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职责体系建设视角中的数字政府和数据治理 被引量:95
1
作者 叶战备 王璐 田昊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62,共6页
数字政府不是简单通过将传统政府移植到线上就能实现,数据治理更不是把数据归集到政务云就能共享,而是需要在全面提升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彻底地重塑行政的作业单元。显然,这里一方面是发挥技术作为施政工具的作用,即把... 数字政府不是简单通过将传统政府移植到线上就能实现,数据治理更不是把数据归集到政务云就能共享,而是需要在全面提升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彻底地重塑行政的作业单元。显然,这里一方面是发挥技术作为施政工具的作用,即把日新日益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运用到政府的所有职能之中,特别是利用网络潜能来开拓政府的虚拟空间结构和运行机制。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需要通过政府职责体系建设来真正实现从权力本位转向责任本位,从而将数字政府创建在以服务社会事业、保障公民利益为最高宗旨的基础之上,并最终通过这一职责体系运行机制来保障政府数据治理中的民主,从而真正实现政务大数据共享的快速、灵活及整体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数据治理 职责体系
原文传递
走向环境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80
2
作者 詹国彬 陈健鹏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5-75,M0005,共1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倡导在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领域引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打造基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环境治理模式,为解决日益复杂化和动态... 党的十九大报告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倡导在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领域引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打造基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环境治理模式,为解决日益复杂化和动态化的环境治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实践中,多元共治模式面临着环境治理权力结构安排不尽科学合理、跨部门治理主体间信息共享和协调性差、政府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足、企业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够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的有效性和有序化偏低等诸多挑战。为此,需要从厘清多元主体职责分工、创新生态服务投入机制、优化环境治理协同机制、提升政府环境监管效能、引导社会力量有序有效参与等方面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以推动新型环境治理体系高效运转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多元共治模式 挑战 路径选择
原文传递
自购还是外包:农地确权如何影响农户的农业机械化选择? 被引量:68
3
作者 李宁 汪险生 +1 位作者 王舒娟 李光泗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75,共22页
在现有的农地产权制度约束下,依赖于土地规模经济的机械化道路在中国短期内难以实现。发展建立在分工经济基础上的农机社会化外包服务,是克服中国农户家庭经营局限性、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农地“三权分置”的改革入手... 在现有的农地产权制度约束下,依赖于土地规模经济的机械化道路在中国短期内难以实现。发展建立在分工经济基础上的农机社会化外包服务,是克服中国农户家庭经营局限性、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农地“三权分置”的改革入手,基于农地产权细分与生产环节分工的理论分析,借助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全国农村数据,采用IV ordered Probit等计量方法,从农业机械获取方式和农业机械化程度两个角度,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户农业机械化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一轮的农地确权通过对农地经营权的进一步明晰与细分,降低了纵向分工的交易费用,进而促进了农户对农业机械外包方式的选择,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农户在实际生产中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另外,从横向分工对纵向分工产生影响的角度分析,可以发现,农地确权对农业机械化选择的影响受到农地经营规模和统一种植规划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农地产权 分工经济 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化
原文传递
地方债务风险预警程序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2
4
作者 裴育 欧阳华生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39,共4页
防范与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措施之中,构建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是重中之重。在债务风险管理体制明确的前提下,地方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关注的是各种预警手段与方法的选择、预警程序的优化、预警机制的优化等一系列问题。在构建地方债务风险预... 防范与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措施之中,构建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是重中之重。在债务风险管理体制明确的前提下,地方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关注的是各种预警手段与方法的选择、预警程序的优化、预警机制的优化等一系列问题。在构建地方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必须首先明确:一是对其风险状况进行描述;二是在风险描述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对风险等级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找出风险潜在的方向作为风险防范的重点监测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务风险 预警程序 预警指标
