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地区不同人群血清HCV感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郝连杰 郭林生 +3 位作者 张永东 Theilmann L 杨泽川 Takada A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5-149,共5页
采用Ortho抗HCV ELISA C100-3试剂对武汉地区不同人群进行了抗HCV筛选。部分阳性标本作了RIBA证实实验及HCV RNA分析。并分析了5例HCV或HBV/HCV感染者的HCV基因型。结果表明:①在献血人群中,经RIBA证实抗HCV检出率为1.20%,HCV病毒血症... 采用Ortho抗HCV ELISA C100-3试剂对武汉地区不同人群进行了抗HCV筛选。部分阳性标本作了RIBA证实实验及HCV RNA分析。并分析了5例HCV或HBV/HCV感染者的HCV基因型。结果表明:①在献血人群中,经RIBA证实抗HCV检出率为1.20%,HCV病毒血症者为0.80%;②多次受血治疗组抗HCV检出率为13.64%;③肝病组,重症肝炎为32.00%,HCC为22.86%,CPH和轻型CAH为4.05%,婴儿肝炎综合征中为5.00%;④亚基因探针杂交结果显示:武汉地区肝病患者感染的HCV主要为HCV-K2型(60.00%)。表明:经HBsAg和ALT筛选的合格献血员血清中HCV感染率仍较高,除接受血治疗外,重症肝炎和HCC患者对HCV易感性也较高,在婴儿肝炎综合征中约5%为HCV感染引起;初步结果提示武汉地区HCV的基因型主要为HCV-K2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型 丙肝病毒
下载PDF
干扰素抗体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被引量:13
2
作者 轩泓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93-196,共4页
干扰素是机体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实践证明,它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对干扰素无反应或仅有短暂反应。有人认为这与干扰素抗体有一定关系。本文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过程中干扰素抗体的出现及其临... 干扰素是机体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实践证明,它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对干扰素无反应或仅有短暂反应。有人认为这与干扰素抗体有一定关系。本文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过程中干扰素抗体的出现及其临床意义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抗体 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TNF-α与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及肝纤维化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贺永文 刘薇 罗端德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74-277,共4页
本文用免疫组化SABC技术,动态观察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不同时期肝内TNF-α的含量及分布。结果显示感染后第8~12wk,肝内TNF明显增加,16wk达高峰,显著高于第8wk的水平(P<0.001),主要分布在虫卵肉芽... 本文用免疫组化SABC技术,动态观察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不同时期肝内TNF-α的含量及分布。结果显示感染后第8~12wk,肝内TNF明显增加,16wk达高峰,显著高于第8wk的水平(P<0.001),主要分布在虫卵肉芽肿内及其周围。在慢性感染期,肝内TNF并未随着肝内胶原的增加而增加,反现减少。FN、LN、Ⅰ及Ⅲ型胶原于感染后第8wk开始增加,呈细线状分布在汇管区及肉芽肿周围;并分别于20及24wk达高峰,且增宽变厚,呈条索状或网状沉积在肉芽肿周围及其内。给受染动物注射重组TNF后,Ⅰ及Ⅲ型胶原含量较同期非注射组增加,其中Ⅰ型胶原增加较显著(P<0.01);而给正常小鼠注射TNF无类似变化。提示TNF能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致肝内胶原分泌增加,但可能需要某些因素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肝硬变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晚期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与肝脏病理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祖进 顾寄真 +2 位作者 刘绍春 宋光放 杨业翔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7-21,共5页
本文对88例肝内乙肝抗原阳性的晚期血吸虫病手术患者进行肝脏病理和临床分析,发现晚期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患者有四种肝脏病理类型:单纯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13.6%);肝纤维化合并慢性肝炎(18.2%);肝纤维化合并静止性肝硬化(29.6%)和... 本文对88例肝内乙肝抗原阳性的晚期血吸虫病手术患者进行肝脏病理和临床分析,发现晚期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患者有四种肝脏病理类型:单纯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13.6%);肝纤维化合并慢性肝炎(18.2%);肝纤维化合并静止性肝硬化(29.6%)和肝纤维化合并活动性肝硬化(38.6%).88例患者中,43例(48.9%)无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指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与肝脏病理变化程度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病理 晚期血吸虫病 HBV感染 静止性肝硬化 肝纤维化 活动性肝硬化 HBcAg 切片显示 慢性肝炎 疫水接触史
下载PDF
