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学·译介学·译文学——三种研究模式与“译文学”研究的立场方法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向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共8页
当代中国的翻译研究,因研究者的立场、宗旨、方法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种研究范式。一是以语言转换为中心问题的"翻译学",二是立足于比较文化立场的"译介学",三是立足于文学与文本(译本)立场上的翻译文学研究,可称为... 当代中国的翻译研究,因研究者的立场、宗旨、方法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种研究范式。一是以语言转换为中心问题的"翻译学",二是立足于比较文化立场的"译介学",三是立足于文学与文本(译本)立场上的翻译文学研究,可称为"译文学"。传统的翻译学是语言规范中心论、忠实中心论;译介学是比较文化论、媒介中心论、"创造性叛逆"论;而"译文学"则是比较文学论、译本中心论及译本批评中心论。"译文学"坚持以译本为本位的立场,强调译本的自性或本体价值,提炼出"迻译""释译""创译"三种翻译文学文本生成方法的概念,作为对"直译"、"意译"这一对旧概念的超越,同时也把三个概念作为译本批评的基本用语,使其分别对应于语言批评、文化批评、美学批评,并且提出"创造性叛逆"与"破坏性叛逆"两方面的价值判断。译本批评的最小单位是"翻译语",只有从翻译语的研究入手,"译文学"才能真正细致深入地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学 翻译文学 文本批评 迻译 释译 创译 翻译语
下载PDF
世界文学史写作的新范式及其相关理论问题
2
作者 刘洪涛 《中国比较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5,共14页
世界文学史写作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德国,发展至20世纪末,皆以西方文学为中心。而加速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和世界文学格局的深刻变化,推动国际学术界世界文学史的写作范式在21世纪发生了巨变。对《剑桥世界文学史》《文学:世界史》《文学... 世界文学史写作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德国,发展至20世纪末,皆以西方文学为中心。而加速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和世界文学格局的深刻变化,推动国际学术界世界文学史的写作范式在21世纪发生了巨变。对《剑桥世界文学史》《文学:世界史》《文学史:走向全球视野》这三种新世界文学史著作的研究表明,西方中心主义受到强烈质疑,经典名著不再构成其基本材料和载体,民族国家本位被打破,区域整合与跨区域文学交流、多系统与多中心、文学观念和文类的跨文化比较,成为跨文化的世界文学史写作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史 西方中心主义 《剑桥世界文学史》 《文学:世界史》 《文学史:走向全球视野》
原文传递
奥尔巴赫与歌德“世界文学” 被引量:6
3
作者 杨俊杰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8,共12页
谈论世界文学通常总是以歌德的"世界文学"构想为轴心,奥尔巴赫谈论世界文学同样如此。奥尔巴赫所作的诠释,有两点值得回味。其一是指向将来的世界文学危机意识。奥尔巴赫认为,由于世界的"标准化"发展趋势,歌德所说... 谈论世界文学通常总是以歌德的"世界文学"构想为轴心,奥尔巴赫谈论世界文学同样如此。奥尔巴赫所作的诠释,有两点值得回味。其一是指向将来的世界文学危机意识。奥尔巴赫认为,由于世界的"标准化"发展趋势,歌德所说的"世界文学"构想在将来势必会遭遇破灭的结局。其二是指向现在的"综合的世界文学语文学"构想。奥尔巴赫指出,就世界文学现在的丰富状况而言,每位研究者都应当致力于发展一种综合的世界文学语文学,从丰富庞杂的世界文学总体中找出一种富有启示意义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巴赫 歌德 世界文学 语文学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世界文学课程教学观念创新及其教材实践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洪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9-58,共10页
世界文学经典选本是大学中文专业外国文学类课程的重要参考教材,长期采用“东西二分”或“合二为一”的组织模式,其潜能和价值已经被挖掘殆尽。新编《世界文学作品选》以“同心圆”的世界文学观念指导经典的筛选和组织工作,它以地理单... 世界文学经典选本是大学中文专业外国文学类课程的重要参考教材,长期采用“东西二分”或“合二为一”的组织模式,其潜能和价值已经被挖掘殆尽。新编《世界文学作品选》以“同心圆”的世界文学观念指导经典的筛选和组织工作,它以地理单位的“洲”和“跨洲际”作为分册单位,以与中国文学、文化发生联系之先后强弱以及体现世界文学的整体结构和发展前景等因素,作为建构的标准和依据,展现了以中国文学为中心的世界文学建构。这一体系架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打破世界文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迷思,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话语体系,重塑世界文学经典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作品选》 世界文学 同心圆 外国文学教材 新时代
下载PDF
