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探讨
1
作者 马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80-0183,共4页
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采取膝关节韧带重建术患者50例,根据时间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肢体恢复以及关节功... 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采取膝关节韧带重建术患者50例,根据时间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肢体恢复以及关节功能评分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膝关节韧带重建术后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后,能够提高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康复护理 膝关节韧带重建术 关节功能恢复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体会
2
作者 杨小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39-242,共4页
探讨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抽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根据时间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 探讨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抽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根据时间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 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过程中开展综合性护理反应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 生活质量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老年人群肌肉衰减综合征现况及主要体成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韩晓丽 田原 徐国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578-2582,共5页
目的对乌鲁木齐≥60岁汉族老年人群进行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患病率调查,为其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纳入长期居住在新疆乌鲁木齐城市或农村≥20岁的汉族成人499例,应用生物电阻抗法(BIA)进行检测,选取20岁≤年龄<40岁183例(男76例,女107... 目的对乌鲁木齐≥60岁汉族老年人群进行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患病率调查,为其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纳入长期居住在新疆乌鲁木齐城市或农村≥20岁的汉族成人499例,应用生物电阻抗法(BIA)进行检测,选取20岁≤年龄<40岁183例(男76例,女107例)健康年轻人作为老年人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参考人群,对316例(男154例,女162例)≥60岁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群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及各年龄段肌肉量与脂肪量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乌鲁木齐≥60岁男性老年人群BMI、腰臀脂肪比、腹围,女性老年人群骨骼肌指数(SMI)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乌鲁木齐≥60岁汉族老年人群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0.13%,其中女性患病率为11.11%,≥80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且各年龄段肌肉衰减综合征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乌鲁木齐≥60岁汉族老年人群性别、年龄、BMI、腹围、体成分蛋白质含量、无机盐含量、机体脂肪量身体脂肪百分比、躯干脂肪量、机体肌肉量去脂体质量、骨骼肌肉质量、躯干去脂量均与肌肉衰减综合征密切相关(P<0.05)。结论乌鲁木齐汉族老年人群肌肉衰减综合征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存在年龄差异。≥60岁汉族老年人群体成分趋于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衰减综合征 汉族 老年人群 患病率 主要体成分
下载PDF
新疆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调查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雪莲 马依彤 +6 位作者 杨毅宁 马翔 刘芬 谢翔 付真彦 李晓梅 黄莺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了解新疆≥60岁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方法2007—10—2010—05,应用4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疆抽取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阜康市、吐鲁番地区、和田地区、阿勒泰地区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35岁... 目的了解新疆≥60岁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和控制状况。方法2007—10—2010—05,应用4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疆抽取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阜康市、吐鲁番地区、和田地区、阿勒泰地区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35岁人群,进行高血压及其相关因素抽样调查,对≥60岁老年人的3747人进行分析。结果共随机抽取≥35岁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维吾尔和哈萨克族16460人,实际完成调查14618人。≥60岁的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65.0%,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知晓者治疗率和治疗者控制率分别为57.2%、28.8%、7.6%、45.8%和26.2%。不同民族高血压患病风险不同,与汉族人群比较,哈萨克族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0.989倍(OR1.989,95%CI1.606~2.463)。结论新疆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而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偏低,体质量指数、生活压力、年龄、民族和教育程度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知晓率 治疗率
原文传递
护士实践"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霞 王艳萍 +4 位作者 白羽 刘慧 王琳 杨金萍 刘秀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62-1666,共5页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护士实践“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工作体验。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新疆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12名具有“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经历的护士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对访谈...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护士实践“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工作体验。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新疆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12名具有“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经历的护士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护士实践“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体验可归纳为4大主题:①护士实践“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意愿明确,工作体验良好;②“互联网+护理服务”普遍受到各民族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并接受;③充分考虑民族特点和需求是“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新疆地区开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④护士实践“互联网+护理服务”希望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与少数民族患者及家属沟通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结论“互联网+护理服务”获得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认可,实现护理人员自身的职业价值;同时,目前“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亦需要与新疆的区域特点及文化相适应,从而促进其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工作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晚期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再次介入治疗的短期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郑剑峰 郭婷婷 +13 位作者 王勇 胡小莹 常越 田原 邱洪 窦克非 唐熠达 袁晋青 吴永健 颜红兵 乔树宾 徐波 杨跃进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9-354,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老龄和非老龄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晚期支架内再狭窄(L-ISR)患者的临床特征,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短期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入选218例在我院初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并于2016年因L-ISR而需要再次...