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前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39
1
作者 林祥波 王建然 +2 位作者 李从达 王代宪 陈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219-2223,共5页
[目的]比较微创半髋(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f hemiarthroplasty,MIS-HA)与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MIS-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月-2014年... [目的]比较微创半髋(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f hemiarthroplasty,MIS-HA)与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MIS-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月-2014年4月因股骨颈骨折施行微创前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的120例患者120髋(年龄〉70岁),分为微创半髋组和微创全髋组,各60例60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出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含量、住院时间、并发症、VAS疼痛评分、HHS评分及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14-32个月)。两组相比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切口长度、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含量、住院时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创全髋组HHS评分和SF-36评分优于微创半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中术后骨折、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微创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关节稳定性良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置换 微创 股骨颈骨折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Fast-Fix联合微骨折术修复水平状半月板撕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钢 葛兴涛 +5 位作者 林坚平 方业汉 黄晖 熊小龙 王广积 沈宁江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2027-2030,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Fast-Fix联合微骨折术修复水平状半月板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半月板水平状撕裂患者共39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19例,经关节镜下Fast-Fix修复;观察组20例经关...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Fast-Fix联合微骨折术修复水平状半月板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半月板水平状撕裂患者共39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19例,经关节镜下Fast-Fix修复;观察组20例经关节镜下Fast-Fix联合微骨折术修复。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ysholm、Tegner评分,并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比较半月板的愈合率。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治疗后VAS、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愈合18例(90.0%),对照组术后愈合14例(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P<0.05)。结论关节镜下Fast-Fix联合微骨折术修复水平状半月板撕裂较单纯Fast-Fix修复疗效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检查 FAST-FIX 微骨折术 骨髓
下载PDF
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建然 林祥波 +6 位作者 王静 王代宪 李从达 尹纪军 陈波 王希山 李常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673-1676,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短期临床随访结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施行THA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前外侧入路微创组和标准后外侧入路组,各100例患者,对两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 [目的]比较微创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短期临床随访结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施行THA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前外侧入路微创组和标准后外侧入路组,各100例患者,对两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引流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疼痛评分、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20个月(12~30个月)。两组患者均无骨折、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两组相比平均手术时间、末次随访VAS评分、平均Harris评分及术后影像学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小、恢复快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治疗结果 微创
原文传递
单房性骨囊肿26例改良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徐相文 张磊 +1 位作者 张鑫 王军强 《实用骨科杂志》 2005年第5期446-447,共2页
目的报道26 例单房性骨囊肿改良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囊腔充分开窗吸净囊液后依次用刮匙、毛刷彻底清除囊壁内膜,脉冲冲洗干净,疏通髓腔,囊壁硬化骨钻孔后足量植骨充填囊腔,必要时给予内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据Neer和Chigira标准... 目的报道26 例单房性骨囊肿改良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囊腔充分开窗吸净囊液后依次用刮匙、毛刷彻底清除囊壁内膜,脉冲冲洗干净,疏通髓腔,囊壁硬化骨钻孔后足量植骨充填囊腔,必要时给予内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据Neer和Chigira标准进行愈合评估,Ⅳ级20 例(76.92%),Ⅲ级5 例(19.23%),复发1 例(3.85%),骨囊肿完全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5个月.结论刮匙、毛刷、脉冲冲洗联用彻底清除病灶,疏通髓腔、囊壁钻孔以充分减压及改善血运,足量植骨彻底消灭囊腔,适当积极选用内固定降低再骨折发生率,综合治疗单房性骨囊肿,疗效显著,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囊肿 单房性 手术方法
下载PDF
探讨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峰骨折的手术治疗
5
作者 沙连生 秦芳 朱小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7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和完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重建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峰骨折的患者10例,分别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重建钢板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指导患者术后1... 目的探讨和完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重建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峰骨折的患者10例,分别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重建钢板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指导患者术后1周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手术治疗患者20例骨折全部愈合,肩关节活动良好,未发现有肱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骨折不愈合的现象。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峰骨折,疗效满意,尤其是采用重建钢板后疗效明显,患者能及时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肩峰骨折 钢板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与单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键 李宜照 万磊 《中国综合临床》 2014年第5期-,共3页
