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形态的定量描述:从信息熵到分数维 被引量:346
1
作者 陈彦光 刘继生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6-152,共7页
基于信息论思想提出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的均衡度概念 :假定将城区面积为A的城市用地分为N个职能类 ,各类别的面积为Ai (i =1,2 ,… ,N) ,且有∑i Ai=A ,定义Pi=Ai/A ,则可得到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H =-∑i PilogPi,据此可构造城... 基于信息论思想提出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的均衡度概念 :假定将城区面积为A的城市用地分为N个职能类 ,各类别的面积为Ai (i =1,2 ,… ,N) ,且有∑i Ai=A ,定义Pi=Ai/A ,则可得到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H =-∑i PilogPi,据此可构造城市土地利用的均衡度公式J =H/logN (0≤J≤ 1,相应地有集中度I =1-J)。进而借助网格法定义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空间形态 信息熵 分维 网格法 均衡度
下载PDF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 被引量:313
2
作者 刘浩 张毅 郑文升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05-1817,共13页
处于城市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其土地集约利用的利用强度、利用形式与利用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可有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 处于城市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其土地集约利用的利用强度、利用形式与利用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可有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交互耦合作用机制,本文构建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并将其分为拮抗、磨合和协调三大阶段9类状态,最后利用ArcGIS9.2对耦合协调发展度进行空间聚类分析,并以环渤海地区27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研究期间内环渤海地区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度多处于磨合阶段,没有拮抗阶段,且交互耦合关系随着时间变化而逐渐优化;基于其相对发展状态,环渤海地区城市多处于同步发展状态,滞后发展状态与超前发展状态较少,呈稳定的梭形形态;基于空间聚类系数,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度呈先集聚后随机分布,没有空间强极化效应,高值集聚地域为京津冀圈,低值集聚地域则为辽东半岛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城市化 耦合机制 时空协调度 环渤海地区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299
3
作者 刘大均 胡静 +1 位作者 陈君子 许贤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7-162,共6页
传统村落是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旅游价值,在反映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研究运用空间分析法,对全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 传统村落是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旅游价值,在反映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研究运用空间分析法,对全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密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核心—边缘结构较为突出,存在滇西北、黔东南、中原以及皖南—浙西等4个明显的集聚区,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较大。②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省际差异较为明显,云南、贵州2个地区的国家传统村落数量占全国传统村落数量的38%,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辽宁等10个地区的国家传统村落数量仅占全国传统村落数量的3%。此外,全国传统村落呈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东、中、西三大地带差异明显,西南地区的传统村落分布最为集中,长江中游地区次之。③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分布并非表现出完全的随机性,而是传统村落分布规模相似地区在空间上趋于集聚,两极分化现象明显。④全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热点区—次热点区—次冷点区—冷点区由南向北的梯度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其中,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空间自相关 中国
下载PDF
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综述 被引量:259
4
作者 蒋佳倩 李艳 《旅游研究》 2014年第4期16-22,共7页
"民宿"是一种提供有别于传统饭店、宾馆等的住宿体验,给游客温馨亲切的家的感觉的旅游接待设施。国内对于旅游"民宿"的研究逐渐成熟。文章对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归纳和评述。指出民宿... "民宿"是一种提供有别于传统饭店、宾馆等的住宿体验,给游客温馨亲切的家的感觉的旅游接待设施。国内对于旅游"民宿"的研究逐渐成熟。文章对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归纳和评述。指出民宿从低端单一产品、同质化开发、个体经营、分散布点向高级且有特色的休闲产品、差异化发展、企业操作和集群布局转变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未来国内旅游"民宿"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宿 农家乐 家庭旅馆 乡村旅游 研究综述
下载PDF
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 被引量:233
5
作者 常珊珊 李家清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9-35,共7页
