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继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打造小学数学“善学课堂”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玉梅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年第12期48-51,共4页
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追求和价值取向,并应据此建构个性化教学思想主张,这是业务成长的必由之路。笔者近30年任职于陶行知办学原址学校,从教小学数学,提出了打造"善学课堂"的主张。善学课堂的立论基础是依据陶行知"六大... 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追求和价值取向,并应据此建构个性化教学思想主张,这是业务成长的必由之路。笔者近30年任职于陶行知办学原址学校,从教小学数学,提出了打造"善学课堂"的主张。善学课堂的立论基础是依据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自主学习和"差异教学"理论;"善学课堂"教学策略是读懂学生、尊重学生每一想法、注重课堂学习真正发生、实行为学而教的评价;"善学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为定向、质疑、展示、反馈;学生善学的"四会"要求,即会策划、会协商、会探求、会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善学课堂 尊重 沟通 合作
下载PDF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莹 《文理导航》 2020年第23期80-81,共2页
在小学教育中科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在科学课上,学生们需要进行有关的自主探究,科学实验是比较好的自主探究方式,学生们可以体会到动手操作的快乐,同时也增长了相关的科学知识,可以说是很有意义的课程了。对于教师们来说,如何在小学... 在小学教育中科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在科学课上,学生们需要进行有关的自主探究,科学实验是比较好的自主探究方式,学生们可以体会到动手操作的快乐,同时也增长了相关的科学知识,可以说是很有意义的课程了。对于教师们来说,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有效地去做科学实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科学课堂 自主探究
下载PDF
研训反思:小学职初教师成长新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巧玲 陈红 《江苏教育》 2022年第70期52-55,共4页
研训反思能提升职初教师参加区级学科主题研训活动的效率,助力区域小学英语职初教师成长。通过持续撰写研训反思来提升职初教师的现场学习力、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表达能力,促进他们拔节生长;通过导师点评,指导职初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 研训反思能提升职初教师参加区级学科主题研训活动的效率,助力区域小学英语职初教师成长。通过持续撰写研训反思来提升职初教师的现场学习力、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表达能力,促进他们拔节生长;通过导师点评,指导职初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论文写作水平,引领青蓝结对,薪火相传;通过举行不同形式的反思交流活动,提升职初教师团队的研究力、课堂建构力和凝聚力,促使团队成员携手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初教师 研训反思 教师培养
下载PDF
以“共享式”教科研助推教师发展
4
作者 李巧玲 周浩 《江苏教育》 2023年第45期60-62,共3页
集体化学校“共享式”教科研的推进以统一工作实施路径、实行例会制、规范各项制度和设置督导机制为保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通过共享式研讨、共享式展示和共享式培训等有效发挥标杆引领作用,整合各分校优势,补全短... 集体化学校“共享式”教科研的推进以统一工作实施路径、实行例会制、规范各项制度和设置督导机制为保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通过共享式研讨、共享式展示和共享式培训等有效发挥标杆引领作用,整合各分校优势,补全短板,促使优质教科研资源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化学校 “共享式”教科研 教师发展
下载PDF
基于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组织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玉梅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4年第10期10-12,共3页
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重要途径就是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获得。基于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组织教学活动时要重视直接经验和替代性经验,遵循经验获得的基本路径,实现个体与群体的经验共享,尊... 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重要途径就是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获得。基于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组织教学活动时要重视直接经验和替代性经验,遵循经验获得的基本路径,实现个体与群体的经验共享,尊重学生经验积累的差异性,通过反思不断提升和内化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 组织 策略
下载PDF
依据遗忘曲线强化数学认知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玉梅 《江苏教育》 2018年第41期77-78,共2页
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它分别以保持效果与经历时间为纵、横轴,运用曲线形式反映人类大脑对新认知的遗忘与记忆规律。这条曲线表明,学生学习新知时的遗忘速度是按照先快后慢的规律进行的,强化复习是对抗遗忘的有效... 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它分别以保持效果与经历时间为纵、横轴,运用曲线形式反映人类大脑对新认知的遗忘与记忆规律。这条曲线表明,学生学习新知时的遗忘速度是按照先快后慢的规律进行的,强化复习是对抗遗忘的有效手段。依据遗忘曲线所揭示的遗忘发生的时间节点,有助于帮助教师确定复习时间点,即20分钟、1小时、8小时、一天、两天和三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忘曲线 及时复习 优化设计 教学思想方法
下载PDF
让目标意识贯穿教学始终——《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居义梅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1年第2期38-39,共2页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的方向和指标,是教学的灵魂和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为准绳,以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为基础,科学地拟定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组织与展开,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的方向和指标,是教学的灵魂和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为准绳,以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为基础,科学地拟定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组织与展开,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思考 目标意识 图形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学生实际 教材内容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在“我的世界”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月 《求知导刊》 2020年第10期62-63,共2页
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之一。“我的世界”编程是一款具有趣味性的图形化的可视化编程软件。学生通过学习“我的世界”编程,能够有效提高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程序优化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计算思维。
关键词 编程 计算思维 信息技术
下载PDF
运用微课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9
作者 杨敏 《中小学电教(下)》 2023年第1期58-60,共3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衍生出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方式。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性思维的学科,短而精的微课能够利用有趣生动、形象直观的内容和形式,将知识点以生活化的情境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清晰明确地理解数学概念并掌握相关知识,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衍生出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方式。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性思维的学科,短而精的微课能够利用有趣生动、形象直观的内容和形式,将知识点以生活化的情境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清晰明确地理解数学概念并掌握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本文从“小学数学运用课题教学的意义、应用思路以及具体策略”三方面来探析如何运用微课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应用 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原文传递
