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与静息代谢目标值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朝晖 苏磊 +1 位作者 廖银光 刘志锋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观察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与静息代谢目标量达标与否对其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监测93例危重症病人的静息代谢,并记录入住ICU前7 d热量摄入情况,根据实际摄入热量与静息代谢值的百分比,将病人分为未达标组(n=63)与达标组(n=30)。分... 目的:观察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与静息代谢目标量达标与否对其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监测93例危重症病人的静息代谢,并记录入住ICU前7 d热量摄入情况,根据实际摄入热量与静息代谢值的百分比,将病人分为未达标组(n=63)与达标组(n=30)。分析两组病人热量摄入对ICU停留时间(LOS)、机械通气时间(MVD)、住院时间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病死危险因素。结果:达标组平均热量摄入高于未达标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达标组MVD时间亦少于未达标组(P<0.05)。两组病人在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热量累积负平衡是独立死亡危险因素,而蛋白摄入百分比是保护因素。结论:适当的热量和蛋白质支持能改善危重症病人的预后,加强热量需求的监测,可有效地预防营养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摄入 预后 静息代谢 危重症病人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豚鼠心肌细胞膜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力 刘伊丽 +1 位作者 刘杰 金春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6,共4页
研究KATP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 (Nic)对豚鼠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特异性荧光探针 ,观察不同剂量的Nic及KATP通道阻滞剂格列本脲 (Gli)引起急性分离的豚鼠心肌细胞膜电位 ,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值的变化 .Nic1... 研究KATP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 (Nic)对豚鼠心肌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特异性荧光探针 ,观察不同剂量的Nic及KATP通道阻滞剂格列本脲 (Gli)引起急性分离的豚鼠心肌细胞膜电位 ,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值的变化 .Nic1mmol·L- 1引起细胞膜电位在 1min内迅速超极化〔膜电位荧光值减少 ( 75± 12 ) %〕 ,Gli 3μmol·L- 1可阻断其变化 ;0 .1和 1mmol·L- 1Nic可使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和膜电位荧光值在 1,2 ,5min分别增加( 12± 3) %和 ( 32± 8) % ,( 2 5± 6) %和 ( 39± 9) % ,( 34± 6) %和 ( 4 5± 12 ) % ;3μmol·L- 1Gli可抑制其变化 .结果说明低浓度Nic只引起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 ,高浓度Nic还可使细胞膜电位发生超极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心肌 线粒体 细胞膜 膜电位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血糖水平及血糖变异性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朝晖 苏磊 +3 位作者 吴金春 谭戬浩 廖银光 刘志峰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43-64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和血糖波动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多发伤患者人住重症监护病房(ICU)72h内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率(GluCV)。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249例)及死亡组(51例...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和血糖波动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多发伤患者人住重症监护病房(ICU)72h内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率(GluCV)。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249例)及死亡组(51例),比较两组间GluAve、GluSD、GluCV。将GluAve分为5个亚组(3.9~5.5、5.6-6.6、6.7-7.7、7.8-9.9、≥10.0mmol/L)、GluCV分为4个亚组(〈15%、15%-30%、30%-50%、〉50%),分别分析不同亚组间院内病死率,并分析不同GluAve水平、GluCV亚组的病死率。采用多因素]ogistic回归分析多发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cluAve(mm01/L)、GluSD(mmol/L)、GluCV均高于存活组[11.31+4.38比8.50+3.40,2.85+1.94比1.87±1.67,(28.30±23.08)%比(20.90±13.70)%,均P〈0.05]。随GluAve、GluCV逐渐上升,病死率也逐渐升高(χ2=26.332、P=0.000,χ_2^2=65.522、P=0.000)。在GluAve7.8-9.9mmol/L亚组中,GluCV〈15%亚组及GluCV〉50%亚组的病死率分别为9.09%(3/33)与46.15%(6/13,P〈0.01),而GluAve≥10.0mm01]L亚组内相应病死率分别为21.05%(4/19)和61.54%(8/13,P〈0.05)。多因素logistie回归分析中,GluAve、GluCV为死亡危险因素[GluAve优势比(OR)=1.150,95%可信区间(95%CI)为(1.042,1.270),P=0.006;GluCVOR=1.022,95%C1为(0.999,1.040),P=0.040],而GluSD对死亡无影响。