核心素养是我国实现学校教育价值和确立人才质量标准的基础与核心,是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应建立起来的学生发展必须达到的目标体系。本文通过梳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与价值取向,尝试提出学生核... 核心素养是我国实现学校教育价值和确立人才质量标准的基础与核心,是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应建立起来的学生发展必须达到的目标体系。本文通过梳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与价值取向,尝试提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的思路:横向整合,融会贯通学科素养;纵向衔接,构建垂直教育体系;整体推进,同步实施课程改革;分级测评,完善质量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 体系构建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互相关和功率谱分析——引力模型的理论证明、函数推广及应用实例 被引量:209
6
作者 陈彦光 刘继生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42-752,共11页
空间相互作用是先于城市体系而存在的重要概念 ,引力模型是描述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函数之一 ,但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不明确而且实际应用有局限。本文首先从城市地理系统的广义分形假设出发 ,推导出引力模型的幂函数形式 ,使其从一个经验... 空间相互作用是先于城市体系而存在的重要概念 ,引力模型是描述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函数之一 ,但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不明确而且实际应用有局限。本文首先从城市地理系统的广义分形假设出发 ,推导出引力模型的幂函数形式 ,使其从一个经验模型上升为理论模型 ;进而引入时变函数和时滞参数将引力模型推广为更为一般和更加实用的形式 ,为发展城市引力过程的空间互相关分析和功率谱分析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借助 194 9~ 1998年 5 0年的人口演化数据 ,以北京 -天津的空间相互作用为实例 ,对基于城市引力关系的空间作用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波谱分析 ,从而提供了城市网络空间相互作用广义引力分析的典型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引力模型 城市体系 城市空间网络 空间相互作用 功率谱
下载PDF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178
7
作者 张继权 冈田宪夫 多多纳裕一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7,共9页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目前国际上防灾减灾和灾害管理较先进的措施和模式,是针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全灾害的管理,是贯穿于灾害管理全过程,集中于灾害风险和承灾体脆弱性分析并强调多层面、多元化和多学科参与合作的全面整合的灾害管理模...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目前国际上防灾减灾和灾害管理较先进的措施和模式,是针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全灾害的管理,是贯穿于灾害管理全过程,集中于灾害风险和承灾体脆弱性分析并强调多层面、多元化和多学科参与合作的全面整合的灾害管理模式。介绍了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概念和本质,探讨了综合自然灾害管理的基本理论、对策及其实施过程和实施战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实施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建议,为强化和推动我国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风险 危险性 暴露性 脆弱性 风险管理
下载PDF
中国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因素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169
8
作者 周泽义 胡长敏 +1 位作者 王敏健 王菊思 《环境科学进展》 CSCD 1999年第5期1-13,共13页
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我国城市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大,蔬菜中硝酸盐污染较为严重而亚硝酸盐污染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 硝酸盐 亚硝酸盐 蔬菜 污染控制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GIS技术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以辽河中下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173
9
作者 张会 张继权 韩俊山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146,共6页
目前,对洪涝灾害风险的评价方法虽然不少,但还没有能提出一个集成化的指数来对其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了形成我国东北地区洪涝灾害风险的4个因子,以辽河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G IS技术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从气象学、地理学、灾害... 目前,对洪涝灾害风险的评价方法虽然不少,但还没有能提出一个集成化的指数来对其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了形成我国东北地区洪涝灾害风险的4个因子,以辽河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G IS技术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从气象学、地理学、灾害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观点出发,提出了洪涝灾害风险指数,用其来评估不同县相关损失风险及各因子对风险的贡献,并绘制出了辽河中下游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风险 辽河中下游地区 GIS技术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洪涝灾害风险指数
下载PDF
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137
10
作者 刘继生 陈彦光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71-478,共8页
分形维数是刻画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有效参数, 本文系统地论证了反映交通网络分形特征的三种基本分维: 一是长度半径维数, 由回转半径和相应网络长度的双对数关系定义, 其数值反映交通网络密度从中心城市向腹地的变化特征;二是分... 分形维数是刻画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有效参数, 本文系统地论证了反映交通网络分形特征的三种基本分维: 一是长度半径维数, 由回转半径和相应网络长度的双对数关系定义, 其数值反映交通网络密度从中心城市向腹地的变化特征;二是分枝数目半径维数, 由回转半径和相应网络分枝数目的双对数关系定义, 其数值反映交通网络的区域 “渗透”能力和复杂程度; 三是空间关联维数, 由码尺长度和空间关联函数(用相应的距离数目表征) 的幂指数关系定义, 其数值反映城市体系空间分布与联系的自相似特征。文章以实例说明了三种维数的测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网络 城市体系 地理分形 空间结构 分形维数
