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NN的锂离子电池SOC估算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帅 刘雨辰 周飞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3-269,共7页
深度学习的日益流行和不断的突破,积极地推动了估算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新方法的研发。常用于文本翻译、语音识别等领域的循环神经网络算法已开始应用在电池SOC估算领域。概述了几种常用于电池SOC估算的循环神经网络算法,并根据结... 深度学习的日益流行和不断的突破,积极地推动了估算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新方法的研发。常用于文本翻译、语音识别等领域的循环神经网络算法已开始应用在电池SOC估算领域。概述了几种常用于电池SOC估算的循环神经网络算法,并根据结构复杂度将其分为简单、深度以及扩展循环神经网络算法。此外,从模型输入变量、数据预处理、循环神经层数及其神经元数、优化器、损失函数、测试文件、研究的温度、使用的电池类型以及估算误差方面对这些循环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比较,总结了这几种估算方法的优缺点,让读者对循环神经网络算法有更直观的了解。循环神经网络算法与其他算法相结合来估算电池SOC,将会成为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荷电状态估算 循环神经网络 估算方法
下载PDF
超越离合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侯祥颖 张钰哲 +3 位作者 张红 张健 李政民卿 朱如鹏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2-169,共8页
超越离合器一般具有超越和接合两种状态,是实现传动系统工况转换的核心部件。随着机械传动系统技术的发展,对超越离合器的工况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便于深入系统地开展超越离合器研究,满足新时代高端装备发展需求,通过梳理啮合式、摩擦式... 超越离合器一般具有超越和接合两种状态,是实现传动系统工况转换的核心部件。随着机械传动系统技术的发展,对超越离合器的工况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便于深入系统地开展超越离合器研究,满足新时代高端装备发展需求,通过梳理啮合式、摩擦式两种不同类型的超越离合器相关文献,总结了近年来超越离合器的研究热点、难点,并分析了超越离合器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后续超越离合器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离合器 啮合式 摩擦式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钢铁表面无氰镀镉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宋宜强 皮志超 +1 位作者 张泽齐 周飞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2年第5期48-53,73,共7页
电镀镉技术以溶液中是否存在氰化物分为氰化镀镉和无氰镀镉。重点综述无氰镀镉技术的研究现状,探讨在镀镉中还未被广泛应用的络合剂的应用前景,分析添加剂与工艺参数对镉镀层质量的影响以及机械沉积和等离子体沉积等非传统电镀方法的应... 电镀镉技术以溶液中是否存在氰化物分为氰化镀镉和无氰镀镉。重点综述无氰镀镉技术的研究现状,探讨在镀镉中还未被广泛应用的络合剂的应用前景,分析添加剂与工艺参数对镉镀层质量的影响以及机械沉积和等离子体沉积等非传统电镀方法的应用,综述无氰镀镉-钛技术及其低氢脆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氰镀镉 络合剂 镉-钛 氢脆 腐蚀
下载PDF
直升机超临界尾轴限幅减振器安装位置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宋立瑶 王旦 +2 位作者 曹鹏 陈柏 朱如鹏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96,共11页
为了使限幅减振器对传动轴跨1阶及2阶临界转速均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研究了限幅减振器安装位置对传动轴与限幅减振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的影响。首先基于Timoshenko梁和非线性碰摩理论建立了传动轴与限幅减振器系统的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模... 为了使限幅减振器对传动轴跨1阶及2阶临界转速均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研究了限幅减振器安装位置对传动轴与限幅减振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的影响。首先基于Timoshenko梁和非线性碰摩理论建立了传动轴与限幅减振器系统的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系统响应。对传动轴典型跨临界过程及安装位置对减振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典型的传动轴跨临界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无碰摩、拟周期碰摩、同频全周碰摩,最后回到无碰摩阶段。将减振器安装在中间节点只能有效抑制传动轴跨1阶临界转速的振动,而安装在1/4节点及3/8节点处能同时减弱跨1阶及2阶临界转速的振动,但安装在3/8节点处有可能使传动轴无法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幅减振器 超临界尾轴 位置优化 碰摩 干摩擦