下载PDF
土地经营规模扩张有助于提升水稻生产效率吗?——基于上海市松江区家庭农场的分析 被引量:49
5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李友艺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88,共18页
本文基于上海市松江区945户家庭农场2007~2017年水稻生产的调查数据,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土地经营规模扩张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松江区家庭农场水稻实际产出水平基本接近理论预期的随机前沿生产边界,... 本文基于上海市松江区945户家庭农场2007~2017年水稻生产的调查数据,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土地经营规模扩张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松江区家庭农场水稻实际产出水平基本接近理论预期的随机前沿生产边界,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土地经营规模与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过小或过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都不利于提高水稻生产效率。未来中国农业经营应该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实现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要在尊重中国农业小农户经营将长期存在的现实基础上,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状况,从实际出发,走适度土地规模经营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营规模 水稻生产效率 家庭农场 松江
原文传递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角色转变研究:以农机服务对农地经营规模的影响为切入点 被引量:45
6
作者 李宁 周琦宇 汪险生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0-58,共19页
培育和发展兼具生产、服务功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一环。但现有研究缺乏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内在关系和转变机理的讨论。本文运用2015年"中国小微企业调查"... 培育和发展兼具生产、服务功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一环。但现有研究缺乏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内在关系和转变机理的讨论。本文运用2015年"中国小微企业调查"数据,基于对农机服务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地经营规模的内在机制与异质性影响分析,对此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①农机服务通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正向影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地经营规模;②但购买服务中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农机服务的这种正向影响随着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而表现出逐渐弱化的异质性特征;③在这一异质性影响之下,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降低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买农机服务的概率,并增加了其自购农机使用的程度和向外提供农机服务的概率。由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以农地经营规模变化为表征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从农机服务需求者向兼顾服务供给者的角色转变。本文为思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与服务功能建设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服务 农地经营规模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角色转变
原文传递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作业服务的双重角色及其动态转变: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39
7
作者 李宁 汪险生 陆华良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53,共16页
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围绕典型的农机作业服务,表现出从服务需求者向服务供给者转变的动态特征,但现有研究未将此双重角色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呈现着割裂的研究状态,缺乏对角色转变的逻辑阐释。鉴于此,本文在角色... 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围绕典型的农机作业服务,表现出从服务需求者向服务供给者转变的动态特征,但现有研究未将此双重角色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呈现着割裂的研究状态,缺乏对角色转变的逻辑阐释。鉴于此,本文在角色转变的动态视角之下,以农地经营规模变化表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过程,通过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不同农地规模阶段购买和供给农机作业服务所面临的交易成本的变化及其影响,构建探寻双重角色的形成机制和转变逻辑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地规模 农机作业服务需求 农机作业服务供给 角色转变
原文传递
共生理论视角下高校协同创新模式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蒋开东 詹国彬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3-130,共8页
