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翻译学·译介学·译文学——三种研究模式与“译文学”研究的立场方法 |
王向远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7
|
|
2
|
世界文学史写作的新范式及其相关理论问题 |
刘洪涛
|
《中国比较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奥尔巴赫与歌德“世界文学” |
杨俊杰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4
|
新时代世界文学课程教学观念创新及其教材实践探索 |
刘洪涛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23 |
1
|
|
5
|
直面异质性:从文学论争看中国当代文学的全球发展与变异 |
刘洪涛
|
《中外文化与文论》
|
2020 |
4
|
|
6
|
从宏观比较文学看德国文学的特性 |
王向远
|
《汉语言文学研究》
|
2010 |
2
|
|
7
|
对中国比较文学教材观的反思——兼及王向远与夏景之争 |
姚建彬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8
|
从宏观比较文学看法国文学的特性 |
王向远
|
《法国研究》
|
2009 |
0 |
|
9
|
“神话”的终结与“风景”的发现——对王润华华文后殖民文学研究之反思 |
郭风华
|
《华文文学》
|
2022 |
1
|
|
10
|
纳博科夫的传记实验——“作家传记”的诗性历史与艺术真实 |
贾莹
|
《现代传记研究》
|
2019 |
1
|
|
11
|
浅谈互文性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的方法论启迪——以伪译研究为例 |
刘倩
|
《文化与诗学》
CSSCI
|
2017 |
1
|
|
12
|
略说鲁迅与升曙梦:以《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为例 |
杨俊杰
|
《文化与诗学》
CSSCI
|
2018 |
1
|
|
13
|
本雅明和林语堂:一种溯源式的探讨 |
杨俊杰
|
《文化与诗学》
|
2022 |
0 |
|
14
|
柏拉图对话里的时间 |
张源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5
|
本雅明与烟云供养 |
杨俊杰
|
《文化与诗学》
|
2022 |
0 |
|
16
|
一个特殊的例外: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 |
王永娟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
2006 |
1
|
|
17
|
新中国世界文学学科的创生与发展:1949—1979 |
刘洪涛
|
《中外文化与文论》
|
2021 |
1
|
|
18
|
从席勒到谢林:也谈谢林《艺术哲学》的崇高论 |
杨俊杰
|
《美学与艺术评论》
|
2022 |
0 |
|
19
|
谢林《斯图加特内部讲课》的“精神”哲学构想 |
杨俊杰
|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20
|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美学风格差异缘由新探——兼论中西宇宙意识的制约与文化规则的生成 |
涂慧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