直面异质性:从文学论争看中国当代文学的全球发展与变异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洪涛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0年第4期-,共22页
汉学家是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全球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60年来,海外学界发生的多次重要学术论争,都牵涉到中国当代文学,汉学家是参与讨论的主体。这包括20世纪60年代初夏志清与普实克的现代文学研究范式之争,八九十年代围绕詹明信提出的... 汉学家是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全球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60年来,海外学界发生的多次重要学术论争,都牵涉到中国当代文学,汉学家是参与讨论的主体。这包括20世纪60年代初夏志清与普实克的现代文学研究范式之争,八九十年代围绕詹明信提出的第三世界文学和宇文所安提出的世界诗歌概念展开的广泛讨论,90年代由刘康发动,林培瑞、杜迈克、张隆溪等回应的用西方理论阐释中国文学经验之原则、限度等问题的辩论,以及2007年以来持续升温的华语语系文学论争。这些文学论争,一方面持续激活和塑造海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样貌,同时也映射了中西文学关系、中国文学之世界地位的沧桑巨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海外传播 汉学家 第三世界文学 世界诗歌 华语语系文学
原文传递
从宏观比较文学看德国文学的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向远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0年第1期87-92,共6页
研究与概括各民族文学及各国文学的特性,应该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基本单元、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进行宏观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比较文学的视域中,可以将德国文学的总体特征提炼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以"普鲁士精神"为基础的文... 研究与概括各民族文学及各国文学的特性,应该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基本单元、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进行宏观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比较文学的视域中,可以将德国文学的总体特征提炼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以"普鲁士精神"为基础的文化心理构造;二、以"席勒式"风格为代表的文学的哲学化与观念化;三、以浮士德为人物原型的人生终极价值的探索。这三个宏观特征的概括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把握德国文学的民族特性,也可为德国文学与他国文学的比较研究提供宏观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人 德国文学 民族特性 宏观比较文学
下载PDF
对中国比较文学教材观的反思——兼及王向远与夏景之争 被引量:2
7
作者 姚建彬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1-214,共4页
近20年来,比较文学的教材建设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模仿、吸收、借鉴、融汇到自创的发展过程。由于受到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教材与学术著作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国比较文学的教材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模仿借鉴有余,而自创原创不够的... 近20年来,比较文学的教材建设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模仿、吸收、借鉴、融汇到自创的发展过程。由于受到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教材与学术著作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国比较文学的教材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模仿借鉴有余,而自创原创不够的倾向。这种状况,不仅源于比较文学自身的开放性等学科特点,而且符合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实际,因而有着不言而喻的合理性。破除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中的教材与学术著作的传统二元对立关系,在遵守本学科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在界定教材和专著两者关系过程中存在的"等级观念"与"精英意识",区分"广义教材观"与"狭义教材观"、"静止教材观"与"动态教材观",不仅有助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有助于对中国教育问题与现状的洞察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教材观 广义教材观 狭义教材观 静止教材观 动态教材观