高校协同创新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载体,也是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本文立足于共生理论,旨在建构一个新的高校协同创新分析框架,通过考察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及共生环境的结构关系,分析共生理论模型嵌入高校协同创... 高校协同创新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载体,也是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本文立足于共生理论,旨在建构一个新的高校协同创新分析框架,通过考察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及共生环境的结构关系,分析共生理论模型嵌入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模式,进而厘清"单利共生-差异互利共生-均衡互利共生"的实践演化逻辑。在此基础上,从建构协同创新共生化良序系统、重塑共生化协同创新组织形态、搭建区域互利共生文化平台等维度出发提出了优化高校协同创新模式的路径选择,以期构建和完善高校协同创新共生一体化治理体系,全面提升高校协同创新的能力与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协同创新 实践逻辑 优化路径
原文传递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40年——变迁分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39
9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4,共8页
改革四十年来,中国政府在坚持农业家庭经营为主的制度框架下,不断变革农地产权制度,农地产权制度历经农地集体所有权与农地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到新时代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 改革四十年来,中国政府在坚持农业家庭经营为主的制度框架下,不断变革农地产权制度,农地产权制度历经农地集体所有权与农地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到新时代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历史变迁。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农地产权制度与制度环境不断耦合的过程,它以不断提升农地产权明晰程度且农民获得越来越充分的土地权利为导向、在制度边际上沿着既定路径持续进行着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并实现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未来农地产权制度应当按照"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要求,适时顺应制度环境的变化在制度边际上进行调适,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并赋予农民更多更充分的土地权利,努力达成农民和政府之间的一致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 两权分离 三权分置 变迁分析
原文传递
政务数据治理的现实推进及其协同逻辑——以N市为例 被引量:32
10
作者 叶战备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49,共6页
政务数据治理是利用具有高价值密度政务数据的基础性工作。既有研究启示我们需要进一步结合中国政务数据治理状况来梳理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政务数据治理逻辑。N市确立了大数据管理局、大数据中心和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为政务数据治理的基... 政务数据治理是利用具有高价值密度政务数据的基础性工作。既有研究启示我们需要进一步结合中国政务数据治理状况来梳理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政务数据治理逻辑。N市确立了大数据管理局、大数据中心和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为政务数据治理的基本组织架构,并出台了政务数据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和开放运行有序。然究其政务数据治理的现实推进逻辑,仍是以权威为依托的等级制纵向协同,治理绩效难以持续。为此,我们从"结构—功能—机制"方面明确了政务数据治理的协同逻辑,以达政务数据治理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数据治理 协同逻辑 N市
原文传递
土地征收对农户就业及福利的影响——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汪险生 郭忠兴 +1 位作者 李宁 许恒周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3-168,176,共17页
被征地农民的再就业一直备受关注。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系统梳理了征地影响劳动力配置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运用SUR回归、Heckman两步法、分位数回归等方法检验了征地对农民就业及福利的... 被征地农民的再就业一直备受关注。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系统梳理了征地影响劳动力配置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运用SUR回归、Heckman两步法、分位数回归等方法检验了征地对农民就业及福利的影响。统计分析显示:征地后,仅有2%的劳动力处于失业/待业状态,多数被征地农民都会在本地继续从事农业或者有工资性收入的工作,也有一部分在本地从事非农经营或者外出务工。实证研究揭示:(1)征地推动了农民就业转换。征地后,农户配置在农业上的劳动力显著下降,从农业上退出来的劳动力主要转换到本地非农就业上。同时,从统计显著性来看,农户失业/待业的可能性、家庭失业/待业率也因征地而提升。(2)征地改善了农户整体福利。被征地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工资性收入均得到显著提高,尤其以中等收入/消费组农户的收入/消费提升得最为显著。鉴于增加的消费主要是生存性消费,征地对农户的幸福感和自评健康的影响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失地 被征地农民 就业 福利
原文传递
乡村生态环境的精细化治理:逻辑维度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6
12
作者 金太军 薛婷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8-164,共7页