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白细胞介素-8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朱传武 贺永文 罗端德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625-626,共2页
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白细胞介素-8的检测及其意义朱传武贺永文罗端德免疫分子在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重视。本研究通过对慢性及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白细胞介素-8的检测及其意义朱传武贺永文罗端德免疫分子在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病毒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重视。本研究通过对慢性及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白细胞介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血清 SIAM-1 白细胞介素-8
原文传递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脏内γ干扰素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祖进 罗端德 +6 位作者 杨青 曾令兰 李淑莉 戴家珠 王心禾 刘绍春 杨业翔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06-208,共3页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19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脏内7干扰素(IFN)分布和含量的变化。发现正常人脾内IFN—γ呈弥漫性分布,可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间质,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内IFN—γ仅呈零星散在分布,并且多位于细胞内。经半定量分析...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19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脏内7干扰素(IFN)分布和含量的变化。发现正常人脾内IFN—γ呈弥漫性分布,可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间质,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内IFN—γ仅呈零星散在分布,并且多位于细胞内。经半定量分析,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脏内IFN—γ含量显著减少,提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内IFN—γ的变化可能在晚期血吸虫病的免疫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患者 晚期血吸虫病 Γ干扰素 免疫发病机理 间接免疫荧光 细胞外间质 血吸虫感染 乙型肝炎 弥漫性分布 免疫功能
全文增补中
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及骨髓中IL-4,IL-5和IL-10水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曾令兰 罗端德 +2 位作者 刘薇 郭劲松 李淑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77-379,共3页
目的: 探讨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脏与骨髓产生Th2 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测定,并用多媒体病理图文定量分析, 观察感染后第8、10 及第12 周小鼠肝脏及骨髓IL-4、IL-5 和IL-10 的变化。结果及结... 目的: 探讨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脏与骨髓产生Th2 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测定,并用多媒体病理图文定量分析, 观察感染后第8、10 及第12 周小鼠肝脏及骨髓IL-4、IL-5 和IL-10 的变化。结果及结论: 在感染小鼠肝脏, IL-4, IL-5 和IL-10 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升高, 且以IL-4 最为明显。而在骨髓,IL-4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升高, 但在第10 及12 周时明显低于肝脏; IL-5在感染的第12 周内明显高于肝脏, IL-10在感染的10 w k 前呈增高趋势,但第12 周下降,并明显低于肝脏。小鼠的肝脏是感染日本血吸虫后机体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而在感染骨髓中, IL-5存在明显的自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白细胞介素4 IL-5 IL-10
下载PDF
干扰素抗体对干扰素治疗肝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贺永文 轩泓 曾令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9期724-725,共2页
目的 :探讨干扰素抗体 (抗 IFN)对干扰素 (IFN)治疗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 ,检测 72例接受不同种类α干扰素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抗 IFN。结果 :9 72 %的患者在IFN治疗前已有抗 IFN存在。随着IFN使... 目的 :探讨干扰素抗体 (抗 IFN)对干扰素 (IFN)治疗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 ,检测 72例接受不同种类α干扰素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抗 IFN。结果 :9 72 %的患者在IFN治疗前已有抗 IFN存在。随着IFN使用时间的延长 ,抗 IFN阳性率逐渐上升 ,至治疗结束时为 3 8 89% ,随访期为 4 4 4 4% ,明显高于治疗前 (P <0 0 1)。治疗结束时 ,完全应答者 2 5例中仅 5例 ( 2 0 % )抗 IFN阳性 ,而部分应答及无应答者分别为 9例 ( 5 0 % )和 14例 ( 4 8 2 8% ) ,差异显著 (P <0 0 5 )。