原文传递
直升机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研究综述
5
作者 王旦 未雷 +4 位作者 李鹏 徐鹏行 王希 李坚 朱如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7,共11页
直升机尾传动轴在军事应用中容易遭受弹击损伤,严重影响直升机飞行安全。为此,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直升机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研究工作。本文首先从军事需求角度阐述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研究的重要意义。然后从尾传动轴弹击损伤评定指标、研... 直升机尾传动轴在军事应用中容易遭受弹击损伤,严重影响直升机飞行安全。为此,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直升机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研究工作。本文首先从军事需求角度阐述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研究的重要意义。然后从尾传动轴弹击损伤评定指标、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尾传动轴抗弹击性能提升方法4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直升机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最后论述了国内在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研究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从材料性能参数测试、新型数值仿真模拟方法、尾传动轴抗破片冲击研究和弹击复合材料尾传动轴数值模拟4方面展望了我国在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方面亟需开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尾传动轴 弹击损伤 数值模拟 抗弹击设计 复合材料尾传动轴
下载PDF
直升机尾传动轴弹击损伤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未雷 林瑶洁 +4 位作者 吴汪箭 陈蔚芳 王希 朱如鹏 王旦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24-332,340,共10页
面向直升机尾传动轴抗弹击设计,开展了不同因素影响下尾传动轴弹击损伤规律数值模拟研究。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尾传动轴弹击损伤数值仿真模型,并通过弹击试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进而基于经验证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偏移量和入射... 面向直升机尾传动轴抗弹击设计,开展了不同因素影响下尾传动轴弹击损伤规律数值模拟研究。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尾传动轴弹击损伤数值仿真模型,并通过弹击试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进而基于经验证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偏移量和入射角两个典型参数对尾传动轴弹击损伤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尾传动轴弹击损伤程度随着子弹偏移量及入射角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切边位置、入射角为75°工况下尾传动轴弹击损伤最为严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摩擦因数、子弹入射速度、尾传动轴转速、子弹偏航角四个弹靶参数对尾传动轴弹击损伤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因数对尾传动轴弹击损伤影响较小,尾传动轴转速、子弹入射速度和子弹偏航角均对尾传动轴弹击损伤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尾传动轴 弹击损伤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直升机超临界尾传动轴干摩擦阻尼器碰摩响应边界特性分析
7
作者 金晟 宋立瑶 +4 位作者 曹鹏 李坚 游有鹏 朱如鹏 王旦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6-769,共14页