下载PDF
从宏观比较文学看法国文学的特性
8
作者 王向远 《法国研究》 2009年第1期1-9,共9页
研究与概括各民族文学及各国文学的特性,应该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基本单元、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进行宏观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比较文学的视阈中,可以将法国文学的总体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一,"爱争吵"、好论战是法国作家的天... 研究与概括各民族文学及各国文学的特性,应该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基本单元、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进行宏观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比较文学的视阈中,可以将法国文学的总体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一,"爱争吵"、好论战是法国作家的天性;二,游走于"政治夹缝"是法国文学的独特风景;三,追新求奇是法国文学嬗变发展的特征。这三个宏观特征的概括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把握法国文学的民族特性,也可为法国文学与他国文学的比较研究提供宏观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人 法国文学 民族特性 宏观比较文学
下载PDF
“神话”的终结与“风景”的发现——对王润华华文后殖民文学研究之反思 被引量:1
9
作者 郭风华 《华文文学》 2022年第6期81-89,共9页
王润华的华文后殖民文学研究中对“鲁迅神话”与“本土性”的思考,给我们带来了重重困惑:中国对新马不存在殖民之实,但“鲁迅神话”给新马华文文学的本土性发展带来的影响,又与“文化殖民”有相似之处。“本土性”是王润华开出的一剂良... 王润华的华文后殖民文学研究中对“鲁迅神话”与“本土性”的思考,给我们带来了重重困惑:中国对新马不存在殖民之实,但“鲁迅神话”给新马华文文学的本土性发展带来的影响,又与“文化殖民”有相似之处。“本土性”是王润华开出的一剂良方,但其与“中国性”和他所推崇的多元文化存在龃龉。“想象的共同体”理论可为解答上述困惑提供一种思路:“鲁迅神话”可以被看作新马华文文学史内部发展的必经阶段,并非来自中国的外来殖民;去“中国性”特指去除以现代中国为“想象的共同体”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感时忧国”,而非中华文化传统;多元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本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润华 华文后殖民文学研究 鲁迅神话 本土性 想象的共同体
下载PDF
纳博科夫的传记实验——“作家传记”的诗性历史与艺术真实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莹 《现代传记研究》 2019年第1期41-52,共12页
纳博科夫曾在多部作品中尝试以非传统的方式撰写'作家传记'、展开大胆的传记实验。从形式上看,他打破了传记以散文为主体的形式惯例,尝试了诗歌、小说、文学评传等多种艺术样式;从内容来说,他利用作家所创作的作品为其生命历程... 纳博科夫曾在多部作品中尝试以非传统的方式撰写'作家传记'、展开大胆的传记实验。从形式上看,他打破了传记以散文为主体的形式惯例,尝试了诗歌、小说、文学评传等多种艺术样式;从内容来说,他利用作家所创作的作品为其生命历程做注解,以不同主题串联相关的人与事,聚焦抽象的意识和情感,放逐看似客观的枯燥表象。纳博科夫的传记实验消解了传统传记对线性叙事和客观真实的追求,并与传记写作中捕风捉影、猎奇翻新、哗众取宠的做法形成对抗。'作家传记'是纳博科夫以诗性的方式再现作家个人史的努力,他对真实与虚构、历史与艺术等问题的探索,透露出其独特的真实观和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博科夫 “作家传记” 真实观 后现代史观
原文传递
浅谈互文性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的方法论启迪——以伪译研究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倩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17年第1期207-224,共18页
互文性理论和翻译研究作为两个独立的学科近年来发展迅猛,二者之间的联系也逐渐显露。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研究具有深刻的内在共通性,因此能够为对方提供方法论上的重要启迪。互文性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翻译过程和翻译本质的理解,凸显了译者... 互文性理论和翻译研究作为两个独立的学科近年来发展迅猛,二者之间的联系也逐渐显露。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研究具有深刻的内在共通性,因此能够为对方提供方法论上的重要启迪。互文性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翻译过程和翻译本质的理解,凸显了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在处理伪译这一翻译研究中的难题时,热奈特和哈蒂姆的互文性理论显示出很强的阐释力。与其花费功夫去对伪译的'原作'进行'证伪',不如将伪译视为对真正的翻译文本在文本、体裁和话语层面进行的互文指涉。伪译通过将自己包装为翻译文学,契合读者的预期,在较为宽容的环境下对本国文学产生影响,对促进一国文学的革新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翻译 伪译 热奈特 哈蒂姆
