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被引量:97
1
作者 纪立农 陆菊明 +21 位作者 朱大龙 洪天配 周智广 郭晓蕙 曾龙驿 郭立新 李强 单忠艳 冯凭 杨涛 邹大进 赵家军 姬秋和 李小英 李启富 童南伟 陈璐璐 李焱 陈莉明 杨立勇 彭永德 冉兴无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共8页
T2DM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需要进行胰岛素补充或替代治疗以达到有效的血糖控制。基础胰岛素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策略,在中国存在起始治疗较晚,起始剂量偏低且剂量调整不足等情况。为规范基础胰岛素在临床中的合理使... T2DM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需要进行胰岛素补充或替代治疗以达到有效的血糖控制。基础胰岛素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策略,在中国存在起始治疗较晚,起始剂量偏低且剂量调整不足等情况。为规范基础胰岛素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中国专家基于最新的循证证据,共同制定此指导建议,对基础胰岛素常用临床方案的适用人群、起始方法、剂量调整方法等做出了推荐,以助于临床医生进一步改善糖尿病管理和血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胰岛素 糖尿病 2型
原文传递
炎症、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基础 被引量:48
2
作者 李焱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5年第3期150-152,共3页
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明显升高,严格控制血糖没有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疾病的病死率。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同属慢性、亚临床性的炎症疾病,是炎症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异常... 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明显升高,严格控制血糖没有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疾病的病死率。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同属慢性、亚临床性的炎症疾病,是炎症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异常的不同结果。控制炎症将成为治疗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胰岛素抵抗 共同基础 2型糖尿病患者 细胞功能异常 严重程度 控制血糖 炎症疾病 亚临床性 发病率 病死率
下载PDF
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63
3
作者 张建功 程桦 +4 位作者 黎峰 黄秀琼 李芳萍 陈黎红 严励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变化。 方法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未达标者 ,检查 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以胰岛素耐量试验 (ITT)中KITT表示胰岛素抵抗程度 ;以标准馒头餐试验中 30min内C肽曲线下面...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变化。 方法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未达标者 ,检查 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以胰岛素耐量试验 (ITT)中KITT表示胰岛素抵抗程度 ;以标准馒头餐试验中 30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 (AUCCP30 )及 1 2 0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CP1 2 0 )分别反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变化及总量 ;以精氨酸刺激试验中急性C肽反应(ACRARG)反映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然后控制血糖 ,随访督导 3个月以上 ,复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并重复上述检测。结果  30例进入研究 ,2 0例完成。研究结束时 ,随血糖控制改善 ,β细胞功能指标AUCCP30 、AUCCP1 2 0 、ACRARG均升高 ,血清空腹胰岛素原 (PI)及与C肽比例下降 ,胰岛素抵抗程度减轻 ,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血糖控制可改善胰岛 β细胞葡萄糖刺激的及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减少PI分泌绝对及相对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葡萄糖毒性 胰岛素抵抗 Β细胞功能
原文传递
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应用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60
4
作者 吕朝晖 潘长玉 +6 位作者 陈家伦 傅祖植 高妍 陆菊明 宁光 程桦 高燕明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7-621,共5页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来得时)与格列美脲(亚莫利)联合应用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N)平行对照和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122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来得时)与格列美脲(亚莫利)联合应用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N)平行对照和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122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n=62)或低精蛋白胰岛素(n=60),清晨口服3mg格列美脲两组,进行为期24周的观察。结果(1)基线时除甘精胰岛素组口服降糖药物使用的时间显著长于低精蛋白胰岛素组之外,两组其他指标相似;(2)24周时,甘精胰岛素组与低精蛋白胰岛素组的平均HbA1c分别下降了1.38%和1.41%,平均空腹血糖分别从12.30和11.90mmol/L降至6.05和6.19mmoL/L,日平均血糖降幅分别为5.28和4.56mmoL/L;(3)试验结束时,甘精胰岛素组和低精蛋白胰岛素组分别有46.8%和71.1%的患者发生症状性低血糖(156次和293次),其中严重低血糖事件分别为3.2%和15.O%(2次和21次),夜间低血糖分别为37.1%和61.7%(87次和229次),两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甘精胰岛素组与低精蛋白胰岛素组的日平均胰岛素剂量分别从9.7IU和9.8IU增至32.5IU和29.5IU。结论与低精蛋白胰岛素比较,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和清晨口服3mg格列美脲联合应用可使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得到良好控制,且严重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降低;作为基础胰岛素治疗,甘精胰岛素优于低精蛋白胰岛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格列美脲 糖尿病 2型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症患者实践指南 被引量:53
5