为最大化提高直升机功重比,越来越多的直升机设计中应用了超临界尾传动系统,这一系统会导致跨临界振动的产生。安装干摩擦阻尼器是一种常见的抑制直升机尾传动轴跨临界剧烈振动的方法。以某装有干摩擦阻尼器的尾传动轴为研究对象,建立... 为最大化提高直升机功重比,越来越多的直升机设计中应用了超临界尾传动系统,这一系统会导致跨临界振动的产生。安装干摩擦阻尼器是一种常见的抑制直升机尾传动轴跨临界剧烈振动的方法。以某装有干摩擦阻尼器的尾传动轴为研究对象,建立控制方程,并分析系统在传动轴偏心激励下各类碰摩响应的边界特性。建立传动轴/阻尼器系统的非线性控制方程;依据扫频获得系统典型碰摩响应特征,使用解析法针对无碰摩响应求解碰摩发生边界,并对同频全周碰摩响应求解其稳定性条件的边界;通过Runge-Kutta法验证了所推导的响应边界,并探讨了响应边界与系统参数的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尾传动轴 干摩擦阻尼器 碰摩 响应特性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修正雅可比旋量模型的C形闩机构偏差分析及优化
8
作者 孔维林 高彬 马希直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4期173-176,244,共5页
使用基于修正雅可比旋量模型的容差分析方法,对引导锁C形闩机构中C形闩的安装位置、运动精度进行分析,与3DCS软件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方法适用性。引用机器人运动学相关理论,将静态容差分析拓展到动态容差分析,对C形闩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 使用基于修正雅可比旋量模型的容差分析方法,对引导锁C形闩机构中C形闩的安装位置、运动精度进行分析,与3DCS软件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方法适用性。引用机器人运动学相关理论,将静态容差分析拓展到动态容差分析,对C形闩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精度进行分析,使用基于Taguchi的容差贡献度、灵敏度对其进行优化分析及容差设计,得出影响较大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修正雅可比旋量模型 引导锁C形闩机构 容差设计 3DCS Taguchi
下载PDF
大转矩叠片联轴器等效试验件设计方法
9
作者 侍东 冯献彤 +3 位作者 李政民卿 卢敏 潘东凌 席荣盛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168,共7页
针对大转矩叠片联轴器承受载荷较大、开展疲劳寿命试验存在困难且成本较高的问题,开展大转矩叠片联轴器等效试验件设计,使其满足通用联轴器试验设备条件,降低试验成本;建立叠片联轴器等效设计原则,并基于等效对称循环应力,提出了一种大... 针对大转矩叠片联轴器承受载荷较大、开展疲劳寿命试验存在困难且成本较高的问题,开展大转矩叠片联轴器等效试验件设计,使其满足通用联轴器试验设备条件,降低试验成本;建立叠片联轴器等效设计原则,并基于等效对称循环应力,提出了一种大转矩叠片联轴器等效试验件设计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对比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片联轴器 等效试验件 等效对称循环应力 疲劳寿命
下载PDF
螺钉装配应力及应力松弛对压力伺服阀零位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江裕雷 朱玉川 +1 位作者 葛声宏 周振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0-358,共9页
力矩马达的螺钉装配应力及其应力松弛会影响压力伺服阀零位及其前置级压力输出性能,为量化分析该影响规律,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压力伺服阀力矩马达进行装配应力分析,研究力矩马达螺钉装配应力及不同位置螺钉装配应力松弛对压力伺服阀... 力矩马达的螺钉装配应力及其应力松弛会影响压力伺服阀零位及其前置级压力输出性能,为量化分析该影响规律,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压力伺服阀力矩马达进行装配应力分析,研究力矩马达螺钉装配应力及不同位置螺钉装配应力松弛对压力伺服阀4个零位气隙值的影响。进一步建立压力伺服阀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的压力伺服阀非线性集总参数仿真模型,以不同位置螺钉应力松弛引起的4个零位气隙变化值作为仿真输入,分析力矩马达装配螺钉应力松弛对伺服阀零位及前置级输出压差的影响。得到对称及非对称位置螺钉应力松弛对压力伺服阀零位及前置级输出压差的影响规律,为压力伺服阀中的螺钉装配工艺改进以及零漂故障诊断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压力伺服阀 螺钉 预紧力 气隙 零位
下载PDF
激光改性后氮化铝基板的可加工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妮 韦佳伟 +2 位作者 张鑫磊 李亮 何宁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817-2822,共6页