原文传递
略说鲁迅与升曙梦:以《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俊杰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18年第2期236-255,共20页
鲁迅对俄苏文学的了解与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日本翻译家们的日语翻译与介绍,比如二叶亭四迷、升曙梦等。升曙梦是俄苏文学的重要翻译家,又是俄苏文学的重要研究者。这里围绕着鲁迅的文章《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对鲁迅与升曙梦的... 鲁迅对俄苏文学的了解与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日本翻译家们的日语翻译与介绍,比如二叶亭四迷、升曙梦等。升曙梦是俄苏文学的重要翻译家,又是俄苏文学的重要研究者。这里围绕着鲁迅的文章《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对鲁迅与升曙梦的渊源作一种初步的研究。以这篇文章为例,首先可以看到鲁迅关于阿尔志跋绥夫的认知,在实际上怎样地得益于升曙梦的阿尔志跋绥夫研究。其次还可以看到,使鲁迅在理解阿尔志跋绥夫方面得到启发的,不只是升曙梦的研究,还有德语方面的资源。最后指出的是,尽管借鉴了日语以及德语的思想资源,鲁迅终究有他自己关于《工人绥惠略夫》的体会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升曙梦 阿尔志跋绥夫 威拉特 绥惠略夫
原文传递
本雅明和林语堂:一种溯源式的探讨
13
作者 杨俊杰 《文化与诗学》 2022年第1期137-152,共16页
本雅明在法语文章《国家图书馆的中国画》里有一大段话是对林语堂的引用,通常都认为这出自林语堂的著作《吾国与吾民》。这里经仔细考察指出,本雅明所引用的其实是林语堂的英语文章《中国书法美学》。本雅明之所以会留意到这篇文章,应... 本雅明在法语文章《国家图书馆的中国画》里有一大段话是对林语堂的引用,通常都认为这出自林语堂的著作《吾国与吾民》。这里经仔细考察指出,本雅明所引用的其实是林语堂的英语文章《中国书法美学》。本雅明之所以会留意到这篇文章,应该是受到了杜博思的启发。这里同时还指出,尽管这段来自林语堂的话并非出自《吾国与吾民》,但由文章关于“写意”所作谈论可推断认为,本雅明相关内容应受益于《吾国与吾民》。林语堂带给本雅明的触动,也因此更加耐人寻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国家图书馆的中国画》 林语堂 书法 写意
原文传递
柏拉图对话里的时间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源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2-99,158-159,共9页
柏拉图对话35篇,大多暗藏时间线索,或指向重大历史事件,或与城邦政治活动密切相关,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构成了对话内在的戏剧时间,是对话不可或缺的背景要件。从《卡尔米德》到《普罗泰戈拉》,进而到《会饮》以及《泰阿泰德》,再到《巴... 柏拉图对话35篇,大多暗藏时间线索,或指向重大历史事件,或与城邦政治活动密切相关,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构成了对话内在的戏剧时间,是对话不可或缺的背景要件。从《卡尔米德》到《普罗泰戈拉》,进而到《会饮》以及《泰阿泰德》,再到《巴门尼德》,最后来到《理想国》,柏拉图愈出愈奇,向我们展示了调遣时间的神技,而我们在其中看到了雅典帝国的兴亡,以及苏格拉底时代(前429年-前399年)的到来与消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对话 戏剧时间 雅典帝国 苏格拉底时代
原文传递
本雅明与烟云供养
15
作者 杨俊杰 《文化与诗学》 2022年第2期2-22,共21页
在1938年发表的法语文章《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里,本雅明提到了烟云供养。这里经考察指出,本雅明是通过瑞典学者喜龙仁1936年出版的英文著作《中国人论绘画艺术》接触到烟云供养一语的。喜龙仁关于董其昌整个画论思想的原创性所持... 在1938年发表的法语文章《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里,本雅明提到了烟云供养。这里经考察指出,本雅明是通过瑞典学者喜龙仁1936年出版的英文著作《中国人论绘画艺术》接触到烟云供养一语的。喜龙仁关于董其昌整个画论思想的原创性所持的质疑态度,也对本雅明产生影响,使得他把“盖烟云供养也”的作者模糊地说成是“一位画家、哲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 烟云供养 喜龙仁 董其昌 陈继儒
原文传递
一个特殊的例外: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永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1-3,共3页
从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一直到战败期间,整个日本文坛军国主义化,本来应该代表一个民族良知的文学家丧失了良知,大量炮制侵华文学和“战争文学”,沦为协同法西斯的军事侵略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刽子手。鹿地亘是一个特殊的例外。他没有... 从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一直到战败期间,整个日本文坛军国主义化,本来应该代表一个民族良知的文学家丧失了良知,大量炮制侵华文学和“战争文学”,沦为协同法西斯的军事侵略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刽子手。鹿地亘是一个特殊的例外。他没有和法西斯同流合污,而是毅然站到了中国人民一边,创作了大量的反战文学,向日本法西斯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地亘 反战作家 反战文学