作者 邱敏丽 谢雅 +12 位作者 王晓红 王小琴 赵东宝 周惠琼 周宇麒 严励 梁碧玲 沈焕玲 曹双燕 丁悦 古洁若 曾小峰 杨克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3-959,共7页
骨质疏松症(OP)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提高OP临床诊治达标率需医患携手共同协商诊疗过程中的细节。因此,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诊治指南的理解以及配合医生执行诊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指南从患者... 骨质疏松症(OP)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提高OP临床诊治达标率需医患携手共同协商诊疗过程中的细节。因此,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诊治指南的理解以及配合医生执行诊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指南从患者关切的问题出发,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的规范流程和相关原则,组成OP患者实践指南工作组,提出OP患者实践指南推荐意见14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患者 指南
原文传递
三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54
6
作者 李焱 梁骏 +7 位作者 梁颖 刘珊英 陈黎红 杨川 徐明彤 严励 程桦 傅祖植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0-622,共3页
目的比较三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预混组),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加睡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类似物组)以及普通人胰岛素加睡前中效胰岛素(普通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三种胰岛素... 目的比较三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预混组),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加睡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类似物组)以及普通人胰岛素加睡前中效胰岛素(普通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三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在三餐前及睡前指间全血血糖达标后进行动态血糖监测,比较整体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发生率,以及达标时间和胰岛素使用量等。结果在三餐前及睡前全血血糖控制相同的情况下,预混组、类似物组和普通组达标时间分别为(8.3±2.5)、(9.1±3.8)和(8.4±1.7)天(P〉0.05);胰岛素使用量分别为(O.63±0.13)、(0.69±0.20)和(0.68±0.24)U·kg^-1·d^-1(P〉0.05);动态血糖监测的72h平均血糖值分别为(8.3±2.1)、(7.5±1.9)和(6.8±0.8)mmol/L(P〉0.05);早餐后3h血糖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7.7±11.5)、(27.6±8.3)和(24.0±3.1)mmol·L^-1·h(P〉0.05);血糖CV分别为(3.1±2.1)、(2.9±1.6)和(2.1±1.6)mmol/L(P〉0.05);低血糖(≤3.9mmol/L)发生率分别为67%、87%和80%(P〉0.05),多出现在凌晨0:00-4:00(55%),而且没有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结论三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控制血糖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没有明显差别,但需要更加关注监测夜间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强化治疗 短期疗效 安全性 胰岛素类似物
原文传递
抑制核因子-κB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被引量:33
7
作者 丁鹤林 黎锋 +6 位作者 徐明彤 程桦 傅祖植 邓庆丽 邓诣群 朱振宇 王佑民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05-609,共5页
目的 研究抑制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对糖尿病肾病 (DN)及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 (FN)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 将纯种雄性Wistar大鼠分为 :A组为正常对照组 (1 1只 ) ,B组为糖尿病无干预组 (1 1只 ) ,C组为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 ... 目的 研究抑制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对糖尿病肾病 (DN)及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 (FN)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 将纯种雄性Wistar大鼠分为 :A组为正常对照组 (1 1只 ) ,B组为糖尿病无干预组 (1 1只 ) ,C组为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 (PDTC ,NF κB抑制剂 )干预组 (9只 )。饲养 1 8周后 ,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检测肾组织NF κB活性 ,透射电镜检测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及系膜基质密度 (系膜基质面积 /系膜面积 ) ,逆转录PCR检测FNmRNA表达 ,收集 2 4h尿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结果 NF κB活性在B组大鼠肾组织 [(1 85± 0 54)× 1 0 6 ]显著高于A组 [(0 0 7± 0 1 1 )×1 0 6 ,P <0 0 1 ] ,C组 [(0 2 5± 0 2 5)× 1 0 6 ]显著低于B组 (P <0 0 1 )。B组与A组比较 ,UAE[(2 1 8±1 98)mgvs (0 41± 0 47)mg ,P <0 0 1 ]、肾小球基底膜厚度 [(531 6± 1 0 7 6)nmvs (31 2 4± 2 5 4)nm ,P<0 0 1 ]及系膜基质密度 [(56 41± 6 78)vs (33 95± 5 2 2 ) ,P <0 0 1 ]均有显著差异 ;UAE(0 56± 0 72 )mg、肾小球基底膜厚度 (31 5 8± 2 1 4)nm及系膜基质密度 (37 97± 7 37)在C组均显著低于B组 (P值均 <0 0 1 )。FNmRNA表达在B组大鼠肾组织 (0 73± 0 2 6)显著高于A组 (0 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核因子-ΚB 糖尿病肾病 动物模型 RT-PCR FN MRNA
原文传递
早期强化治疗对不同血糖水平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4
8
