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人的主体性——一种马克思哲学视点的考察 被引量:47
1
作者 詹艾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明确主体性问题的论域是讨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的前提。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中有着集中性的体现。马克思不仅把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观,而且还把历史唯物论引入了其主体思想,因此,学界在对马克... 明确主体性问题的论域是讨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的前提。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中有着集中性的体现。马克思不仅把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观,而且还把历史唯物论引入了其主体思想,因此,学界在对马克思哲学视域中人的主体性的若干具体规定作出把握的同时,更要看到马克思在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发展问题上所进行的重要思考;而这正是我们在当下中国语境中致力于探究主体的新质形态与主体性的新形式的最为直接的思想前提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 人的主体性的具体规定 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发展
下载PDF
道德与法律之和谐解——道德与法律关系的三维解读 被引量:17
2
作者 田文利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22,共6页
在历史维度上,中西方在道德与法律关系上经历了不同模式,中国表现出德法合于礼、以德为主、强德弱法,而西方则体现为德法分设、以法为主、强法弱德。在逻辑维度上,道德与法律同时存在,但作用于人的行为方式却有明显界分,两者之间是对立... 在历史维度上,中西方在道德与法律关系上经历了不同模式,中国表现出德法合于礼、以德为主、强德弱法,而西方则体现为德法分设、以法为主、强法弱德。在逻辑维度上,道德与法律同时存在,但作用于人的行为方式却有明显界分,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道德构成了法律正当性的基础,法律是实现道德之治的必由之途。在规范维度上,道德和法律交替至上,在立法阶段道德为上,法律服从于道德。在执法和司法阶段法律为上,法律成为首要的判断标准,道德仅是法律的辅助。在立法、执法及司法之后阶段,道德取得最终的评价地位。道德与法律是可以互相协调的,通过制度建设使二者达到平衡与和谐,在道德涵养法律的同时,以法律促进道德的普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体系 法律规范 社会主义 和谐关系
原文传递
主体间性概念与主体观——主体间性文论中的基本哲学问题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詹艾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4-139,共6页
作为主体间性文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主体间性"的基本蕴涵是杨春时在对西方哲学发展的阐释过程中确立起来的。主体间性文论侧重于对文学的性质进行生存论意义上的界定,而缺乏诸如认识论意义上的明确的揭示,它无法阐释文学活... 作为主体间性文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主体间性"的基本蕴涵是杨春时在对西方哲学发展的阐释过程中确立起来的。主体间性文论侧重于对文学的性质进行生存论意义上的界定,而缺乏诸如认识论意义上的明确的揭示,它无法阐释文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同时,这一思想形态也表现出明显的主体泛化倾向,没有认识到主体的历史规定性问题。对学界而言,在主体和主体性问题上,尤为重要的是必须在当前中国的一般历史状况和特定的社会情势下对主体的新质形态和主体性的新形式作出探索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文学理论 主体间性概念 主体观 主体的新质形态和主体性的新形式
下载PDF
文学本质问题略论 被引量:1
4
作者 詹艾斌 《天府新论》 CSSCI 2009年第2期134-136,共3页
文学领域中对本质问题的关注受到了哲学上的本质论观念的影响和规范。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体论文学观对反映论文学观的批判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但从中也体现出二者在文学本质观念上的重大差异。文学是多本质性的。对文学性质所作的任... 文学领域中对本质问题的关注受到了哲学上的本质论观念的影响和规范。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体论文学观对反映论文学观的批判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但从中也体现出二者在文学本质观念上的重大差异。文学是多本质性的。对文学性质所作的任何单一视角下的理论阐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基于此,从文学活动中的主体和主体性问题入手对文学活动的一个方面的性质作出了简要的解说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本质观 文学的多本质性 主体性理论视角下的文学活动的性质
下载PDF
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与吴越兵学
5
作者 李秀男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26,共12页
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与《国语·越语下》的文句有颇多重出互见之处,《十六经》文本是采用了兵阴阳家“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套子,借鉴了《国语·越语下》中的吴越战争故事,在吴越之地兵家影响下而成文的。吴越之地伍子胥、... 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与《国语·越语下》的文句有颇多重出互见之处,《十六经》文本是采用了兵阴阳家“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套子,借鉴了《国语·越语下》中的吴越战争故事,在吴越之地兵家影响下而成文的。吴越之地伍子胥、孙武、范蠡的军事思想,均与帛书《十六经》有着密切的关联,兵家术语与兵家思维方式在《十六经》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吴越地区兵家文献中的黄帝故事也与帛书黄帝形象的塑造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这些都昭示出《十六经》与吴越兵学的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经 吴越兵学 黄老 兵家 黄帝
原文传递
好作品和审美教育--莫里斯、工艺美术运动及其超越 被引量:1
6
作者 杰弗雷·派慈 马爽 冯庆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7,共8页