下载PDF
新中国世界文学学科的创生与发展:1949—1979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洪涛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1年第2期148-167,共20页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是世界文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时期,教材建设尤其为后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通过对搜集到的大量油印本、铅印本教材,以及正式出版教材的研究,指出当时的外国文学课程与教材体系具有"两大板块""三...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是世界文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时期,教材建设尤其为后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通过对搜集到的大量油印本、铅印本教材,以及正式出版教材的研究,指出当时的外国文学课程与教材体系具有"两大板块""三足鼎立"和"一条线"三种模式。它是新中国世界文学观念不断拓展与整合的结果,同时,"世界进步文学"观念主导了对世界文学史发展规律的探索和经典的认定。本文还专论了石璞的"欧美文学史"、杨周翰等主编的《欧洲文学史》、周煦良主编的《外国文学作品选》,概括了其价值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学科史 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经典 石璞 杨周翰 周煦良
原文传递
从席勒到谢林:也谈谢林《艺术哲学》的崇高论
18
作者 杨俊杰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2年第1期66-82,279,共18页
谢林《艺术哲学》里的崇高论与席勒之间的渊源,学界一直都有密切关注,但通常都是结合席勒《论崇高》来进行关注。这里拟论证指出,谢林《艺术哲学》的崇高论与席勒另一篇谈崇高的文章《关于崇高》之间渊源更值得关注。谢林使用的关键概... 谢林《艺术哲学》里的崇高论与席勒之间的渊源,学界一直都有密切关注,但通常都是结合席勒《论崇高》来进行关注。这里拟论证指出,谢林《艺术哲学》的崇高论与席勒另一篇谈崇高的文章《关于崇高》之间渊源更值得关注。谢林使用的关键概念“气概的崇高”,就取之于《关于崇高》。诚然,谢林又把这个概念措置在他本人的哲学思考框架里,赋予其以新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林 席林 崇高 气概 美学 艺术哲学
下载PDF
谢林《斯图加特内部讲课》的“精神”哲学构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俊杰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5,共8页
谢林哲学的中间时期是一个仍然有待研究的领域,这里以《斯图加特内部讲课》为研究对象,指出其中那较少受到关注的"精神"哲学构想所展现的中间时期的过渡特点,但又并不因为带有过渡特点而不具备重要的哲学意义。谢林的"精... 谢林哲学的中间时期是一个仍然有待研究的领域,这里以《斯图加特内部讲课》为研究对象,指出其中那较少受到关注的"精神"哲学构想所展现的中间时期的过渡特点,但又并不因为带有过渡特点而不具备重要的哲学意义。谢林的"精神"哲学构想把"可数的精神"世界看成一个实有的存在领域,在《自由论文》的基础上对精神概念作更细致论证,用"心灵"指称精神里面的自然的东西。谢林的这种精神概念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构成鲜明反差,丰富了德国唯心论的"星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林 哲学 不可数的精神 可数的精神 心灵
原文传递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美学风格差异缘由新探——兼论中西宇宙意识的制约与文化规则的生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涂慧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75-78,共4页
创作心境与创作理念的不同,导致诗人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对审美观照对象的处理方式各异,使二者诗作形成不同的美学风格:自然客体在前者诗作中是审美观照的主体对象,形成陶诗重直观重体悟的思维方式与淡逸闲远的美学风格;在后者诗作中则是... 创作心境与创作理念的不同,导致诗人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对审美观照对象的处理方式各异,使二者诗作形成不同的美学风格:自然客体在前者诗作中是审美观照的主体对象,形成陶诗重直观重体悟的思维方式与淡逸闲远的美学风格;在后者诗作中则是引发诗人沉思或承载诗人情感的媒介,形成华诗重分析重逻辑的思维方式与崇高深邃的美学风格。二者诗作在美学风格上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源于中西文化系统中对宇宙本原的认识差异,这种差异影响并形成中西截然不同的美学机制与文化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华兹华斯 意境 宇宙意识 美学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