6.56)明显增加(P<0.01).综上,地西他宾能够体外诱导小鼠睾丸畸胎瘤细胞F9发生凋亡,其机制与提高胞浆内氧化自由基H2O2水平并进一步启动内外源性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宾 睾丸畸胎瘤 细胞凋亡 自由基
下载PDF
38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邝莉 李敏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8期93-94,共2页
总结了38例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征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预见性护理、腹腔引流穿刺术病人护理、OHSS患者妊娠护理等。认为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可有效地改善症状和促进康复。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症 护理
下载PDF
哪些不孕不育患者适合做试管婴儿
4
作者 何生燕 《我和宝贝》 2021年第1期25-25,27,共2页
不孕不育是不孕症和不育症的统称,一般指夫妻双方正常性生活1年以上,且没有采用人工手段避孕,无法成功受孕的情况。试管婴儿是一种临床辅助生殖手段,可帮助不孕不育患者解决怀孕困扰,但也受一些条件的限制,不孕不育患者应到正规的生殖... 不孕不育是不孕症和不育症的统称,一般指夫妻双方正常性生活1年以上,且没有采用人工手段避孕,无法成功受孕的情况。试管婴儿是一种临床辅助生殖手段,可帮助不孕不育患者解决怀孕困扰,但也受一些条件的限制,不孕不育患者应到正规的生殖医学机构进行咨询,在具备行“试管婴儿”的指征后,再进行试管助孕,但试管婴儿并非不孕不育患者的唯一选择,还应根据不孕不育症的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管婴儿 正常性生活 不孕不育症 不孕不育患者 辅助生殖 生殖医学 不孕症 人工手段
下载PDF
女性血脂异常对体外受精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滕文顶 张攀 +3 位作者 鲜红 王芳 袁东智 岳利民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8年第4期78-81,共4页
目的通过对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妇女血脂指标与其获卵数、胚胎发育以及妊娠结局的分析,探讨脂代谢异常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接受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且排除男... 目的通过对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妇女血脂指标与其获卵数、胚胎发育以及妊娠结局的分析,探讨脂代谢异常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接受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且排除男方因素所致不孕妇女914例的资料。根据血脂实验室检查结果将入选对象分为两组,血脂异常组184例和血脂正常组730例。分析两组的一般情况、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抗苗勒氏管激素、不孕年限及不孕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脂正常组相比,血脂异常组的体质量指数高于血脂正常组,促性腺激素使用天数和使用量增加,获卵数减少,流产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可利用胚胎率、植入率以及临床妊娠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女性血脂异常因影响生殖功能进而影响辅助生育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胚胎质量
原文传递
IVF-ET中卵裂球多核胚胎发育潜力的分析
6
作者 滕文顶 鲜红 +4 位作者 王芳 杜昊轩 孟祥黔 张小建 单旭东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86,共9页
为研究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中卵裂球多核胚胎的发育潜力及临床妊娠结局,研究分析第2天(D2)不同类型卵裂球多核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染色体整倍体率及解冻囊... 为研究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中卵裂球多核胚胎的发育潜力及临床妊娠结局,研究分析第2天(D2)不同类型卵裂球多核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染色体整倍体率及解冻囊胚周期的临床结局.对于优质胚胎,D2单卵裂球多核与非多核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和可用囊胚形成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D2多卵裂球多核胚胎与非多核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和可用囊胚形成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于非优质胚胎,D2多卵裂球多核胚胎与非多核胚胎的囊胚形成率有显著差异(P<0.05);D2单卵裂球多核胚胎、D2多卵裂球多核胚胎与非多核胚胎的可用囊胚形成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D2单卵裂球多核胚胎与非多核胚胎形成的可用囊胚的染色体整倍体率无显著差异(P>0.05).D2单卵裂球多核胚胎组囊胚解冻周期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活产率与非多核胚胎组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对于优质胚胎,D2单卵裂球多核胚胎与非多核胚胎具有相似的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形成率和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裂球多核胚胎 囊胚形成率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临床结局
原文传递