目的 比较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与单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期确诊收治的6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行单纯内固定,治疗组36例行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随访期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 目的 比较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与单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期确诊收治的6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行单纯内固定,治疗组36例行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随访期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血量、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椎管侵占率等临床指标、Frankel分级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明(97.2%,35/36)显高于对照组(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7,P<0.05);治疗后两组Frankel分级均优于治疗前(U=4.374、3.985,P均<0.05),而两组间相比,治疗组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3例、D级5例,E级26例)优于对照组(A级1例、B级2例、C级4例、D级6例,E级17例)(U=3.542,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伤椎前高压缩比[(93.1±4.0)%]、Cobb角[(10.5±1.6)°]、椎管侵占率[(21.5±3.2)%]均优于对照组[(81.6±3.8)%、(15.9±1.9)°、(27.1±3.0)%](t=4.290、2.973、3.376,P均<0.05).结论 经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特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单纯内固定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凌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6期122-123,126,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0月于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0月于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1周两组视觉模拟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 早期康复护理
下载PDF
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技术改进 被引量:13
8
作者 牟善霄 苑芳昌 王青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9-460,共2页
目的总结逆行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经验并提出改进的方法。方法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6例;以股深动脉为血管蒂逆行转移股前外侧皮瓣2例,共修复膝周软组织缺损8例。当皮瓣转移出现静脉危象时,采用延迟转移的方法,有效... 目的总结逆行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经验并提出改进的方法。方法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6例;以股深动脉为血管蒂逆行转移股前外侧皮瓣2例,共修复膝周软组织缺损8例。当皮瓣转移出现静脉危象时,采用延迟转移的方法,有效解决皮瓣静脉危象。结果8例皮瓣全部成活,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皮肤颜色及质地良好。结论为保证足够长的血管蒂,选择合适的皮支;同时有效地解决皮瓣的静脉回流障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基层儿童保健中婴幼儿行为发育的保健需求与干预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6期265-266,共2页
目的探讨在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健康教育干预对婴幼儿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基层儿童保健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婴幼儿的家庭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并评定健康教育干预对婴幼儿行为发育水平的作用。结果观察组婴幼儿... 目的探讨在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健康教育干预对婴幼儿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基层儿童保健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婴幼儿的家庭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并评定健康教育干预对婴幼儿行为发育水平的作用。结果观察组婴幼儿行为发育水平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对婴幼儿行为发育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儿童保健 婴幼儿 行为发育
下载PDF
丹白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马静 丁丽 +1 位作者 王妍 张磊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2430-2433,共4页
目的:探究丹白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支原体感染导致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 目的:探究丹白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支原体感染导致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白颗粒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显效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发生情况。治疗前、治疗后子宫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和纤维蛋白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TNF-α、IL-8和IL-10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9%;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复发率发生情况同样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流变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8和IL-10水平均比组内治疗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NF-α、IL-8和IL-10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丹白颗粒联阿奇霉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可能是通过影响患者血液中TNF-α、IL-8和IL-10表达水平来改善其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最终提高治疗,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白颗粒 阿奇霉素 慢性盆腔炎 临床疗效 TNF-Α 白细胞介素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游离桥接皮瓣在肢体Gustilo ⅢC型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苑芳昌 杨金虎 +3 位作者 杜晓飞 牟善霄 尹纪军 刘玉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4-335,共2页
