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60
1
作者 辛德莉 韩旭 +7 位作者 糜祖煌 李靖 秦玲 魏田力 陈小庚 刘禧杰 侯安存 李贵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3-546,共4页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方法对370份咽拭子标本进行MP分离培养,应用套式PCR扩增MP种特异16S核蛋白体RNA(16SrRNA)基因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子鉴定;通过药物敏感实...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方法对370份咽拭子标本进行MP分离培养,应用套式PCR扩增MP种特异16S核蛋白体RNA(16SrRNA)基因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子鉴定;通过药物敏感实验测定MP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MIC并筛选出耐药株;设计套式PCR扩增红霉素作用靶位23S核蛋白体RNA(23SrRNA)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全自动DNA测序,测得序列与NCBI已登录的MP标准株M129(登录号)(68422)23SrRNA基因作比对。结果370份临床标本中分离MP50株,分离阳性率为13.5%。50株中敏感株4株,耐药株46株(占92%)。耐药菌株的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MIC值均升高。4株敏感株和肺炎支原体国际标准株FH的23SrRNA基因序列与基因库的MP基因序列相同,46株耐药株的23SrRNA基因发生点突变,41株突变位点在23SrRNAV区中心环的2063位,其中40株发生了A—G的点突变,1株发生了A—c的点突变;另5株突变位点在2064位,A→G。结论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耐药性的分子基础是23SrRNA基因的点突变,其中2063位点突变占主导地位。23SrRNA基因发生点突变的肺炎支原体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及交沙霉素的MIC值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肺炎 大环内酯类 抗药性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RNA 核糖体 23S 点突变
原文传递
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47
2
作者 辛德莉 王斯 +2 位作者 韩旭 马少杰 陈小庚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213-1215,共3页
目的总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支原体(MP)菌株感染所致MP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4年9月-200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疑似MPP的住院患儿200例,应用巢式PCR和DNA测序技术检测64例确诊MPP患儿咽拭... 目的总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支原体(MP)菌株感染所致MP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4年9月-200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疑似MPP的住院患儿200例,应用巢式PCR和DNA测序技术检测64例确诊MPP患儿咽拭子标本MP耐药基因,在此基础上区分出耐药组和敏感组;观察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最高体温、发热时间、住院时间、肺外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并应用SPSS11.5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4例患儿中,咳嗽64例(占100%),发热64例(占100%);肺部有中细湿啰音52例(占81.3%),粗湿啰音2例(占3.1%),无肺部体征10例(占15.6%);有肺外并发症11例(占17.2%);胸部X线表现右肺病变者26例(占40.6%),左肺23例(占35.9%),双肺11例(占17.2%),无具体病灶4例(占6.3%)。外周血白细胞正常53例(占82.8%)。耐药组和敏感组患儿在性别(P=1.000)、年龄(P=0.800)、最高体温(P=0.082)、肺外并发症发生率(P=0.113)方面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耐药组患儿的发热天数(P=0.024)、病程(P=0.047)和住院时间(P=0.015)均高于敏感组。结论耐药MP株感染者与非耐药MP株感染者相比,发热时间长,病程长,住院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耐药性 大环内酯类
原文传递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5例 被引量:40
3
作者 韩旭 辛德莉 +2 位作者 李靖 魏田力 侯安存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9-290,共2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2003年12月--200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住院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例。男4例,女1例;年龄6~13岁。对5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片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2003年12月--200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住院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例。男4例,女1例;年龄6~13岁。对5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片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5例患儿均以发热、咳嗽起病,呈稽留高热,体温40.0~40.7℃,咳嗽剧烈,患侧肺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5例ESR增快(53~107mm/1h),CRP升高(270~l600mg/L);2例行细胞免疫功能检查CD4^+/CD8^+降低;胸片示左中下肺野大片状阴影3例,右中下肺野大片状阴影2例,均并胸腔积液。5例均并心电图异常改变,3例表现为T波低平,2例表现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心肌酶CK-MB、肌钙蛋白T均正常。5例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证实为耐药菌感染。5例均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其中1例加用甲泼尼龙治疗,热程缩短。随访2~3个月,全部病例肺部炎性反应吸收,1例并胸膜肥厚。结论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困难,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不敏感不能排除肺炎支原体肺炎,应行病原学检查及耐药基因检测,同时需寻找有效的药物控制耐药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大环内酯类 耐药 肺炎
下载PDF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和测序检测肺炎支原体23S rRNA中点突变 被引量:22
4
作者 辛德莉 糜祖煌 +6 位作者 韩旭 秦玲 李靖 刘禧杰 马少杰 侯安存 李贵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2-525,共4页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rna pneumoniae,MP)耐药性的实验方法并应用于临床以了解MP耐药现状。方法应用巢式PCR直接检测咽拭子标本MP-23S rRNA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或DNA测序分析;通过MP培养及体外药物敏感性...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rna pneumoniae,MP)耐药性的实验方法并应用于临床以了解MP耐药现状。方法应用巢式PCR直接检测咽拭子标本MP-23S rRNA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或DNA测序分析;通过MP培养及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测定临床分离株的红霉素最小抑菌浓度,以验证23S rRNA基因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200例临床标本经MP-IgM抗体、咽拭子MP种特异性16S rRNA基因巢式PCR扩增和MP分离培养测定证实为MP64例。应用巢式PCR技术扩增MP-23S rRNA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将基因序列与基因库中MP标准株基因序列进行比较,与标准株序列相同的共计26例,其余38例存在23S rRNA点突变:35例在2063位点发生了A到G的点突变,1例在2063位点有A到C的点突变,2例在2064位点有A到G的点突变;耐药率为59.4%。