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近视进展与双眼视功能缺损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国荣 陈忠飞 +3 位作者 石秋梅 刘珍珍 褚航 张阳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进展与双眼视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方法选择在沧州眼科医院小儿眼科门诊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就诊的8~14岁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共104例,比较患者初诊时和1年后复诊时的屈光度和眼轴变化,根据变化幅度分为:A组(近视进展慢... 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进展与双眼视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方法选择在沧州眼科医院小儿眼科门诊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就诊的8~14岁的青少年近视患者共104例,比较患者初诊时和1年后复诊时的屈光度和眼轴变化,根据变化幅度分为:A组(近视进展慢组,屈光度增加≤0.5~0.75 D;眼轴增长<0.3 mm/年)和B组(近视进展快组,屈光度增加≥1.0 D;眼轴增长0.3 mm/年)。然后对104例近视眼儿童进行视感知觉功能的检查(包括知觉眼位检查,立体视功能检查)。结果 104例,A组(屈光度增加≤0.5~0.75 D;眼轴增长<0.3mm/年)51例,占49.04%;B组(屈光度增加≥1.0 D;眼轴增长0.3 mm/年)53例,占50.96%。A组近距离知觉眼位水平偏移度平均值为57.62像素,B组近距离眼位水平偏移度平均值为100.52像素,采用SPSS pe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两组变量的P值为0.043(P<0.05),A组的51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存在随机点动态立体视缺损,百分比为23。5%。而B组的53例患者中有36个患者存在随机点动态立体视缺损,百分比为67.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近视眼度数的发展与认知感觉功能有着密切关联。用修复认知感觉功能缺损能改善近视眼儿童近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感知觉功能 脑视觉 近距离知觉眼位 双眼视功能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和电生理表现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嘉慧 刘建鹏 +4 位作者 潘智林 熊冬生 吴逢春 陈军 吴凯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期115-121,共7页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损伤,认知功能损伤的重要神经生物学基础是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异常,这会导致患者出现异常神经元电活动,脑电图指标可以客观、定量反映神经递质导致的异常神经元电活动。本文主要对国内外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损伤,认知功能损伤的重要神经生物学基础是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异常,这会导致患者出现异常神经元电活动,脑电图指标可以客观、定量反映神经递质导致的异常神经元电活动。本文主要对国内外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神经生物学和电生理学等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回顾了认知功能损伤相关神经递质的生物学机制,梳理了与之相关的异常神经生物电指标,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理和辅助诊断提供相应参考。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疾病的致病基因、神经影像学等生物学标记物,建立精神分裂症辅助诊断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损伤 神经递质 脑电图 综述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VR)在医疗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23
3
作者 孙秀伟 阎丽 李彦锋 《医疗保健器具》 2007年第5期17-20,共4页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个巨大的、正在成长的市场,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尤其是医疗系统。本文首先简述了虚拟现实在医学中的5种应用,手术培训,手术预演,术中导航,临床诊断,远程干预;然后重点介绍了国际医学领域的VR应用案例,领域涉及外科手...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个巨大的、正在成长的市场,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尤其是医疗系统。本文首先简述了虚拟现实在医学中的5种应用,手术培训,手术预演,术中导航,临床诊断,远程干预;然后重点介绍了国际医学领域的VR应用案例,领域涉及外科手术、医疗培训、战争医疗、疼痛转移、消灭幻肢痛、治愈心灵创伤、电脑康复环境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视觉模拟 人机交互 医疗信息 社区医疗
下载PDF
正常视力儿童知觉眼位及注视稳定性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26
4
作者 赵国宏 卢炜 +1 位作者 阎丽 张灵阁 《眼科》 CAS 2014年第5期312-315,共4页
