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儿童文化视野构建幼儿园绘本阅读课程的实践探索
1
作者 钱佳音 《儿童绘本》 2024年第43期0010-0012,共3页
绘本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丰富了儿童的学习体验,还促进了他们情感、认知及社会性发展。基于儿童文化视野构建绘本阅读课程,可以更有效地吸引儿童的兴趣,满足儿童的需求,并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探讨了幼儿园绘... 绘本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丰富了儿童的学习体验,还促进了他们情感、认知及社会性发展。基于儿童文化视野构建绘本阅读课程,可以更有效地吸引儿童的兴趣,满足儿童的需求,并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探讨了幼儿园绘本阅读课程的实践探索,旨在提出一种适应幼儿园教育需求、基于儿童文化视野的绘本阅读课程构建策略。 展开更多
下载PDF
“攻击”后的反思——幼儿攻击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15
2
作者 钱雪娟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幼儿攻击行为 家庭环境 教养方式 情绪调节
下载PDF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研究——以常熟市×幼儿园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钱佳音 《新课程》 2017年第13期36-37,共2页
教学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各样的"公开课"中教师努力从选材、目标、形式、过程等方面实现"游戏化",但是在日常教学中的情况又如何呢?特别是较为抽象的数学领域,存在更需要"游戏化"但也更难"游... 教学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各样的"公开课"中教师努力从选材、目标、形式、过程等方面实现"游戏化",但是在日常教学中的情况又如何呢?特别是较为抽象的数学领域,存在更需要"游戏化"但也更难"游戏化"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尝试从游戏环境、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教师和幼儿的状态等五个方面分析幼儿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和阻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数学教学活动 游戏化
下载PDF
“阅”绘本 “品”故事——浅谈绘本阅读促进幼儿学习品质发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钱佳音 《名师在线》 2019年第4期57-58,共2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在幼儿阶段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主要包含好奇心、主动性、坚持性、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反思能力。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是生活、艺术、文学相互融合,文字与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在幼儿阶段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主要包含好奇心、主动性、坚持性、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反思能力。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是生活、艺术、文学相互融合,文字与图画和谐共处的产物。它为幼儿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对幼儿的成长特别是学习品质的养成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本阅读 幼儿教学 学习品质 发展
下载PDF
课程游戏化 让幼儿“玩”出精彩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琴 《名师在线》 2018年第28期85-86,共2页
玩是幼儿的天性,更是幼儿的最爱。因此,在幼儿课程中渗透游戏元素,不仅可以优化课程的可实施性,还能激发幼儿对课程的兴趣,更能促进幼儿对课程的参与度,实现课程价值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游戏化 课程 价值 幼儿
下载PDF
幼儿园集体性体育教学活动价值的失落与回归
6
作者 华苏徽 《学前教育论坛》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文简称《指南》)指出:“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当前集体教学形式下的体育教学活动,其科学地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幼儿健康的价值,没有得到幼儿教师的充分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文简称《指南》)指出:“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当前集体教学形式下的体育教学活动,其科学地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幼儿健康的价值,没有得到幼儿教师的充分重视。集体体育教学活动流于形式、随意性强,教学内容较难适应不同年龄段幼儿身体素质、动作发展要求,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等都阻碍着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脚步。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和强调集体教学形式下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建设相关活动课程,提高体育教学活动的专业水平,促其有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集体性 体育教学
下载PDF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绘本延伸的探与思
7
作者 俞丽芳 《儿童与健康》 2024年第9期11-13,共3页