下载PDF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71
11
作者 王瑗 盛连喜 +1 位作者 李科 孙弘颜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8年第3期10-14,共5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水资源紧张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水资源利用水平低下、开发利用不平衡、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差异大、地下水开采过量、用水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等矛盾突显出来。本文从中国水资源现状和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水资源紧张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水资源利用水平低下、开发利用不平衡、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差异大、地下水开采过量、用水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等矛盾突显出来。本文从中国水资源现状和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中国水资源问题,指出水资源存在的危机,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转变观念、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产技术、加强管理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及跨流域调水等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资源 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特征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2003年的经验数据检验 被引量:159
12
作者 敖荣军 韦燕生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43,共12页
文章采用系统的数据和计量模型方法,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及其变迁,并对这种差异进行了地区分解,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及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区间差异是造成我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以... 文章采用系统的数据和计量模型方法,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及其变迁,并对这种差异进行了地区分解,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及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区间差异是造成我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以世界遗产、旅游区(点)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基本指标,文章综合评价了我国旅游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发现其与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文章还实证分析了区域旅游资源对旅游业发展差异的影响,结论为旅游资源只是影响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因素之一,区域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也是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发展 旅游资源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63
13
作者 李伯华 曾菊新 胡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74,共5页
乡村人居环境的内涵可分解为人文环境、地域空间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三者之间遵循一定的逻辑关联,共同构成乡村人居环境的内容。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经历了乡村地理、乡村发展和乡村转型3个阶段,研究趋势也由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发展。... 乡村人居环境的内涵可分解为人文环境、地域空间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三者之间遵循一定的逻辑关联,共同构成乡村人居环境的内容。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经历了乡村地理、乡村发展和乡村转型3个阶段,研究趋势也由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发展。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学科主要有建筑学、地理学和社会政治学等,其中地理学经历了乡村聚落研究、乡村环境研究和乡村文化转型研究3个阶段。该文讨论目前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居环境 乡村聚落 乡村环境 乡村文化转型
下载PDF
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活性抑制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 被引量:140
14
作者 徐镜波 袁晓凡 郎佩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3-76,共4页
在体内实验条件下,测定了鲤鱼肝脏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可靠的.活性抑制结果表明,对-二硝基苯(p-DNB)对鲤鱼肝脏过氧化氢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_(50)值为0.0807mg·1^(-1).鲤鱼肝脏过氧化... 在体内实验条件下,测定了鲤鱼肝脏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可靠的.活性抑制结果表明,对-二硝基苯(p-DNB)对鲤鱼肝脏过氧化氢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_(50)值为0.0807mg·1^(-1).鲤鱼肝脏过氧化氢酶可作为一项指标用于生态毒理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肝脏 过氧化氢酶 酶活性 抑制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算 被引量:158
15
作者 于雷 洪永胜 +4 位作者 耿雷 周勇 朱强 曹隽隽 聂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03-109,共7页
