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激酶静脉溶栓后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刘彬 王荣 +4 位作者 屈洪党 张宏 张万龙 张树叶 董晓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653-2658,共6页
背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患者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致残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后临床疗效不确切,易反复。寻求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至关重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 背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患者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致残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后临床疗效不确切,易反复。寻求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至关重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后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分为试验组(即采用尿激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和对照组(即单用尿激酶治疗)。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心房颤动患病率、入院时血糖、脑卒中发病至治疗的时间(OTT)、入院时及入院第7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7 d内发生出血、系统性出血、出血性脑梗死1型(HI-1)、出血性脑梗死2型(HI-2)、脑实质出血1型(PH-1)、脑实质出血2型(PH-2)的例数,入院3个月内死亡例数,以及治疗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以治疗3个月时mRS评分进行预后判定,≤1分为预后良好,≥2分为预后不良。整个研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控制混杂因素。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PSM前,对照组57例,试验组32例。PSM后,对照组26例,试验组26例。两组患者PSM后性别、年龄、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心房颤动患病率、入院时血糖、OTT、入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采用PSM后资料进行进一步分析。试验组患者入院第7天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Z=-2.754,P=0.006)。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入院第7天NIHS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321、-4.121,P均<0.05)。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替罗非班 药物不良反应 预后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永 刘彬 王荣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该院就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替罗非班组及常规治疗组,每组各40例。常规治疗组接受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其他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该院就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替罗非班组及常规治疗组,每组各40例。常规治疗组接受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其他常规治疗,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替罗非班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指数)、炎性因子、免疫指标及血小板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观察治疗期间出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I指数、炎性因子、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后替罗非班组NIHSS评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C3、C4水平更低,BI指数、CD4^(+)、CD4^(+)/CD8^(+)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和血小板功能,并提高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脑梗死 炎性因子 免疫活性 出血
下载PDF
丹参酮ⅡA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荣 孙建田 贺云波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967-969,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成本—效果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经济学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55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丹参酮ⅡA组(77例)和尼莫地平组(78例),进行同期盲法试验3周,观察治疗前...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成本—效果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经济学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55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丹参酮ⅡA组(77例)和尼莫地平组(78例),进行同期盲法试验3周,观察治疗前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症状、体征和颅脑CT检查结果的变化,并计算治疗的总成本,评价成本—效果比。结果丹参酮ⅡA组和尼莫地平组患者症状和体征及颅脑CT检查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4.02%和71.79%,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丹参酮ⅡA组显著低于尼莫地平组(P<0.05)。丹参酮Ⅱ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显著低于尼莫地平组26.92%(P<0.05)。丹参酮ⅡA组治疗成本—效果比2 490.38元(总成本184 338元/总有效率74.02%),低于尼莫地平组8 259.65元(总成本592 960.56元/总有效率71.79%)。结论丹参酮ⅡA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与尼莫地平近期疗效相当,不良反应低,有经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IIA 尼莫地平 缺血性脑卒中 成本-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30例内科治疗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2期252-253,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30例患者行内科综合治疗。结果基本治愈8例(26.7%),显著进步12例(40.0%),进步5例(16.6%),无变化3例(10.0%),恶化2例(6.7%)。显效率66.7%,总有效率83.3%。结论高血压脑...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病因、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30例患者行内科综合治疗。结果基本治愈8例(26.7%),显著进步12例(40.0%),进步5例(16.6%),无变化3例(10.0%),恶化2例(6.7%)。显效率66.7%,总有效率83.3%。结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复杂多样;及时内科治疗可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内科治疗
下载PDF
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睡眠障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荣 孙中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7-840,共4页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90例符合MRI诊断标准的LA患者(LA组)和9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老年人(NC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询问病史调查血管危险因素,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睡眠障碍情...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90例符合MRI诊断标准的LA患者(LA组)和9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老年人(NC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询问病史调查血管危险因素,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睡眠障碍情况,依据头颅MRI表现将LA组分为4个等级。结果 LA组高血压和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NC组(P<0.05),LA组PSQI评分显著高于NC组(P<0.01)。LA组随着LA分级升高,PSQI评分依次增高(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等与LA患者睡眠障碍有关。结论LA患者存在睡眠障碍,与LA病变程度、认知损害、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症 睡眠障碍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配合常规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5期473-474,共2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配合常规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各50例,2组资料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配合常规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各50例,2组资料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15d,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后各组组内患者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也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常规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脑梗死 补阳还五汤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1期337-338,共2页
目的分析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对其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挑选80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病人,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共2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的内科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同时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在干预1个月... 目的分析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对其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挑选80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病人,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共2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的内科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同时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在干预1个月后,通过ESS与FMA对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同时,利用汉化版SF-36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干预1月后,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论在功能恢复还是生活能力方面都得到有效改善,并且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还能极大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 功能恢复
下载PDF
氟桂利嗪与倍他司汀治疗颈性眩晕的近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希明 《新药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90-291,共2页
颈性眩晕70例,随机等分为氟桂利嗪组(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54±s9a),服用5mg,bid;或10mg,qn。倍他司汀组(男性26例,女性9例,年龄51±10a),用倍他司汀氯化钠500mL(含倍他司... 颈性眩晕70例,随机等分为氟桂利嗪组(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54±s9a),服用5mg,bid;或10mg,qn。倍他司汀组(男性26例,女性9例,年龄51±10a),用倍他司汀氯化钠500mL(含倍他司汀20mg)静脉滴注,qd,3d后接服倍他司汀8mg,tid,均治疗10d。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91%,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但3d内有效率后组优于前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氟桂利嗪 倍他司叮 疗效
原文传递
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何钱富 孙宜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20期53-54,共2页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5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取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替...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5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取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替罗非班治疗,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卒中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卒中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瑞舒伐他汀钙 替罗非班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脑卒中早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8期110-110,112,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行早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导致神经系统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性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采用整体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行早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导致神经系统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性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采用整体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度由干预前的(22.08±7.53)降至(11.81±9.32),对照组仅由(21.93±7.49)降至(19.11±9.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自主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行早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整体康复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药物干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预防作用
11
作者 张学鉴 王嘉伟 王希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年第4期318-318,共1页
目的:探讨药物干预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首次发生脑梗死后3~6个月并恢复良好的病人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只针对基础疾病进行相应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川芎嗪静脉滴注, 10d为1个疗程,每... 目的:探讨药物干预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首次发生脑梗死后3~6个月并恢复良好的病人7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只针对基础疾病进行相应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川芎嗪静脉滴注, 10d为1个疗程,每隔2个月治疗1个疗程,同时口服尼莫地平、藻酸双酯钠、阿司匹林、银杏叶片等。观察1~3年。结果:治疗组1年复发率、3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年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或0.05)。结论:中西药物结合干预可有效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药物干预 预防作用 年复发率 藻酸双酯钠 对照组 静脉滴注 治疗基础 基础疾病 尼莫地平 阿司匹林 银杏叶片 有效预防 药物结合 治疗组 川芎嗪 差异性 存活率 疗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