探究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韦平 《中小学电教(下)》 2023年第1期73-75,共3页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可帮助学生初步培养逻辑思维、数理思维。这一阶段是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对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数学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特征,相比其他学科,学生在接受数学课...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可帮助学生初步培养逻辑思维、数理思维。这一阶段是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对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数学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特征,相比其他学科,学生在接受数学课堂教学时容易出现更多的问题,对知识点的理解比较困难。面对这一教学状况,教师应创新教学手段,转变教学观念。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以视频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对数学的学科兴趣。基于此,本文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入手,结合教学案例探究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小学数学 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创新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
11
作者 孙陆萍 《当代教育家(下半月)》 2023年第11期22-25,共4页
小学数学科目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更是为了培养小学阶段学生形成良好的整体思维能力。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在创新发展的教学模式下如何构建出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过综合分析可知,将这种创... 小学数学科目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更是为了培养小学阶段学生形成良好的整体思维能力。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在创新发展的教学模式下如何构建出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过综合分析可知,将这种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充分运用到小学数学基础课堂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基础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 小学教育阶段 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构建 计算能力 教学模式 整体思维能力
下载PDF
明诗意 想情境 悟情感——古诗文教学的一般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勇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2年第10期16-17,共2页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学古诗文教学的一般路径,即大体把握诗意——想象古诗文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下面结合教学案...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学古诗文教学的一般路径,即大体把握诗意——想象古诗文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下面结合教学案例,具体阐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策略和方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 寻隐者不遇 讨论交流 语言实践 送元二使安西 古诗词 意境之美 枫桥夜泊 汉语拼音教学
原文传递
如何提高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慧 《求知导刊》 2021年第24期4-5,共2页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最关键的一年。针对数学这门学科,学生不仅要学完六年级的所有知识,还要复习前面几年学过的知识。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每天的必要工作之一,它不仅对指导学生学习、检测教学效果及调整教学方法等发挥着至关重要...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最关键的一年。针对数学这门学科,学生不仅要学完六年级的所有知识,还要复习前面几年学过的知识。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每天的必要工作之一,它不仅对指导学生学习、检测教学效果及调整教学方法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是对教学活动的延伸及补充。基于此,本文对如何提高六年级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年级 小学数学 作业批改
下载PDF
让文化在音乐中“流动”——小学音乐课堂传统文化的传承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月 《教育界》 2021年第35期14-15,共2页
文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点,寓音乐文化审美于学生心灵,积极探索了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传承的路径,通过转变音乐教学活动形式,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和音乐美的理解,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感悟音乐的艺术深层价值,从而有效传承传... 文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点,寓音乐文化审美于学生心灵,积极探索了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传承的路径,通过转变音乐教学活动形式,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和音乐美的理解,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感悟音乐的艺术深层价值,从而有效传承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音乐 传统文化 音乐审美 实践活动
下载PDF
用“游戏精神”构建作文自能评改课堂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敏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第32期40-43,共4页
作文自能评改课堂教学的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游戏精神”:重视学生主体,强调体验过程,崇尚创造创新,彰显个性风采。作文自能评改课堂通过创设“游戏场”、组织“群学习”、倡导“趣中学”,打破了“学”与“玩”之间的壁垒,引导学生在感... 作文自能评改课堂教学的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游戏精神”:重视学生主体,强调体验过程,崇尚创造创新,彰显个性风采。作文自能评改课堂通过创设“游戏场”、组织“群学习”、倡导“趣中学”,打破了“学”与“玩”之间的壁垒,引导学生在感受丰富学习乐趣的同时,体悟习作方法,培养习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精神 作文自能评改 小学作文教学
下载PDF
让阳光照进教室每一个“角落”——弱智儿童随班就读个案研究
16
作者 丁义珠 《小学科学》 2011年第10期53-54,共2页
弱智儿童在国际上通行的定义是指智商低于正常儿童平均数,伴有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即智商在70以下,认识能力较差,社会适应不良的儿童。
关键词 弱智儿童 随班就读 个案 教室 光照 正常儿童 行为障碍 认识能力
下载PDF
浅析小学数学低年段算理教学的开展策略
17
作者 杨阳 《教育界》 2020年第43期14-15,共2页
算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核心思想。自2001年开始课程改革,计算教学经历了“轻算理、重算法——重算理、轻算法——理法并重”三个阶段,但在具体实践中产生了很多算理教学的“面子”工程。文章结合“百以内... 算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核心思想。自2001年开始课程改革,计算教学经历了“轻算理、重算法——重算理、轻算法——理法并重”三个阶段,但在具体实践中产生了很多算理教学的“面子”工程。文章结合“百以内数的加法、减法”的教学,谈谈如何让算理真正走进儿童心里,提高儿童的运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算理教学 策略
下载PDF
《认识比》教学设计与说明
18
作者 石艳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3年第10期65-66,共2页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8~6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实例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8~6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实例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领略发现的乐趣与数学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数学学习 日常生活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读写方法 学习过程 六年级
下载PDF
读懂学生 因“学”施教——以《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一课为例
19
作者 陈玉梅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4年第10期64-65,共2页
新课标提倡“以学定教”。“以学定教”的核心是儿童立场,也就是从儿童的立场出发设计教学。观念决定行为,但有了新的观念,要想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还要有一个过程。本文结合苏教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一... 新课标提倡“以学定教”。“以学定教”的核心是儿童立场,也就是从儿童的立场出发设计教学。观念决定行为,但有了新的观念,要想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还要有一个过程。本文结合苏教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一课,阐述如何在读懂学生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规律 排列 物体 “学” 施教 以学定教 设计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