MP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灵敏度达10^2ccu/ml,MP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证实23S rRNA基因检测结果可靠。结论建立的MP耐药基因检测方法能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MP耐药基因。59%的受检标本23S rRNA基因发生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肺炎 抗药性 RNA 核糖体 23S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闫向真 温慧敏 +2 位作者 刘新健 牛芳 叶文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436-3437,344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哮喘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病原菌的构成,以期更有效降低急性哮喘患儿的肺部感染率。方法将2007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389例急性哮喘并发肺部感染的患儿作为病例组,将同期住院的411例单纯急性哮喘患儿作为对... 目的探讨急性哮喘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病原菌的构成,以期更有效降低急性哮喘患儿的肺部感染率。方法将2007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389例急性哮喘并发肺部感染的患儿作为病例组,将同期住院的411例单纯急性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入院时均常规进行深部痰培养,对急性哮喘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构成进行回顾性分析,急性哮喘患儿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平喘药糖皮质激素或氨茶碱应用(OR=2.72;95%CI=1.66~4.47)、滥用抗菌药物(OR=1.35;95%CI=1.05~1.73)、合并鼻炎或鼻息肉或鼻窦炎(OR=3.18;95%CI=1.80~5.62)、革兰阴性菌感染(OR=4.01;95%CI=1.20~13.38)是小儿急性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两组患儿革兰阴性菌构成比比较,病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是小儿急性哮喘并发肺部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结论小儿急性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病情严重、复杂,应用平喘药糖皮质激素或氨茶碱、滥用抗菌药物、合并鼻炎或鼻息肉或鼻窦炎、革兰阴性菌感染是小儿急性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尽早明确诊断,实施正确及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急性发作 肺部感染 儿童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温慧敏 闫向真 +3 位作者 刘新建 赵宝生 叶文艳 韩艳梅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108-109,共2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的620例新生儿,无菌负压吸痰器吸取下呼吸道深处分泌物,并采用KirbyBauer法对620例新生儿肺炎的痰液标... 目的研究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的620例新生儿,无菌负压吸痰器吸取下呼吸道深处分泌物,并采用KirbyBauer法对620例新生儿肺炎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测其耐药性。结果 620份痰液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412株,阳性率为66.45%;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1.60%,革兰阳性菌占20.63%,真菌占7.77%;最为常见的菌种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亚胺培南是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CAP的最有效药物,革兰阴性菌感染对第二代头孢菌素耐药性较大;万古霉素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最有效药物,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耐药性较大。结论革兰阴性菌是引起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能有效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率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新生儿 病原菌
原文传递
硫普罗宁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宝生 董金玲 +2 位作者 谢放 张龙 温慧敏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感染科门诊及北京佑安医院重症肝病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感染科门诊及北京佑安医院重症肝病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替比夫定片,6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硫普罗宁肠溶片,0.2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5%、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GGT、TBil、HA、LN、C-Ⅳ、PCⅢ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普罗宁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普罗宁肠溶片 替比夫定片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新建 闫向真 +2 位作者 韩艳梅 冉说 梁红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6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3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新生儿HM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3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新生儿HM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PS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导管给药,观察组采用改良给药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a/APO_2)、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并发症,给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APO_2、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给药方法治疗新生儿HMD的临床效果突出,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血气指标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下载PDF
常用抗生素对肺炎支原体的抗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辛德莉 陈小庚 韩旭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5-306,共2页
2003年6月-2006年6月,我们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测定肺炎支原体(MP)分离株庆大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了解庆大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对MP的抗菌活性,寻求对MP尤其是耐药MP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抗菌活性 常用抗生素 活性分析 药物敏感试验 最小抑菌浓度 庆大霉素 环丙沙星
原文传递
氯霉素、利福平对肺炎支原体的抗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韩旭 辛德莉 +2 位作者 李靖 陈晓庚 马少杰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739-1741,共3页
