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预警预报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宋林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贝类是中国海水养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海水养殖贝类病害时有发生,尤其在夏季常出现大规模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了贝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贝类缺乏适应性免疫,且通常养殖于开放水体,难以通过药物投放、注射或... 贝类是中国海水养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海水养殖贝类病害时有发生,尤其在夏季常出现大规模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了贝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贝类缺乏适应性免疫,且通常养殖于开放水体,难以通过药物投放、注射或水质调节等措施控制病害的发生,因此,建立养殖贝类健康评价体系,加强养殖生态环境监测及病害发生的预警预报,已成为保障中国贝类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和生态安全的迫切需求。本文从病原、宿主、环境间的耦合关系出发,结合团队前期研究和工作实践,综述了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预警预报研究进展,同时针对北黄海和渤海贝类养殖海区的生态系统特征及贝类养殖现状,并结合病害预警预报的工作实践,重点阐述了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预警模型构建的思路、原理和初步应用,以期为建立海水养殖动物病害防控体系、保障中国海水养殖业的绿色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贝类 病害发生 预警技术 应用前景
下载PDF
广西北海大风江水域环境及养殖香港牡蛎健康状况分析
2
作者 刘冉阳 高磊 +9 位作者 张兴志 杨文文 赵俊彦 赵宝 于海杰 许吉祥 刘璐 彭金霞 王玲玲 宋林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1-558,共8页
为了解广西北海大风江水域环境对养殖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健康状况的影响,分别在2023年9—10月进行了3次调查研究,并对水体理化环境因子、浮游微藻种类、细菌丰度、香港牡蛎能量储备和氧化应激等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为了解广西北海大风江水域环境对养殖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健康状况的影响,分别在2023年9—10月进行了3次调查研究,并对水体理化环境因子、浮游微藻种类、细菌丰度、香港牡蛎能量储备和氧化应激等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9月河口水域温度为28.1℃,盐度为20.89,水体中总细菌和弧菌丰度分别为7.22×10^(8)、1.49×10^(7)cells/L,硅藻丰度较高(约为1.3×10^(7)cells/L),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养殖香港牡蛎鳃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为9.60 nmol/mg prot,闭壳肌中糖原和葡萄糖含量分别为6.18 mg/g和2.59μmol/g;10月河口水域温度下降,盐度上升,水体总细菌和弧菌丰度下降,分别为4.97×10^(7)、1.40×10^(4)cells/L,硅藻丰度下降至4.3×10^(5)cells/L,养殖香港牡蛎鳃组织MDA含量为1.02 nmol/mg prot,闭壳肌糖原和葡萄糖含量降低至2.49 mg/g和1.94μmol/g;10月河口上游水域温度和水体总细菌丰度与同期河口水域相近,但盐度和弧菌丰度均相对较低,硅藻丰度升高,养殖香港牡蛎的闭壳肌糖原和葡萄糖含量升高。研究表明,9月大风江河口水域养殖的香港牡蛎处于较高的氧化应激状态,可能与高温、高细菌和弧菌丰度等多重环境压力相关;10月河口水域养殖牡蛎的环境胁迫压力和氧化应激状态有所改善,但饵料藻类丰度的降低导致其糖原含量下降,应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减弱;10月大风江河口上游水域盐度低、饵料藻丰度高,养殖香港牡蛎处于相对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牡蛎 大风江 水环境 能量储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夏季北黄海贝类养殖区环境因子、长牡蛎糖原和免疫指标变化的调查
3
作者 高磊 孔宁 +10 位作者 刘冉阳 赵俊彦 邢镇 张子杨 赵宝 李庆嵩 付强 王文彪 李磊 王玲玲 宋林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70,共12页
为解析夏季环境胁迫和长牡蛎机体响应特征,实验针对2021年北黄海夏季高温降雨期的长牡蛎养殖海区开展了2次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7月海区表层水温分别为25.3和24.9℃,盐度分别为26.41和27.87;表层海水中硅藻丰度分别为3.6×... 为解析夏季环境胁迫和长牡蛎机体响应特征,实验针对2021年北黄海夏季高温降雨期的长牡蛎养殖海区开展了2次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7月海区表层水温分别为25.3和24.9℃,盐度分别为26.41和27.87;表层海水中硅藻丰度分别为3.6×10^(3)和3×10^(3)个/L,低于往年平均水平,甲藻多样性增加,表层海水中细菌的总丰度分别为2.10×10^(9)和2.77×10^(10)个/L,弧菌丰度分别为3.37×10^(8)和5.40×10^(8)个/L;长牡蛎肝胰腺糖原含量分别为40.96和31.58 mg/g、闭壳肌糖原含量分别为6.63和8.91 mg/g;鳃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为13.74和8.69 nmol/mg prot、鳃总抗氧化能力(T-AOC)分别为0.46和0.77 U/mg prot;海区养殖长牡蛎血淋巴细胞中CgIL17-5和CgTNF-1的mRNA表达量在第一次调查时相对室内暂养长牡蛎均剧烈升高;血淋巴细胞中CgCaspase3的mRNA表达量升高但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2021年北黄海贝类养殖区在经历6—7月夏季高温降雨期后出现水温升高和盐度降低现象,硅藻丰度较往年平均水平下降而甲藻多样性增加,细菌总丰度较入夏前水平降低而弧菌丰度显著升高。与室内暂养对照组长牡蛎相比,海区养殖长牡蛎的糖原含量下降,并发生轻度氧化应激。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夏季养殖环境的变化规律和长牡蛎机体响应特征,为预防夏季大规模死亡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高温 降雨 糖原 免疫 北黄海