利用激光改性方法研究了被广泛应用在微电子组件封装中的氮化铝(AlN)陶瓷基板在不同气体环境、激光功率、扫描间隔下的可加工性,通过试验测量了AlN试件表面硬度值和元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N_(2)、Ar、O_(2)三种气体环境下,试件表面... 利用激光改性方法研究了被广泛应用在微电子组件封装中的氮化铝(AlN)陶瓷基板在不同气体环境、激光功率、扫描间隔下的可加工性,通过试验测量了AlN试件表面硬度值和元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N_(2)、Ar、O_(2)三种气体环境下,试件表面成分主要为AlN、Al和Al_(2)O_(3),且显微硬度计测得Ar环境下的熔覆层硬度最低,最有利于后续切削加工。在Ar环境下,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和扫描间隔的减小,AlN表面改性后的硬度减小,最小值可达到174.83HV,更易进行切削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 气体环境 激光功率 扫描间隔 激光改性
下载PDF
加工装配误差影响下偏转射流压力伺服阀静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瀚浩 葛声宏 +1 位作者 周振峰 朱玉川 《飞控与探测》 2022年第1期16-22,共7页
电液压力伺服阀是电液压力伺服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元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区别于流量伺服阀,压力伺服阀在滑阀放大器的设计上多采用带有压力控制容腔的三通阀结构,不同的滑阀结构使得现有的偏转射流流量伺服阀仿真模... 电液压力伺服阀是电液压力伺服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元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区别于流量伺服阀,压力伺服阀在滑阀放大器的设计上多采用带有压力控制容腔的三通阀结构,不同的滑阀结构使得现有的偏转射流流量伺服阀仿真模型难以满足压力伺服阀性能预测的需求。基于AMESim平台建立了偏转射流压力伺服阀的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验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压力伺服阀的静态特性。最后,基于仿真模型分析了压力伺服阀在不同加工装配误差影响下的输出性能差异,仿真结果可为偏转射流压力伺服阀的性能预测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转射流压力伺服阀 加工装配误差 压力特性 滞环 AMESIM
下载PDF
电热耦合模型与UKF组合估算电池温度与SOC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雨辰 周飞 +1 位作者 徐帅 杨文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6-172,共7页
提出电热耦合模型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组合算法来估算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及其平均温度,并且将SOC和平均温度用于在线调整模型的参数,该估算的平均温度更接近电池内部真实温度。结果表明在实际工况下,模型估算温度高于电池表面温... 提出电热耦合模型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组合算法来估算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及其平均温度,并且将SOC和平均温度用于在线调整模型的参数,该估算的平均温度更接近电池内部真实温度。结果表明在实际工况下,模型估算温度高于电池表面温度且最高温差在2.6℃以内,它们的变化趋势相同的同时,1 C放电时能够提前预测到电池内部温度。采用实时估算的平均温度和SOC调整模型参数,当初始SOC与实际SOC相同时,SOC估算误差在1%以内;当初始SOC与实际SOC相差较大时,能够在250 s内收敛到真实值,其SOC估算误差在1%~2%间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荷电状态估算 电热耦合模型 无迹卡尔曼滤波 电池温度
下载PDF
极间介质模式对放电诱导烧蚀铣削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穆宏鹏 刘志东 +2 位作者 周顺程 韩云晓 邱明波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6-387,共12页
为探究一种更有利于提高放电诱导烧蚀铣削工艺指标的极间介质模式,设计了内喷雾、液中喷雾、液中喷气这3种极间介质模式的对比试验,对材料去除率、相对电极损耗率、表面粗糙度等指标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液中喷气模式的材料去除率最高... 为探究一种更有利于提高放电诱导烧蚀铣削工艺指标的极间介质模式,设计了内喷雾、液中喷雾、液中喷气这3种极间介质模式的对比试验,对材料去除率、相对电极损耗率、表面粗糙度等指标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液中喷气模式的材料去除率最高,达到131.86mm^(3)/min,相比于内喷雾、液中喷雾分别提高了7.10%、27.42%;相对电极损耗率最低,为1.81%,相比于内喷雾、液中喷雾降低了72.11%、74.64%;其氧气利用率同样是三者中最高的,达0.81%,相比于内喷雾、液中喷雾提高了44.64%、65.31%。分析表明,液中喷气放电诱导烧蚀铣削加工是在气液分层介质中击穿放电,其排屑状态优于内喷雾和液中喷雾,因此短路拉弧现象减少,电极损耗因而大幅降低,同时该模式具有聚集氧气的优势,有利于提高放电诱导烧蚀铣削加工的工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间介质模式 放电诱导烧蚀 电火花铣削 材料去除率 相对电极损耗率 氧气利用率
