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注入引起植物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陆挺 卫俊智 +6 位作者 朱凤绥 谢立青 张崇浩 陈如意 丁晓纪 钱亚宏 邢钟琪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21-426,共6页
对玉米、水稻、大豆、大麦、黑麦、小麦、三色堇、矮牵牛等植物的种子进行离子束辐照处理,在被处理当代种子中,发芽率、生长速度、植株株型等方面均出现了变异,不同作物表现的变异程度及变异类型不同,不同品种间也有差异。对染色体行为... 对玉米、水稻、大豆、大麦、黑麦、小麦、三色堇、矮牵牛等植物的种子进行离子束辐照处理,在被处理当代种子中,发芽率、生长速度、植株株型等方面均出现了变异,不同作物表现的变异程度及变异类型不同,不同品种间也有差异。对染色体行为观察,发现有丝分裂基本正常,减数分裂出现异常。玉米中有单价体和多价体,大豆中有落后染色体,水稻中有微核仁等现象。对离子束作为诱变源的研究现状、特点及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植物 变异 染色体 畸变
下载PDF
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WO_3-ZrO_2-SO_4^(2-)的研究——合成及其酸性测定 被引量:8
2
作者 黄银燕 张改莲 张文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1期78-82,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WO_3-ZrO_2-SO_4^(2-)及其合成方法.用指示剂法测定其700~800℃范围内烧制样品的酸强度H_o≤-16.04;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表明,其表面同时存在B酸中心和L酸中心。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催化剂 酸强度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不同组织代谢变化与组织损伤差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志刚 肖南 +2 位作者 刘韧 田昆仑 刁有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1-703,共3页
目的 :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肠组织与心肌、骨骼肌等肠外组织在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组织损伤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磷酸腺苷 (ATP)、二磷酸腺苷 (ADP)和一磷酸腺苷 (AMP)含量 ;生化及比色法... 目的 :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肠组织与心肌、骨骼肌等肠外组织在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组织损伤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磷酸腺苷 (ATP)、二磷酸腺苷 (ADP)和一磷酸腺苷 (AMP)含量 ;生化及比色法测定黄嘌呤氧化酶 (XO)、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结果 :失血性休克后肠组织、心肌和骨骼肌AT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对照的 2 6 3%、30 7%和 6 2 8% ;复苏后 ,心肌、骨骼肌ATP含量明显高于休克组 ;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 ,肠组织XO活化及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SOD活力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其脂质过氧化程度较心肌和骨骼肌严重。结论 :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不同组织能量代谢变化及组织损伤程度存在差异性 ,肠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及损伤程度重于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组织损伤 差异性 复苏术 能量代谢 脂质过氧化作用 再灌注损伤 创伤休克
下载PDF
焦磷酸钛-磷钼酸铵新型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兆祥 徐冬余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339-343,共5页
研究了焦磷酸钛-磷钼酸铵新型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制备条件及交换性能.用化学分离、差热分析、X 衍射分析和红外分析测定了交换剂的组成和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在2种交换剂表层生成新的化学键而使它们牢固结合在一起,组成一种复合无机... 研究了焦磷酸钛-磷钼酸铵新型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制备条件及交换性能.用化学分离、差热分析、X 衍射分析和红外分析测定了交换剂的组成和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在2种交换剂表层生成新的化学键而使它们牢固结合在一起,组成一种复合无机离子交换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剂 焦磷酸钛 磷钼酸铵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痕量Cr及其价态 被引量:5