下载PDF
我国海水养殖贝类病害发生现状及防控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宋林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6-150,共5页
贝类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就业率、改善人民生活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日益凸显。近年来,因环境胁迫和病原侵染引发的海水养殖贝类暴发性病害时有发生,所... 贝类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就业率、改善人民生活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日益凸显。近年来,因环境胁迫和病原侵染引发的海水养殖贝类暴发性病害时有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严重阻碍了海水养殖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贝类缺乏适应性免疫,且主要养殖于开放或半开放水体,难以通过疫苗注射或环境调控等手段进行病害防控。贯彻“绿色防控”的理念,加快病害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是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防控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我国海水贝类养殖及病害发生的现状,并结合团队前期研究和病害预警预报工作实践,提出了海水养殖贝类病害防控策略,以期提升我国水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为保障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贝类 病害发生 病害防控 预警预报
下载PDF
一株虾夷扇贝病原——科氏希瓦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 被引量:4
5
作者 林雪洁 高磊 +3 位作者 于子超 耿真 王玲玲 宋林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3-940,共8页
为探究近年来养殖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脓疱病的发病原因,取病灶部位涂布培养,挑取优势单菌落,进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试验、药敏试验、溶血试验、人工感染试验和组织病理检验等研究。结果表明:从扇贝病灶部位中共分离获得1... 为探究近年来养殖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脓疱病的发病原因,取病灶部位涂布培养,挑取优势单菌落,进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试验、药敏试验、溶血试验、人工感染试验和组织病理检验等研究。结果表明:从扇贝病灶部位中共分离获得12株优势菌株(YD-1~YD-12),经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发现,12株优势菌株与科氏希瓦氏菌Shewanella colwelliana一致性均较高,选取序列一致性最高(99.86%)的分离菌株YD-1进行细菌培养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该菌株于培养基中呈圆润光滑的乳黄色菌落(直径1.0~1.5 mm),为具有端生鞭毛的杆状菌;菌株YD-1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综合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试验结果,鉴定分离菌株YD-1为科氏希瓦氏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菌株YD-1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氯霉素和阿奇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菌株YD-1于28、37℃时出现α溶血性;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菌株YD-1对虾夷扇贝具有较高致病性,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2.08×106CFU/mL;人工感染的扇贝主要表现为外套膜萎缩脱落、闭壳肌收缩无力、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及壳边缘有褐色沉积等,但未出现粉橘色脓疱,与脓疱病病征不完全相同。研究表明,科氏希瓦氏菌作为虾夷扇贝的潜在病原菌,参与脓疱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脓疱病 科氏希瓦氏菌 致病性
下载PDF
CgLOX4基因在长牡蛎幼虫发育中的表达特征
6
作者 胡悦 冷金源 +2 位作者 孙洁洁 王玲玲 宋林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7,共10页
为研究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LOX4基因(CgLOX4)在幼虫发育中的表达特征,采用PCR技术扩增CgLOX4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和整体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gLOX4在幼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CgLOX4的cDNA全长为1 862 bp,... 为研究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LOX4基因(CgLOX4)在幼虫发育中的表达特征,采用PCR技术扩增CgLOX4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和整体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gLOX4在幼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CgLOX4的cDNA全长为1 862 bp,开放阅读框为834 bp,可编码277个氨基酸,等电点为8.36,预测其氨基酸序列只含有一个保守的HOX结构域;CgLOX4在长牡蛎成体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闭壳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胰腺、鳃、血淋巴、性腺和唇瓣组织(P<0.05);CgLOX4在所检测的早期胚胎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受精卵和4细胞期的表达量相对较高;CgLOX4阳性信号主要分布在担轮幼虫壳形成区、D型幼虫内脏团和壳顶幼虫消化腺中。研究表明,CgLOX4是长牡蛎早期发育过程中较早激活的转录因子之一,可能在调控幼虫壳形成和消化器官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LOX4 幼虫发育 分布特征