随访结果显示 ,抗 IFN阳性者复发率略高于阴性者。结论 :抗 IFN可影响IFN的疗效 ,抗 IFN阴性者的疗效明显优于抗 IFN阳性者。治疗前及疗程中监测抗 IFN ,对提高IFN的疗效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肝炎抗体 干扰素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体外感染正常人骨髓中3种细胞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曾令兰 熊开钧 +1 位作者 黄华芳 郭劲松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用乙型肝炎病毒(HBV)体外感染正常人骨髓中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从6h至3周的6个不同时期的动态观察发现:细胞内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阳性率表明3种细胞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但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 用乙型肝炎病毒(HBV)体外感染正常人骨髓中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从6h至3周的6个不同时期的动态观察发现:细胞内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阳性率表明3种细胞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但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最为敏感,其次为淋巴细胞,3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并发现病毒感染程度随细胞增殖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无吞噬能力的淋巴细胞亦是如此。透射电镜观察感染后的中性粒细胞,6h就出现线粒体和内质网的空泡变和髓样变性,24h细胞膜破裂,72h细胞表面重度破坏。表明病毒感染细胞有2种途径,其一为病毒主动侵犯细胞,其二为细胞吞噬病毒。在不同时期培养的上清液中均可较长时期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体外培养 骨髓细胞 PAP法
下载PDF
香菇多糖治疗肝炎前后患者血清SIL-2R和TNF-α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碧君 罗端德 曾令兰 《武汉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4期217-218,共2页
香菇多糖(代号776)是从属担子菌纲的香菇干燥子实体中分离提取的一种高分子葡聚糖。它同其它免疫调节剂一样,被称为生物反应修饰剂。近20余年来,国内外一致认为它对病毒性肝炎和肿瘤有免疫作用。1994年3月笔者将它用于肝炎患者15例,并... 香菇多糖(代号776)是从属担子菌纲的香菇干燥子实体中分离提取的一种高分子葡聚糖。它同其它免疫调节剂一样,被称为生物反应修饰剂。近20余年来,国内外一致认为它对病毒性肝炎和肿瘤有免疫作用。1994年3月笔者将它用于肝炎患者15例,并通过用药前后可溶性白细咆介素2受体(SIL—2R)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的检测,观察其疗效,兹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肝炎 中医药疗法 白细胞介素 受体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各类肝病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贺永文 刘薇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1-152,共2页
为了解肝病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用RTPCR及ELISA法测定肝炎病毒标志。有受血史者,急性丙肝(6053%)高于急性乙肝(1053%,P<001)。无受血史者,急性肝炎以甲、乙型肝炎为主(4... 为了解肝病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用RTPCR及ELISA法测定肝炎病毒标志。有受血史者,急性丙肝(6053%)高于急性乙肝(1053%,P<001)。无受血史者,急性肝炎以甲、乙型肝炎为主(4167%、3056%),高于丙肝(417%,P<001)。有受血史者的急、慢性丙肝及无症状HCV感染者(6053%、2034%,2917%),高于无受血史者的42%、874%,333%(P<001~005)。慢性及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及无症状感染者乙肝病毒(HBV)感染均高于HCV感染(P<001)。提示HCV感染多与血制品有关;慢性及重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主要由HBV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疾病
原文传递
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IL—1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祖进 杨青 +6 位作者 杨业翔 曾令兰 李淑莉 戴家珠 王厚成 罗瑞德 王心禾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2年第3期202-203,共2页
研究表明,T细胞亚群的改变在血吸虫病宿主的免疫调控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对血吸虫病感染过程中T细胞亚群变化的机理了解甚少,尤其是至今尚无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报道。我们同时检测了各期血吸虫病... 研究表明,T细胞亚群的改变在血吸虫病宿主的免疫调控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对血吸虫病感染过程中T细胞亚群变化的机理了解甚少,尤其是至今尚无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报道。我们同时检测了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单核细胞体外诱生IL-1的水平,探讨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IL-1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T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功能和T细胞亚群的改变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祖进 王心禾 +7 位作者 罗端德 曾令兰 李淑莉 刘薇 吴新星 李友志 杨业翔 李召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7-30,共4页