作者 李延兵 曾龙驿 +8 位作者 时立新 朱大龙 周智广 严励 田浩明 罗佐杰 杨立勇 刘娟 翁建平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评价早期强化治疗对不同血糖水平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38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给予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DI)及口服降糖药(OHA)短期强化治疗,治疗前后测血糖... 目的评价早期强化治疗对不同血糖水平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38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给予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DI)及口服降糖药(OHA)短期强化治疗,治疗前后测血糖、血脂及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胰岛素原与空腹胰岛素比值(PI/I),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评价胰岛素急性分泌时相(AIR),计算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随访1年以上。根据入选时空腹血浆血糖(FPG)水平进行分层分析,A层:7.0mmoL/L≤FPG〈11.1mmol/L。B层:11.1mmol/L≤FPG≤16.7mmol/L。结果A层患者的治疗达标率更高(94.4%比89.8%),血糖达标时间更短,1年缓解率也更高(47.8%比35.7%,P〈0.05);而B层患者治疗后血糖、血脂的改善和FFA的下降更明显,且HOMA-β增加更多,但A、B层患者间AIR、PI/I比值和HOMA—IR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无论A层或B层,胰岛素治疗(CSII、MDI)较OHA组有更高的1年缓解率(A层:57.1%,51.8%比32.8%,P〈0.05;B层:44.4%,38.7%比18.6%,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较口服药治疗不仅使FPG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高的1年缓解率,在FPG轻中度增高的患者中获益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分泌细胞 强化治疗
原文传递
糖化血红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9
作者 薛声能 程桦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586-588,601,共4页
糖化血红蛋白(HbA1 c)作为反映长期血糖水平的金标准,是监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有关HbA1 c检测的标准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本文对HbA1 c的基本概念、主要检测方法、干扰测定的因素、临床应用,特别是有关标准化问题作一... 糖化血红蛋白(HbA1 c)作为反映长期血糖水平的金标准,是监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有关HbA1 c检测的标准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本文对HbA1 c的基本概念、主要检测方法、干扰测定的因素、临床应用,特别是有关标准化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标准化
下载PDF
不同年龄健康人足底压力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34
10
作者 王永慧 严励 +4 位作者 杨川 陈黎红 肖辉盛 黎锋 程桦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61-762,共2页
关键词 不同年龄段人群 足底压力 压力参数 健康人 活动量
原文传递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8
11
作者 刘丹 傅祖植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50,共2页
关键词 二甲双胍 双胍类药物 肾血流量 糖尿病 血糖
下载PDF
糖尿病与高血压 被引量:38
12
作者 傅祖植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i0015-i0017,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 血压监测 美托洛尔 阿替洛尔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膳食血糖生成指数教育的相关结果分析 被引量:33
13
作者 陈超刚 苏宜香 +4 位作者 严励 黄德芳 夏敏 戚以勤 程桦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1期37-39,共3页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营养教育情况,分析膳食血糖生成指数与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①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糖尿病病友之家2001年登记名单中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30~70岁。均对调查的测定项目知情同意。②对...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营养教育情况,分析膳食血糖生成指数与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①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糖尿病病友之家2001年登记名单中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30~70岁。均对调查的测定项目知情同意。②对患者既往参加糖尿病营养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调查,分为糖尿病基本知识、食物交换份法和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等3个问卷。同时进行相关营养知识调查,每张问卷10个题目,答对1题计1分,答错或不知道计0分,不扣分,满分为10分。膳食调查采用24h询问法,连续3d,详细记录每例的膳食食物种类和数量。计算早、中、晚三餐血糖生成指数。③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测定采用酶比色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采用聚乙烯硫酸沉淀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采用磷钨酸-酶沉淀法。应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④组间比较应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三餐血糖生成指数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106例均完成问卷调查并进入结果分析。①参加营养教育情况和营养知识得分:参加1次及以上血糖生成指数知识营养教育的例次百分比明显低于参加糖尿病营养基本知识和食物交换份法知识教育者(4.7%,89.6%,83.0%,χ2=56.1374,47.3086,P<0.01)。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知识和食物交换份知识得分明显低于糖尿病营养基本知识得分[(2.14±1.08),(2.37±1.21),(5.11±2.34)分,t=9.2910,P<0.01];与食物交换份知识得分相近[(2.37±1.21)分,P>0.05]。②各餐血糖生成指数与生物化学检验结果相关性:早、午、晚三餐血糖生成指数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 血糖 糖尿病/膳食疗法 糖尿病/血液 卫生教育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内分泌代谢疾病(3) 被引量:24
14
作者 程桦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0-332,共3页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临床 研究进展 内分泌代谢疾病 肥胖症 高血压 诊断 流行病学 病因学 发病机制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 被引量:30
15
