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干预大鼠实验性脑梗塞形态学研究 Ⅱ.脑内部缺血区的变化及图像定量观察 被引量:20
1
作者 瞿娜 路秀芳 +1 位作者 石学敏 许屏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09-212,共4页
以硝基兰四唑盐(N-BT)的组化方法动态观察了阻断大鼠一侧大脑动脉(MCA)所致大脑内部缺血区及针刺效应。缺血18小时后,缺血区从皮质渐向皮质下伸延。缺血36小时后,可见到皮质和基底神经节区共存的大面积的缺血区,其体积占脑半球总体积的2... 以硝基兰四唑盐(N-BT)的组化方法动态观察了阻断大鼠一侧大脑动脉(MCA)所致大脑内部缺血区及针刺效应。缺血18小时后,缺血区从皮质渐向皮质下伸延。缺血36小时后,可见到皮质和基底神经节区共存的大面积的缺血区,其体积占脑半球总体积的20.7%;此时,在针刺后观察到皮质部缺血区消失,缺血体积缩小到6.3%。实验客观地揭示出针刺对缺血性脑梗塞病变确切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兰四唑盐 脑梗塞 针刺
下载PDF
淋巴细胞单抗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和荧光染色法检测人外周血液的淋巴细胞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屏 任怡敏 +1 位作者 梁玉 白虹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本文应用T、B淋巴细胞和T细胞亚群单抗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结合荧光染色法,检测了50例健康人外周血液内的淋巴细胞。人外周血液中与T_3单抗致敏红细胞形成花环的T_^+细胞平均百分率为61.29±11.686,与T_4单抗致敏红细胞形成花环的T... 本文应用T、B淋巴细胞和T细胞亚群单抗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结合荧光染色法,检测了50例健康人外周血液内的淋巴细胞。人外周血液中与T_3单抗致敏红细胞形成花环的T_^+细胞平均百分率为61.29±11.686,与T_4单抗致敏红细胞形成花环的T_4^+细胞平均百分率为32.76±8.974,与T_8单抗致敏红细胞形成花环的T_8^+细胞平均百分率为21.66±7.443,B细胞以单抗致敏红细胞识别的B细胞平均百分率为19.55±10.018,但标准差过高,个体间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波动范围相当大。用同一方法和试剂连续检测同一个体的淋巴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亦很难得到重复性结果。我们对检测人外周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的方法判断人体的免疫状态,和作为各种疾病的诊断指标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T细胞亚群 单克隆 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异质性荧光染色的巨噬细胞功能研究I.异质性荧光染色的巨噬细胞吞噬活性
3
作者 任怡敏 许屏 +2 位作者 梁玉 梁从云 王世忠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84-388,402,共6页
利用淀粉多糖和免疫促进剂(白喉类毒素和卡介苗)诱导和活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了四种异质性荧光染色的巨噬细胞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吞噬活性。实验证明,深蓝色和淡蓝色荧光的巨噬细胞是分化程度低的幼稚细胞,非特异性吞噬功能较弱... 利用淀粉多糖和免疫促进剂(白喉类毒素和卡介苗)诱导和活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了四种异质性荧光染色的巨噬细胞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吞噬活性。实验证明,深蓝色和淡蓝色荧光的巨噬细胞是分化程度低的幼稚细胞,非特异性吞噬功能较弱,但在特异性吞噬过程中呈现了活跃的吞噬活性,特别是在免疫促进剂的活化下,它们的特异性吞噬功能显著增强、淡蓝绿色荧光的巨噬细胞是分化程度较高、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吞噬功能最旺盛的巨噬细胞,而黄色荧光的巨噬细胞是分化程度最高、特异性吞噬功能较减退的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荧光染色 巨噬细胞 吞噬活性 非特异性吞噬 特异性吞噬
下载PDF
我国旋毛虫蛋白质和五种酶的同工酶等电聚焦电泳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润辰 白功懋 +2 位作者 邸宝华 刘明洲 林红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4年第4期275-277,共3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对天津猪株(TJP)、来源不明株(X)、长春犬株(CCD)3个旋毛虫株肌肉期幼虫进行蛋白质和LDH、MDH、ME、SOD、ACP5种酶的同工酶分析。3株的蛋白电泳谱基本相似,仅TJP株最...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对天津猪株(TJP)、来源不明株(X)、长春犬株(CCD)3个旋毛虫株肌肉期幼虫进行蛋白质和LDH、MDH、ME、SOD、ACP5种酶的同工酶分析。3株的蛋白电泳谱基本相似,仅TJP株最酸区2条区带较其他株不显著,LDH、MDH、SOD、ACP4种酶的酶谱均相同,仅TJP株的ME区带较其他株稍偏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等电聚焦电泳 蛋白 同功酶
下载PDF