5
作者 迟锡增 林梅 时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61-465,共5页
利用Cr(Ⅲ)与三氟乙酰丙酮(TFA)形成易挥发的络合物Cr(TFA)_3,沸点128℃,在四甲基氢氧化铵和乙酸钠存在下,在400℃左右Cr(Ⅲ)可从石墨炉中定量除去,而cr(Ⅵ)在<1200℃条件下定量存留在石墨管中,建立了一种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 利用Cr(Ⅲ)与三氟乙酰丙酮(TFA)形成易挥发的络合物Cr(TFA)_3,沸点128℃,在四甲基氢氧化铵和乙酸钠存在下,在400℃左右Cr(Ⅲ)可从石墨炉中定量除去,而cr(Ⅵ)在<1200℃条件下定量存留在石墨管中,建立了一种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Cr(Ⅲ)和Cr(Ⅵ)的方法。该法用于地表水、血清及尿样中铬的不同价态或总量测定。经方法考验,变异系数分别为7.2%,5.0%,4.3%;回收率为96%~108%,94%~106%,98%~108%,方法的线性范围0~40μg·(L_-)~1,检出限为102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测定 价态 TFA
下载PDF
渤海沿岸全新世海面升降与半干旱湖区演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华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86-491,共6页
全新世时,渤海沿岸海面升降变化与半干旱区湖泊的演化具有明显的同步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与全球性气候变化有关。在弄清不同时间尺度自然变化规律,并考虑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可对未来环境演化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 全新世 渤海沿岸 海面升降 湖泊
下载PDF
不可压缩非牛顿粘性流体二维定常流动的第一边值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周美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6,共6页
讨论不可压缩非牛顿粘性流体二维定常流动的第一边值问题,在比以往较弱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了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关键词 非牛顿粘性 边值问题 偏微分方程
下载PDF
回归预测模型在隧道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爽 陶双江 +2 位作者 刘中宁 胡力耀 李鹏飞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11年第1期45-46,54,共3页
比较了三种常用的回归曲线函数方程,计算了方程与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了能反映工程实际的最佳曲线。
关键词 监控量测 回归分析 变形量 稳定时间
原文传递
莲果皮的元素组成及发育和土壤对其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姜在阶 唐佩华 周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71-474,共4页
用X射线微区分析法测定了莲果皮的化学元素组成,主要含有Na,Mg,AI,si,P,S,Cl,K,Ca等9种元素,偶见Mn与Fe。在发育过程中Ca的含量递增,而K,Cl,S,P 4种的元素含量递减。在不同组织中,上述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如外表皮中Ca含量最高,而内表皮... 用X射线微区分析法测定了莲果皮的化学元素组成,主要含有Na,Mg,AI,si,P,S,Cl,K,Ca等9种元素,偶见Mn与Fe。在发育过程中Ca的含量递增,而K,Cl,S,P 4种的元素含量递减。在不同组织中,上述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如外表皮中Ca含量最高,而内表皮中K的含量最高。土壤对莲果皮的元素组成影响很大,莲的同一品种磨山红栽种于武汉及北京两地,其Si,Al,Mg和ca含量差异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皮 发育 土壤 元素组成
下载PDF
靶温对Ti注入H13钢表面强化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俊 张通和 +4 位作者 姬成周 沈京华 杨建华 孙贵如 高愈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03-408,共6页
给出了不同靶温下的Ti注入H13钢的抗磨损特性,并研究了不同靶温对强化机理的影响。注入时靶温为液氮冷却、150和400℃,注入能量和注量分别为180keV和3×10^(17)cm^(-2)。不同靶温下注入后,样品表面硬度不同。但均比未注入样品硬度... 给出了不同靶温下的Ti注入H13钢的抗磨损特性,并研究了不同靶温对强化机理的影响。注入时靶温为液氮冷却、150和400℃,注入能量和注量分别为180keV和3×10^(17)cm^(-2)。不同靶温下注入后,样品表面硬度不同。但均比未注入样品硬度有明显提高。抗磨损能力也有提高,从液氮靶温注入的1.75倍,150℃靶温的7.7倍到400℃靶温的11.2倍。硬度和抗磨损能力的提高程度取决于不同靶温下注入H13钢表面强化机理的差异。低温注入以位错强化和超过饱和强化为主,150和400℃注入TiC,Fe_2Ti等析出相明显增多,它们以析出相的弥散质点强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H13钢 温度 抗磨性
下载PDF
马来化桐油与环氧类化合物的聚合反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利 周菊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344-350,共7页