下载PDF
贝类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玲玲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3-375,共13页
神经内分泌系统在生物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免疫等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构成的互惠性调节关系已成为近年来神经学、内分泌学、生理学、免疫学乃至医学等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来,无脊椎动物... 神经内分泌系统在生物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及免疫等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构成的互惠性调节关系已成为近年来神经学、内分泌学、生理学、免疫学乃至医学等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来,无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免疫调节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贝类是真体腔原口动物,其适应性强、分布广且进化地位特殊,尚未分化出完整的神经和内分泌器官,但具备了合成和释放儿茶酚胺、乙酰胆碱、脑啡肽、一氧化氮、谷氨酸和皮质醇等的分子基础,是研究无脊椎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起源与进化的关键类群。本文系统综述了贝类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分子组成、激活机制及其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其结构特征、功能作用、调节机制及进化意义等方面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深入了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进化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在贝类环境适应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神经递质 神经内分泌系统 激素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红鳍东方鲀IgM重组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森 黄宇希 +2 位作者 彭欢 苏鹏 黎睿君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0期159-163,共5页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探究红鳍东方鲀IgM的结构与功能对其病害防治与免疫系统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克隆获取了红鳍东方鲀IgM的重(H)链恒定(C)区序列(大小为1326 bp),并将获得的IgM序列连接...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探究红鳍东方鲀IgM的结构与功能对其病害防治与免疫系统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克隆获取了红鳍东方鲀IgM的重(H)链恒定(C)区序列(大小为1326 bp),并将获得的IgM序列连接至pET28a表达载体上,利用大肠杆菌BL21进行体外重组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蛋白红鳍东方鲀IgM(TrIgM)大小约为62 kDa,重组表达的IgM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通过体外复性获得可溶性TrIgM蛋白,将制备的TrIgM蛋白免疫BALB/c小鼠,获得了TrIgM鼠抗血清,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鼠抗血清可以与重组TrIgM蛋白和红鳍东方鲀天然血清中的IgM重链蛋白特异性结合。本研究中制备的抗血清可作为检测红鳍东方鲀IgM的特异性抗体,为红鳍东方鲀相关免疫检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IGM 鼠抗红鳍东方鲀IgM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贝类炎症及其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洁洁 宋林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9-379,共11页
贝类在中国海水养殖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养殖贝类病害的频发,严重阻碍了贝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炎症是机体对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在抵御病原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造成机体组织损伤,严重时会引发个体死亡。目前,... 贝类在中国海水养殖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养殖贝类病害的频发,严重阻碍了贝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炎症是机体对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在抵御病原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造成机体组织损伤,严重时会引发个体死亡。目前,已经在贝类中观察到了炎症现象,并鉴定出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和炎症相关信号通路。本文围绕贝类炎症细胞因子种类与生物学功能、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及炎症反应的形态学特征,总结了近年来贝类炎症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炎症发生的分子机制,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同类型炎症细胞因子的挖掘、炎症细胞因子的免疫学功能及其与不同类型免疫细胞之间的关系等是该领域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推动贝类养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炎症反应 炎症细胞因子 信号转到 免疫调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