胎儿垂体前叶细胞体外自发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的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姚智 高燕 +2 位作者 李会强 卢奕 阎伟年 《天津医药》 CAS 1994年第5期263-265,共3页
因疾病原因于6~7个月终止妊娠的胎儿,观察到其垂体前叶细胞(Human Fetal Adenohypophysis Cells,HFAC)能自发分泌IL-1、IL-6及TNFa,分泌水平分别为160±24U/ml、426±37U/ml及27±3.2U/ml。20μg/mlLPS可促进HFAC的IL-1、I... 因疾病原因于6~7个月终止妊娠的胎儿,观察到其垂体前叶细胞(Human Fetal Adenohypophysis Cells,HFAC)能自发分泌IL-1、IL-6及TNFa,分泌水平分别为160±24U/ml、426±37U/ml及27±3.2U/ml。20μg/mlLPS可促进HFAC的IL-1、IL-6及TNFa的分泌,分别提高至1012±42U/ml、2480±102U/ml及50±12U/ml。100U/ml的hrIL-6可促进HFAC分泌IL-1及TNFa,而hrIL-1及hrTNFa则无明显作用。提示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前叶 细胞因子 神经免疫 胎儿
下载PDF
抗小鼠白细胞介素-4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鉴定
6
作者 姚智 李会强 +4 位作者 赵瑾莹 阎伟年 刘易欣 王纪彬 沈大跃 《天津医药》 CAS 1993年第11期647-649,共3页
应用脾内一次免疫法,按常规进行细胞融合,获得2株分泌抗鼠白细胞介素-4(IL-4)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此杂交瘤分泌的McAb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对大肠杆菌(E.coli)表达的重组mIL-4呈阳性反应,与天然mIL-4呈阳性反应,而与E.coli... 应用脾内一次免疫法,按常规进行细胞融合,获得2株分泌抗鼠白细胞介素-4(IL-4)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此杂交瘤分泌的McAb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对大肠杆菌(E.coli)表达的重组mIL-4呈阳性反应,与天然mIL-4呈阳性反应,而与E.coli蛋白、重组mIL-1、mIL-2、mIL-3及mIL-6无交叉反应。经Western印迹实验证实,此McAb可与IL-4表达带特异地结合,具有较强的封闭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白细胞介素4 研制
下载PDF
胞浆分裂阻滞微核法初步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志乐 李克秋 +2 位作者 王春兰 王砚 邢惠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17-218,共2页
1985年Fenech首先建立了胞浆分裂阻滞微核法(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 method,CB微核法)。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实验室正在建立和改进这种方法,但是迄今尚未建立一个较理想的标准常规方法。我们在实验技术方法上做了一些初步探讨。一。
关键词 胞浆分裂阻滞 微核法
原文传递
乳腺癌X染色质的分析比较
8
作者 赵志乐 李克秋 +1 位作者 王砚 邢惠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8-180,共3页
我们曾对妇女恶性肿瘤X染色质研究作过一些讨论。人们很早就了解到妇女恶性组织中相当高比例的细胞,其X染色质出现率(barr body frequency, BBF)低于正常组织。也有文献报告乳腺癌BBF范围。
关键词 乳腺癌 X染色质
原文传递
系列水样细菌检验卡的研制
9
作者 宛吉斌 蒋慧珍 +5 位作者 刘运德 郝迈琪 赵国英 赵月清 张艳文 边延君 《环境科学动态》 1987年第1期6-8,共3页
本系列检菌卡是将质松多孔的载体材料,充分吸附不含琼脂的适于培养所需菌的细菌生长剂,细菌生长产物指表剂及非所需菌生长剂的培养基(液),经干燥、灭菌,制成营养衬垫上复以微孔滤膜龛入塑料制球拍形小团盘内制新检菌卡,持柄部使圆盘浸... 本系列检菌卡是将质松多孔的载体材料,充分吸附不含琼脂的适于培养所需菌的细菌生长剂,细菌生长产物指表剂及非所需菌生长剂的培养基(液),经干燥、灭菌,制成营养衬垫上复以微孔滤膜龛入塑料制球拍形小团盘内制新检菌卡,持柄部使圆盘浸入被检水样半分钟后取出,经过适温培养在一定时间后即可观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检验 载体材料 大肠菌群 伊红美兰 细菌总数 多孔的 可疑菌落 小菌落 混合血清 微孔滤膜
下载PDF
新近发现的一组血液恶性疾病的染色体异常
10
作者 朱平 《遗传与疾病》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3-24,63-64,共2页
作者报告一组新近发现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染色体异常。首次发现1例Burkitt淋巴瘤同时有t(8;22)和t(14;18)。这种双易位同时涉及两组癌基因c-mye和bcl-2,两组免疫球蛋白基因Ig重链和轻链基因位点。首次报告2例继发性白血病inv(4)(p15;q... 作者报告一组新近发现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染色体异常。首次发现1例Burkitt淋巴瘤同时有t(8;22)和t(14;18)。这种双易位同时涉及两组癌基因c-mye和bcl-2,两组免疫球蛋白基因Ig重链和轻链基因位点。首次报告2例继发性白血病inv(4)(p15;q26),其中4p26是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位点。报告了1例急性白血病12号染色体畸变。1例急性白血病多种染色体缺陷。讨论了癌基因与染色体易位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染色体易位 癌基因