目的报道应用小腿内侧皮瓣作为桥接皮瓣治疗肢体Gustilo ⅢC型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切取小腿内侧皮瓣一期修复肢体Gustilo ⅢC损伤7例,将胫后动脉及伴行静脉吻接伤肢主要动脉和伴行静脉,在上肢大隐静脉吻接头静脉,在下肢大隐静脉吻... 目的报道应用小腿内侧皮瓣作为桥接皮瓣治疗肢体Gustilo ⅢC型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切取小腿内侧皮瓣一期修复肢体Gustilo ⅢC损伤7例,将胫后动脉及伴行静脉吻接伤肢主要动脉和伴行静脉,在上肢大隐静脉吻接头静脉,在下肢大隐静脉吻接大隐静脉。结果本组7例移植桥接皮瓣、再植肢体全部成活。无感染发生。术后经7~26个月随访,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属优2例,良4例,可1例,差0例。结论小腿内侧皮瓣作为桥接皮瓣一期修复肢体Gustilo ⅢC损伤,可获得较满意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损伤 桥接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经双源CT检查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超 杨少华 徐风亮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双源CT检查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血清标记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为更好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50例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颈动脉斑块患者(A... 目的 探讨经双源CT检查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血清标记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为更好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50例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颈动脉斑块患者(A组)、50例无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颈动脉斑块患者(B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C组)进行研究,应用双源CT检查颈动脉斑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hs-CRP、LPa和Hcy水平,分析双源CT检查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血清标记物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总数、不稳定斑块数、稳定斑块数分别为357,220,137块,B组患者分别为200,13,187块,A组与B组患者斑块总数、不稳定斑块数和稳定斑块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以不稳定斑块为主,B组以稳定斑块为主.C组无斑块检出.A组患者血清hs-CRP、LPa、Hcy水平分别为(36.74±13.22) mg/L,(563.15±178.69) mg/L,(40.15±12.31)μmol/L,B组患者分别为(12.36±4.35) mg/L,(393.56±86.45) mg/L,(29.45±7.63)μmol/L,C组健康人群分别为(3.26±1.26) mg/L,(220.17±35.24) mg/L,(14.32±2.44)μmol/L,A组血清hs-CRP、LPa和Hcy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C组,B组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LPa和Hcy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数目呈正相关,A组血清hs-CRP、LPa和Hcy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数目相关系数分别为0.469,0.398,0.363 (P< 0.05),B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6,0.145,0.127(P< 0.05),两组相关系数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联合血清学hs-CRP、LPa和Hcy检查更有益于判断斑块稳定性,可作为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预测指标,对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清学 脑缺血
原文传递
椎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及血管内介入治疗(附19例报告)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锐 刘鑫 +4 位作者 赵兴康 王瑞敏 朱甲峰 李建龙 贺能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6期942-945,共4页
目的总结椎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和评价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椎动脉夹层的影像学特点(CTA、DSA)。采用血管内介入椎动脉夹层19例:颅外段椎动脉夹层所致血管狭窄行支架成形术3例,颅内段夹层动脉瘤累及小脑... 目的总结椎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和评价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椎动脉夹层的影像学特点(CTA、DSA)。采用血管内介入椎动脉夹层19例:颅外段椎动脉夹层所致血管狭窄行支架成形术3例,颅内段夹层动脉瘤累及小脑下后动脉(PICA)采取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4例,PICA位于夹层动脉瘤以远采取夹层动脉瘤及近端载瘤动脉闭塞12例。结果颅外段椎动脉夹层表现为血管腔狭窄、内膜瓣,颅内段椎动脉夹层的影像特点CTA表现为动脉瘤样扩张、壁内血肿等,DSA为珠线征、瘤样扩张等。术后造影:单纯支架置入病例狭窄消失;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病例动脉瘤腔消失,载瘤动脉通畅;血管闭塞病例显示椎动脉夹层均完全闭塞。术中未发生死亡、破裂出血及其它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36个月,未发生再出血及缺血等并发症。结论 DSA及CT、CTA椎动脉夹层具有诊断价值;夹层动脉瘤的准确诊断对于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血管内介入治疗椎动脉夹层安全、有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椎动脉夹层 血管内治疗治疗 影像诊断
下载PDF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126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永玲 吴桂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99-200,154,共3页
目的总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26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和针对性护理。结果治疗后患者尿量明显增加,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腹水中IgG、IgM、IgA和补体C3、C4水平提高(... 目的总结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26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和针对性护理。结果治疗后患者尿量明显增加,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腹水中IgG、IgM、IgA和补体C3、C4水平提高(均P<0.01),治疗总有效率为91.26%。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能有效减少腹水、缓解临床症状、增加抗感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超滤浓缩回输腹腔
下载PDF
比较3种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血糖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慧 郭宏 +1 位作者 杨荣 郭公慧 《中国医药》 2007年第12期736-738,共3页