目的探讨氯霉素、利福平对肺炎支原体(MP)的抗菌活性。方法对370例咽拭子标本进行MP分离培养,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MP种特异16SrRNA基因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子鉴定;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测定MP分离株的红霉素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 目的探讨氯霉素、利福平对肺炎支原体(MP)的抗菌活性。方法对370例咽拭子标本进行MP分离培养,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MP种特异16SrRNA基因对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子鉴定;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测定MP分离株的红霉素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应用套式扩增红霉素作用靶位23SrRNA基因,以鉴别敏感株和耐药株;应用药物敏感试验测定MP分离株的氯霉素、利福平的MIC。结果临床标本370例中分离MP50株。其中红霉素敏感株4株,耐药株46株。46株耐药株的红霉素作用靶位23SrRNA基因发生点突变,4株敏感株无点突变。所有MP分离株对氯霉素敏感,对利福平耐药。结论利福平对MP无效,氯霉素对MP红霉素敏感株及耐药株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利福平 肺炎支原体 药物敏感性试验 23S核糖体RNA
下载PDF
复方丹参片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宝生 董金玲 +2 位作者 谢放 张龙 温慧敏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253-257,共5页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片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硬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片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硬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注射用胸腺法新,1.6 mg/次,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个月。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水平、Child-Pugh评分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转阴率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显著下降,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上升,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浆TBi L、ALT和ALB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III)和层黏连蛋白(LN)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HA、PCIII和LN水平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HCV-RNA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Child-Pugh评分显著降低,两组HBe Ag转阴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和HBe Ag转阴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效果良好,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以及病毒学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片 注射用胸腺法新 失代偿期肝硬化 乙型肝炎E抗原 转阴率 总胆红素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原文传递
早期肺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新建 闫向真 +2 位作者 韩艳梅 冉说 梁红彦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肺表面活性物质(PS)微创给药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预防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出生的12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各6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预防组... 目的探究早期肺表面活性物质(PS)微创给药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预防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出生的12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各6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机械通气,预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微创给药的方式应用PS,比较两组患儿肺透明膜病发生率及7d内病死率,治疗前、治疗后24h血气分析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肺透明膜病发生率及7d内病死率分别为11.11%和6.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97%和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两组PaCO_2水平显著降低,PaO_2和pH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住院时间、吸氧时间、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PS微创给药可显著降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及7d病死率,预防作用显著,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微创给药 早产儿 肺透明膜病 预防价值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两种检验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银广悦 韩旭 孙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99-700,709,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检验方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结果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总结两种临床检验方法的作用和意义,以提高诊断率。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院进行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10例,从中随机选取100例进行对比研究,肺炎支原...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检验方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结果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总结两种临床检验方法的作用和意义,以提高诊断率。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院进行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10例,从中随机选取100例进行对比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分别采用血清抗MP-IgM检测方法和冷凝集试验方法,对其检验结果敏感性进行比较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血清抗MP-IgM检验后,有25例呈阳性,阳性率为25.0%,采用冷凝集试验方法检验后,有13例呈阳性,阳性率为13.0%;血清抗MP-IgM检验后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9%、96.3%,冷凝集试验检验后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7%、91.1%,血清抗MP-IgM检测方法检验结果更加准确、敏感性强。结论使用血清抗MP-IgM检测方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检验结果更加准确、敏感性较强、诊断效率高,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患儿 血清抗MP—IgM检测 冷凝集试验 敏感性
原文传递