原文传递
人重组IL-6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11
作者 卢奕 姚智 +1 位作者 谢彤 李会强 《天津医药》 CAS 1994年第8期469-471,共3页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和脱氧核糖核酸(DNA)重组技术,构建了人白细胞介素6(IL-6)重组表达载体pTSMIL-6。利用DEAE-Dextron法将该表达载体转染COS7细胞,获得了有生物活性IL-6的暂时性高效表达。对收集的上清进行检测表明:IL-6的生物活性...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和脱氧核糖核酸(DNA)重组技术,构建了人白细胞介素6(IL-6)重组表达载体pTSMIL-6。利用DEAE-Dextron法将该表达载体转染COS7细胞,获得了有生物活性IL-6的暂时性高效表达。对收集的上清进行检测表明:IL-6的生物活性在转染后24小时为14208IU/ml,48小时为4770IU/ml;SDS-聚丙稀酰胺电泳证明有IL-6糖蛋白区带,分子量为25794.6D(26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COS7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分支杆菌的形态观察与菌体测量 Ⅱ.肺结核患者痰菌的观测
12
作者 苏焯 李建英 +2 位作者 刘运德 金佳 刘晓春 《天津医药》 CAS 1989年第11期673-676,共4页
本文继25种标准菌株形态学观察与菌体测量之后,对16例肺结核患者的痰直接涂片及其分离菌株涂片进行了观测。其中发现不少失去抗酸性菌体。G_(244)号标本培养菌株呈典型的索状生长。菌体表现为多形性,分离菌株涂片较直接涂片更为突出,且... 本文继25种标准菌株形态学观察与菌体测量之后,对16例肺结核患者的痰直接涂片及其分离菌株涂片进行了观测。其中发现不少失去抗酸性菌体。G_(244)号标本培养菌株呈典型的索状生长。菌体表现为多形性,分离菌株涂片较直接涂片更为突出,且前者含有更多的异染颗粒,其数目、大小及位置不等。直接涂片不少菌体位于细胞内。菌体测量表明来自感染组织的细菌(直接涂片),较试管内生长者(同一标本的分离菌株涂片)的菌体明显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形态 菌体 肺结核
下载PDF
通里攻下法药理作用的进一步探讨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文俊 崔乃强 +3 位作者 吴咸中 姚智 李会强 卢奕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大承气汤是通里攻下法的代表方剂,在急腹症中应用范围很广,已取得明显效果。为进一步探讨其抗炎、抗休克等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本实验于体外观察了大承气汤对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发现大承气汤能激活正常人单核细胞... 大承气汤是通里攻下法的代表方剂,在急腹症中应用范围很广,已取得明显效果。为进一步探讨其抗炎、抗休克等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本实验于体外观察了大承气汤对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发现大承气汤能激活正常人单核细胞(mon)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及6(IL-1,IL-6),同时还能抑制由内毒素诱导的上述因子的过量分泌。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大承气汤抗炎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内毒素 细胞因子 通里攻下法
下载PDF
氟中毒家猪的血尿生化和腓骨形态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维 邱明才 +7 位作者 陈兴源 朱正强 易定武 苟延佩 陈彩云 齐全乐 邵青 刘易欣 《天津医药》 CAS 1991年第1期25-27,共3页
本文对四川荥经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家猪的血尿生化和腓骨下三分之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氟中毒家猪血钙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氟、尿氟和骨氟明显高于对照组。骨形态计量学研究表明,氟中毒家猪腓骨下三分之一四环素单标记明显减少,而双标... 本文对四川荥经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家猪的血尿生化和腓骨下三分之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氟中毒家猪血钙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氟、尿氟和骨氟明显高于对照组。骨形态计量学研究表明,氟中毒家猪腓骨下三分之一四环素单标记明显减少,而双标记明显增加,骨皮质的哈佛管数目显著增加,说明氟中毒使家猪腓骨管状骨的骨转换增加,而矿化速度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腓骨 形态计量学 骨转换
下载PDF
老年及老年前期动脉硬化指数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凤仪 刘明洲 《老年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1期15-17,共3页