作者 李芳萍 张四青 +3 位作者 王斐 黄银琼 傅祖植 严励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40-943,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特征。方法206例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T2DM和NAFLD分为4组,采用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HIR)、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Matsuda指数(MSI...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特征。方法206例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T2DM和NAFLD分为4组,采用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HIR)、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Matsuda指数(MSI)评估胰岛素抵抗性,采用HOMA—β、早相及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数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NAFLD组和T2DM伴NAFLD组的H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2DM组(4.13±0.64,4.03±0.69比3.52±0.78,3.53±0.64,P〈0.05),T2DM伴NAFLD组的HOMA—IR显著高于T2DM和NAFLD组(3.35±2.69比2.31±1.39,2.40±1.55,P〈0.05);NAFLD组的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2.13±0.17比2.61±0.13,P〈0.05),而T2DM组和T2DM伴NAFLD组的HOMA.B、早相及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AFLD患者主要表现为肝脏胰岛素抵抗,其胰岛β细胞早相胰岛素分泌受损;T2DM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其胰岛β细胞早、晚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均受损。当患者既有T2DM又有NAFLD时,胰岛素抵抗将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脂肪肝 非酒精性 胰岛素抗药性 胰岛B细胞功能
原文传递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白蛋白排泄率检测的比较 被引量:29
16
作者 刘丹 唐菊英 +2 位作者 刘珊英 严励 黎锋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8期144-146,共3页
目的通过对单次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和过夜时段尿白蛋白排泄率(AER)检测比较,探讨能否将简便快捷的ACR用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门诊筛查和随访。方法对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进行单次晨尿ACR和过夜8h尿AER检测。以AER为标准... 目的通过对单次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和过夜时段尿白蛋白排泄率(AER)检测比较,探讨能否将简便快捷的ACR用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门诊筛查和随访。方法对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进行单次晨尿ACR和过夜8h尿AER检测。以AER为标准参照方法,比较ACR按英国慢性肾脏病指南推荐的切点值(男≥2.5mg/mmol,女≥3.5mg/mmol)诊断微量白蛋白尿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ROC曲线分析估测ACR的诊断价值及性别特异性诊断切点;并分析ACR与AER检测方法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偏差。结果按指南推荐的切点值,ACR诊断微量白蛋白尿的敏感性为95.15%、特异性为97.93%;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03%和96.60%。ROC曲线分析提示AC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6,诊断微量白蛋白尿的切点值为2.43mg/mmol(其敏感性为98.06%、特异性为97.24%);性别特异性切点值为:男2.43mg/mmol,女2.65mg/mmol。ACR与AER值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为0.96;P<0.001)。两种方法所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总随机误差为0.189。结论 ACR为一项简单、快捷、准确反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指标。ACR不仅与AER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与AER比较有较好的一致性和较小的误差,可以用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门诊筛查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蛋白尿 肌酐
原文传递
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评估指标的比较——186例不同糖耐量者葡萄糖耐量试验资料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严励 何扬 +3 位作者 薛声能 程桦 刘湘茹 唐菊英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各种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的指标在临床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糖耐量正常(NGT)者70名、糖耐量受损(IGT)者56例及2型糖尿病(DM)患者60例参与本试验。各例均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计算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 目的探讨各种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的指标在临床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糖耐量正常(NGT)者70名、糖耐量受损(IGT)者56例及2型糖尿病(DM)患者60例参与本试验。各例均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计算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AIR3-5、AIR0-10)、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ΔI30/ΔG30)、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修正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MBCI)。分析在不同糖耐量组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的变化及相关性。结果NGT、IGT、2型DM患者的AIR3-5分别为(71.80±2.01)mU/L、(27.13±3.25)mU/L、(7.19±3.32)mU/L;ΔI30/ΔG30分别为(11.86±1.78)mU/mmol、(6.50±2.11)mU/mmol、(4.78±2.42)mU/mmol;AIR3-53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而ΔI30/ΔG30在IGT及2型DM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型DM及IGT组低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R3-5、AIR0-10均能较好地区分出NGT、IGT、2型DM三者之间的差别,而ΔI30/ΔG30及MBCI不能区分出2型DM与IGT者之间的差别,HOMAβ则不能区分出IGT与NGT者之间的差别。结论在本研究人群中AIR是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相对较好的指标,ΔI30/ΔG30及MBCI也可用于临床上粗略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细胞功能 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