目的 调查正常视力、临床正位眼儿童在分视状态下眼位及注视稳定性的生理状况。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97例5~7岁视力正常及临床眼位正常儿童。方法 应用基于计算机平台的视感知觉检查方法对正常儿童的知觉眼位与注视稳定性状况... 目的 调查正常视力、临床正位眼儿童在分视状态下眼位及注视稳定性的生理状况。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97例5~7岁视力正常及临床眼位正常儿童。方法 应用基于计算机平台的视感知觉检查方法对正常儿童的知觉眼位与注视稳定性状况进行量化评估检测。主要指标分视眼位差值与注视稳定性的对齐差值。结果 正常儿童注视银屏中点,相距80 cm时,3度注视视标其水平眼位4.73~6.83个像素,平均分离(5.78±1.51)个像素;垂直眼位2.12~3.31个像素,平均分离(2.72±0.85)个像素;1度注视视标其水平眼位5.64~8.06个像素,平均分离(6.85±1.74)个像素;垂直眼位1.37~2.03个像素,平均分离(1.70±0.48)个像素。注视稳定性对齐差值4.25~5.09个像素,平均为(4.67±1.03)个像素。结论 在视力发育正常、临床眼位正位的儿童中,水平分视的知觉眼位差值为4~8个像素,垂直分视的知觉眼位差值为1~3个像素可以作为生理范围参考;注视稳定性对齐差值为4~5个像素,可以作为生理范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知觉 眼位 注视稳定性 注视性眼球运动
原文传递
抑郁症的脑复杂网络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静 孔令茵 +1 位作者 雷炳业 吴凯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6期780-785,共6页
抑郁症是一种伴有情绪和认知功能损害、临床表现多样的常见精神性疾病。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抑郁症伴随着大脑特定区域的结构和功能网络异常已被得到广泛证实。基于图论的脑复杂网络分析提示了抑郁症中大规模功能性和结构性脑网络的拓... 抑郁症是一种伴有情绪和认知功能损害、临床表现多样的常见精神性疾病。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抑郁症伴随着大脑特定区域的结构和功能网络异常已被得到广泛证实。基于图论的脑复杂网络分析提示了抑郁症中大规模功能性和结构性脑网络的拓扑结构紊乱,这为早期发现抑郁症提供了潜在的有价值的生物标记物。本文综述近年来抑郁症的脑复杂网络研究进展,进而分析现有研究中基本结果和潜在不足,最后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图论 脑复杂网络 结构网络 功能网络 综述
下载PDF
强力砂带平面磨削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邓朝晖 刘改 +3 位作者 刘禄祥 罗重常 秦玉忠 许世良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6期65-69,80,共6页
分析了强力砂带平面磨削时工件表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磨削热的影响,找出一个由磨削用量组成的新的磨削参数,建立表面残余应力数学模型,经过实验验证,此模型能恰当地描述强力砂带平面磨削时工件表面残余应力分布的规律,... 分析了强力砂带平面磨削时工件表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磨削热的影响,找出一个由磨削用量组成的新的磨削参数,建立表面残余应力数学模型,经过实验验证,此模型能恰当地描述强力砂带平面磨削时工件表面残余应力分布的规律,并分析了各因素对模型中参数的影响,得出一些重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数学模型 强力磨削 砂带磨削
下载PDF
弱视诊治与脑视觉科学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卢炜 阎丽 《眼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9-293,共5页
脑视觉科学的进展促进了对弱视的发病部位、弱视神经缺损特点的进一步了解。弱视神经机制的研究推动了弱视治疗的进步。视知觉检查与治疗系统平台的建立,为弱视带来了更多样性的检测方法。视知觉学习的方法与弱视的双眼视治疗结合,将会... 脑视觉科学的进展促进了对弱视的发病部位、弱视神经缺损特点的进一步了解。弱视神经机制的研究推动了弱视治疗的进步。视知觉检查与治疗系统平台的建立,为弱视带来了更多样性的检测方法。视知觉学习的方法与弱视的双眼视治疗结合,将会改变弱视治疗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脑视觉 视知觉学习 双眼视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移动医疗的孕产妇健康监护系统 被引量:14
8
作者 杜欣 曾伟杰 +12 位作者 李承炜 薛俊伟 吴秀勇 刘寅佳 万宇欣 张忆茹 冀俞容 吴磊 杨勇哲 张越 朱滨 黄岳山 吴凯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移动医疗的孕产妇健康监护系统。系统利用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心电和血氧饱和度信号,在智能终端完成量表筛查和孕产妇临床信息的录入。上述结果及医院生化分析结果通过移动互联网上传到云服务器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移动医疗的孕产妇健康监护系统。系统利用可穿戴设备检测用户的心电和血氧饱和度信号,在智能终端完成量表筛查和孕产妇临床信息的录入。上述结果及医院生化分析结果通过移动互联网上传到云服务器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数据挖掘,能够实现孕产妇身体及精神健康状态的评估与监护,最终结果与保健指导可以发送到用户的智能终端进行显示及存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出学术期刊 生物医学工程学 精品科技期刊 获奖证明 办刊工作 期刊评价体系 学科分类 学术交流 研究工作 保障系统
原文传递
经颅微电流刺激技术及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9
作者 但果 李志坚 +2 位作者 丁惠君 张佳泳 刘子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3-488,共6页
经颅微电流刺激(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CES)疗法应用微量脉冲电流于人体耳部附近(如耳垂、乳突、颧骨),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治疗焦虑、抑郁、失眠的技术。CES在195... 经颅微电流刺激(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CES)疗法应用微量脉冲电流于人体耳部附近(如耳垂、乳突、颧骨),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治疗焦虑、抑郁、失眠的技术。CES在1953年更早出现于欧洲[2-4],1963年在美国开始临床应用。2009年以来,仅在美国就有超过5万名用户在家使用CES仪器治疗,并且在美国等各国家的使用中暂无发现关于CES的严重不良反应。而与一般的电气设备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流刺激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临床研究 刺激技术 严重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仪器治疗 2009年