对17例急性、14例慢性和25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STs)功能进行了检测,同时测定所有急血、慢血患者和15例晚血患者的T细胞亚群。急血患者的OKT_3+(全T细胞)、OKT_4+(辅助性/诱导性T细胞)和OKT+_8(抑制性/细... 对17例急性、14例慢性和25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STs)功能进行了检测,同时测定所有急血、慢血患者和15例晚血患者的T细胞亚群。急血患者的OKT_3+(全T细胞)、OKT_4+(辅助性/诱导性T细胞)和OKT+_8(抑制性/细胞毒T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STs功能正常;慢血和晚血患者OKT_8+细胞百分比增高,OKT_3+细胞和OKT_4+/OKT_8+比值明显降低,STs功能显著增强。急血患者的OKT_8+细胞百分比与STs功能呈负相关,慢血和晚血患者的OKT_8+细胞百分比和OKT_4+/OKT_8+比值分别与STs功能呈正相关和负相关。提示急血患者细胞免疫反应增强,慢血和晚血患者的细胞免疫呈降低调节,抑制性T细胞和T细胞亚群在血吸虫病免疫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亚群 血吸虫病患者 晚期血吸虫病 血吸虫感染 免疫调控 虫卵肉芽肿 负相关 日本血吸虫病 抑制性 曼氏血吸虫病
下载PDF
感染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脏、脾脏和结肠IL-4、IL-5和IL-10水平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令兰 李淑莉 +1 位作者 蔡淑清 罗端德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1999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为了解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小鼠不同脏器的免疫反应,我们观察了小鼠肝、脾、小肠Th2因子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ABC免疫组化法,并用多媒体病理图文定量分析,动态研究感染后8,10,12周IL-4、IL-5、IL-10的变化.结果:在... 目的:为了解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小鼠不同脏器的免疫反应,我们观察了小鼠肝、脾、小肠Th2因子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ABC免疫组化法,并用多媒体病理图文定量分析,动态研究感染后8,10,12周IL-4、IL-5、IL-10的变化.结果:在感染小鼠肝脏IL-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并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升高,IL-5和IL-10亦有相同变化,但IL-4最高,IL-10次之,IL-5居后;在感染小鼠的脾脏IL-4、IL-5、IL-10亦随感染时间的延长逐步缓慢升高,但IL-4在感染的第10周,IL-5在感染的第12周,IL-10从感染的第8周起与正常对照比较才有显著意义(P<0.05);在感染小鼠的小肠IL-4、IL-5、IL-10随感染时间延长呈缓慢升高趋势,从感染的第8周起与正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结论:感染日本血吸虫病的小鼠,肝脏是Th2因子免疫应答的主要器官,IL-4、IL-5和IL-10呈同步平行变化,以IL-4升高最明显;脾脏是调节免疫的器官,上述Th2因子的变化明显低于肝脏;而感染小鼠的小肠亦不是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其Th2因子的升高可能是整体反应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白细胞介素 结肠
下载PDF
旋毛虫病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华芳 杨泽川 《临床内科杂志》 CAS 1994年第5期9-10,共2页
旋毛虫病的诊治进展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病教研室黄华芳,杨泽川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人类多因进食未煮熟的猪肉而感染,临床上以发热、水肿、肌痛及嗜酸性位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可经血清学检查及肌肉活检... 旋毛虫病的诊治进展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病教研室黄华芳,杨泽川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人类多因进食未煮熟的猪肉而感染,临床上以发热、水肿、肌痛及嗜酸性位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可经血清学检查及肌肉活检确诊。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发病率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线虫病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脏器Th2相关淋巴因子的动态定位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令兰 罗端德 +1 位作者 刘薇 郭劲松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了解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小鼠不同脏器Th2相关因子介导的免疫反应。方法采用ABC免疫组化法,并用多媒体病理图文定量分析,动态研究感染后IL4,IL5,IL10的变化。结果在感染小鼠肝脏IL4,IL5,IL... 目的了解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小鼠不同脏器Th2相关因子介导的免疫反应。方法采用ABC免疫组化法,并用多媒体病理图文定量分析,动态研究感染后IL4,IL5,IL10的变化。结果在感染小鼠肝脏IL4,IL5,IL1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并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升高;在脾脏IL4,IL5,IL10亦升高,但其幅度明显较肝脏为低;在结肠IL4,IL5,IL10随感染时间延长呈缓慢升高趋势。结论感染日本血吸虫病的小鼠,肝脏是Th2相关因子免疫应答的主要器官;脾脏是调节免疫的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TH2 淋巴因子 日本血吸虫