绘本是一种融合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完整故事的读本,它是一门通过图画与文字的交织来讲述故事的艺术形式,也是幼儿的“第一本书”。绘本善于利用浅显的故事来阐述深奥的道理,同时,从美学的角度来说,绘本当中的图画还是一幅幅美轮美奂的... 绘本是一种融合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完整故事的读本,它是一门通过图画与文字的交织来讲述故事的艺术形式,也是幼儿的“第一本书”。绘本善于利用浅显的故事来阐述深奥的道理,同时,从美学的角度来说,绘本当中的图画还是一幅幅美轮美奂的艺术画卷。回顾以往,我们总会陷入这样的教育误区:过分聚焦于学习绘本内的文字、插画以及绘本所要阐述的道理,却常常忽略了绘本中蕴藏的游戏性——在绘本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尽管幼儿意犹未尽甚至相互争论不休,教师却一带而过,让幼儿自己去思考,有关绘本的阅读也就此收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而过 教育误区 绘本 游戏性 课程游戏化 课堂教学活动 图画与文字 讲述故事
原文传递
绘润童心,寓教于乐——儿童文化视野下大班幼儿绘本项目化活动的实践研究
8
作者 尹佳欢 《儿童绘本》 2024年第11期10-12,共3页
儿童文化视野是一种新兴的概念,指的是一种将幼儿教育和文化教育相融合的视域。拥有文化视野的幼儿将站在更高的认知角度思考问题和对待事务,情感情绪能力和理解能力普遍更强。绘本是这种视野下诞生的艺术教育产物,以此为基础对大班幼... 儿童文化视野是一种新兴的概念,指的是一种将幼儿教育和文化教育相融合的视域。拥有文化视野的幼儿将站在更高的认知角度思考问题和对待事务,情感情绪能力和理解能力普遍更强。绘本是这种视野下诞生的艺术教育产物,以此为基础对大班幼儿开展项目化活动,对其综合能力和心智的成长尤为关键。幼儿园要用绘本滋润童心,寓教于乐,帮助幼儿在文化熏陶下健康快乐成长。 展开更多
下载PDF
让种植园地成为幼儿学习探究的快乐一隅——以中班“向日葵的种植”活动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妹芳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9年第12期18-20,共3页
生活是一个庞大的课程资源库,处处存在着教育的契机,只要蹲下身来,用心地聆听和捕捉,一花一草,万事万物,都会成为幼儿的探究学习点。由此,我们不仅要追随幼儿的视点,取材于生活,更应将学习的空间由有限的室内迁移到多彩的户外,让幼儿愉... 生活是一个庞大的课程资源库,处处存在着教育的契机,只要蹲下身来,用心地聆听和捕捉,一花一草,万事万物,都会成为幼儿的探究学习点。由此,我们不仅要追随幼儿的视点,取材于生活,更应将学习的空间由有限的室内迁移到多彩的户外,让幼儿愉悦地浸润于生机盎然的大自然里.主动地探究,积极地去学习,让孩子们在这片肥田沃土里快乐地成长。由此,我们进行着这样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资源库 幼儿学习 探究学习 向日葵 快乐 种植园地 蹲下身
下载PDF
探究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 被引量:1
10
作者 钱佳音 《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 2016年第9期50-52,共3页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是最直接的师幼互动方式,是关乎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与质量,不少教师对此有深刻体会...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是最直接的师幼互动方式,是关乎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与质量,不少教师对此有深刻体会。恰当的提问方式和问题能够在集体活动中引发幼儿主动参与、观察、探索和反思;不恰当的提问则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活动 幼儿园 集体 教学质量 互动方式 教育家 教师
下载PDF
谈美工区的创设与实施——以大班“冬爷爷来了”主题为例
11
作者 徐春兰 《儿童与健康》 2021年第11期16-17,共2页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主张,他认为"教育为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是美的存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艺术领域指出:...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主张,他认为"教育为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是美的存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艺术领域指出: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 细心观察 展开想象 美工区 创设与实施 围绕主题 《指南》
原文传递
多元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12
作者 徐春兰 《儿童与健康》 2020年第11期23-25,共3页
传统美术活动的材料仅仅是不同的纸、不同的笔,材料的单调限制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基于我园开展的"十三五"规划课题"多元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实践研究",笔者展开调查研究,从多元材料入手,尝试在材料... 传统美术活动的材料仅仅是不同的纸、不同的笔,材料的单调限制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基于我园开展的"十三五"规划课题"多元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实践研究",笔者展开调查研究,从多元材料入手,尝试在材料与创作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打破材料的局限性,融合更多元的材料进行美术游戏,提高幼儿对多元材料运用的能力,建立适应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美术活动新模式,让幼儿成为想玩美、乐玩美、会玩美的"玩美"儿童,切实提高幼儿的美术欣赏、创作和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活动 课程游戏化 美术欣赏 幼儿园美术教育 传统美术 美术游戏 平衡点 材料运用
原文传递
浅谈幼儿破坏行为的应对策略
13
作者 沈文娟 《教师》 2016年第3期19-20,共2页