下载PDF
利用表面肌电进行手势自动识别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诗琪 吴旭洲 +3 位作者 张旭 李柄澄 毛菁菁 徐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9-156,共8页
针对手势自动识别研究中提高正确率和降低训练时间两者需要同时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isher Score(FS)特征降维方法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新的手势识别模型。提取4通道表面肌电信号的时域、频域、时-频域和非线性特征,构成特征集;采... 针对手势自动识别研究中提高正确率和降低训练时间两者需要同时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isher Score(FS)特征降维方法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新的手势识别模型。提取4通道表面肌电信号的时域、频域、时-频域和非线性特征,构成特征集;采用FS方法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分别进行特征降维,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和支持向量机(SVM)分别作为分类器;通过两种特征降维方法与两种分类器的不同组合构建不同的手势识别模型,并对分类模型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特征降维方法与分类器的组合能显著提高分类器的正确率、降低训练时间。与PCA方法相比,FS方法是一种实现简便、效果理想的特征降维方法:与SVM组合的分类模型获得最高分类正确率99.92%;与LDA组合的分类模型不仅获得99.24%的分类正确率,而且花费最短的训练时间1.44ms,该模型可为手势的实时自动识别提供理想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 特征提取 特征降维 机器学习 Fisher Score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初步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黄侠 卓敏 +4 位作者 李时佳 吴逢春 陈军 韩俊南 吴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特征与健康对照的差异。方法采集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的粪便样本,进行16S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患者组肠道菌群中TM7门类菌群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P<0.05);消化链球菌科、乳杆...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特征与健康对照的差异。方法采集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的粪便样本,进行16S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患者组肠道菌群中TM7门类菌群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P<0.05);消化链球菌科、乳杆菌科、放线菌科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组织菌科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P<0.05);放线菌属、斯卡多维亚氏菌属、奇异菌属、Moryella、G07和乳杆菌属菌群丰度相比对照组增加(P<0.05)。功能预测显示,脂肪酸、丙酮酸代谢途径在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特征与健康对照相比发生改变,部分肠道菌群特征可能会成为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的辅助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16SrRNA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认知康复领域的国际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2
作者 林平光 叶宁国 阎丽 《医疗保健器具》 2007年第5期13-14,共2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计算机与认知康复领域的结合已经从理论研究进入应用产品开发,成为国内外研究应用的热点。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出现,更促进了计算机技术和认知科学更高层次的结合,在认知障碍康复评定和训练方面表现出了传统方法无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计算机与认知康复领域的结合已经从理论研究进入应用产品开发,成为国内外研究应用的热点。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出现,更促进了计算机技术和认知科学更高层次的结合,在认知障碍康复评定和训练方面表现出了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美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医学康复研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并在认知康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制出了针对不同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功能紊乱、空间认知障碍、思维障碍等)的多种专门化VR系统。而中国仍然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必须走自主研发的道路,建立适合我国脑缺损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VR系统和VR康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认知康复 脑缺损 感知觉学习
下载PDF