原文传递
慢性血吸虫感染患者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功能和T细胞亚群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祖进 王心禾 +7 位作者 罗端德 杨业翔 刘薇 曾令兰 李淑莉 吴新星 李友志 王厚成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05-308,共4页
检测了14例慢性血吸虫病(下称慢血)和25例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患者外周血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STs)功能,对所有慢血患者和15例晚血患者同时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慢血和晚血患者STs功能均显著增高,CD^+_3(全T细胞)百分比和CD^+_4(... 检测了14例慢性血吸虫病(下称慢血)和25例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患者外周血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STs)功能,对所有慢血患者和15例晚血患者同时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慢血和晚血患者STs功能均显著增高,CD^+_3(全T细胞)百分比和CD^+_4(辅助性T细胞)/CD^+_8(抑制性/细胞毒T细胞)比值明显降低,CD^+_8细胞百分比升高,CD^+_8细胞百分比和CD^+_4/CD^+_8比值分别与STs功能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对STs功能和T细胞亚群在慢性血吸虫感染免疫调控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T细胞功能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重症肝炎并发消化道出血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华芳 熊开钧 +3 位作者 杨泽川 范家珍 李媛 凌美霞 《临床内科杂志》 CAS 1990年第1期37-38,共2页
本文对1985~1987年收治的重肝并发消化道出血31例进行临床分析,发现普遍存在凝血障碍。本症发生率高,来势凶猛、病死率高。本文着重讨论了出血机理与胃粘膜糜烂的关系,并就其防治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肝炎 消化道出血 临床分析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血吸虫病细胞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祖进 王心禾 罗端德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41-245,共5页
细胞免疫及其调节是血吸虫病发病机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来自宿主和血吸虫的血清抑制因子、抑制性粘附单核细胞、T细胞亚群的改变和抑制性T细胞的作用以及免疫... 细胞免疫及其调节是血吸虫病发病机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来自宿主和血吸虫的血清抑制因子、抑制性粘附单核细胞、T细胞亚群的改变和抑制性T细胞的作用以及免疫偏离等。此外,血吸虫病患者的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明显降低。由于细胞免疫在宿主的杀虫机理和免疫保护中起重要作用,故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有可能减弱机体对血吸虫的杀伤和抵抗力. 曼氏、埃及血吸虫肉芽肿的形成和调节主要由细胞免疫介导。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日本血吸虫肉芽肿的形成是宿主针对血吸虫细胞免疫的结果,与体液免疫关系不大。日本血吸虫肉芽肿的调节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协调作用,其中细胞免疫参与早期肉芽肿的调节,慢性肉芽肿的调节则由体液免疫介导。进一步深入研究人类血吸虫病的细胞免疫调节机理、血吸虫病中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关系以及血吸虫病患者细胞免疫机能改变的机理和临床意义是血防科研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调节
下载PDF
HC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丙型肝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勇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CAS 1997年第5期208-209,共2页
丙型肝炎慢性化的机制至今尚不清楚。近几年来,人们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可以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证实和HCV的致病机理及慢性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综合有关文献,就HCV感染PBMC的机制及其对人体免疫功能、丙型肝炎的... 丙型肝炎慢性化的机制至今尚不清楚。近几年来,人们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可以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证实和HCV的致病机理及慢性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综合有关文献,就HCV感染PBMC的机制及其对人体免疫功能、丙型肝炎的病变过程及治疗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