乡村生态环境恶化日渐成为阻滞我国农民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的突出问题,创新和完善农村环境治理体制机制相应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议题。破解当前农村治理理念模糊化、治理权责集中化、治理结构碎片化与治理过程粗放化并存的体制困境,... 乡村生态环境恶化日渐成为阻滞我国农民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的突出问题,创新和完善农村环境治理体制机制相应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议题。破解当前农村治理理念模糊化、治理权责集中化、治理结构碎片化与治理过程粗放化并存的体制困境,应从价值、制度、结构与过程等维度探求农村环境治理的精细化转向,并在推动乡村环境治理的乡民驱动与价值濡染、以基层党组织为桥梁搭建精细化的制度体系、厘清共治主体的职权责与资源功能、打造信息开放共享与互动对话的平台和机制等方面,探索农村环境精细化治理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环境 精细化治理 逻辑维度 实践进路
下载PDF
从逐底竞争到策略性模仿——绩效考核生态化如何影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竞争策略?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振波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131,211,212,共20页
【问题】随着约束性生态指标被纳入官员考核体系和环保考核“一票否决制”的确立,环境治理绩效日益成为地方官员晋升的关键要素。绩效考核的生态化转变对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执行有何影响?生态考核具体指标设置的差异性,是否会最终呈现... 【问题】随着约束性生态指标被纳入官员考核体系和环保考核“一票否决制”的确立,环境治理绩效日益成为地方官员晋升的关键要素。绩效考核的生态化转变对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执行有何影响?生态考核具体指标设置的差异性,是否会最终呈现为区域环境治理的不同绩效表现?【方法】论文基于2000—2016年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实证分析方法(SAC模型),分别以环境规制强度(排污费征收)和污染物排放(SO 2和CO 2)为因变量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的减排绩效对中央考核地方官员所设定的生态指标表现出高度敏感性。各省在执行环境规制和落实减排责任时具有空间关联性,经济发展水平越相近的省份之间呈现出更强的模仿效应。【贡献】地方政府间环境治理的竞争态势正在由逐底竞争转变为策略性模仿,而这一竞争策略与官员拔擢考核指标的变化密切相关。本研究为推动地方政府致力于协调统一的环境治理行动明确了政策方向:基于官员拔擢环保考核的目标治理机制能够避免环境治理分权中的政策执行阻梗,而这一纵向激励须以环境共治中的区域协调机制作为保障;另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发展模式转型及环保技术创新扩散等也是实现整体性环境治理的必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考核 环境治理 策略性竞争 空间计量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区应急管理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瑞利 丁学娜 《兰州学刊》 CSSCI 2020年第7期158-168,共11页
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一项牵涉到多主体协同管理的复杂工程。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基础防线,降低社区感染率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目标。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在现有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水平,... 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一项牵涉到多主体协同管理的复杂工程。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基础防线,降低社区感染率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目标。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在现有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水平,成为疫情防控的关键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区治理的冲击,探讨互联网与社区应急管理的匹配性,梳理当前实践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全方位、全流程的"互联网+"社区管理平台以及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互联网+”社区应急管理 社区抗逆力
下载PDF
大学课程教学中对分课堂的学生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丁学娜 《重庆高教研究》 2018年第5期106-117,共12页
课堂教学对于大学课程教学效果至关重要。针对大学课堂中缺课、听课效果差等问题,对分课堂借由对教学时间及教学角色在师生间的重新配置,将教学过程划分为"讲授—内化吸收—讨论"3个关联教学环节,突破了传统教学和讨论式教学... 课堂教学对于大学课程教学效果至关重要。针对大学课堂中缺课、听课效果差等问题,对分课堂借由对教学时间及教学角色在师生间的重新配置,将教学过程划分为"讲授—内化吸收—讨论"3个关联教学环节,突破了传统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模式局限,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备受关注。但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都存在学生的适应性问题,课程教学实践发现,学生总体上对对分课堂较为适应,但仍有改进空间。从教学环节上看,学生在教师讲授、内化吸收环节适应性较强,但对讨论环节适应性较弱,即学生在需要其发挥自主性的环节上适应性较差。为增强学生在对分课堂上的适应性,需要在讲授环节强化教师引导,内化吸收环节调整作业布置质与量,讨论环节激发学生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分课堂 大学课程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下载PDF
农村环境治理中政府主导与农民参与良性互动的实现路径--基于行动的“嵌入性理论”视角 被引量:22
16
作者 蒋永甫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117-124,共8页