不同训练方式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斜视度及双眼视觉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蕾 付晶 +2 位作者 孟昭君 赵博文 阎丽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 比较不同训练方式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斜视度及双眼视觉功能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收集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2017年1 月至2017 年9 月间歇性外斜视且进行斜视矫正术者312 例.其中,男性162 例,女性150 例,年龄3~36 岁... 目的 比较不同训练方式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斜视度及双眼视觉功能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收集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2017年1 月至2017 年9 月间歇性外斜视且进行斜视矫正术者312 例.其中,男性162 例,女性150 例,年龄3~36 岁,平均(11.3±7.3)岁.根据术后1 周开始不同训练的需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02 例)、传统训练组(105 例)及视感知训练组(105 例).检查并记录患者训练前、训练后1 个月、训练后3 个月及训练后6个月时的远近斜视度、同视机三级功能恢复率及近立体视恢复率.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线性模型,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训练前、训练后1 、3 个月及6 个月三组平均看近斜视度分别为(0.68±2.08)△、(1.45±3.19)△、(1.74±3.69)△及(2.36±4.48)△.训练后 1 个月、3 个月及6个月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2.98,3.54;P<0.05).看远斜视度分别为(0.70±2.15)△、(1.45±3.19△、(1.78±3.72)△及(2.42±4.5 1)△.训练后1 个月、3 个月及6 个月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75,3.67;P<0.05).同视机Ⅰ级功能恢复率,术后均达到95%以上,三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2,P>0.05).同视机Ⅱ级功能恢复率,训练后3 个月比训练前增加16例(占9.2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2,P<0.05);训练后6 个月比训练前及训练后1 个月分别增加23 例(占 13.29%)及20 例(占 11.5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5,5.17;P<0.05).同视机Ⅲ级功能恢复率,视感知觉组训练后3 个月及6 个月比训练前分别增加17例(占31.48%)及21 例(占38.8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0,16.34;P<0.05);传统训练组训练后3个月及6个月比训练前分别增加13例(占20.64%)及14例(占22.2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6,6.22;P<0.05).近立体视恢复率,训练后3 个月比训练前增加22 例(占12.8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8,P<0.05);训练后6个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视感知觉训练 双眼视觉功能 重复测量
原文传递
弱视儿童知觉眼位及注视稳定性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11
14
作者 林楠 卢炜 +4 位作者 孙阿莉 阎丽 张灵阁 刘俊 吴殿鹏 《眼科》 CAS 2014年第6期417-419,共3页
目的调查弱视儿童在双眼分视状态下的眼位及注视稳定性的状况。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临床眼位正常的弱视儿童,轻度、中度、重度各30例。方法应用基于计算机平台的视感知觉检查方法对弱视儿童的知觉眼位与注视稳定性状况进行量... 目的调查弱视儿童在双眼分视状态下的眼位及注视稳定性的状况。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临床眼位正常的弱视儿童,轻度、中度、重度各30例。方法应用基于计算机平台的视感知觉检查方法对弱视儿童的知觉眼位与注视稳定性状况进行量化评估检测。主要指标眼位差值与注视稳定性的对齐差值。结果弱视儿童注视3°视标其水平眼位均值:轻、中、重度组分别为(12.70±9.57)像素、(23.33±21.03)像素、(53.79±58.92)像素(H=14.765,P=0.001);垂直眼位均值分别为(4.93±5.21)像素、(9.23±9.03)像素、(20.48±23.75)像素(H=13.569,P=0.001)。注视1°视标其水平眼位均值:轻、中、重度分别为(18.67±16.19)像素、(33.27±27.95)像素、(81.61±76.02)像素(H=17.941,P=0.000);垂直眼位均值分别为(4.27±5.46)像素、(7.50±10.52)像素、(20.75±22.99)像素(H=19.927,P=0.000)。轻、中、重度组注视稳定性对齐差值平均分别为(4.77±3.18)像素、(7.23±5.54)像素、(20.44±22.99)像素(H=29.944,P=0.000)。结论临床眼位正位的弱视儿童其知觉眼位及注视稳定性均存在异常,弱视程度越深,异常越严重。弱视治疗应注重双眼视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视知觉 眼位 注视稳定性
原文传递
微弧氧化膜封孔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朋 刘群峰 +2 位作者 黄德群 顾珩 刘志聃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71,共11页