原文传递
车用锂离子电池包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茜 周浩兵 +1 位作者 刘雨辰 周飞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59-1562,共4页
由于车用锂离子电池包在汽车内部位置的特殊性,对电池包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显得至关重要。在分析了车用锂离子电池包的基本结构、综述了目前电池包内部结构、电池包外部支架和外壳的优化方案后,通过实验分析和模拟仿真,设计合理的电池包... 由于车用锂离子电池包在汽车内部位置的特殊性,对电池包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显得至关重要。在分析了车用锂离子电池包的基本结构、综述了目前电池包内部结构、电池包外部支架和外壳的优化方案后,通过实验分析和模拟仿真,设计合理的电池包结构以提高电池包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能。最后提出了基于温度场的电池包结构优化是未来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包 结构优化 支架 外壳
下载PDF
高Mo含量的CrMoCN涂层的摩擦学与腐蚀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齐元青 付永强 +1 位作者 张懋达 周飞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5,共10页
长期处于高温、高湿、高盐度环境下的机械设备零部件会出现严重的摩擦、磨损和腐蚀问题,采用高Mo含量多元薄膜对零部件进行表面防护可以有效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采用非平衡闭合场磁控溅射技术在Si片和钛合金上制备CrMoCN涂层。在Ar... 长期处于高温、高湿、高盐度环境下的机械设备零部件会出现严重的摩擦、磨损和腐蚀问题,采用高Mo含量多元薄膜对零部件进行表面防护可以有效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采用非平衡闭合场磁控溅射技术在Si片和钛合金上制备CrMoCN涂层。在Ar/N2混合气体中,通过改变Mo靶电流获得具有不同Mo含量的CrMoCN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及形貌、晶相结构和化学键组成进行表征,用纳米压痕仪测量涂层硬度,采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CrMoCN涂层与SiC小球在不同环境下对磨时的摩擦学特性,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量涂层的耐腐蚀特性。结果表明:随着Mo含量的增加,CrMoCN涂层结构变得致密,且形成了(Cr,Mo) N置换固溶体和γ-Mo2N相。由于Cr、Mo元素与水反应形成氧化物润滑相,使CrMoCN涂层和Si C小球在人工海水中对磨时的摩擦系数低于空气中的摩擦系数,CrMoCN涂层在人工海水中的磨损率低于在空气中的磨损率,说明CrMoCN涂层在人工海水中具有更好的摩擦学特性。同时,高Mo含量涂层在人工海水中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CrMoCN涂层 微观结构 硬度 摩擦特性 腐蚀特性
下载PDF
基于双向GRU和H_(∞)滤波器的SOC复合估算 被引量:2
17
作者 桂阳 周飞 +2 位作者 杨文 陈星 李康群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4-389,共6页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估算作为电池管理系统(BMS)的重要功能,是合理利用EV车辆电池组能量的前提。现有估算方法中,基于模型驱动法过程繁琐、计算量大;基于数据驱动法对数据要求高,估计精度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向GRU(BidiG...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估算作为电池管理系统(BMS)的重要功能,是合理利用EV车辆电池组能量的前提。现有估算方法中,基于模型驱动法过程繁琐、计算量大;基于数据驱动法对数据要求高,估计精度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向GRU(BidiGRU)神经网络结合H∞滤波器的复合估算方法来估算锂离子电池的SOC。用不同温度下北京应力循环工况(BJDST)来训练BidiGRU神经网络模型,再使用联邦测试程序驾驶时间表(US06)来对模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最小可达到2.05%,平均绝对误差(MAE)最小可达到1.79%。用H∞滤波器优化后的RMSE和MAE均可降低到0.17%以下,最低可达到0.11%。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工况下对锂离子电池SOC做出实时估计,并能够达到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SOC估计 双向GRU神经网络 H∞滤波