睾丸精子对提高隐匿精子症患者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妊娠率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易疆莺 王雪梅 +3 位作者 郭微 程强军 杨付桥 李瑞文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7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隐匿精子症患者不同周期使用射出精子和睾丸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21对(共111个周期)进行ICSI助孕治疗的隐匿精子症患者夫妇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隐匿精子症患者不同周期使用射出精子和睾丸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21对(共111个周期)进行ICSI助孕治疗的隐匿精子症患者夫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精子来源分为射出精子组(n=65)和睾丸精子组(n=46)。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睾丸精子组的女方年龄、男方年龄均显著大于射出精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动精子百分率、双原核(2PN)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精子组种植率、妊娠率显著高于射出精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匿精子症患者采用睾丸精子会获得更高的种植率和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精子 射出精子 隐匿精子症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下载PDF
DDX25在男性不育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滕文顶 鲜红 +4 位作者 李瑞文 张攀 何生燕 易疆莺 王芳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6年第8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DDX25蛋白在男性不育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的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不孕症科就诊的62例男性不育症患者及46位正常体检者的精液标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精液标本中DDX25... 目的探讨DDX25蛋白在男性不育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的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不孕症科就诊的62例男性不育症患者及46位正常体检者的精液标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精液标本中DDX25的表达情况,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精液氧化应激(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精子动态图像检测分析系统计数精子存活率。结果不育患者精液标本中DDX25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不育患者精液标本中ROS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精子存活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男性不育患者中DDX25的表达明显降低,其表达水平与精液ROS水平呈负相关,与精子存活率呈正相关,预示DDX25可能在男性不育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DDX25 氧化应激 精液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原文传递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原因及临床策略 被引量:7
9
作者 王雪梅 王芳 张攀 《西部医学》 2021年第10期1517-1521,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技术(IVF-ET)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以期最大限度降低OHSS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生殖中心进行IVF/ICSI(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助孕的1187例...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技术(IVF-ET)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以期最大限度降低OHSS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生殖中心进行IVF/ICSI(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助孕的1187例患者(A组)发生OHSS的临床资料,按是否重度OHSS分为OHSS组和非OHSS组,进行原因分析;2018年本中心IVF助孕的1412例患者(B组)采取降低重度OHSS的发生率的临床策略并实施。比较措施实施前A组(2017年)和实施后B组(2018年)的相关数据资料。结果A组(2017年)与B组(201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窦卵泡数(AFC)等无明显差异(P>0.05);2017年我院生殖中心促排卵治疗周期中共发生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症OHSS患者10例,发生率为0.87%(10/1187),其中发生重度OHSS组与非OHSS组的年龄与体重指数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发生重度OHSS组患者的AFC和抗苗勒氏管激素(AMH)高于非OHSS组,扳机日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均高于非OHSS组(P<0.05);使用拮抗剂方案比例、促性腺激素(Gn)用量、因OHSS风险行全胚冻存比例均低于非OHSS组(P<0.05),单胚胎移植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2018年重度OHSS发生率为0.28%(4/1412),较2017年降低(P<0.05),平均Gn启动量、Gn总量及Gn天数均较2017年减少(P<0.05),拮抗方案使用比例、全胚冻存例数及单胚胎移植占比增加(P<0.05),平均扳机日E2水平降低(P<0.05)。结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技术治疗中,通过各个环节实施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易感因素的临床策略,使患者在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技术获益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单胚胎移植 全胚冷冻 临床策略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生育力保护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玲 王芳 林永红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4年第4期11-16,共6页