首先对微弧氧化中微孔产生机理进行了阐释,归纳并总结了微弧氧化封孔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在不同封孔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封孔方法的优缺点,如水合封孔、有机物封孔、无机物封孔和一些新型封孔工艺。其中自封孔展现出了较大优势,其... 首先对微弧氧化中微孔产生机理进行了阐释,归纳并总结了微弧氧化封孔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在不同封孔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封孔方法的优缺点,如水合封孔、有机物封孔、无机物封孔和一些新型封孔工艺。其中自封孔展现出了较大优势,其包括溶液自封孔和外加电场自封孔两种方式。溶液自封孔是通过改变电解液的组成及配方实现自封孔,而外加电场自封孔主要是利用外加电场驱使带电粒子加速向微孔中移动并生成沉淀,使封闭微孔。最后对封孔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金属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微孔封闭 表面处理 耐蚀性
下载PDF
壳聚糖/海藻酸钠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0
16
作者 耿志杰 于珊 +4 位作者 曾志文 黄骏 国翠平 鲁道欢 裴大婷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2-331,共10页
目的:水凝胶因与细胞外基质具有极其相似的性质在生物医用领域被广泛应用,而传统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和复杂的制备工艺限制了其应用的发展。本研究以天然多糖(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原料设计一种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案,拓展其在生物医用... 目的:水凝胶因与细胞外基质具有极其相似的性质在生物医用领域被广泛应用,而传统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和复杂的制备工艺限制了其应用的发展。本研究以天然多糖(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原料设计一种自修复水凝胶的制备方案,拓展其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方法:首先,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海藻酸钠(OSA)的方法制备带双醛基的OSA;然后,壳聚糖(CS)分子链上的氨基与OSA分子链上的醛基发生席夫碱反应形成亚胺键得到CS-OSA水凝胶。结果: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旋转流变仪表征结果表明,OSA和CS能够快速点击交联形成水凝胶,凝胶时间小于10 s,具有三维多孔结构、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自修复性能。抑菌实验证明了该水凝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性能,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证明该水凝胶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动物皮肤创面模型实验证明该水凝胶具有促创面愈合的效果。结论:CS-OSA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促创面愈合效果,在生物医用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亚胺键 自修复 点击交联 抑菌性能
下载PDF
健康医疗大数据云平台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鹏 周静 +4 位作者 王凯曦 熊冬生 吴逢春 陈军 吴凯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5期161-165,174,共6页
通过健康医疗大数据云平台技术,能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更大地满足人们个性化的医疗需求,也能进一步促进医学知识与技术的进步。本文主要对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来源和特点进行了概述,对健康医疗大数据云平台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介绍... 通过健康医疗大数据云平台技术,能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更大地满足人们个性化的医疗需求,也能进一步促进医学知识与技术的进步。本文主要对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来源和特点进行了概述,对健康医疗大数据云平台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介绍与分析,总结了健康医疗大数据的相关开发与研究案例,提出了目前健康医疗大数据云平台面临的一些问题与对应策略。而保障健康医疗大数据云平台的规范与安全,有利于有效促进临床决策、远程医疗、电子档案分析与公共健康等各个方面的医疗行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医疗 大数据 云平台 云计算
下载PDF
视感知觉检查系统对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功能重建的相关预测因素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容菡 付晶 +6 位作者 赵博文 孟昭君 马楠 阎丽 王京辉 成娟娟 曹凯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895-901,共7页
目的:引入视感知觉可塑性评分检查训练系统,评价该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预测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恢复状况的准确度以及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连续收集2017年1─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诊断为共同性外斜视且进行手术治疗... 目的:引入视感知觉可塑性评分检查训练系统,评价该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预测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恢复状况的准确度以及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连续收集2017年1─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诊断为共同性外斜视且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在术后1周接受视感知觉可塑性评分检查。采用秩相关分析手术年龄、病程时长、术前斜视角度、术后1周斜视角度等因素与可塑性评分相关性。