在政府主导的农村环境治理中,如何动员农民参与始终是基层政府不得不面对的治理难题。农民为什么不参与村庄环境治理行动?行动的“嵌入性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框架。在这种解释框架下,农民行动是嵌入在多重依赖关系之中的。农民对... 在政府主导的农村环境治理中,如何动员农民参与始终是基层政府不得不面对的治理难题。农民为什么不参与村庄环境治理行动?行动的“嵌入性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框架。在这种解释框架下,农民行动是嵌入在多重依赖关系之中的。农民对国家的依赖性越强,越能回应国家(通过地方政府)需要的参与行动,农民对国家的依赖性越弱,越容易陷入自主性行动。通过NN市乡村清洁运动的案例深描,揭示国家主导与农民参与实现良性互动的关键是形成利益一致的依赖关系。因此,实现农村环境治理中的政府主导与农民参与的互动共振,必须重建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关联,并通过政党嵌入和激励嵌入,为农民参与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源源不断的持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环境治理 嵌入性理论 农民参与
下载PDF
从“边缘”治理到“多中心”治理:边缘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金太军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7-83,共7页
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处于城乡交接的新型社区城乡二元体制纠缠、体制转型过渡色彩浓厚,同时一些传统社区治理体制落后、转型阻滞因素错综复杂,这些以新旧治理体制过渡、城乡二元体制交叉为特征的边缘社区,因其惯以施行的"边缘性&qu... 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处于城乡交接的新型社区城乡二元体制纠缠、体制转型过渡色彩浓厚,同时一些传统社区治理体制落后、转型阻滞因素错综复杂,这些以新旧治理体制过渡、城乡二元体制交叉为特征的边缘社区,因其惯以施行的"边缘性"治理体制而诱发诸种社会矛盾与问题,故而面临着愈发艰难的治理体制创新过程和愈发艰巨的社会和谐稳定形势。针对边缘社区"边缘"治理体制在治理逻辑、治理主体以及治理机制等方面的困境表现,我们提出应以"多中心"治理作为边缘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的路径取向,并基于政府、党委、市场以及社会视角的分别探析,寻求边缘社区"多中心"治理体制的全面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社区 边缘治理 多中心治理
原文传递
赋能共同富裕的数字政府治理:结构、过程与功能——基于浙江经验的考察 被引量:18
18
作者 范瑞光 赵军锋 《电子政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共同富裕是当前最主要的时代课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市场有效、政府有为、群众有感为导向的数字政府治理成为调整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影响因素。浙江数字政府治理通过赋能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和... 共同富裕是当前最主要的时代课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市场有效、政府有为、群众有感为导向的数字政府治理成为调整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影响因素。浙江数字政府治理通过赋能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和高品质生活,不断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通过建构“结构-过程-功能”分析框架对浙江数字政府治理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行考察发现,在赋能过程中,数字政府治理形成了多跨协同与扁平交互的结构逻辑、互构融合与流程再造的过程逻辑、机制重构与价值创造的功能逻辑。未来,面向共同富裕的数字政府应坚持数字普惠的基本价值理念、制度理性的基本建设路径和数字交互的基本建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共同富裕 数字治理 数字赋能
原文传递
经济发达地区基层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曹信邦 裴育 欧阳华生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6-50,共5页
本文揭示了经济发达地区基层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基层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切实转换政府职能、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构建地方债务管理体系、将偿债列入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中以及健全与完善... 本文揭示了经济发达地区基层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基层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切实转换政府职能、深化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构建地方债务管理体系、将偿债列入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中以及健全与完善上级对基层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议框架,来逐步化解基层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地方政府 债务
原文传递
集体地权制度下农地合约选择与经营体制变迁——松江集体村社型家庭农场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守英 颜嘉楠 冀县卿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41,共23页
集体所有制与地方性制度约束影响农地合约的可选择性和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利配置,导致新古典意义的"农地市场化流转—规模经营—农业绩效提高"路径难以实现,因此,"三权分置"改革后,不同农地合约结构对制度绩效的影响... 集体所有制与地方性制度约束影响农地合约的可选择性和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利配置,导致新古典意义的"农地市场化流转—规模经营—农业绩效提高"路径难以实现,因此,"三权分置"改革后,不同农地合约结构对制度绩效的影响备受关注。在集体地权可分割、乡村治理体系转型的前提下,本文构建了一个农地合约结构与制度绩效的分析框架,并对松江集体村社型家庭农场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在"地方政府—村社集体—农户"阶梯型农地合约结构下,若相关利益主体围绕集体共有农地资源达成一致协定并能实现共同获益,集体共有产权下的农地合约可以提高制度绩效。案例分析也表明,集体村社型家庭农场合约结构使集体所有权和代理权更加明晰,农户承包权利益置换得以实现,农地经营权得到保障,从而提升了农业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置 经营体制 集体村社型家庭农场 制度绩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