为实现基于光谱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快速测定,该文以江汉平原公安县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理化分析、光谱测量与处理等一系列工作,在土壤原始光谱反射率(raw spectral reflectance,R)的基础上,提取了其倒数之对数(inverse-log r... 为实现基于光谱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快速测定,该文以江汉平原公安县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理化分析、光谱测量与处理等一系列工作,在土壤原始光谱反射率(raw spectral reflectance,R)的基础上,提取了其倒数之对数(inverse-log reflectance,LR)、一阶微分(first order differential reflectance,FDR)和连续统去除(continuum removal, CR) 3种光谱指标,分析4种不同形式的光谱指标与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对相关系数进行P=0.0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来确定显著性波段的范围,并基于全波段(400~2 400 nm)和显著性波段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建立了该区域土壤有机质高光谱的预测模型,通过模型精度的比较确定最优模型.结果表明,进行CR变换后,光谱曲线的特征吸收带更加明显,相关系数在可见光波段范围内有所提高;基于全波段的 PLSR 建模效果要优于显著性波段,其中以CR的预测精度最为突出,其模型的决定系数R2和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84、2.58;显著性波段的PLSR模型与全波段对比在模型精度方面虽有一定差距,但从模型的复杂程度来比较,具有模型简单、运算量小、变量更少的特点;最后,综合比较了全波段和显著性波段 4 种光谱指标的反演精度,发现 CR-PLSR 模型的建模和预测的效果比R-PLSR、LR-PLSR、FDR-PLSR 模型都要显著.该研究可为将 CR-PLSR 高光谱反演模型用于该区域土肥信息的遥感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遥感 回归 土壤有机质 高光谱 显著性波段 偏最小二乘回归 江汉平原
下载PDF
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131
16
作者 刘继生 陈彦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简要地回顾了城市地理学的分形研究历程,重点介绍了国内分形城市和城市体系的研究成果,对比了中外有关研究的异同,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论述了城市地理分形研究的意义和前景。
关键词 城市地理学 地理分形 城市体系 发展方向
下载PDF
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 被引量:138
17
作者 龚胜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70-878,共9页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多疫灾的国度,在770BC^AD1911年间,平均每四年就有一年发生疫灾。中国疫灾变化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寒冷期往往为疫灾频繁期,温暖期往往为疫灾稀少期,气候越寒冷,疫灾越频繁,寒冷期越长,疫灾频繁期也越长;3~6世纪的魏晋...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多疫灾的国度,在770BC^AD1911年间,平均每四年就有一年发生疫灾。中国疫灾变化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寒冷期往往为疫灾频繁期,温暖期往往为疫灾稀少期,气候越寒冷,疫灾越频繁,寒冷期越长,疫灾频繁期也越长;3~6世纪的魏晋南北朝寒冷期形成了第一个疫灾高峰,14~19世纪的明清小冰期形成了第二个疫灾高峰;3000年来,随着气候的趋干趋冷,中国疫灾频度也呈长期上升趋势。中国疫灾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城市重于乡村,京畿地区、人口稠密地区、自然疫源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区为疫灾多发区。区域开发过程和地表人文化过程对疫灾分布变迁趋势有重大影响,3000年来,中国疫灾分布区域有从黄河中下游向外扩展的趋势,重心区域有由北向南、由东向西迁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疫灾 时空分布 变迁规律 研究方法 疫灾指数 变化规律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 被引量:140
18
作者 李家清 常珊珊 《地理教育》 2015年第4期4-6,共3页
本文在界定地理核心素养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地理课程目标的嬗变、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趋势、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地理学学科特性的视角,讨论地理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建构,对课程标准修订、教学实践变革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的深度跟... 本文在界定地理核心素养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地理课程目标的嬗变、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趋势、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地理学学科特性的视角,讨论地理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建构,对课程标准修订、教学实践变革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的深度跟进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核心素养 体系建构 课程改革
下载PDF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109
19
作者 刘继生 陈涛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6-143,共8页
本文探讨了城市体系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包括随机聚集分维的测算比较、分形结构因子的度量等的分析,以及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相互作用与形成机制等.
关键词 城市体系 空间结构 分形 分维 相关作用
下载PDF
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 被引量:123
20
作者 王向东 袁孝亭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4-67,共4页
地理素养是个体的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也是现代公民的一种必备素质,更是国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地理素养的内涵和特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科学素养、地... 地理素养是个体的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也是现代公民的一种必备素质,更是国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地理素养的内涵和特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组成部分。从地理素养的内涵可以看出,它具备综合性、空间性、动态性、终身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素养 地理科学素养 地理人文素养 地理技术素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