2022年末,中国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下降0.94个千分点[1]。可能有以下原因:其一为21~35岁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并且呈持续减少趋势;其二受生育观念变化、婚育推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继续下降;其三妇科恶... 2022年末,中国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下降0.94个千分点[1]。可能有以下原因:其一为21~35岁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并且呈持续减少趋势;其二受生育观念变化、婚育推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继续下降;其三妇科恶性肿瘤患病年轻化,越来越多患妇科恶性肿瘤的女性还未完成生育。虽然癌症及其他重大疾病的治疗水平得到巨大提高,但常见的抗肿瘤治疗易导致生育功能下降,这使得生育力保护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保留生育手术 生育力保存 辅助生殖技术
原文传递
畸形精子症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段霜 鲜红 +4 位作者 王芳 滕文顶 张攀 何生燕 杨付桥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1年第4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男性精子畸形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7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讨男性精子畸形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7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正常形态精子比率将其分为3组:A组,重度畸形精子症组,精子形态正常率<1%,共191例;B组,畸形精子症组,精子形态正常率1%~4%,共367例;C组,为对照组,精子形态正常率≥4%,共195例。结果与C组相比,A组、B组的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数均显著下降(P<0.01);A组行常规IVF时,受精率有下降(P<0.01)。所有周期中,A组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授精占比显著增加(P<0.01),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较C组有所下降,流产率有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畸形并伴有活力异常时,受精率和优胚率下降显著(P<0.01),但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VF中精子畸形仅在其同时伴有精子活力下降时,对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有影响,对妊娠结局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畸形精子 妊娠率 种植率
原文传递
MnTBAP对精子超快速冷冻后动力、凋亡及DNA碎片的影响
12
作者 程强军 何生燕 +2 位作者 胡小霞 李胜超 王芳 《生物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629-634,共6页
[目的]探究锰卟啉(MnTBAP)对精子超快速冷冻后动力学参数、细胞凋亡及DNA碎片的影响。[方法]选择35名体检健康男性精液进行超快速冷冻,以甘油-蛋黄-枸橼酸(GYC)作为基础冷冻剂,随机分为Control组(冷冻前)、M0组(GYC)、M10组(GYC+10μmol... [目的]探究锰卟啉(MnTBAP)对精子超快速冷冻后动力学参数、细胞凋亡及DNA碎片的影响。[方法]选择35名体检健康男性精液进行超快速冷冻,以甘油-蛋黄-枸橼酸(GYC)作为基础冷冻剂,随机分为Control组(冷冻前)、M0组(GYC)、M10组(GYC+10μmol/L MnTBAP)、M20组(GYC+20μmol/L MnTBAP)、M40组(GYC+40μmol/L MnTBAP),在液氮中保存72 h后复苏,CASA系统检测精子动力学参数[曲线速度(VCL),平均路径速度(VAP),侧摆幅度(AL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DNA碎片指数(DFI),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0组精子总活力、顶体完整性、VCL、VAP、ALH降低,畸形率、细胞凋亡率、DFI升高;与M0组比较,M10组、M20组、M40组精子总活力、顶体完整性、VCL(50.16±8.12 vs 35.67±7.16/38.13±8.05/44.92±7.63)μm/s、VAP(29.51±6.11 vs 19.63±4.36/19.87±5.2/22.57±5.84)μm/s、ALH(3.24±2.16 vs 2.51±1.26/2.96±1.59/3.25±1.35)μm/s升高,畸形率、细胞凋亡率(16.95±6.37 vs 12.62±4.05/9.38±3.12/6.03±2.39)%、DFI(22.15±4.12 vs 18.01±3.05/17.21±3.24/13.56±2.14)%降低,且M40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最好(P<0.05)。[结论]MnTBAP能提高精子超快速冷冻后运动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和DNA碎片性,且添加40μmol/L剂量效果最好,可作为保护剂应用于精液冻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卟啉 超快速冷冻 精子动力学参数 细胞凋亡 DNA碎片指数 总活力 畸形率 顶体完整性
原文传递
抗氧化物原花青素对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易疆莺 滕文顶 +3 位作者 王芳 王雪梅 鲜红 张攀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1年第10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抗氧化物原花青素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周期中人类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目的探讨抗氧化物原花青素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周期中人类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行ICSI治疗周期321例,共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837枚,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原花青素组两组,原花青素组在人未成熟卵母细胞IVM培养液中添加原花青素,对照组不添加原花青素。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两组培养液中培养24 h,观察两组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以及囊胚形成率,并通过荧光染料Hoechst33342对胚泡进行染色,检测囊胚的总细胞数。结果无论是GV期还是MI期卵母细胞,原花青素组的成熟率、可利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受精率和卵裂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花青素组孵化囊胚细胞总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添加原花青素能提高人类未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和胚胎发育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未成熟卵母细胞 抗氧化物 体外成熟 发育潜能