所有患者均从术后1周开始进行视感知觉训练,分别于术后1、3、6个月进行远、近立体视功能检测,制作ROC曲线,评价可塑性评分对术后不同时间点远、近立体视功能恢复预测的准确度及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Delong test将可塑性评分以及传统临床指标对半年立体视功能的恢复状况的预测效能进行比较。结果:间歇性外斜视患者109例(80.2%),恒定性外斜视27例(19.9%)。可塑性评分分别与年龄、术前斜视度、斜视病程、外斜视类型、术后1周斜视度相关(r=-0.3、-0.2、-0.3、0.4、-0.3,均P<0.05)。可塑性评分在术后半年内不同时间点对立体视功能均具有预测能力,其中对术后6个月远、近立体视功能恢复正常均具有中等程度的预测意义,曲线下面积(AUC)均>0.7,P<0.001。传统临床指标中,术前近立体视功能对术后半年近立体视功能有较低的预测能力(AUC=0.63<0.7,P=0.009);术前看远斜视角度对术后6个月远、近立体视功能能否完全恢复正常具有较低的预测能力(AUC=0.66<0.7,P=0.02),但这些指标与可塑性评分的预测能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1.4,P>0.05)。结论:视感知觉检查训练系统中,可塑性评分可以有效地预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远、近立体视功能的恢复状况,为术后患者制定进一步的诊疗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外斜视 立体视 视感知觉检查训练系统 可塑性评分
原文传递
基于机器学习的神经精神疾病辅助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雷炳业 潘嘉瑜 +4 位作者 吴逢春 陆小兵 宁玉萍 陈军 吴凯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2期257-264,共8页
神经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与神经精神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与传统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同,机器学习模型能对神经影像学数据进行个体化预测,发掘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神经精神疾病辅助诊断包含数据预处理和机器学习算... 神经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与神经精神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与传统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同,机器学习模型能对神经影像学数据进行个体化预测,发掘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神经精神疾病辅助诊断包含数据预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数据预处理是一种人为的特征工程,为机器学习算法提供量化特征;机器学习算法包含特征降维、模型训练和模型评估。鲁棒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现对不同数据集的准确预测,并提供对预测结果贡献大的特征,作为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神经精神疾病辅助诊断研究进展,从数据预处理、机器学习算法和生物学标记物3个角度进行介绍,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疾病 神经影像 机器学习 辅助诊断
下载PDF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知觉眼位和主观斜视角的比较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葆健 付晶 +4 位作者 洪洁 王京辉 孙省利 褚航 阎丽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613-616,621,共5页
目的:通过和同视机主观斜视角比较,了解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知觉眼位的情况和意义。方法:系列病例研究。对2017年2-8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分别用同视机检测其主观斜视角和用基于计算机平台的视感知觉检查方法检测其知觉眼位... 目的:通过和同视机主观斜视角比较,了解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知觉眼位的情况和意义。方法:系列病例研究。对2017年2-8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分别用同视机检测其主观斜视角和用基于计算机平台的视感知觉检查方法检测其知觉眼位,将同时具备以上2项检测结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二者水平方向眼位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统计同视机主观斜视角在垂直方向眼位偏斜的检出率,对同视机主观斜视角未检出垂直偏斜者分析其垂直知觉眼位的分布情况;对水平和垂直知觉眼位进行线性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共有12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被纳入研究。在水平方向,主观斜视角为(-8.1±5.3)°,知觉眼位偏移值为(332±233)像素,同视机主观斜视角越向外偏移,水平方向的知觉眼位偏移越大(r=-0.383,P<0.001)。在垂直方向,3例(2.5%)同视机检测到眼位偏斜,117例未检测出垂直眼位偏斜者中有113例(94.2%)可检测出不同程度的知觉眼位偏差,为(22±29)像素,其中67.5%(81/120)≤26像素(垂直眼位偏斜在0.5°以内),有82.5%(99/120)≤53像素(垂直眼位偏斜在1°以内)。120例患者垂直方向知觉眼位偏移为(24±32)像素,它与水平方向知觉眼位偏移呈线性相关关系(r=0.373,P<0.001),线性回归方程为垂直知觉眼位偏移=6.403+0.052×水平知觉眼位偏移(F=19.093,P<0.001)。结论:同视机主观斜视角与知觉眼位偏移均能反映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分视状态下水平方向的眼位偏斜状态;知觉眼位检查在垂直方向的眼位偏斜检出率明显高于同视机;垂直方向的知觉眼位偏斜随着水平方向知觉眼位偏斜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知觉 视觉 双眼 外斜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