目的观察3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其变异性的影响。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诺和灵R+诺和灵N强化治疗组(A组)、诺和锐+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组(B组)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C组)。强化治疗3个月后... 目的观察3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其变异性的影响。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诺和灵R+诺和灵N强化治疗组(A组)、诺和锐+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组(B组)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C组)。强化治疗3个月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连续(71±10)h的血糖监测,动态血糖监测数值(846±122)个。主要观察指标:3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日内血糖最高值及最低值、血糖漂移最大幅度、餐前及餐后平均血糖值,血糖漂移所占的日内时间百分比。结果①3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2h)和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治疗后FBG、PBG2h和HbA_1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②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显示,3组患者间平均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患者日内血糖最高值、日内血糖漂移最大幅度均明显低于A组患者,且两组患者血糖漂移于3.6~8.0 mmol/L所占的日内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诺和锐和甘精胰岛素联合强化治疗,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方面,优于诺和灵R和诺和灵N联合强化治疗,与胰岛素泵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血糖变异性
下载PDF
64层CT对小肠间质肿瘤诊疗意义及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单裕清 延宏 +2 位作者 徐锐 王雁冰 李振家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9期1358-1361,共4页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DCTE)、MPR及3D-CTA,分析小肠原发性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单发小肠间质瘤口服2.5%等渗甘露醇的肿瘤表现和造影方法及三维血供表现。CT特征包括肿瘤...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DCTE)、MPR及3D-CTA,分析小肠原发性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单发小肠间质瘤口服2.5%等渗甘露醇的肿瘤表现和造影方法及三维血供表现。CT特征包括肿瘤位置、大小、形态、血供、强化特征、转移等。结果:11例小肠间质瘤中,十二指肠1例、空肠4例,回肠4例,十二指肠空肠移行部2例。其中高危险度间质瘤5例,中危险度间质瘤3例,低危险度间质瘤2例,极低危险度间质瘤1例。发现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供血7例。与肠系膜上动脉分支血管密切相关3例,血供不明来缘1例。CT发现肿瘤坏死6例(58.5%),侵犯周围结构4例(27%),转移2例(22%)。肿瘤以肠腔外生长为主,平均直径6.0cm。未见肠梗阻征象。结论:CT小肠造影及MPR重建在小肠间质瘤的检出及定位方面有重要作用,能准确反应病变的生物学行为,对小肠间质瘤的定性分级有重要价值。小肠3D-CTA对于肿瘤的定性、定位、手术治疗方式的制定均有确切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小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脑血栓患者患病与血小板活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井西伟 张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0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患病与血小板活化间的相关性。方法 5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通过全血流式细胞术三色荧光检测法对所有患者的血浆样本进行检查,将血小板活化标志物α... 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患病与血小板活化间的相关性。方法 5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通过全血流式细胞术三色荧光检测法对所有患者的血浆样本进行检查,将血小板活化标志物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的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性。结果对照组血小板CD62P的阳性率为(5.36±1.76)%,CD63阳性率为(6.50±1.87)%,观察组血小板CD62P的阳性率为(12.35±2.85)%,CD63阳性率为(13.64±3.05)%,观察组血小板标志物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血液中CD62P、CD63的含量较高,可作为脑血栓的辅助诊断指标,帮助临床医师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血小板 α颗粒膜糖蛋白 溶酶体膜糖蛋白
下载PDF
瘦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及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楠楠 刘丽秋 +1 位作者 仲伟营 孙元竹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4期310-313,I0007,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瘦素(leptin)刺激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表型转化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探讨瘦素对HK-2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瘦素作用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K-2细胞形态学变化;实... 目的:通过观察瘦素(leptin)刺激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表型转化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探讨瘦素对HK-2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瘦素作用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K-2细胞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HK-2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FN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K-2细胞表达α-SMA的阳性细胞百分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K-2细胞培养液上清中FN的表达。结果:分别用50、100、200 ng/ml瘦素作用HK-2细胞48 h后,(1)HK-2细胞逐渐由椭圆形变成长梭形,类似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态;(2)RT-PCR结果表明,瘦素作用可以下调E-cadherin mRNA的表达,同时上调α-SMA、FN mRNA的表达。(3)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对照组HK-2细胞几乎不表达α-SMA,随着瘦素作用浓度的增加,α-SMA阳性的HK-2细胞百分数逐渐增多;(4)ELISA结果表明,对照组HK-2细胞有基础水平的FN分泌,各瘦素作用组上清液中FN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瘦素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从而可能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肾小管 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 纤维连接蛋白
下载PDF
血液透析合并不宁腿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付海霞 安茂竹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789-790,共2页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不宁腿综合征 中枢神经系统 治疗方法
下载PDF
早期小脑幕疝的CT及MR诊断及临床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夏国亮 赵兴康 +5 位作者 梁红英 赵纪明 徐锐 延宏 单裕清 姚为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CT及MR诊断早期小脑幕疝的标准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9例无瞳孔改变的偏侧占位效应明显的患者与100名无明显颅脑症状及体征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研究诊断早期小脑幕疝的标准及临床价值。结果:对照组100名志愿者经CT及MRI检查未... 目的:探讨CT及MR诊断早期小脑幕疝的标准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9例无瞳孔改变的偏侧占位效应明显的患者与100名无明显颅脑症状及体征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研究诊断早期小脑幕疝的标准及临床价值。结果:对照组100名志愿者经CT及MRI检查未发现小脑幕疝征象。实验组CT发现小脑幕疝49例,MR发现57例。其中平行斜坡垂线CT扫描发现41例,平行于斜坡CT扫描发现19例。结论:平行斜坡垂线CT及MRI均可对早期小脑幕疝做出诊断,对指导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疝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