原文传递
PDCA循环管理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鲜红 滕文顶 +4 位作者 王芳 张攀 段霜 杨付桥 杜昊轩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185-1190,共6页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方案对辅助生殖助孕治疗中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临床效果的影响,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PDCA质量管理工具要求,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生殖中心ICSI质量现状,选定质量改进主题,分析影响ICSI质...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方案对辅助生殖助孕治疗中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临床效果的影响,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PDCA质量管理工具要求,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生殖中心ICSI质量现状,选定质量改进主题,分析影响ICSI质量相关因素,设立改进目标,确定要因,制定改进措施,对ICSI技术各质量环节进行持续改进,并根据PDCA循环管理结果建立ICSI助孕治疗实验室标准作业流程。对比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ICSI治疗的2057个周期的患者资料,比较PDCA管理前后ICSI各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纳入的2057个ICSI周期中,女性平均年龄(33.55±5.94)岁,不孕年限(4.50±3.98)年。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案后,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生殖中心行ICSI治疗患者的实验室各关键质量指标均逐步提升并稳定在较高水平;与2015年相比,2021年的受精率(88.03%vs.78.98%)、卵裂率(98.65%vs.94.73%)、优胚率(38.20%vs.24.09%)及临床妊娠率(52.50%vs.36.05%)均显著提高(P<0.001)。结论采用PDCA管理方法对ICSI技术进行质量管理,能显著提升并稳定ICSI助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PDCA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体外受精失败患者行早期补救性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治疗结局分析
15
作者 鲜红 滕文顶 +4 位作者 王芳 张攀 段霜 杨付桥 杜昊轩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2年第11期69-73,共5页
目的 分析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失败后采用早期补救性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early rescue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R-ICSI)治疗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 目的 分析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失败后采用早期补救性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early rescue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R-ICSI)治疗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接受助孕治疗的1 5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精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R-ICSI组为IVF失败后行R-ICSI治疗的患者,共146例;ICSI组为直接行ICSI治疗的患者,共173例;IVF组采用常规IVF受精方式治疗,共1 219例。比较3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体外受精及临床结局情况。结果 R-ICSI组的精子密度、活率、前向运动率和精子形态正常率[(67.47±59.21)×10^(6),(62.46±20.77)%,(46.45±17.96)%,(2.31±1.51)%]较ICSI组[(43.02±49.81)×10^(6),(50.20±28.19)%,(37.59±23.36)%,(1.90±1.32)%]高,但低于IVF组[(86.70±59.33)×10^(6),(74.08±18.13)%,(56.78±15.44)%,(3.03±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CSI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及可用胚胎率(85.32%,97.51%,63.42%)与ICSI组(84.69%,97.79%,60.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胚率(31.40%)较IVF组(36.82%)有下降(P<0.05);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29.63%,42.62%)低于ICSI组(35.50%,54.91%)(P<0.05),流产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CSI组和ICSI组原发不孕患者占比高于IV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VF失败患者行R-ICSI治疗可增加可利用胚胎数目,获得与直接ICSI相似的临床结局,但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有下降;对精液质量处于临界状态的原发不孕患者应直接采用ICSI治疗以避免受精失败的发生,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受精失败 早期补救性ICSI 着床率 临床妊娠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