"好作品"概念来自于莫里斯和工艺美术运动,同时也部分来自于广义上旨在理解审美经验的全球化哲学传统(与实用主义和日常生活美学相关)。"好作品"概念的基础既在于艺术制作,也在于劳动的组织形式。好作品具有"... "好作品"概念来自于莫里斯和工艺美术运动,同时也部分来自于广义上旨在理解审美经验的全球化哲学传统(与实用主义和日常生活美学相关)。"好作品"概念的基础既在于艺术制作,也在于劳动的组织形式。好作品具有"本真"特征,能够让生产和接受的状态不至于彼此隔阂,进一步让艺术兴盛。虽然工艺美术运动有时候推进的只是围绕着手工艺品的有限的审美,但是,关于好作品的美学理论中却包含着更广范围的工作方法和素材。进一步说,其中强调了观赏者扮演的同等重要的角色。该理论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那些多人合作计划所产生的作品本质上的分享性、私密性和朝向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的开放性;这是一种对反审美主义和唯理智论的有力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作品 审美教育 莫里斯 工艺美术运动
原文传递
试论道教内丹学中的“阳生”“先天一炁”的八种显现来源
7
作者 王体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21,共6页
道教内丹学认为,得"阳生"之"真铅"产是整个内丹修炼工程的起点。从对丹经文献的考察来看,"阳生"之"先天一炁"大概包括八种显现来源:体外虚空之初始"元炁"、体外空气所化之"炁&q... 道教内丹学认为,得"阳生"之"真铅"产是整个内丹修炼工程的起点。从对丹经文献的考察来看,"阳生"之"先天一炁"大概包括八种显现来源:体外虚空之初始"元炁"、体外空气所化之"炁"、"生身受炁初"之先天"祖炁"感发之"炁"、五脏之"气"所化"元炁"、饮食之"阴精"所化之"炁"、"津液"所化之"炁"、淫精所化"真炁"、"肾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生 先天一炁 内丹学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黑格尔路向辨析
8
作者 郑伟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4-77,共4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一种黑格尔路向,即注重二者结构上的相似性而忽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有品格。这种黑格尔视角的重大缺陷是在社会超越性的维度过分强调主体性、思辨性或规律性,忽视现实状况的复杂性、社会个体的多元性价值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一种黑格尔路向,即注重二者结构上的相似性而忽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有品格。这种黑格尔视角的重大缺陷是在社会超越性的维度过分强调主体性、思辨性或规律性,忽视现实状况的复杂性、社会个体的多元性价值选择及其实现途径。马克思不但实现了对黑格尔哲学思维路径的颠倒,而且实现了对黑格尔哲学特别是其辩证法的颠覆。正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依靠这种颠覆基础上的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不但在逻辑上超越资本主义,而且把个体主体的价值选择与社会主义运动历史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 黑格尔
下载PDF
康德哲学中的“人性公式”与尊严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福玲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69,共6页
历史上很多学者将康德的"人性公式"直接奉为尊严原理,主张"人性公式"的内容集中反映了尊重人之尊严的要求。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康德自己也说,人性本身就是一种尊严。由此,拥有人性就是享有尊严的前提和根据。事... 历史上很多学者将康德的"人性公式"直接奉为尊严原理,主张"人性公式"的内容集中反映了尊重人之尊严的要求。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康德自己也说,人性本身就是一种尊严。由此,拥有人性就是享有尊严的前提和根据。事实上,人性的本质就是自由。作为道德法则的"人性公式",其实质就是要求尊重人的理性能力,尊重人的自由,而这正构成了尊重人之尊严的核心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人性公式 尊严 理性能力 自由
原文传递
自律:康德尊严思想的基石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福玲 龚群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4,共5页
康德的尊严思想有两大主题。首先,他将尊严的根据追溯到严格的自律概念上,这就为尊严确立了牢固的根据,同时也确保了每个人享有尊严的平等性。其次,康德强调配享尊严的问题,德性作为自律在不同程度上的实现,就是个人是否配享尊严的根据... 康德的尊严思想有两大主题。首先,他将尊严的根据追溯到严格的自律概念上,这就为尊严确立了牢固的根据,同时也确保了每个人享有尊严的平等性。其次,康德强调配享尊严的问题,德性作为自律在不同程度上的实现,就是个人是否配享尊严的根据。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康德尊严思想的批评也大多指向自律概念。事实上,这些批评是在误解康德自律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探讨自律概念是正确把握康德尊严思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严 自律 康德 平等性 概念 国内外 关键词 个人
下载PDF
论技术标准的国际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林海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59,共3页
国际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限制 ,而以技术性壁垒为主体的非关税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并已对我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 ,就必然要求产品尽可能... 国际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限制 ,而以技术性壁垒为主体的非关税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并已对我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 ,就必然要求产品尽可能地使用国际性、国际区域性和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安全标准 ,同时尽快将自己的技术优势置入标准 ,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 ,这是我国企业 ,特别是大企业集团参与国际竞争的更高层次 ,是我国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更高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技术标准 国际化 企业 技术优势 贸易壁垒
下载PDF
基因是否道出了生命的本质 被引量:2
12
作者 费多益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1-23,F004,共4页
遗传学思维强化了人们从个体的角度思考自己的行为方式,然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同样施加影响使基因传给我们的后代。教养和DNA一样决定着人们进化的命运,它们是指引进化路程的双重驱动力。人类有能力选择通过基因或者文化传播两种方... 遗传学思维强化了人们从个体的角度思考自己的行为方式,然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同样施加影响使基因传给我们的后代。教养和DNA一样决定着人们进化的命运,它们是指引进化路程的双重驱动力。人类有能力选择通过基因或者文化传播两种方式进行复制,这正是我们与动物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人类 教养 文化传播 媒密 进化 行为方式 遗传学