研究了马来化桐油和马来化桐酸甲酯与环氧氯丙烷和环氧丙烷的聚合反应.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实验,证实在叔胺催化下反应为交替共聚,得到聚酪,并利用 IR,UV 和元素分析等手段确认了聚合物的结构.还讨论了反应物的配比,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反应... 研究了马来化桐油和马来化桐酸甲酯与环氧氯丙烷和环氧丙烷的聚合反应.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实验,证实在叔胺催化下反应为交替共聚,得到聚酪,并利用 IR,UV 和元素分析等手段确认了聚合物的结构.还讨论了反应物的配比,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羟基化合物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为马来化桐油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化桐油 环氧类化合物 共聚合
下载PDF
含源扩散方程的一种高精度差分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志峰 周同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提出了一维含源扩散方程的一种高精度差分方法——反演法.分析和比较了源项的处理方法对离散格式精度的影响.同时,通过数值实例,证明了本方法比其他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关键词 扩散方程 差分方法 离散格式 精度
下载PDF
离子注入金属饱和注量及浓度分布的计算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通和 姬成周 沈京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301-307,共7页
Ti 注入钢的射程参数(1~1000keV)是用 TRIM87程序计算而得到的.考虑到高注量注入溅射效应的影响,利用 Schuilz 模型计算了 Ti 注入钢和 Al 中浓度分布.对此模型中饱和注量与离子射程的关系提出了修正.给出了表面浓度与射程关系表示式.... Ti 注入钢的射程参数(1~1000keV)是用 TRIM87程序计算而得到的.考虑到高注量注入溅射效应的影响,利用 Schuilz 模型计算了 Ti 注入钢和 Al 中浓度分布.对此模型中饱和注量与离子射程的关系提出了修正.给出了表面浓度与射程关系表示式.为了提高注入效率,节省注入时间,利用这些修正式能方便地给出饱和注量和注入元素浓度分布.计算结果与低温下注入的实验结果相符合,而与加温(400℃)注入的实验结果偏离较大.也考虑了注入合金择优溅射和注入效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溅射 浓度分布
下载PDF
建筑给排水专业CAD从今天到明天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鹏 《给水排水》 CSCD 1996年第10期38-41,共4页
本文提出“专业应用功能、使用的灵活性和符合设计人员设计习惯”是专业软件所决不能忽视的三个方面。并在总结目前商品软件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行业CAD开发应用水平所需解决的诸如软件的发展应进一步面向设计过程,... 本文提出“专业应用功能、使用的灵活性和符合设计人员设计习惯”是专业软件所决不能忽视的三个方面。并在总结目前商品软件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行业CAD开发应用水平所需解决的诸如软件的发展应进一步面向设计过程,而不只是绘图过程;建立整个行业的软件接口规范等问题。文章亦就设计人员的自行开发和设计团体发展AutoCAD所应注意的问题,发表了个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工程 排水工程 CAD 软件
下载PDF
Si^+,Ti^+与N^+注入在H13钢摩擦学性能上的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文廉 桑吉梅 +5 位作者 丁晓纪 王志英 徐骏 周善元 李永良 陆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1期22-29,共8页
比较了Si^+,Ti^+和N^+注入,包括Si^++N^+与Ti^++N^+双注入对马氏体H 13钢摩擦学性能优化的影响.摩擦学性能由销一盘式试验过程中的摩擦力数据和对磨痕的表面轮廓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作出定量、定性的评价.结果表明,Ti^+注入和Ti^++N^+双注... 比较了Si^+,Ti^+和N^+注入,包括Si^++N^+与Ti^++N^+双注入对马氏体H 13钢摩擦学性能优化的影响.摩擦学性能由销一盘式试验过程中的摩擦力数据和对磨痕的表面轮廓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作出定量、定性的评价.结果表明,Ti^+注入和Ti^++N^+双注入的优化效果远比N^+,Si^+注入和Si^++N^+双注入优越,其摩擦系数可由0.7降至0.2以下,耐磨性提高将近2个量级.还用AlES和TEM对离子注入引起注入层成分和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元素离子注入引起上述变化的机理作了初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摩擦学 H13钢 优化
下载PDF