调皮好动的孩子通常都会让家长和老师感到头痛,因为他们经常“闯祸”,大人们得替他们“收拾残局”。最近,我们班就来了这样一位“小捣蛋”,他叫轩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表现。
关键词 生生地 破坏行为 幼儿活动 来园 跑来跑去 就这样 桌面游戏 教育指导纲要 小虫 细心呵护
下载PDF
和甘伯伯去游河(大班)
14
作者 钱佳音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第9期38-39,共2页
设计意图: 绘本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情节简单易懂,语言丰富有趣。同样是请求上船,但是每个角色的语言都不同,能让人感受到语言的多变。在故事中,请求上船者要说出愿望和理由,甘伯伯则要根据不同人物的习惯和特点,用不同句式... 设计意图: 绘本故事《和甘伯伯去游河》情节简单易懂,语言丰富有趣。同样是请求上船,但是每个角色的语言都不同,能让人感受到语言的多变。在故事中,请求上船者要说出愿望和理由,甘伯伯则要根据不同人物的习惯和特点,用不同句式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班 设计意图 语言 故事
原文传递
如何对待爱顶牛的孩子
15
作者 钱雪娟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06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孩子 父母 家长
下载PDF
美味的青团子——大班社会活动
16
作者 黄妹芳 《今日教育(当代幼教)》 2006年第4期17-18,共2页
一,设计意图: 清明节到了,人们又做起了青团子,或美美地享用,或用于扫墓祭祀。这天早上,好好带来了几个青团子,欲和同伴们进行快乐分享,一个青团子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都想一睹究竟,于是设计了社会活动《美味的青团... 一,设计意图: 清明节到了,人们又做起了青团子,或美美地享用,或用于扫墓祭祀。这天早上,好好带来了几个青团子,欲和同伴们进行快乐分享,一个青团子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都想一睹究竟,于是设计了社会活动《美味的青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活动 青团 美味 大班 设计意图 清明节 好奇心 孩子 扫墓
下载PDF
家庭,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
17
作者 周桃珍 《今日教育(当代幼教)》 2006年第3期37-38,共2页
健康是人们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的重要条件。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人的心理健康,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等原因,不易确定,一般来讲,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敏锐的智力、坚强的意志、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 健康是人们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的重要条件。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人的心理健康,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等原因,不易确定,一般来讲,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敏锐的智力、坚强的意志、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稳定的情绪,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对于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美国加州心理研究所德博拉罗斯爱博土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每天可以慢跑八公里和摄取各种健康食品,但是同亲属或同事发生一次争吵就能毁掉他几天生活的质量。”可见,心理健康多么重要。因此,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家庭教育关注的焦点,为孩子从小创设健康、积极、民主的家庭教育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 孩子 社会适应 生理健康 二十一世纪 心理研究所 文化背景 人际关系 美国加州
下载PDF
让孩子在“问题”中成长
18
作者 钱雪娟 《今日教育(当代幼教)》 2006年第6期28-29,共2页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带着“渴望学习”的特征来到这个世界的。爱提问题是孩子的天性,正是由于不断萌生的无数个“是什么”、“为什么”,孩子才会在“问”与“答”中寻找到解开成长秘密的钥匙,并且这种问题意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关键词 孩子 “问题” 心理学研究 问题意识 提问题 “问” 学习 儿童
下载PDF
眼泪——大班诗歌欣赏
19
作者 沈文娟 《今日教育(当代幼教)》 2007年第3期17-18,共2页
设计意图 《眼泪》是一首意境优美、抒情,富有自然气息的儿童诗,它丰富的想象力和趣味性很能引起孩子的共鸣,非常受欢迎。生活中,幼儿的情绪波动特别大,俗话说:娃娃脸,说变就变。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是常有的事,“眼泪”对于幼... 设计意图 《眼泪》是一首意境优美、抒情,富有自然气息的儿童诗,它丰富的想象力和趣味性很能引起孩子的共鸣,非常受欢迎。生活中,幼儿的情绪波动特别大,俗话说:娃娃脸,说变就变。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是常有的事,“眼泪”对于幼儿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因此教材和幼儿有直接的情感联系。我想通过听赏、创编、游戏等环节,让孩子用特有的艺术形式感受美,体验情感,学会抓住快乐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泪》 诗歌欣赏 大班教育 情绪波动 情感联系 设计意图 艺术形式 儿童诗
下载PDF
和谐有效的家园合作,从信任开始
20
作者 周桃珍 《今日教育(当代幼教)》 2007年第3期33-34,共2页
引子:一天早晨,成成奶奶拿来了成成的药嘱咐我,“周老师,午饭后麻烦你给孩子喂一下。”我像往常一样,点了点头,并顺手将它放在了钢琴的上方。可是,中午时分,我将它忘了,忘得彻彻底底,甚至到了放学时也没有想起……
关键词 家园合作 和谐 信任 老师 孩子 幼儿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