结论GluAve、GluCV升高与多发伤死亡显著相关,控制血糖及血糖波动可能是减少多发伤死亡的重要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血糖变异性 血糖 预后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急性颅脑损伤术后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邓庆华 戴建强 +1 位作者 吴新文 李建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急性颅脑损伤后24 h内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的成年患者60例,术后维持镇静12 h。按照术后采用的镇静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咪达唑仑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急性颅脑损伤后24 h内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的成年患者60例,术后维持镇静12 h。按照术后采用的镇静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咪达唑仑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30例。分别于术毕(T0)、术后3 h(T1)、术后6 h(T2)、术后12 h(T3)监测每位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血清S-100B蛋白(S-100B)、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结果患者术后HR、MAP及血糖维持稳定,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比咪达唑仑组患者明显偏低(P<0.05)。2组患者术后S-100B、MDA浓度均逐渐降低,SOD活性逐渐升高,而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维持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有益于脑损伤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颅脑损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营养目标摄入对临床预后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朝晖 苏磊 +2 位作者 廖银光 刘志锋 刘俊灵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 观察给脓毒症患者提供不同水平的目标能量对其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研究,应用间接测热法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158例脓毒症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B、C组分别以静息代谢... 目的 观察给脓毒症患者提供不同水平的目标能量对其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研究,应用间接测热法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158例脓毒症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B、C组分别以静息代谢值<90%、90%~ 110%、>110%作为营养目标值,分析各组能量摄入、机械通气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及28 d、60d生存率.结果入住ICU前7d每天能量摄入情况:A、B、C组能量目标值(kJ/d:7 075.0±1 046.5、5 667.8±1 908.8、4 428.8±1 377.8)、实际摄入能量(kJ/d:4 671.6±1 205.6、5655.3±1 373.0、6053.0±1 557.2)、肠内能量摄入量(kJ/d:2051.1±1046.5、3980.9±1 586.5、5 337.2±2 921.8)、平均摄入率[(66.0±15.8)%、(100.0±5.7)%、(134.0±19.7)%]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肠外能量补充量明显高于A组、B组(J/d:2 055.3±273.4比427.0±273.4、473.0±332.0,均P<0.05);3组间静脉葡萄糖输液所提供能量及异丙酚所供应的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A组和C组(d:8.4±6.3比11.0±8.2、17.8±13.0,P>0.05和P<0.05),ICU住院时间也短于A组和C组(d:11.0±6.4比14.9±9.6、17.8±13.0,P>0.05和P<0.05).A、B、C组总住院时间(d:32.0±22.5、26.8±7.0、30.4±21.4)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91.1%(51/56)、84.0%(42/50)、90.4%(47/52)]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3组28 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145,P=0.076);A组、C组60d生存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C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F=9.284,P=0.010).结论对脓毒症患者早期无论是高热量或是低热量提供能量,其长期预后均不利,而恰当的目标能量供应可减少并发症,提高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能量 能量摄入 预后 脓毒症 静息代谢
原文传递
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军 张源源 +5 位作者 刘泽 肖飞 孙杰 俞宙 郭振辉 苏磊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5期409-411,共3页