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老龄和非老龄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晚期支架内再狭窄(L-ISR)患者的临床特征,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短期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入选218例在我院初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并于2016年因L-ISR而需要再次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龄组(年龄≥65岁,n=77)和非老龄组(年龄<65岁,n=141)。患者的入院特征、临床表现以及介入治疗特点和手术结果等被纳入分析评估,并随访患者PCI后12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结果:L-ISR患者中75.7%的患者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64.7%的患者再次置入支架。与非老龄组相比,老龄组有更高比例的脑卒中、心房颤动、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且支架置入至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的时间更长,体重指数(BMI)更小、冠心病家族史比例更低(P均<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症状表现相似,主要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老龄组患者相比,非老龄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vs 3.9%,P=0.546)。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OR=6.317,95%CI:1.145~34.843, P=0.034)是L-ISR患者介入治疗后短期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与L-ISR患者短期MACE发生相关。在临床实践中,识别该类人群可能更有助于L-ISR患者的危险分层和二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晚期支架内再狭窄 危险因素 心功能障碍
下载PDF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及其基因C1562T多态性与维族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19
7
作者 岳蕴华 白旭东 +6 位作者 张小宁 刘毓 毛洁萍 曾海波 地拉娜木 杨小英 米合热依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其基因C1562T多态性与维族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36例维族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进行分组。...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其基因C1562T多态性与维族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36例维族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进行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MMP-9水平,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MMP-9基因C1562T的多态性。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结果颈动脉斑块呈低回声或等回声的患者有108例(易损斑块组),颈动脉斑块呈高回声的患者有128例(稳定斑块组)。易损斑块组血清MMP-9水平[(357.83±32.64)ng/ml]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304.47±38.91)ng/ml](P<0.01)。两组MMP-9基因C1562T基因型CC、CT、TT的比例和等位基因C、T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MMP-9水平可能与维族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有关,而MMP-9基因C1562T多态性与维族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因 多态性 维族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 被引量:16
8
作者 岳蕴华 张小宁 +5 位作者 白旭东 张丽萍 刘毓 杨小英 地拉那木 毛洁萍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方法选择2009-07-2011-07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急诊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6例[男128例,女98例,年龄(66.2±11.9)岁]。按"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分...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方法选择2009-07-2011-07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急诊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6例[男128例,女98例,年龄(66.2±11.9)岁]。按"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分型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组98例、心源性脑栓死(CE)组39例、小动脉病变(SAD)组89例;选择同期健康对照组226例,男性140例,女性86例,年龄(65.6±10.8)岁。24h动态血压仪监测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T、CE、SAD组24h平均收缩压[(136.7±11.7)、(131.2±12.5)、(138.1±15.3)比(116.7±13.2)mmHg]、24h平均舒张压[(77.9±12.5)、(70.2±11.4)、(77.2±12.7)比(64.4±11.5)mmHg]、脉压指数[(0.46±0.08)、(0.42±0.07)、(0.45±0.05)比(0.37±0.07)]、24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BPV)[(0.17±0.05)、(0.14±0.02)、(0.17±0.01)比(0.11±0.04)]均较高。AT、CE、SAD组血压昼夜节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明显增大,不同病因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不同病因类型 血压变异性
原文传递
124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4
9
作者 郭淑丽 罗先道 苟荣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乌鲁木齐地区布鲁菌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特征及易感人群,为布鲁菌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0月—2015年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124例布鲁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布鲁菌病患者平均年龄(45.3&#... 目的探讨分析乌鲁木齐地区布鲁菌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特征及易感人群,为布鲁菌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0月—2015年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124例布鲁菌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布鲁菌病患者平均年龄(45.3±12.8)岁,男性91例,女性33例,患者以维吾尔族为主(58.1%),主要集中在喀什和塔城地区(51例,41.1%),牧民和农民占58.1%,其中75例有明确的牛羊接触史。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9月,临床表现出现发热(89.5%),伴有出现脾脏肿大(26.6%)、骨关节损害者(22.6%)、心脏损害(20.2%)、肝脏肿大(11.3%)。布鲁菌患者中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66.9%)、血沉增高(57.3%)、白介素-6升高(56.5%)、降钙素原升高(41.9%)。结论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多,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流行特征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清水平及基因-1562C>T多态性与维吾尔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岳蕴华 白旭东 +6 位作者 张小宁 刘毓 毛洁萍 地拉娜木 杨小英 米合热依 曾海波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基因-1562C〉T多态性与维吾尔族缺血性脑卒中(Is)及其各亚组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维吾尔族急性IS患者284例。按新的急性脑卒中治疗(TOAST)分型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基因-1562C〉T多态性与维吾尔族缺血性脑卒中(Is)及其各亚组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维吾尔族急性IS患者284例。