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数学“时间的故事”项目化学习探析
1
作者 方兆继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4年第1期27-29,共3页
小学数学中引入项目化学习,实现由碎片化学习到整体化学习的转变,不仅仅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素养的需要。学生经历一个问题驱动的、结构化的完整过程,积累解决现实情境问题的有效经验,实现学习的延伸、能力的迁移与素养... 小学数学中引入项目化学习,实现由碎片化学习到整体化学习的转变,不仅仅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素养的需要。学生经历一个问题驱动的、结构化的完整过程,积累解决现实情境问题的有效经验,实现学习的延伸、能力的迁移与素养的提升。本文设计“时间的故事”,探析数学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渠道与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些许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化 精创绘本 力促理解 深悟意义 小学数学
下载PDF
议提高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以《你是人间四月天》为例谈现代诗歌教学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海燕 《教育文汇》 2022年第5期46-48,共3页
如今,在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尤其是现代诗歌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不重视教师的范读和必要的朗读指导;忽视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和体悟;教法单一,朗读安排不合理、流于形式等。因此,探索提高现代诗歌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本文从“探... 如今,在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尤其是现代诗歌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不重视教师的范读和必要的朗读指导;忽视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和体悟;教法单一,朗读安排不合理、流于形式等。因此,探索提高现代诗歌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本文从“探寻主旨,明确诗歌情感基调”“发挥想象,体会诗歌丰润情感”“读思结合,把握诗歌结构特色”“品味语言,感受诗歌语言和音乐美”“范读引领,传授诗歌朗读技艺”等方面初步探寻了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诗歌教学 有效策略
原文传递
对“二次函数解决问题——与面积有关(1)”一课的思考
3
作者 冯祖军 田丽丽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0年第15期16-17,共2页
如何有效进行二次函数内容的教学和复习,一直是很多教师关注的问题,也是学生困惑最多的问题。本文基于教学实际,通过对一节课的分析,给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归类教学 层层推进 变式训练 数学思维
原文传递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教学过程设计探研
4
作者 韩先煌 宁荣锁 《成才之路》 2019年第32期63-64,共2页
对物理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文章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教学过程设计进... 对物理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文章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教学过程设计进行探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教学过程 设计 教学效率 教学质量 核心素养
下载PDF
关于《命题与证明(2)》的教学反思
5
作者 冯祖军 袁俊 《中学数学教学》 2019年第5期35-36,共2页
笔者有幸参加了2018年安徽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评比和观摩活动,指导的袁俊老师在现场展示的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2命题与证明(2)》的教学中获省一等奖,本文围绕本节课设计前,执教中,教学后为主题,以构建知识结构并发展数... 笔者有幸参加了2018年安徽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评比和观摩活动,指导的袁俊老师在现场展示的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2命题与证明(2)》的教学中获省一等奖,本文围绕本节课设计前,执教中,教学后为主题,以构建知识结构并发展数学素养为立意展开,现将其背后的思考与实施呈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反思 证明 命题 数学素养 青年教师 知识结构 优质课
下载PDF
研究教材定起点,结合范例明支架——《我有一个想法》教学刍议
6
作者 王昌珍 《小学语文》 2021年第12期55-58,共4页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习作编排自成体系,教师备课时要研究该课在统编教科书习作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地位及功能,确立学习起点,定位教学目标,以选择合适的路径来达成目标。教材提供的范例当中往往包含着表达支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发...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习作编排自成体系,教师备课时要研究该课在统编教科书习作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地位及功能,确立学习起点,定位教学目标,以选择合适的路径来达成目标。教材提供的范例当中往往包含着表达支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这些表达支架,以助力学生的书面表达,使本课“记录想法”类的书面表达有清晰路径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作教学 定位起点 教学路径 表达支架
下载PDF
准确定位 二次指导当堂评价见成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教学建议
7
作者 王昌珍 《小学语文》 2020年第3期34-38,共5页
统编教材的习作编排自成体系,教师在备课时要研究该课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及学生前期相应的学习经验,以确立学习起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设计合宜的学习活动来实施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边开展学习活动边指导观察、体验和表达,使之有... 统编教材的习作编排自成体系,教师在备课时要研究该课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及学生前期相应的学习经验,以确立学习起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设计合宜的学习活动来实施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边开展学习活动边指导观察、体验和表达,使之有效融合;在指导活动结束后,宜趁热打铁,限时习作,当堂评价,以评促写,提高习作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作教学 目标定位 活动指导 限时习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