目的动态监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APACHEⅢ评分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2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复苏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的血浆BNP水平,同时测PCT... 目的动态监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APACHEⅢ评分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2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复苏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的血浆BNP水平,同时测PCT、HLA-DR及APACHEⅢ评分。结果复苏治疗1周后,8例复苏成功患者(复苏成功组)血浆BNP、PCT水平及APACHEⅢ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HLA-DR呈明显上升趋势(均P<0.05);42例复苏后病情无好转或加重者(复苏不成功组)血浆BNP、PCT水平及APACHEⅢ评分呈持续或进行性上升趋势,HLA-DR呈明显下降趋势(均P<0.05);复苏1周,12例死亡(死亡组),其中3例死亡当天BNP水平高达4000 ng/L以上,7例达3000 ng/L以上;3组患者复苏前血浆BNP水平、APACHEⅢ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PCT、HLA-DR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BNP水平越高,预后越差;血浆BNP水平可作为评价老年脓毒性休克疗效与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老年人 脓毒性休克 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 APACHEⅢ评分
下载PDF
环状钢丝电极补救性经胸壁紧急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马骏 苏磊 +4 位作者 邱建 何建新 易绍东 向定成 徐琳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补救性紧急心脏起搏的有效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情况。方法18例住院期间发生心搏骤停或缓慢心率患者,在常规经锁骨下或颈内静脉途径紧急心内膜起搏,但因穿刺静脉未成功或起搏电极未进人右心室,而采取补救性经胸壁环状... 目的探索一种补救性紧急心脏起搏的有效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情况。方法18例住院期间发生心搏骤停或缓慢心率患者,在常规经锁骨下或颈内静脉途径紧急心内膜起搏,但因穿刺静脉未成功或起搏电极未进人右心室,而采取补救性经胸壁环状钢丝紧急心内膜心脏起搏。结果5例心室起搏未夺获心室;其余13例均可起搏夺获心室,未发生心脏压塞的严重并发症。11例患者有效起搏心脏并抢救成功,其中心脏静止3例,心室纤颤经电击除颤后心脏停搏2例,室性心动过速同步电复律后心脏停搏1例,Ⅲ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极缓慢交界性逸博4例,高血钾伴极缓慢室性心率1例。8例成功夺获心室者心脏停搏至心脏穿刺时间较5例起搏未成功夺获心室者明显缩短[(17.6±4.6)min比(26.4±5.4)min,P〈0.05]。结论环状钢丝电极经胸壁紧急心内膜心脏起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心脏紧急起搏方法;有助于迅速建立有效的紧急心脏起搏。当常规经静脉途径心脏起搏不成功时,应果断改用经胸壁钢丝电极紧急心内膜心脏起搏,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脏起搏 人工 电极 环状钢丝
原文传递
重度脓毒症患者能量平衡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朝晖 苏磊 +2 位作者 廖银光 刘志锋 刘俊灵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观察行机械通气的重度脓毒症患者累积能量平衡状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测定60例严重脓毒症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MREE),以此为目标营养值给予能量热卡;观察记录每日能量摄入、开始喂养时间、并发症... 目的观察行机械通气的重度脓毒症患者累积能量平衡状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测定60例严重脓毒症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MREE),以此为目标营养值给予能量热卡;观察记录每日能量摄入、开始喂养时间、并发症及预后,计算每周能量累积平衡,分析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结果患者能量不足第1周占66.7%,能量负平衡在4周内均存在,其中前2周与目标能量值有较大差异(t=4.661,P=0.000;t=2.79,P=0.007)。相关性分析表明,能量负平衡与感染、在ICU停留时间相关(P〈0.05),而与机械通气时间及28d死亡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避免能量摄入不足,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脓毒症 能量平衡 预后 肠内营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龄患者介入治疗后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熊日成 向定成 +3 位作者 俞宙 龚志华 邱健 洪长江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高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安全性。方法:将接受PCI的416例ACS患者分为非高龄组(A组,年龄<75岁,n=315例)和高龄组(B组,年龄≥75岁,n=101例)。随访观察2...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高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安全性。方法:将接受PCI的416例ACS患者分为非高龄组(A组,年龄<75岁,n=315例)和高龄组(B组,年龄≥75岁,n=101例)。随访观察2组患者一般情况、冠心病危险因素、合并用药、支架植入情况及2组在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情况,比较2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负荷量比例、坚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间及不良反应(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并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B组中高血压病史患者多,而A组中高脂血症、吸烟史患者多(P<0.05)。