按新的急性脑卒中治疗(TOAST)分型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组91例、小动脉病变(SAD)组150例和心源性脑检塞(CE)组43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26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9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MMP-9基因-1562C〉T的基因型。结果IS组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308±0.033mg/L比0.087±0.011mg/L,t=7.813,P=0.000),且AT组、CE组显著高于SAD组(0.350±0.030mg/L比0.261±O.029mg/L,t=4.156,P=0.001;0.317±0.043mg/L比0.261±0.029mg/L,t=2.877,P=0.03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MP-9水平增高是I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2,95%CI:1.007—1.016,P〈0.01)。IS组基因型(x2=3.558,P=0.058)和等住基因(x2=3.567,P=0.059)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AT组和对照组之间基因型(x2=5.097,P=0.024)和等位基因(x2=5.439,P=0.02)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AT组cT+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4.2%比13.7%)。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并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21,95%CI:0.622—1.059,P=0.124),但却是AT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68,95%CI:1.178—2.677,P=0.007)。结论维吾尔族Is患者血浆MMP.9水平增高,以AT亚组增高最为显著;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维吾尔族人群IS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但可能与AT型脑卒中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缺血性脑卒中 维吾尔族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X综合征伴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异常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路航 马荣荣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655-657,共3页
目的比较通心络胶囊和美托洛尔对伴有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降低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114例心脏X综合征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减低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组72例,美托洛尔对照组72例。随访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情况,并复查平板运动试验。结... 目的比较通心络胶囊和美托洛尔对伴有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降低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114例心脏X综合征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减低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组72例,美托洛尔对照组72例。随访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情况,并复查平板运动试验。结果治疗后2组平板运动试验到达终点时间明显延长(P<0.05),通心络胶囊组(7.6min±1.6min)优于美托洛尔对照组(6.1min±1.7min)(P均<0.05)。通心络胶囊组治疗后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治疗前后分别为72例和26例)显著减少(P<0.01),美托洛尔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72例和32例)亦减少(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提高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运动耐量,且较美托洛尔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美托洛尔 X综合征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下载PDF
直立倾斜试验诊断不明原因晕厥的价值 被引量:11
12
作者 夏晓莉 张雪莲 +6 位作者 路航 张朝新 罗先道 张铁 和成华 李甜 纳贝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在不明原因晕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不明原因晕厥患者366例,均行直立倾斜试验检查。结果直立倾斜试验阳性252例,阳性率68.9%;直立性不耐受综合征类型中以血管迷走性晕厥多见,其次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在不明原因晕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不明原因晕厥患者366例,均行直立倾斜试验检查。结果直立倾斜试验阳性252例,阳性率68.9%;直立性不耐受综合征类型中以血管迷走性晕厥多见,其次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血管迷走性晕厥中血管减压型比例女性高于男性(P〈O.05);年龄≥60岁15例患者中直立倾斜试验阳性10例,均表现为血管迷走性晕厥;13例发生假性晕厥。结论直立倾斜试验阳性者并非为反射性晕厥,直立位3~45min发生晕厥的阳性患者,须结合年龄、性别及病史确诊是体位性晕厥或反射性晕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诊断
原文传递
骨科护理中关于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玲玲 张晓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究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患者106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护理组护理满意... 目的探究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患者106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8.1%,高于对照组77.4%,同时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结合预见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减少住院时长,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护理 预见性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42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永平 张铁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1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3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进行临床分组治疗观察,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同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使用呼吸机进行无创辅助通气;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使... 目的观察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3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进行临床分组治疗观察,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同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使用呼吸机进行无创辅助通气;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使用面罩吸氧。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进行分析,发现治疗组血液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 COPD 呼吸衰竭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淑丽 罗先道 田永芳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7期708-709,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K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erminal pro-peptide of collagen t...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K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erminal pro-peptide of collagen typeⅠ,PⅠC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157例前列腺癌患者行SPECT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并依据转移情况分为0级47例,1级35例,2级39例,3级36例,采用ELISA法检测4组BGP、B-AKP、TRAP、PⅠCP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4组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4组B-AKP、TRAP、PⅠC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级、1级、2级、3级组BGP分别为(5.33±1.66)、(8.12±3.38)、(10.71±6.76)、(15.93±8.42)μ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组IL-6[(14.50±6.26)ng/L]明显高于0级、1级、2级组[(7.50±3.46)、(8.31±3.25)、(9.02±4.91)ng/L](P<0.05),但0级、1级、2级组间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GP和IL-6可反映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情况,在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骨钙素 骨碱性磷酸酶 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 Ⅰ型胶原羧基端肽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124例布鲁菌病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阿尔孜古丽.