下载PDF
般若空观印禅心——论《心经》对禅思禅诗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言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2-108,共7页
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心经》 ,既是《大般若经》的精华 ,也是佛法的总纲领。《心经》五蕴皆空、色空相即、诸法空相、了无所得的般若空观 ,深刻影响了禅宗破除五蕴执着、圆融真空妙有、体证澄明自性、彻见本来面目的思想。禅宗汲... 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心经》 ,既是《大般若经》的精华 ,也是佛法的总纲领。《心经》五蕴皆空、色空相即、诸法空相、了无所得的般若空观 ,深刻影响了禅宗破除五蕴执着、圆融真空妙有、体证澄明自性、彻见本来面目的思想。禅宗汲取《心经》精髓 ,并通过诗歌偈颂的形式 ,传达对《心经》般若空观的透彻之悟 ,流漾着玲珑透彻、色相俱泯的风致。体证般若空观及其对禅思禅诗的影响 ,对建构 2 1世纪禅悟诗学 ,有着重要的意义。般若空观剔除感官的粘滞性 ,超越物质声色世界 ,以跃入澄明自在的审美情境 ,与禅的终极关怀合若符契 ,对追求诗意地栖居的当代人文精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经》 《大般若经》 般若空观 观自在 禅思 禅诗
下载PDF
文化传播的伦理关怀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则胜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34,共5页
我国政府职能正在向“服务型”转变,道德建设方式随之转变:道德权力由集中转向分散;道德话语由政府向消极受众的单向传递,转向道德多元背景下的道德平等对话;政治化的意识形态教育转向精神文化的创新和传播。但是,主流道德建设需要主流... 我国政府职能正在向“服务型”转变,道德建设方式随之转变:道德权力由集中转向分散;道德话语由政府向消极受众的单向传递,转向道德多元背景下的道德平等对话;政治化的意识形态教育转向精神文化的创新和传播。但是,主流道德建设需要主流精神文化的支撑,精神文化的生产与传播,必须具备伦理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职能 道德建设 文化传播
下载PDF
传统本体论的基本范式和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世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8,共5页
柏拉图不在场的本体论和亚里士多德在场的本体论分别规定着传统本体论的两种基本路向。前者是一种伦理意义上的本体论,后者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本体论,二者又都具有认识论、价值论、目的论倾向。正是基于对传统本体论的深刻批判,通过... 柏拉图不在场的本体论和亚里士多德在场的本体论分别规定着传统本体论的两种基本路向。前者是一种伦理意义上的本体论,后者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本体论,二者又都具有认识论、价值论、目的论倾向。正是基于对传统本体论的深刻批判,通过对在与在者的分离与贯通,及研究对象、范式、目标的转换,存在论作为本体论的一种新形式才在现代得以创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场的本体论 不在场的本体论 认识论 目的论 存在论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相关概念辨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苗苗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0,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客观事物或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效用、效益关系。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狭义的,专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与发展所起到的正面的...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客观事物或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效用、效益关系。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狭义的,专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与发展所起到的正面的、积极的、有益的作用。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完全等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下载PDF
科技伦理:“三个代表”的人文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新明 陶明报 《党政论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6-28,共3页
曹新明、陶明报的《科技伦理:“三个代表”的人文解读》一文指出,2l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高歌猛进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时代对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树起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时... 曹新明、陶明报的《科技伦理:“三个代表”的人文解读》一文指出,2l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高歌猛进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时代对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树起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时代丰碑。站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政治高度,研究科技伦理问题,不仅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哲学追问的逻辑必然,更是时代提出的急迫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伦理 三个代表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科技创新
原文传递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道德价值谱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盛聪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7-60,共4页
关键词 新公共服务理论 道德价值 公共行政理论 “人本主义” 谱系 公共管理范式 发展趋势 管理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