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负荷量、阿司匹林长期维持及氯吡格雷维持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2%和4.0%(P>0.05),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阿司匹林长期维持治疗、氯吡格雷维持治疗时间超过12个月、合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是ACS患者PCI后长期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并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分别为0.048、5.396、0.181,均P<0.05],而高龄、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史、抗凝治疗、阿司匹林负荷量治疗、氯吡格雷负荷量治疗等均非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75岁以上的高龄ACS患者PCI后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发生率与75岁以下人群相比并未明显增加,但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仍需注意防止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一年的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熊日成 向定成 +1 位作者 俞宙 邱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02-2203,共2页
目的:观察冠脉支架术后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安全性。方法:将行冠脉支架术的611例冠心病患者按年龄分为4组。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4组靶血管重建率、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的发生率。结果:靶血管再通治疗发生率、出血、血小... 目的:观察冠脉支架术后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安全性。方法:将行冠脉支架术的611例冠心病患者按年龄分为4组。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4组靶血管重建率、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的发生率。结果:靶血管再通治疗发生率、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元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金属裸支架、回旋支病变、合并糖尿病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951、4.073和4.215,均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靶血管重建率及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并未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冠脉支架术 氯吡格雷 安全性
下载PDF
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熊日成 向定成 +1 位作者 俞宙 邱健 《西部医学》 2010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行冠脉支架术的611例冠心病患者按病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n=424)和稳定性心绞痛组(SAP,n=187)。两组在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合应用(最短1个月...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行冠脉支架术的611例冠心病患者按病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n=424)和稳定性心绞痛组(SAP,n=187)。两组在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合应用(最短1个月,31.8%超过12个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至随访结束。比较两组联合应用抗血小板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性死亡、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复发进行靶血管再通治疗)及抗血小板副作用(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发生76例心血管事件(死亡15例,心肌梗死10例、靶血管再通治疗45例,卒中6例);稳定性心绞痛组发生25例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性死亡8例,心肌梗死1例,靶血管再通治疗14例,卒中2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负荷量差异有显著性,联合应用超过12个月例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抗血小板副作用(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安全、有效,可减少冠脉支架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抗血小板药物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支架 抗血小板药 有效与安全性
下载PDF
并存症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戴建强 郑国栋 +4 位作者 张亮达 黄显华 许文平 邓小玲 夏虹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并存症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入住骨科重症监护病房的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117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骨折类型、术前并存症的有无及种类数目和手术预后。按手术预后将患... 目的探讨并存症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入住骨科重症监护病房的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117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骨折类型、术前并存症的有无及种类数目和手术预后。按手术预后将患者分为康复组和术后院内死亡组。单因素分析明确术后院内死亡的潜在预测因素后,将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前无并存症者仅23例(19.7%),并存症1种者94例(80.3%),术后院内死亡10例(8.5%),术后院内死亡的预测因素为术前并存呼吸疾病和并存症3种或以上。结论根据术前并存症可预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预后,术前应充分评估和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并存症 高龄患者 手术预后