产后综合性干预对产妇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艳梅 韩宇洲 +4 位作者 郜恋恋 苗耐英 李建颖 邱艳丽 梁红彦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1期2191-2192,2195,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综合干预对产妇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上采用产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产妇心理状态... 【目的】探讨产后综合干预对产妇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产妇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上采用产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产妇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干预前生存质量各个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干预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7%,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8.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综合护理干预显著减低产妇的产后焦虑抑郁症状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产妇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期 干预性研究 健康状况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银广悦 刘丽娜 +1 位作者 汪阳林 张继领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14-115,共2页
泌尿系感染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道粘膜或组织而引起损伤。泌尿系是小儿常见的感染部位,尤其女性,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结构,更增加其感染的机会。严重的泌尿系感染可引起小儿急性死亡,同时也可导致成人... 泌尿系感染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在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道粘膜或组织而引起损伤。泌尿系是小儿常见的感染部位,尤其女性,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结构,更增加其感染的机会。严重的泌尿系感染可引起小儿急性死亡,同时也可导致成人后出现高血压以及肾功能不全。因此,了解小儿泌尿系感染情况,发病机制,对更好防治小儿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泌尿系统 感染
下载PDF
丙肝肝硬化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宝生 董金玲 +2 位作者 谢放 张龙 温慧敏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究丙型肝炎(丙肝)肝硬化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研究所接受治疗的120例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 【目的】探究丙型肝炎(丙肝)肝硬化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研究所接受治疗的120例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统计并进行随访调查。对各患者发生腹水、肝移植及潜在预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20例丙肝肝硬化患者中发生HBV感染的患者4例(3.33%),有大量饮酒史的患者51例(42.50%),发生糖尿病的患者62例(51.67%)。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存在HBV感染、糖尿病和终末期肝病评分≥10分与丙肝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具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肝肝硬化患者患有糖尿病与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细菌感染和腹水具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随访结果的分析发现,发生肝癌、肾功能紊乱、细菌感染、腹水进展和肝病等与丙肝肝硬化患有糖尿病具有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是影响丙肝肝硬化患者生存状况的独立因素,控制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糖水平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并发症 肝硬化/病因学 存活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旭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8期6775-6776,共2页
目的:比较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喉炎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结果:治疗... 目的:比较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喉炎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迅速缓解急性喉炎患儿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疗效优于雾化吸入地塞米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炎/药物疗法 布地奈德/治疗应用 地塞米松/治疗应用 吸入法
下载PDF
早产儿140例分析
18
作者 陈霞 韩旭 牛桂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5423-5424,共2页
目的:分析导致早产的原因及早产儿的常见并发症。方法:对2006-01/2007-07住院治疗的140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早产的母亲方面的因素主要为妊娠合并症,胎儿因素主要为双胎,社会因素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并发症的发生率由高到... 目的:分析导致早产的原因及早产儿的常见并发症。方法:对2006-01/2007-07住院治疗的140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早产的母亲方面的因素主要为妊娠合并症,胎儿因素主要为双胎,社会因素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并发症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低钙血症,低血糖症,新生儿贫血等。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早产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人类
下载PDF
混合线性模型在婴幼儿生长发育中的护理分析
19
作者 韩艳梅 韩宇洲 +3 位作者 苗耐英 韩丽红 郜恋恋 白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3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混合线性模型应用于婴幼儿生长发育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04例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生长发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混合线性模型指导护理干预措施制定和实施。比较2组婴幼儿护理干预后体质量、... 目的探讨混合线性模型应用于婴幼儿生长发育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04例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生长发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混合线性模型指导护理干预措施制定和实施。比较2组婴幼儿护理干预后体质量、身高增加情况及干预期患病情况。结果干预3、6个月后,观察组婴幼儿体质量增加和身高增加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期各类疾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生长发育护理中应用混合线性模型有助于提高其生长发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 婴幼儿 混合线性模型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小儿急性感染性发热起始时间与病原的关系
20
作者 文海斌 黄英 闫向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784-1785,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急性感染对小儿发热起始时间 (beginning time offever,BTF)的影响。方法 :对满足临床要求的 70 9例患儿进行病史采集、体检和相关检测等 ,以了解不同年龄、不同系统、不同感染原之间的关系及BTF的分布特点... 目的 :探讨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急性感染对小儿发热起始时间 (beginning time offever,BTF)的影响。方法 :对满足临床要求的 70 9例患儿进行病史采集、体检和相关检测等 ,以了解不同年龄、不同系统、不同感染原之间的关系及BTF的分布特点。结果 :不同年龄患儿各系统暴露及各系统感染病原类型无差别 ,但不同病原所致 BTF分布时段不同 ,细菌感染者多出现在 6 :0 0~ 12 :0 0时 ,病毒感染者多出现在 18:0 0~ 2 4 :0 0时 ,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结论 :根据 BTF可早期初步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发热/微生物学 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