ACA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显示多种动、植物细胞着丝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维林 王永潮 +2 位作者 彭安 汪堃仁 范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用硬化性肌膜炎病人ACA血清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显示了多种动、植物细胞的着丝点,其中包括Hep-2,文昌鱼、水螅、螽蜥、蚯蚓、草履虫、洋葱、大蒜,吊兰、蚕豆和葫芦藓等。表明在进化不同阶段的动、植物细胞均有同源的、高度保守性的着丝点... 用硬化性肌膜炎病人ACA血清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显示了多种动、植物细胞的着丝点,其中包括Hep-2,文昌鱼、水螅、螽蜥、蚯蚓、草履虫、洋葱、大蒜,吊兰、蚕豆和葫芦藓等。表明在进化不同阶段的动、植物细胞均有同源的、高度保守性的着丝点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 植物细胞 着丝点 抗体 PSS
下载PDF
流动注射荧光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微量锌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慧春 郭金雪 付军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研究了锌-8-羟基喹啉-5磺酸-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胶束增敏体系的流动注射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锌,此法操作简便,快速可靠,重现性好。进样频率180次/h,已用于发样和茶叶中微量锌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s_r<1.9%,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测定 CTMAB H2QS
下载PDF
铋与7-碘-8-羟基喹啉-5-磺酸络合吸附波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树昌 王威 杨欣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49-453,共5页
建立了铋(Ⅲ)-7-碘-8-羟基喹啉-5-磺酸体系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测定微量铋的方法。以0.25mol/L NaOH为支持电解质,该体系有一灵敏的导数极谱波,峰电位为-0.58v(vs.SCE)。峰电流与铋的浓度在0.050~1.1μmol/L范围内成正比。应用循环伏安... 建立了铋(Ⅲ)-7-碘-8-羟基喹啉-5-磺酸体系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测定微量铋的方法。以0.25mol/L NaOH为支持电解质,该体系有一灵敏的导数极谱波,峰电位为-0.58v(vs.SCE)。峰电流与铋的浓度在0.050~1.1μmol/L范围内成正比。应用循环伏安、脉冲极谱等方法确证该极谱波属于络合吸附波。测得该吸附型体的络合比为Bi(Ⅲ):IQSH=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吸附波 测定 检谱法 IOSH
下载PDF
绞股蓝的组织培养及细胞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丽琴 杨貌仙 李坤季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1期93-98,共6页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改变激素种类和浓度成功地从带腋芽的茎段诱导了丛芽.实验表明:2~4mg·L^(-1)BA(6-苄基氨基嘌呤),0.05mg·L^(-1)NAA(萘乙酸)是诱导丛芽所必需的,BA与KT(6-糠基嘌呤)合用效果最佳。对丛芽发生、发展的组... 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改变激素种类和浓度成功地从带腋芽的茎段诱导了丛芽.实验表明:2~4mg·L^(-1)BA(6-苄基氨基嘌呤),0.05mg·L^(-1)NAA(萘乙酸)是诱导丛芽所必需的,BA与KT(6-糠基嘌呤)合用效果最佳。对丛芽发生、发展的组织学观察表明丛芽来自叶腋基部的分生组织细胞、丛芽基部的愈伤组织、丛芽新生叶片表层恢复分生能力的叶肉细胞.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与栽培植株相等,2n=22,但亦偶有三倍体和四倍体.大量增殖丛芽形成的封顶芽,可通过降低培养基的无机盐、BA和蔗糖浓度,加入0.1~1mg·L^(-1)GA_3(赤霉素),并暗培养1周促进节间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组织培养 细胞组织学 丛芽
下载PDF
中国泥石流形成、发展、分布与自然环境演变间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容全 郭绍增 +1 位作者 贾铁飞 游长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377-384,共8页
根据泥石流发育条件的形成规律与自然环境演变规律之间的关系分析,泥石流物质来源主要积累于物理风化盛行的冰期或冰缘气候环境阶段,水动力条件主要出现在融冰雪水或降水骤增时间——即间冰期或间冰缘期(阶)气候环境阶段.庐山、北京西... 根据泥石流发育条件的形成规律与自然环境演变规律之间的关系分析,泥石流物质来源主要积累于物理风化盛行的冰期或冰缘气候环境阶段,水动力条件主要出现在融冰雪水或降水骤增时间——即间冰期或间冰缘期(阶)气候环境阶段.庐山、北京西山和燕山都反映出这种规律性,以马兰期黄土层为标志,晚更新世晚期至少有2期泥石流堆积,全新世有4期泥石沉堆积.从而划分出泥石流发育的活跃期和停滞期,目前中国泥石流仍处活跃期,即相当于间冰期阶段.按中国泥石流发育条件形成与自然环境演变规律间的关系,中国泥石流发育系统有3种结构模式,即西部高山型,北方冰缘型,南方霜冻型.再按气候差异,绘出了中国泥石沉分区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环境演变 中国 结构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