血液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关系密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与AS发生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与AS发生呈负相关。为进一步探讨其比值(AI)对估测老年及老年前期发生AS的价值,我们对经临床... 血液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关系密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与AS发生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与AS发生呈负相关。为进一步探讨其比值(AI)对估测老年及老年前期发生AS的价值,我们对经临床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CVD)及冠心病(CHD)的老年、老年前期共234例及相应年龄组的正常人92例进行了各项血脂测定,计算AI值,并分组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脂蛋白胆固醇 病理
下载PDF
正常老年前期、老年期及老年糖尿病者血清糖化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明洲 廖凤仪 刘伟辰 《天津医药》 CAS 1990年第7期403-424,共22页
体内多种蛋白质可与游离葡萄糖进行非酶促反应,生成糖化蛋白。葡萄糖分子主要与蛋白质中赖氨酸的ε-氨基缩合,产生一种稳定的酮胺类化合物,或称果糖胺类(FMNs)。1982年 Johnson报道用 NBT 法测定血清糖化蛋白(用果糖胺、
关键词 糖尿病 血清 老年人 糖化蛋白
下载PDF
三种绦虫蛋白质等电聚焦电泳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佟小莺 白功懋 +1 位作者 刘明洲 林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36-340,共5页
应用PAGE-IEF分析了三种绦虫的可溶性蛋白质。猪囊尾蚴头节囊壁、囊液,细颈囊尾蚴头节囊壁、囊液和曼氏迭宫绦虫成虫蛋白质区带数分别为30、25、29、18和24~29条,主带(峰)数分别为10、9、9、7和12个,面积最大峰分别为J、B、H、F和E峰... 应用PAGE-IEF分析了三种绦虫的可溶性蛋白质。猪囊尾蚴头节囊壁、囊液,细颈囊尾蚴头节囊壁、囊液和曼氏迭宫绦虫成虫蛋白质区带数分别为30、25、29、18和24~29条,主带(峰)数分别为10、9、9、7和12个,面积最大峰分别为J、B、H、F和E峰。五种样品电泳谱在总带数、各pH区带数、主带(峰)数和分布、面积最大峰都明显不同,可供鉴定和鉴别。细颈囊尾蚴蛋白质电泳分析与猪囊尾蚴的比较分析,以及曼氏迭宫绦虫蛋白质电泳分析系国内外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电泳分析 等电聚焦 猪囊尾蚴 细颈囊尾蚴 曼氏迭宫绦虫
下载PDF
腹腔感染病人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文俊 何清宇 +4 位作者 周振理 吴咸中 姚智 李会强 卢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7-128,共2页
腹腔感染病人免疫功能的研究王文俊,何清宇,周振理,吴咸中(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天津300100)姚智,李会强,卢奕(天津第二医学院免疫教研室)为进一步评价单个核细胞在外科感染时的功能变化及其在外科感染病理过程... 腹腔感染病人免疫功能的研究王文俊,何清宇,周振理,吴咸中(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天津300100)姚智,李会强,卢奕(天津第二医学院免疫教研室)为进一步评价单个核细胞在外科感染时的功能变化及其在外科感染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动态观察了40例继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 感染 免疫功能 腹膜炎
下载PDF
腋瘢痕挛缩松解修复术与肌皮神经损伤
19
作者 杨燕祥 王其芳 +3 位作者 宁恩弟 黄宏 武春敏 张铁民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4-166,235+242,共3页
腋瘢痕挛缩松解术可因被动牵拉导致肌皮神经Sunderland Ⅰ°~Ⅱ°损伤。一般1~3个月可望自行恢复。本文对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等均有所阐述。
关键词 瘢痕挛缩 松解修复 神经损伤 肌皮
原文传递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急性淋巴系统白血病基因标志的引物设计
20
作者 刘艳平 朱平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61-264,共4页
应用大剂量的化疗,可使大多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很大比例的成人ALL 得到临床缓解,但缓解的病人中许多最终复发。大量资料表明,疾病的复发主要是来源于首次治疗后未杀死的残留白血病细胞,或称为微小残留病(MRD)。随着有效化... 应用大剂量的化疗,可使大多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很大比例的成人ALL 得到临床缓解,但缓解的病人中许多最终复发。大量资料表明,疾病的复发主要是来源于首次治疗后未杀死的残留白血病细胞,或称为微小残留病(MRD)。随着有效化疗方案的改进和放疗技术的提高,敏感、特异地进行MRD 的检测成为当今白血病研究领域的关键。最近发展的PCR 技术为更敏感的检测MRD 提供了可能,可以检测出占细胞总数1/100000的残留细胞。残留病的检测关键是寻找肿瘤性标志。淋巴系统肿瘤最可靠的基因标志是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Ig)和T 细胞受体(TCR)基因发生重排,它们都是起源于生命早期的免疫球蛋白功能基因,在进化过程中转换到不同的染色体,在结构上是线性排列的DNA 上有一些结构恒定的C 区,高度可变的V区和结合区J 区编码,有些还有多变的D 区。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