下载PDF
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经鼻气管导管拔除的指针和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戴建强 尹庆水 +3 位作者 夏虹 郑国栋 张亮达 黄显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术后经鼻气管导管拔除的指针和方法。方法 187例行TARP内固定手术成年患者,术前均经鼻腔放置加强型气管导管,术毕留置气管导管并口腔填塞纱条压迫止血。术后第1天起每日进行拔管指针评估,在神... 目的探讨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术后经鼻气管导管拔除的指针和方法。方法 187例行TARP内固定手术成年患者,术前均经鼻腔放置加强型气管导管,术毕留置气管导管并口腔填塞纱条压迫止血。术后第1天起每日进行拔管指针评估,在神志清楚、咳嗽能力及呼吸循环功能正常、伤口无裂开出血前提下,依据气囊漏气试验(CLT)指导拔管,CLT阴性者即行常规拔管。若术后第3天CLT仍阳性则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FBA)试拔管。记录拔管后喘鸣和24 h内再插管率,分析该拔管方法的优点和安全性。结果术后第1、2天常规拔管者分别为69、82例。第3天常规拔管15例,其余21例采用FBA试拔管,其中11例拔管成功,10例试拔管后出现喘鸣和呼吸困难而留管至第4天。第4天6例常规拔管,4例FBA拔管成功。第1~4天常规拔管者中喘鸣发生例数分别为4、6、1、1例(共12例),其中1例于拔管后4 h被迫再次插管。FBA拔管成功者中没有出现拔管后喘鸣和需再插管。结论严格掌握拔管指针和拔管方法,TARP内固定术后患者大多能在术后2 d内顺利拔除气管导管。CLT结合FBA拔管安全有效,能避免拔管后24 h内再插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经鼻气管导管 拔管 气囊漏气试验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后神经功能改善程度与血小板活化状态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忠志 王军 +1 位作者 赵智刚 万娅莉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28-530,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对神经功能的改善程度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探讨二者间的临床联系及机制。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36例,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选择性动脉内溶...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对神经功能的改善程度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探讨二者间的临床联系及机制。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36例,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每位患者在溶栓治疗前、治疗后1 d、7 d及30 d分别检测静脉血血小板活化状态标志物CD62P、CD63及血栓素B2(thromboxare B2,TXB2)水平;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溶栓后,患者CD62P、CD63及TXB2下降(P<0.05);显效组患者CD62P、CD63及TXB2下降程度高于无效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后显效者血小板活化降低程度高于无效者,观察血小板活化状态变化有助于对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动脉溶栓 血小板活化状态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
原文传递
严重创伤脓毒症患者早期临床预警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智刚 李波 唐忠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严重创伤脓毒症患者的早期预警方法。方法选择2012-01/2013-06月作者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严重创伤患者62例,根据是否并发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所有患者于治疗的第1、4、7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类白细...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严重创伤脓毒症患者的早期预警方法。方法选择2012-01/2013-06月作者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严重创伤患者62例,根据是否并发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所有患者于治疗的第1、4、7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R)表达率,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IL-6、IL-10的表达,并在相同时间点观察APACHEⅡ评分变化。结果患者血清IL-6含量在治疗的第1、4、7天时脓毒症组含量高于非脓毒症组(P<0.01或P<0.05);血清IL-10含量在不同时间时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外周血白细胞HLA-DR表达率在治疗的第7天脓毒症组低于非脓毒症组(P<0.05);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在治疗的第4、7天时脓毒症组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血清IL-6高表达,对伤后并发脓毒症具有一定临床预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脓毒症 白介素-6 白介素-10 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
原文传递
钢丝电极心脏穿刺心内膜起搏对活体犬正常搏动心肌的影响
16
作者 马骏 苏磊 +4 位作者 邱建 赖晃文 刘林 徐琳 肖育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7-630,共4页