原文传递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活性变化 被引量:24
18
作者 石秀林 李芳萍 +4 位作者 蔡梦茵 黎锋 严励 李焱 程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中NF-κB的活性变化。方法选择健康成人66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92例,分为正常对照组和2型糖...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中NF-κB的活性变化。方法选择健康成人66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92例,分为正常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分析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及PMNC中NF-κB活性水平。血清hs-CRP、TNF-α、IL-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免疫印迹分析检测PMNC中核因子κBp65(Ser536)的磷酸化水平,β-actin作为内参。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糖尿病组患者PMNC中NF-κBP65(Ser536)磷酸化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0.85±0.38vs0.47±0.25,P<0.05);在糖尿病组,log(CRP)与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稳态模型法估计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log(IL-6)、log(TNF-α)、糖基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1c)呈正相关。结论结果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处于炎症状态,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PMNC中NF-κB活性的升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核因子ΚB 炎症因子 TNF-α CRP IL-6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RIN-m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傅静奕 李焱 +3 位作者 严励 张淼 陈黎红 傅祖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研究甘精胰岛素(insulinglargine)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β细胞凋亡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甘精胰岛素、普通人胰岛素以及IGF-1与0.3mmol/L棕榈酸分别加入RIN-m细胞培养液中,24h后,采用Hoechst33342染色、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甘精胰岛素(insulinglargine)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β细胞凋亡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甘精胰岛素、普通人胰岛素以及IGF-1与0.3mmol/L棕榈酸分别加入RIN-m细胞培养液中,24h后,采用Hoechst33342染色、流式细胞仪以及ELISA方法检测RIN-m细胞的凋亡。【结果】0.3mmol/L棕榈酸诱导RIN-m细胞凋亡率达42.10%±4.24%,同时加入甘精胰岛素或者普通胰岛素(均为100nmol/L)的凋亡率分别为32.00%±3.08%和35.97%±3.14%,甘精胰岛素对凋亡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普通胰岛素,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甘精胰岛素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β细胞凋亡具有呈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游离脂肪酸 HOECHST33342 Β细胞凋亡 普通胰岛素 剂量依赖性 保护作用 细胞培养液 IGF-1 流式细胞仪 细胞凋亡率 mol/L 不同浓度 人胰岛素 抑制作用 棕榈酸 24h m细胞
下载PDF
广东省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娇 张如意 +10 位作者 陈容平 陈立曙 林少达 梁干雄 胡宝春 朱志章 王玉磷 严励 林健才 李延兵 蔡德鸿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2851-2856,共6页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在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对广东省各地区二级以上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已确诊2型糖尿病且合并超重或肥胖的省内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血脂异常诊断标...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在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对广东省各地区二级以上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已确诊2型糖尿病且合并超重或肥胖的省内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血脂异常诊断标准:(1)总胆固醇≥5.7mmol/L;(2)甘油三酯≥1.7mmol/L;(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6mmol/L;(4)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29mmol/L或男性HDL—c〈1.03mmol/L;满足以上1项或1项以上者即可诊断。结果本研究3593例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87.9%(3160/3593),高甘油三酯血症、低HDL—C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高LDL—C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52.5%(1888/3593)、54.1%(1945/3593)、33.1%(1188/3593)、27.4%(985/3593)。血脂异常患者中,单纯型血脂异常患者占34.1%,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占53.9%。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593,95%CI1.233~2.057)、糖化血红蛋白(OR:1.120,95%CI1.054~1.191)、体质指数(OR=1.084,95%CI1.022—1.150)、高血压(OR=1.331,95%CI1.033~1.714)、高尿酸血症(OR=2.270,95%CI1.642~3.138)、糖尿病家族史(OR=1.586,95%CI 1.186—2.120)是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脂异常在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很高,降压、降糖、减重、降低血尿酸有助于降低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进而预防及延缓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超重 肥胖症 血脂异常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