木塔力甫 郭淑丽 +1 位作者 罗先道 李奇凤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3期273-276,共4页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地区124例布鲁菌病患者肝功能及感染相关指标的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8月124例布鲁菌病患者为病例组,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地区124例布鲁菌病患者肝功能及感染相关指标的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8月124例布鲁菌病患者为病例组,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sCRP)和降钙素原(PCT)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肝脏功能指标:ALT、AST、GGT和ALP水平分别为(94.6±48.0)U/L、(72.9±31.1)U/L、(108.2±53.0)U/L和(131.2±56.3)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1±21.4)U/L、(26.5±9.41)U/L、(35.2±30.5)U/L和(61.9±24.9)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11.0、12.9、12.3,P均<0.001);病例组患者感染相关指标sCRP、PCT、IL-6水平分别为(59.8±23.7)mg/L、(10.9±3.77)ng/ml和(16.2±12.8)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7±1.20)mg/L、(0.37±0.17)ng/ml和(4.58±1.97)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8.1、31.0、9.96,P均<0.001)。结论布鲁菌病患者部分肝功能指标升高提示患者肝功能受损,该疾病患者有明显的非特异性炎症相关指标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 肝脏功能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直立训练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先道 曾祥琴 +4 位作者 张雪莲 夏晓莉 张铁 李甜 欧仁.琪咪克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直立训练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经直立倾斜试验诊断阳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49例进行至少4周的直立训练,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1年随访,41例(83.7%)... 目的:探讨直立训练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经直立倾斜试验诊断阳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49例进行至少4周的直立训练,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1年随访,41例(83.7%)患者无晕厥复发,8例(16.3%)患者复发晕厥或晕厥先兆。复发者发作时间均在1年内,超过1年,主观症状好转100%。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治疗前晕厥发作的次数较少(3︰1,P<0.05)。结论:晕厥发作的频率是影响直立训练疗效的因素,越是发作频繁的患者越需要进行直立训练,年龄和性别不影响直立训练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训练 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原文传递
硝酸甘油结合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朝新 《现代医学》 2009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行直立倾斜试验(HUT)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已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晕厥患者行HUT,包括基础试验和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药物激发试验。结果190例中阳性129例,阳性率为67.89%;其中基础HUT阳性率16.32%(31/19...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行直立倾斜试验(HUT)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已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晕厥患者行HUT,包括基础试验和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药物激发试验。结果190例中阳性129例,阳性率为67.89%;其中基础HUT阳性率16.32%(31/190);硝酸甘油激发的阳性率57.86%(92/159);硝酸甘油激发阴性者再经异丙肾上腺素激发阳性率8.96%(6/67)。结论基础HUT结合药物激发诊断VVS安全可行,其中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方便、省时、耐受性好,无严重的副反应,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药物激发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在心源性晕厥中的诊断 被引量:5
19
作者 曾祥琴 罗先道 +3 位作者 张雪莲 夏晓莉 张朝新 张铁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1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晕厥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疑为心律失常所致晕厥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72例经动态心电图检查28例(38.88%)监测期间发生晕厥,而晕厥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有严重心率失常。能够引起心源性晕厥的...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晕厥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疑为心律失常所致晕厥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72例经动态心电图检查28例(38.88%)监测期间发生晕厥,而晕厥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有严重心率失常。能够引起心源性晕厥的心律失常,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发生晕厥患者24例占本组的(85.71%),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为部分心源性患者获得病因诊断,但检查阴性时也不能完全排除心源性晕厥,特别是中老年患者有必要进行多次动态心电图检查或进行遥控心电监护、埋藏式心电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胆汁酸代谢谱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先道 张朝新 +4 位作者 王欢 朱霞 曾祥琴 菲尔达吾斯·萨依然 郭淑丽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156-5161,共6页
目的明确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胆汁酸代谢谱,探讨相关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心内科收治的HFpEF患者2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患者外周血脑利尿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 目的明确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胆汁酸代谢谱,探讨相关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心内科收治的HFpEF患者2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患者外周血脑利尿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糖(GLU)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胆汁酸谱指标水平,并进行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HFpEF患者外周血BNP和LDL水平升高,HDL水平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HFpEF患者外周血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甘氨胆酸(GCA)、甘氨熊脱氧胆酸(GUDCA)、甘氨石胆酸(GLCA)、牛磺石胆酸(TLCA)水平不同,其中,TLCA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P<0.001);与未合并稳定性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HFpEF患者相比,合并稳定性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HFpEF患者牛磺胆酸(TCA)、GCA、GCDCA水平均降低,牛磺脱氧胆酸(TDCA)、TLCA、GUDCA水平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FpEF患者GCDCA、UDCA、TLCA水平与心衰、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均相关(P<0.05)。结论HFpEF者胆汁酸谱具有一定特征,胆汁酸代谢可能参与HFpEF进程,TLCA未来有望成为疾病进展的新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 胆汁酸 代谢谱 冠心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