目的:观察钢丝电极对活体动物正常心跳情况下心脏穿刺心内膜起搏中起搏参数及心脏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6只杂种犬麻醉及开胸后,使用环状钢丝电极和钩状钢丝电极分别在右心室相应的4个部位行心脏穿刺心内膜起搏(每只犬各接受... 目的:观察钢丝电极对活体动物正常心跳情况下心脏穿刺心内膜起搏中起搏参数及心脏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6只杂种犬麻醉及开胸后,使用环状钢丝电极和钩状钢丝电极分别在右心室相应的4个部位行心脏穿刺心内膜起搏(每只犬各接受8次穿刺),测定每个部位每个电极的有效起搏时间、起搏参数和穿刺并发症(出血时间及出血量);最终两种电极各完成24次测定操作,比较两组各测定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心脏起搏成功率均为100%;环状钢丝电极组有效起搏心脏操作时间稍短于钩状钢丝电极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18.4±2.3比19.6±4.1,P>0.05);环状钢丝电极组起搏参数如操作时间(s:18.4±2.3比19.6±4.1)、起搏阈值(V:2.1±0.2比2.2±0.8)、R波振幅(mV:11.3±3.2比12.6±4.1)、电极阻抗(Ω:674.2±89.7比668.5±101.3)等与钩状钢丝电极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环状钢丝电极组插入和拔出电极后出血时间〔插入电极后(min):4.4±2.3比4.5±3.1,拔出电极后(min):4.1±2.2比4.8±2.5〕、出血量〔插入电极后(mL):2.8±2.4比3.2±3.5,拔出电极后(mL):3.3±1.7比3.5±2.6,均P>0.05〕与钩状钢丝电极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活体动物正常心跳情况下,环状钢丝电极与钩状钢丝电极同样在心脏穿刺心内膜起搏中操作性能和起搏功能均良好,对心脏未产生明显损伤作用,有助于迅速建立有效的紧急心脏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起搏 钢丝电极 正常心搏
下载PDF
改良式湿性疗法对老年压疮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藕香 《黑龙江医学》 2015年第8期972-973,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式湿性疗法在老年压疮治疗伤口中应用效果。方法入选60例年龄≥60岁老年压疮患者,共计92处Ⅱ~Ⅳ度压疮,根据改良式湿性疗法的要求进行压疮伤口处理,比较不同分期压疮的肉芽组织分级、周围皮肤分级、清创时间、平均愈合时... 目的观察改良式湿性疗法在老年压疮治疗伤口中应用效果。方法入选60例年龄≥60岁老年压疮患者,共计92处Ⅱ~Ⅳ度压疮,根据改良式湿性疗法的要求进行压疮伤口处理,比较不同分期压疮的肉芽组织分级、周围皮肤分级、清创时间、平均愈合时间与治愈率。结果Ⅱ度患者与Ⅲ度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以及平均清创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患者与Ⅳ度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以及平均清创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度患者与Ⅲ度患者的伤口平均缩小率、平均肉芽分级以及周围皮肤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患者与Ⅳ度患者的伤口平均缩小率、平均肉芽分级以及周围皮肤分级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式湿性疗法对老年压疮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老年 湿性疗法 改良
下载PDF
B超实时及CT引导在经皮肺切割活检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申东翔 孙杰 +1 位作者 郭振辉 邓青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肺外周孤立多发病变 B超引导 CT引导 经皮肺切割活检
下载PDF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亮 郭振辉 孙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45-2046,共2页
目的了解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对2006年1~12月EICU医院感染患者送检标本所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9.7%);从痰液中分离革兰阴性菌株占74.0%;革... 目的了解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对2006年1~12月EICU医院感染患者送检标本所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9.7%);从痰液中分离革兰阴性菌株占74.0%;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杆菌(23.2%)、鲍曼不动杆菌(21.7%)、肺炎克雷伯菌(17.4%)为前三位;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最高,其他药物抗菌活性较好的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导致的医院感染和耐药在EICU广泛存在,需要积极预防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
下载PDF
2例老年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报告
20
作者 肖飞 彭艳 孙杰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4期305-307,共3页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SAME)是指栓子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急性完全性血管闭塞,导致小肠急性缺血、功能障碍、坏死,约占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50%,年发病率约为816/10万。其发病急...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SAME)是指栓子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急性完全性血管闭塞,导致小肠急性缺血、功能障碍、坏死,约占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50%,年发病率约为816/10万。其发病急骤,病情凶险,致残率及死亡率极高,有文献报道,病死率可高达68%~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栓塞 肠系膜上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