下载PDF
纳米复合薄膜水润滑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飞 王谦之 +1 位作者 付永强 张懋达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4-44,共11页
评述了类金刚石基(DLC、a-C)、非晶氮化碳基(a-CNx)、过渡金属氮化物基(TiN、CrN)及其改性纳米复合薄膜的水润滑摩擦学性能,分析了微观结构、梯度结构、元素掺杂、对磨材料及摩擦参数对其水润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揭示了水润滑中纳... 评述了类金刚石基(DLC、a-C)、非晶氮化碳基(a-CNx)、过渡金属氮化物基(TiN、CrN)及其改性纳米复合薄膜的水润滑摩擦学性能,分析了微观结构、梯度结构、元素掺杂、对磨材料及摩擦参数对其水润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揭示了水润滑中纳米复合薄膜存在的摩擦磨损机制,指出了三种纳米复合薄膜体系在水润滑中均可表现出优异的减摩抗磨特性,但与薄膜成分、层状结构、力学性能及对磨材料物理化学性能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相比于过渡金属氮化物基薄膜,类金刚石基及非晶氮化碳基薄膜由于在水润滑中形成转移层和水合润滑层而呈现出更低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当选用的对磨材料易于发生摩擦水合反应时,形成的水合层起到的保护作用使得纳米复合薄膜均表现出了更低的磨损率。在保证薄膜未发生剥落而失效时,适当地加载载荷和滑移速度也是获得最优水润滑摩擦学性能的关键因素。为薄膜应用在水润滑器械作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并展望了纳米复合薄膜水润滑摩擦学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薄膜 氮化物基薄膜 水润滑 水合反应 摩擦 磨损
下载PDF
Ni-PTFE复合镀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易超 黄巍 +2 位作者 靳广虎 黄梁 宋宜强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共7页
采用复合共沉积方法,研制了基于紫铜基体的Ni-PTFE(镍-聚四氟乙烯)复合镀层。在镀液中PTFE的分散性研究的基础上,考虑PTFE悬浮量对复合镀层的影响,开展了对单一Ni镀层以及Ni-PTFE复合镀层摩擦学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Ni镀层而言,N... 采用复合共沉积方法,研制了基于紫铜基体的Ni-PTFE(镍-聚四氟乙烯)复合镀层。在镀液中PTFE的分散性研究的基础上,考虑PTFE悬浮量对复合镀层的影响,开展了对单一Ni镀层以及Ni-PTFE复合镀层摩擦学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Ni镀层而言,Ni-PTFE复合镀层具有很好的减摩效果。Ni镀层的摩擦系数为0.7,Ni-PTFE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为0.22,仅为镍镀层的32%左右;此外,Ni-PTFE复合镀层的磨损小,耐磨性能优异。其中,添加(20 mL/L)PTFE的复合镀层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共沉积 Ni-PTFE复合镀层 减摩性 耐磨性
下载PDF
共轴反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构型现状 被引量:3
20
作者 倪德 李苗苗 +3 位作者 胡志安 张栋林 张根苗 朱如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由共轴反转的两幅旋翼实现悬停和爬升,由尾推进桨实现高速前飞,旋翼不需要倾转,相对倾转式旋翼机可靠性更高,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共轴反转传动系统是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的关键传动部件。本文分析了共轴反转... 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由共轴反转的两幅旋翼实现悬停和爬升,由尾推进桨实现高速前飞,旋翼不需要倾转,相对倾转式旋翼机可靠性更高,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共轴反转传动系统是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的关键传动部件。本文分析了共轴反转传动系统构型原理;针对共轴反转输出功能需求,将共轴反转传动系统分为以圆柱齿轮为基础、以锥齿轮为基础、以面齿轮为基础和以差动轮系为基础实现共轴反转输出的4类传动系统构型。分别论述了4类共轴反转传动系统构型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主要特点和型号应用情况,为不同需求共轴式直升机的传动系统构型选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共轴反转 双旋翼 传动系统 构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